在牛肚子里的旅行我想到了什么
2023年1月20日发(作者: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上一句是什么)
1/17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目标】
1.认识“咱、答”等15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答、
应、骨、几”。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引导、感
悟,帮助学生揣摩红头和青头对话的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文中找出三处。让学生
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教学重点】
结合文本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语句感受青
头的遇事冷静、机智、勇敢和见多识广。
【教学难点】通过口语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语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
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咱、答”等15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个句生字,认识多音字
“答、应、骨、几”。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自主积
累好词好句。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取文中信息,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牛吃东西会反
刍的现象,并能有条理地说清楚。
3.初步了解科普童话这类题材的基本特点;学习根据提示概括段的主要意思。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了解题材。
1.板书:旅行(“旅”的右下部分比较容易写错,跟【设计意图:谈话的我一
起写一写——撇、竖提、撇、捺。)形式引入课题,了解
说说“你去哪里旅行过?感觉怎样?”本课题材,初步把握
2.完整板书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课件出示1)文章内容,使学生兴
2/17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预设:在牛肚子里旅行感
觉怎样呢?
3.了解文章题材:(课件出示2)
有的文章借助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知识,像这样的
文章,我们把它称为——科普童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科普童话,讲的是一次—
—旅行。
4.课文讲述的是谁的旅行?(红头)红头是一只——蟋
蟀。
蟋蟀是一种昆虫,所以两个字都是——虫字旁。它们都
是形声字,左表——意,右表——音。
5.红头旅行的地方可不一般,是在——牛肚子里。牛肚
中有些什么奥妙?今天,我们就来学学课文,长长知识。一起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课件出示3)初读提示,学生自学。
(1)读通课文,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2)读了课文,你了解些什么?
(3)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2.全班交流,检查初读。
(1)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4)文中生字。
lǚzánliánjiùmìngpīnsǎowèiguǎnɡānɡliúlèi
旅咱怜救命拼扫胃管刚流泪tōudāyìngjuǎngū
chǐjiáotūnbēiyànjīmīsuàn
偷答应卷骨齿嚼吞悲咽几眯算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
景。
【设计意图:本课在
教学生字时,相信学
生能够独立识字,鼓
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
的、最习惯的方法认
识汉字,并提供平台
让孩子当小老师。而
且遵循语文识字的基
本规律,通过课件提
示,帮助孩子直观理
3/17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咱、扫、算”是平舌音,“怜、
拼、吞”为前鼻音;“命、刚”是后鼻音,“旅、怜、流、泪”
都是边音。另外,“答”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dā”,组词
为“答应”;还有一个读音是“dá”,组词为“回答”。
“应”是多音字,本文读“yìng”,组词为“答应”;还有一个读音是“yīng”,组
词为“应该”。“骨”是多音字,本文读“gū”,组词为“骨朵”;还有一个读音是
“gǔ”,组词为“骨头”。“几”是多音字,本文读“jī”,组词为“几乎”;还有一
个读音是“jǐ”,组词为“几个”。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2)多音字我能分。
(课件出示5)辨析多音字“答、应、骨、几”的
读音:在下面的括号中,填入正确的读音。
几:几个()茶几()
(3)词语我理解
温馨提示:(课件出示6)
理解词语的方法:
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有的词
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
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一想这个词用在什
么场合?
小组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
语。
①指储藏物品。()
解词意,迅速解开质
疑,提高了课堂学习
效率。】
4/17
②远行;去外地办事或游览。()
③慢慢地吃东西。引申为慢慢去体味。()
三、理清文脉,了解文意。
1.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
2.开小火车轮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线路是怎样的?
(嘴——肚子——第一个胃——第二个胃——嘴里)
(2)牛的胃是怎样消化食物的?
