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曲阜三孔孔庙导游词(通用5篇)

更新时间:2022-11-23 02:58:33 人在看 0条评论

曲阜三孔孔庙导游词(通用5篇)


2022年11月23日发(作者: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

曲阜三孔导游词

曲阜三孔,宏伟壮丽,是歌颂古人的崇高思想文化;曲阜三

孔,中外闻名,是我家乡山东的一颗耀眼明珠!下面是收集推荐

的曲阜三孔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曲阜三孔导游词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你们参加“黑龙江”旅游团,我姓陈,大

家可以叫我陈导。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到山东省的西南部去游览

参观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

大家快来看,这里就是有名的孔林。你们看这地上栩栩如生

的动物雕塑,有羊﹑马﹑牛﹑猪﹑兔……哇,十二生肖全在里面

呀!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地上有这么多墓碑吗?这是因为孔林是

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埋葬了孔子祖祖孙孙共76代,旁系

子孙已至78代,从周至今,全无间断。延续时间已久,墓葬数

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作为一个家族墓地,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

的。

接下来,我带大家去游孔庙。你们看,孔庙有九进院落,前

三座院落布置导向性建筑物,如门、牌坊。第四进院落是一座三

重檐的阁楼——奎文阁。阁中藏有历代皇帝赏赐的图书!游客们,

我们马上要进孔庙的第七进院落——大成殿了,它金碧辉煌,气

势磅礴,是孔庙的核心。在殿前有一名为“杏坛”的亭,据历史记

载,说是孔子生前讲学的地方。你们可以拍拍照。

好,游客们,我们现在要去孔府了,先点下人数。一、二、

三、四……,好,到齐了,出发。我刚才好像听到某个游客问孔

府是干什么的,其实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世代嫡系子孙

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就是北京故宫)的最

大府第。孔府沿用我国传统的前堂后寝制度,前堂供处理公务、

会客之用,是对外活动的场所,称为官衙;后寝是家族生活的场

所,称为内宅。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排列井然有序。现在的孔府

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

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

的典型建筑。府内存有着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说了这么多关于孔子的庙府,也应该说一说孔子这个人了:

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生

前有七百余名弟子。在二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

渐成为我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

东方文化的基石。

各位游客,孔庙、孔府、孔林建筑群凝聚了历代建筑的精华,

极具建筑艺术之美,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它们不仅是名闻天下、

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并同时还拥有大量有价值的自然遗产。在

这里生长着一万七千余株古树名木,不仅见证了“三孔”的发展历

史,同时也是研究古代物候学、气候学和生态学的宝贵素材。

游客们,天下没有不散的宴会,感谢你们支持我们“黑龙江”

旅游团,希望你们下次再随我们的“黑龙江”旅游团玩,谢谢,再

见。

曲阜三孔导游词篇二

尊敬的各位游客:

你们好!我是大家的导游小陈,首先对光临名城曲阜参观游

览的各位佳宾表示热烈地欢迎。我有幸为大家导游陪同参观,非

常高兴,这是咱们共同颀赏学习的好机会。

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曲阜的历史、文物概况。

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

家、文献整理家、世之圣人圣人孔子的家乡,亚圣孟子的故里,

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炎帝的首都,商殷故国,鲁

国首都。三皇五帝有四位在这里生息劳作,有5000多年的历史。

地下有丰富的宝藏,地上有众多的文物。现有文物112处,其中

有联合国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保护的4处,省级

12处,其他为地市级保护的。

重中之重有“三孔两庙一陵”、“三山二林一寺”。孔庙、孔府、

孔林,俗称“三孔”,有祭祀中国元圣周公的庙宇,有祭祀圣人孔

子第一大弟子复圣颜回的庙,俗称“两庙”;“一陵”是黄帝诞生地

——寿丘少昊陵;“三山”;圣人孔子出生地尼山、汉墓群九龙山、

小泰山——九仙山(又称九山)。二林是:世界教育孩子最好的

母亲孟母林,圣人孔子父母埋葬地梁公林;“一寺”是李白、杜甫

作诗、答对、分手处,著名文人孔尚任隐居处国家园林“石门寺”。

我们现在看孔庙。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圣人孔子及其

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孔庙同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

市避暑山庄并称中国的三大古建筑群。专家对孔庙讲了四名话:

建筑时间最久远、最宏大、保存最完整、东方建筑特色最突出。

从孔庙可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圣人孔子对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巨

大贡献;二是中国在历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圣人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建庙。在

