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是什么意思
2023年1月4日发(作者:瞌睡虫找朋友三年级作文(通用7篇))
高山流水
①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
②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那天的天气
很高爽。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
境中,已经很久了。
③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山路虽然难走,我们心里明
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
木,展开一片活鲜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
④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行。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
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歇。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
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
只能在马路上追遂,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
⑤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时间,在山上。也
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
⑥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不该来。
⑦山,并没请谁来!
⑧真的,山没有请谁来。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
要来寻山的。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趱路的况味?
⑨寂寞趱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有一半人落了队,
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
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
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
⑩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翻过一道山坡,
就看一条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
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
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困顿彷徨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
来?
○11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一般地柔弱,真
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可是,壁立的山崖挡不住它,
嶙峋的怪石阻不了它,终于穿过一切的障碍,奔腾而去!谁能回答,泉水,究竟
是柔弱还是刚强?
○12我们是来寻山的,没登上峰顶却已经颓唐;我们没想寻觅泉水,泉水却
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13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
○14不管人们怎么想,泉水只是自顾自地唱歌。如果你喜欢音乐,应该到山
中来,听一听山泉之歌,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
像情人的私语。懂么?山泉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
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除了山泉,谁能?
○15在这崇山峻岭间,山泉的歌唱给谁听呢?其实,我们不必顾虑山泉歌唱
给谁听,我们如果不来听,也有别的来听。山爱听,谷爱听,一切大自然的家族
都爱听,也许他们更能听得懂。我想,也许山泉根本就不要唱给谁听,不然它不
会唱得那么悠然,唱给自己听,就不需什么理由。要说理由,也许活力无限的山
泉就爱唱歌;或者说,爱唱歌的山泉才有活力吧!
○16山泉是活力无限的生命之泉啊!在水深处,上层虽然平滑如镜,下层仍
然流动不息。在浅滩上,飞溅起雪白的珠花,冲击岩石,漱荡幽壑,向山峦要道
路。山泉,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呈现着生生不已的流动。看遍种种的水,哪
一种水能有山泉的生动?哪一种水又能有山泉的清澈?山泉,真像一片澄明而秀
美的心灵啊!
○17我们徘徊在泉水旁,不忍离开。
○18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的山泉吗?
○19那天,我们终于登上了山峰。
○20我们欣慰,不仅是因为到达峰顶,更因为认识了高山和流泉——高山教
我们以亘古的宁静,流泉教我们以永生的不息。
○21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有歌,应该有高山流水之音的。
1.结合全文看,本文标题“高山流水”有什么妙处?(2分)
2.根据②到⑥段内容,概括“我们”爬山的心情变化,并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
(2分)
→无精打采→。
3.第⑨段可以删掉吗?为什么?(2分)
4.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请具体分析第⒁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
①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像情人的私语。
②世间的音乐家,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里?除
了山泉,谁能?
5.汪国真的诗《祝愿》:“当你走上峰巅/便走进了风光/也走进了风险/你要当心了
/不要在这个时候晕眩/你还要警惕/悬崖裸露在前边/风躲在后面……我的朋
友/愿你/静似青山/动若波澜”与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
析。(2分)
6.本文以“寻山”贯穿始终,你从文中“寻”到了什么?(至少三点)(3分)
答案:1.概括主要内容;高山和流泉,暗合钟子期和俞伯牙弹琴遇知音的典故,
揭示文本的主题,从高山和流泉中探寻生命的意义。
评分:一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示例:兴致勃勃后悔莫及
评分:一空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3.答案示例:不可以。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极写“趱路”
之苦,为下文看到清泉后的喜悦心情蓄势铺垫,起到了对比映衬之作用。
评分:一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4.答案示例:①采用排比、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流泉的种种音韵美。
②先设问后反问,突出了流泉不可比拟的灵秀、晶莹和活力。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5.答案示例: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助鲜明具体的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富有
感染力和艺术性。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6.答案示例:要取得辉煌的成绩,须耐得住寂寞,并付出艰辛的代价。以柔可以
克刚。生命在于运动。
评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