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7、8)多媒体演示,学生学做讲解员,
向大家介绍。
1)牛的前三个胃都是用来贮藏食物的,第四个胃是
用来消化食物的。【牛肚子的构造】
2)牛在刚吃草的时候,它不会细嚼慢咽,而是直接
把草吞进肚子里。【牛的吃食方式】
3)牛在休息的时候,会把吃下去的草再送回嘴里,
然后细嚼慢咽。【牛的吃食方式】
四、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9生字田字格课件)旅咱怜救命拼扫胃
管刚流泪算
1.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怜刚拼救管。如“怜”忄”表
义,这个字和人的心理有关,“令”表音。
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咱:自+口字旁
胃:月字旁+田
组词巩固:如“旅行流泪泪水流水”
2.书写指导
【设计意图:从整体
入手,把握文意,注
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
章内容,边读边想,
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
话。】
【设计意图:这是对会
写字的识记和书写设计
的环节。鼓励学生多种
方法识记生字,体现部
编版教材多元识字的理
念。对重难点生字的书
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
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
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
良好的书写习惯打
5/17
说说本课每个字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下基础。】老师相机指导写
“救”“怜”“流”。
(课件出示10)
写好生字四步走:1.说一说。2.看一看。3.写一
写。4.对一对。
说一说: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上下结构,写时要上宽
下窄。左右结构,应写得左右等宽。
看一看:关键笔画的写法。
“救”左右等宽,4-6笔的写法是:点、提、撇、捺;注意右边是
“攵”,不是“夊”。
“怜”左窄右宽,注意“忄”的笔顺:点、点、竖。右边是“令”,不
是“今”。
“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边上部不是“云”,上面的横变成
了点。
写一写: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对一对:再和课本对照一遍,写不好看的地方,下一遍及时改正。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师小结:汉字是世界上
最美丽,最神奇的文字,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集形象、声音
和意思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掌握了汉字这一特点去学习,能帮助我们更轻
松的认读、识写。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lǚzánliánjiùmìngpīn
()行()们可()()()写
6/17
2.选字填空。
以已()经因
答()3.填上
适当的词。
勇敢的(笑眯
眯地(参考答
案
1.旅咱怜2.已
以以应因应
3.蟋蟀
说挣扎
己
()前
应
原()
)
)
救命拼己
已因因
()为
()该
高兴得(
拼命地(
自()()知
)此()为
)
)
合不拢嘴
第二课时
1.
【课时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引导、
感悟,帮助学生揣摩红头和青头对话的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2.默读课文,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从文中找出三处。让
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字检查,复习引入。
1.出示生字,认读。(课件出示12)旅咱怜
救命拼扫胃管刚流泪算
2.口头组词。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学习1—7段,试着概括故事的起因
【设计意图:字词的
复习,起到过渡的作
用,为下面的理解分
析做好准备。】
7/17
1.开火车读1-7段。
2.用上“谁干什么,结果如何”的句式概括故事起因。预
设:红头和青头一起玩迷藏的游戏,红头躲在了草堆里,一只大黄
牛把它和草一起吞到嘴里了。
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课文的一到七段告诉了我们:红
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的,也就是故事的——起因。
(二)学习8-20段,体会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把科学知识
告诉读者的方法。
1.谈话过渡:就这样,红头不得不随着吃到牛嘴里的草开始
了它在牛肚子里的旅行。那么,在牛肚子里它到过哪些地方呢?请
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8—20段,把红头到过的地方圈出来。
2.全班交流。
(1)指名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板书:牛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
(2)鼓励学生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语,用连贯的一句
话,把这个过程说清楚。
(红头被大黄牛先是吞在了嘴里,接着到了肚子里的第一个
胃里,然后到达了第二个胃,最后到达了牛嘴里。)
3.红头被大黄牛吞进了嘴里,幸亏它的好朋友——青头在外
面。
课文就是通过它们两个的对话展开的。同桌两个合作读好对
话,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课件出示14、15)
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那让我先藏,你来
找。”红头说。
“好吧!”青头说完,转过身子闭上眼睛。
“藏好了吗?”青头大声问。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
手,把握文意,避免了
机械的分析,注重学生
的情感体验。】
课件出示13)牛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
8/17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
啊!”
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
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
吞到肚子里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
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
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
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
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
来的。”“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
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
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
行吧!”
4.指名朗读,教师评议。
(三)学习第一组对话。
1.我们先来读一读红头被牛吃到嘴里时和青头的话。
(课件出示16)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
啊!”