圣人孔子故居建庙堂三间,陈列圣人孔子的衣、车、书等,“岁

时奉祀”。历代皇帝对孔庙都有扩建,计大修15次,中修31次,

小修数百次达到现在的规模。孔庙仿皇宫建筑之制,分三路布局,

九过院落,共有房屋466间,门亭54座,东西相对贯穿在一条

中轴线上,有碑碣近千块,占地327.5亩,长达两华里又150公

尺。

现在看到的孔庙是明弘治年间的规模。解放后国家多次拨款

维修保护。我国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

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联合国保护的文物单位,孔庙建筑时

间之久远,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整实属世之罕见。

“万仞宫墙”前古柏苍劲的这段路为“神道”。重要的庙宇前都

有专开的尊敬灵通之道,称“神道”。

这道门是曲阜明城正南门,也是孔庙的第一道门,上悬“万

仞宫墙”四个大字,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笔。孔庙****于圣人孔子

得意弟子子贡。鲁国大会诸侯时,有人提出子贡的学问博大精深,

可与圣人孔子相提并论,子贡在场,马上站起来说,我可不敢与

俺老师圣人孔子比,人的学问好比一堵墙,我这道墙只有一仞之

高,俺老师的墙有数仞之多。就是说,我的学问等于一肩膀头子

高,一目了然没什么深奥的;圣人孔子的学问有我数倍之多,经

过详细的研究,全面的探讨,才能了解他的全部,入了门以后,

才能看到宗庙之美,在门外头你是看不到的。后人为了形容圣人

孔子的学问高深,从夫子之墙数仞,到“百仞”、“千仞”到明代皇

帝封圣人孔子为“天下文官主,历代帝王师”,封圣人孔子学问有

“万仞”,赞颂圣人孔子学问有一万个八尺,往上看,看不到顶,

亦说此墙深壁高垒非常坚固。这四个字原为明钦差所写,乾隆为

表示他对圣人孔子的重视,亲书“万仞宫墙”换上了他的御笔。

此坊建于明代,为表达圣人孔子学问精湛而完美,如同奏乐

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完整无缺。古乐是以敲钟开始,钟起“始条

理也”,是击磬告终,“玉振”为磬落的声音,称“终条理也”,赞扬

圣人孔子的学问是集先贤先圣之大成,所以称“金声而玉振也”,

“金声”钟的声音,始,“玉振”磬的声音,终。这也是办事要“有始

有终”成语的****。“金声玉振”是明代大书法家胡缵宗题定的。

过玉振坊这个单孔的石拱桥,东西各有一棵古柏,所以人称

“二柏担一孔”。这桥名曰:“泮水桥”与行宫旁泮水池的水相通,

因之演义为“盼水”。过去读孔孟之书,考上高等学府叫“入盼”,

做官的盼高升,做买卖盼发财,过日子盼兴旺。

庙墙外东西各立一块石碑,公元1191年专立的下马碑,下

轿碑。西边的碑早毁坏,东边这块碑上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过去文武官员、庶民百姓从此路过下轿下马徒步而行,以示对圣

人孔子、孔庙的尊敬。

明代所建,公元1754年重修,由木制改铁石的。“棂星门”

系乾隆御笔。相传天上星系“有二十八宿”,其中,有个掌管文化

的星叫“棂星”,又名“文曲星”、“天振星”,把圣人孔子与天上管

文化的星联系起来,说文化方面他是最高的,如过去祭天,要先

祭“文曲星”,有尊孔如尊天的说法。

这坊是明代公元1544年所建,极赞圣人孔子的思想,主张

如同“太空宇宙能哺育万物。天地之合,四方之合,阴阳之合”,

称“太和”之气是最基本的东西,宇宙之太和,人间之元气。“太

和元气”系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明代所建“至圣庙坊”,是汉白玉的,上饰火焰宝珠。

这道院的东西对衬各建一处很奇特的牌坊,木制角棱环绕,

千头万续,下有八个怪兽,叫“天龙神狮”,相传孔庙威严灵感,

可驱除邪恶,匡扶正义。东边牌坊上书:“德侔天地”,说圣人孔

子的思想主张给人类的好处如同天高地厚,功德能同天地相比。

西边的牌坊上书“道冠古今”,赞圣人孔子思想、办法古今都是盖

世之冠。

三门并列,四道台皆同上,中央盘龙。此门命名****于孟子,

对古代四位圣人伯夷、伊尹、柳下惠、圣人孔子,孟子把四圣人

的圣迹归纳为四句话: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

惠圣之和者也,圣人孔子圣之时者也。“圣时”极赞圣人孔子思想

主张经久不衰,是适合时代的圣人。皇帝来曲阜朝孔要行“三跪

九叩大礼”,走圣时门;历代“衍圣公”出生时打开“圣时门”,除这

两种情况外,此门不轻易开启。都走快覩门、仰高门。

快覩门,取先睹为快之意。就是说圣人孔子的学问“五经四

书”,谁先学谁先有文化,谁先学谁先有知识,争相学习,以先

见到先读为快乐。

根据颜回赞扬圣人孔子的一段话命名的。颜回说,夫子之道,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赞圣人孔子学问向上看不到顶,叫“弥高”,

