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的重要性
2023年1月2日发(作者:妇女节作文800字10篇)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
摘要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
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成长大到理想道德,个性
品德,小到行为习惯,言谈举止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从高
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性以及在建设的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的角度去探求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
校园景观、绿化美化和建筑等等,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
风、人际关系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
往中形成的行为准则。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育人任务的需要。高等学校教
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
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
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道路交通,美观科学的教室布
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
量.
2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领导没有真正认识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还
没有形成共识,特别是对新形势下校园文化活动的特点缺乏专门
的研究和部署,还将思想局限在校园文化仅仅是搞搞活动,忽视
了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导向、塑造、调适、娱乐等功能,制约
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普遍存在着计划不能完全实施、教育效
果不明显等问题.还有就是很多高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存在功利性
的追求,而过浓的功利性,使大学把更多的资金、更多的精力放
在了如何去研制新型的科学技术、如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实用性
成果、如何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上,而对人文精神大为忽视.没有
认识到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
的生存以及学生成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
3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的途径
3.1注重校园环境建设
在校园物质环境的营造中大学院校应注意在“因地制宜”、
“因校制宜”的原则指导下,做到校园建筑的使用和审美的有机
结合,力求教学与生活设施相对完善,兼顾校园环境中软、硬件
工程的共同发展,以实现学校的各种建筑和设施布局合理,融实
用性、艺术性和教育性于一体,使人从中获得方便,受到感染和
熏陶,得到启迪,为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奠定基础。大学院
校在继承和发扬各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经验的同时,需注意
在校园的设计和布局中应将象征学院特有的价值观、审美情趣、
行为导向的文化内涵融入其中,在色调、造型和组合的交融中,
让人油然感悟到一种理念、一种特质和一种精神。
3。2加强校园文化制度建设,树立校园文化全民共建意识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作为生源情况
复杂的大学院校,制度文化更显得尤其重要.在制度建设过程中
我们必须做到:一要建立健全制度,在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中要
坚持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强化激励机制。二
是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制度
出台前,可根据师生的实际思想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舆
论引导,制度出台后,则要大力宣传建立制度的目的和意义等,
组织师生学习制度规定的具体内容,甚至还要详细解释。通过舆
论宣传,扩大教育效果,有意识地进行正面引导,形成良好的校
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并最终成为制
度的执行者和传播者。三是要认真组织实施,规章制度一经建立,
就要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应力求做到“从严”、“求细”
和“与人为善”.
3.3加强“三风”建设
所谓“三风”就是指校风、学风和教风。首先,要加强校风
建设。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良好的校风是校
园精神文化的最好体现。正确认识校风对学校和校园文化发展的
作用,通过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
用精神力量来为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服务,更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
教育的本质特征;其次,要加强学风建设。学风建设的根本目的
在于为树立良好学习风气进行有计划和有系统的实践活动并有
针对性地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外在行为方式达到端正学习
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
们要加强学习动力教育。最后,要加强教风建设。加强教风建设
时我们应注意建立民主性教学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
重视集体作用,关注个体特点,用民主方式讨论和解决问题,教
师不应该以权威自居,不应滥施惩罚而应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另
外,必须强调树立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教风”建设的重要内
容。
3.4开展文化活动和文化交流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传播的载体,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展
示校园文化、繁荣校园文化、发展校园文化.要开展丰富多彩的
文体活动,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传播优秀的校园文化。文化交流
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活力所在,而充满活力是校园文化生存发展的
根本。交流的范围可以是校园内部各院系的交流,也可以是学校
和社会各界的交流,包括跨国界的中外文化交流;交流的内容可
以就校园文化本身,也可以是泛文化的交流,包括教育教学、科
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交流;交流的形式可以是举办学
术会议、承办文化活动、开办学术讲座、招收留学生、引进人才
的“引进来”,也可以是开展社会实践、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参
加社会活动、出国留学、输出人才的“走出去”。活泼的校园文
化活动和文化交流必然带来校园文化魅力四射的繁荣。
3。5健全价值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上涌现了各种
各样的思想学说、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些又势必影响到校园的
莘莘学子。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和辨别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完全作
出正确的判别。通过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定期观看
爱国教育影片,让学生了解自己、把握人生方向,争取美好未来
如此等等。开展有组织的班、团、学生会活动,对学生进行有计
划的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在活动中校正观念,在实践中认
同价值,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学生“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观和远
大的人生理想.制订校训、编写校歌以及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等.
总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还需要学校、社会、
家庭的密切配合,只有大家都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环
境育人的功能才会得到真正加强,学生才能真正健康的发展,成
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