9/17
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
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
里去⋯⋯”
(1)指名朗读。
(2)教师评议,指导朗读。
①(课件出示17)“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
救命啊!”一句中,省略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表示说话断断续
续)
②说话断断续续是因为什么?(害怕着急)指名朗读,师生
评议。
2.红头陷入了危机,它的好朋友青头赶紧来救它。指名读青
头的话。(课件出示18)“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是不会
仔细咀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青头想告诉红头什么?(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
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板书:不会仔细咀嚼)
(1)“这时候”是指什么时候?(刚把草吃进去的时候。)
这就是牛吃草的特点,青头通过自己的知识,为红头找到了
活下去的希望。
3.青头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呢?(焦急)你
从哪里看出来?(一骨碌大声喊)
4.指名分角色读这段对话。师生评议。
5.尽管青头这样指导,红头还是说——(小组读)
(1)你读这句话的时候心情如何?(非常着急)
(2)是啊,急得都哭出来了,你知道提示语为什么放后
面了吗?(说话很急)所以语速稍快,我们一起读——
6.所以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青头被红头打断的话。
【设计意图:本环节
巧妙地设计问题,抓
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
理解课文,启发学生
的思维,培养学生从
文中找信息的能力,
为探究性学习推波助
澜。】
10/
17
7.教师小结:同学们,第一组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反
映出人物的心情;第二组省略号联系了下文,我们知道说话被打
断,表示说话内容的省略。
(四)学习第二组对话
1.那青头被打断了什么话呢?(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出示19)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
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
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
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板书:四个胃贮藏消化)
2.指名朗读,理解词语“贮藏”。
3.了解层意。
(1)读读这段话,你知道有几层意思?分别是什么?(安
慰、牛胃的功能构造)
(2)看着图说说牛的胃是怎么样的。
(课件出示20)牛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了解。
(五)学习第三组对话
1.(课件出示21)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当然有
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
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
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
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1)引读红头的回答:青头认为红头生还的希望还是很
大的,可红头却说——(“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
呢?”)
11/
17
(2)指导朗读,读出红头的悲哀。
2.讨论青头的话到底有没有用。
(1)这段话中又有一个省略号,省略了哪些内容呢?
(这时候你就有机会逃出来的。)
(2)那为什么要省略?(因为时间仓促紧迫。)
(3)时间仓促紧迫,青头为什么还要说最后一句?(为
了鼓励红头。)
3.提炼牛是如何反刍的信息。
(1)从这段话中,你又了解了关于牛的哪些知识呢?(学生
自由发言)
(2)(课件出示22)反刍动物采食一般比较匆忙,特别是粗
饲料,大部分未经充分咀嚼就吞咽进入瘤胃,经过瘤胃浸泡和软化
一段时间后,食物经逆呕重新回到口腔,经过再咀嚼,再次混入唾
液并再吞咽进入瘤胃的过程。
(板书:细嚼慢咽反刍)
(六)体会友情,感悟中心
读了这个故事,从哪些地方看出“红头和青头是非常
要好的朋友”?用“”画出来。
A.体会红头的语言
1.当红头被牛吃到嘴里的时候,它害怕极了,红头拼
命叫了起来——(“救命啊!救命啊!”)