学起来文言文很难懂,叫“弥坚”,高不是高不可攀,经过努力是

完全可以学到的。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说

我以礼。”俺老师循循善诱,教我以文化,施我以礼节。

仰高门里亭子里有两位历史价值很高的汉石人,一位是“亭

长”,(汉代地方小官),一位府门之卒,都是鲁王墓前守卫的。

石人被历代金石学家所重视,对研究汉代服装和文字有重要价

值。

孔庙的东侧是孔府,是圣人孔子嫡长孙世袭的府第。始建于

宋代,经历代不断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占地200余亩,有房

舍480余间。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

衙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事务。孔府后

院有一座花园,幽雅清新,布局别具匠心,可称园林佳作,也是

园宅结合的范例。孔府藏有大量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

饰和用具等,都及其珍贵。

孔林是延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

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亩,周围砖

砌林墙长达14里,是圣人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

孔林内柏桧夹道,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

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圣人孔子墓前。圣人孔子的坟墓封土高

6米,墓东是圣人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伋的坟墓。在孔林

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这些都是依照墓

中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设置的,整个孔林延用2500年,内有

坟冢十余万座。其延续时间之久,模葬之多,保存之完好,举世

罕见。

好的,本次对于曲阜三孔的导游就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次

再来!

曲阜三孔导游词篇三

女士们、先生们: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有幸为各

位担任导游,十分高兴。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不足

之处,请批评指正。

曲阜概况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把曲阜概况介绍一

下:

曲阜地处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北依泰山,南引

峄山,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泗河、

沂河等河流均自东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门前倒流水”之说。

物产丰富,景色宜人。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

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曲阜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

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不少古籍中,还有炎帝、少吴徙

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曲阜城东8里处),舜于寿丘作什器的

记载。可见,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

阜留下了踪迹。尽管这是传说,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从境内

保存下来的20余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仍可见到我们

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遗迹。“曲阜”一名最早见于《礼记》。东汉

应劭解释说:“鲁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商代前

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的重要属国。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

余年,曲阜为鲁国都城,是当时我国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者

七十有二”遍及全国各地,又成了当时的教育中心。鲁国是曲阜

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故山东省现仍沿用

“鲁”作为简称。公元前249年,楚灭鲁,置鲁县,秦代属薛郡,

西汉时为鲁国都,魏晋南北朝时为鲁郡治。隋开皇十六年(596

年),首定曲阜为县名。宋代改称仙源县,金代恢复曲阜县名至

今。1986年撤县制,始称曲阜市。现面积为890平方公里,人

口60余万。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

物古迹,主要的有110余处,其中孔庙、孔府、孔林及鲁国故城

遗址被列为全国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11处列为

全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三孔”还于1994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

文化遗产。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

领导对曲阜的文物古迹十分关注,国家先后拨款3000多万元对

“三孔”进行了全面修茸。近年来,为了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曲阜

又相继开发建设了孔子六艺城、论语碑苑、鲁国盛世华夏文化城

等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形成人文与自然景观,新老景点浑然一体,

相映生辉的旅游资源新格局,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文化旅游胜

地。

孔庙

现在我们参观孔庙。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我国古代封建

王朝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诞生于曲

阜尼山。春秋末期,他在鲁都阙里聚徒讲学,传授“六世”(礼、乐、

射、御、书、数),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晚

年,他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修

《春秋》,为传播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祖述尧舜,宪法

章程文武”,集三代文化之大成,创立了“重仁尚礼”的儒家学说,

把中国古代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

将其生前所居之堂立为庙,“岁时奉祀”。当时只有“庙屋三间”,

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车、书等。其后,随着历代王

朝层层加谥孔子,孔庙不断得到维修扩建,至明、清时期形成了

现在的规模。前后九进院落,占地327.5亩,南北长达1公里;

共有建筑466间,54座门坊;加之庙内1700余株古树,1200余

块碑碣,令人一步三叹。孔庙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

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二千

多年来,游人竞相寻踪凭吊,流连往返。

金声玉振坊孔庙第道门坊。“金声玉振”四个字出自《孟子》: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玉振”原意

为一首完美的乐曲。我国古代奏乐时,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

磬玉振)结束。这里比喻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扬孔子

对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此坊建于明代,“金声玉振”四字为明代

著名书法家胡缵宗题写。棂星门孔庙第一道大门。棂星即灵星,

古人认为它“主得士之庆”,古代祭天,先要祭祀灵星。孔庙设棂

星门,意为尊孔如同尊天。孔子创立的儒学及儒家思想统治和影

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所以后人使用了“德侔天地”、“道

冠古今”赞誉孔子,意为他给人的好处如同天地一样大,他的主

张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因此,孔庙第一进院落东西两侧腰门题

为: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时门“圣时”二字出自《孟子》,

孟子将中国古代的四位圣人做了比较,“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

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是说在圣

人之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的。璧水桥过圣时门,豁然洞开,偌大

一个庭院,古柏森森,芳草如茵。迎面三架拱桥,为明代所建,

因“壅水环绕如璧”,故名“璧水桥”。弘道门孔庙第三道大门,“弘

道”二字出自《论语.卫灵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以赞颂

孔子发扬光大了古代的正统思想,成为“千秋帝王之师,万世人

伦之表”。此门意思可以引申为如果人们想在学问上有所成就,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en369.cn/fanwen/xinxi-2-85245-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1-23 02:58:33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