青头大声地告诉红头——(“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
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2.红头大哭起来,打断了青头的话——(“那我马上
12/
17
就会死掉。”)
这时,青头用坚定的语气鼓励它——(“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
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3.红头这时候已经开始绝望了——(“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
还是青头,不离不弃,继续鼓励它——(“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
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
来的。”)
B.体会青头的行为
1.谈话过渡:青头不仅用语言鼓励红头,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它。
(课件出示23)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2.结果怎样?(“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
来。)
3.解释“蹭”,和同桌演示。
4.表演打喷嚏。
5.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红头在青头的帮助下脱离了险境。课文通过它们的对话,把故事写得一波三
折,生动而又有趣。最重要的是,我们还从这次旅行中,了解到了一个科学知识,也
就是牛吃草有——反刍的特点。以后我们拿到一篇课文,首先要关注文体。一定要读
懂它的与众不同之处,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2.我们跟着红头在牛肚子里经历了一次特殊的旅行。知道了一些科学知识。
(课件出示24)
1)牛的前三个胃都是用来贮藏食物的,第四个胃是用
来消化食物的。【牛肚子的构造】
2)牛在刚吃草的时候,它不会细嚼慢咽,而是直接把
草吞进肚子里。【牛的吃食方式】
3)牛在休息的时候,会把吃下去的草再送回嘴里,然
13/
17
后细嚼慢咽。【牛的吃食方式】
【课堂作业新设计】
1.选词填空。
开发开拓开辟发掘
(1)浦东外高桥保税区是新()的()区。
(2)没有考古学家辛勤的(),就没有秦始皇兵马俑的出现。
(3)邓小平爷爷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新世纪中国的()
者。
2.根据要求写词语。表示心里高兴的词语:表示心里痛苦的词语:表示天气炎热的词
语:表示天气寒冷的词语:
3.用上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1)我要是一答应,就会被青头发现。
(2)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
地上了。
4.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
14/
17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
参考答案
1.(1)开辟开发(2)发掘(3)开拓
2.喜笑颜开笑逐颜开心旷神怡心满意足心花怒放心如刀割悲痛欲绝痛不欲生肝肠
寸断悲痛万分骄阳似火烈日炎炎汗流浃背炎阳炙人烈日当空冰天雪地风雪交加
寒风刺骨寒风呼啸滴水成冰
3.(1)要是你努力学习,你就会取得好成绩。
2)尽管今天风很大,天很冷,可是我还是要上班。
【板书设计】
四个胃贮藏消化
【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
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
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使学生懂得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
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谢谢你红头的声
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4.。”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反刍
15/
17
象。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充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里
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文章渗透的科学知
识,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同时通过学习本课,让
学生明白要关爱朋友,帮助朋友。
【作者介绍】
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诸城。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
后,曾在中学执教十年。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魔表》《傻鸭子欧巴儿》《暗号》及同名中篇小
说,短篇小说集《题王》《惩罚》《空箱子》《在楼梯拐角》《静静的石竹花》,中篇
小说《螳螂》《有老鼠牌铅笔吗》,中篇童话《还魂记》《我和我的影子》,长篇小说
《第三军团》《坎坷学校》等。《第三军团》先后获中国图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成年牛的胃由瘤胃、网胃、辫胃、皱胃组成。
瘤胃最大,占四个胃总容积的80%,内有大量微生物生长繁殖,很大一部分饲料在
此消化。
网胃占四个胃总容积的5%,其功能如同筛子,将随饲料吃进去的重物如钉子、铁
丝等存留其中。
辫胃占四个胃总容积的7%,其功能主要是吸收饲料内的水分,挤压磨碎饲料。
皱胃又称真胃,占四个胃总容积的8%,其作用与单胃动物的胃相同,可分
16/
17
泌消化液与消化酶,消化在瘤胃内未消化的饲料和随着瘤胃食糜一起进入真胃的瘤胃微
生物。
【其他资料】反刍是指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在胃中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
咀嚼。
反刍动物就是有反刍现象的动物,通常是一些食草动物,因为植物的纤维是比较难消化
的。反刍动物采食一般比较匆忙,特别是粗饲料,大部分未经充分咀嚼就吞咽进入瘤
胃,经过瘤胃浸泡和软化一段时间后,食物经逆呕重新回到口腔,经过再咀嚼,再次
混入唾液并再吞咽进入瘤胃的过程。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贮藏()悲哀()
作声()急忙()
反义词:
悲哀()勇敢()
、请你把下列句子中带下划线的字换成另一个字,使意思不变
(1)青头说完,转过身子闭
((2)牛大吼()一声。
(3)我站在白塔上向东看(阅读
能力大提升四、课文整体梳理。
青头又()牛身上,()肚皮和()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的。
)上了眼
)。
17/
17
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个胃,前三个胃是()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
()的!”思维创新大拓展五、引导想象: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了,他还会对青头说什
么呢?
参考答案
一、dā答应dá回答
dàn子弹tán弹琴
jī几乎jǐ几个
yìng答应yīng应该
gǔ骨头gū骨朵
二、储藏悲伤出声连忙
高兴懦弱
三、(1)合(2)叫(3)瞧
四、跳到隔着红头出来四贮藏消化
五、红头会对青头说:“谢谢你,幸亏你的帮助,我才能够从牛肚子里出来,你知道的
东西真多,我要向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