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感想袁隆平
2022年12月28日发(作者:我不想长大的作文400字)
第1页共8页
2022学习袁隆平功勋事迹心得大全
2021学习袁隆平功勋事迹心得大全
导语: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
原副主席袁隆平,因病逝世,享年91岁。下面本店铺为大家整理了
2021学习袁隆平功勋事迹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让更多的人吃饱了饭”的袁隆平离开了,享年91岁。巨匠陨
落,举世哀恸。他的辞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是中国
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国之脊梁”,必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卓越贡献改变世界。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
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令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他是杂交
水稻研究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
生产的科学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
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他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
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
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解决全球百分之六十人
口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的贡献旷古烁今,“杂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实。
治学态度影响深远。袁隆平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饱受
困难挫折,阅尽人间沧桑。无论境遇如何,他的身上始终流淌着家国
第2页共8页
天下的热血,青春年华挥洒在田间地头,须眉皓然仍然孜孜不倦于攀
爬超级杂交稻的巅峰。一路走来,袁隆平的科研不乏质疑、失败、挫
折,他始终保持埋头苦干、不畏艰苦的科研基本功,闯出一片新天地。
他那句“哪有搞科学研究不失败的呢”,一直鼓舞着无数科学家博弈
科学的竞场;他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不要怕别人说你标新
立异”,一直激励着年轻学子勇闯创新的殿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则是淡泊名利、踏实做人。
他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高薪聘请,因为他知道他和杂交水稻的根
都在中国。功名之下不忘初心,他始终铭记投身科学研究的激情与梦
想,始终铭记把杂交水稻不断带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对待成就,
他极富人情味,常怀感恩心,把杂交水稻的功劳归功党和人民。生活
中,他既不追逐时尚的消费观,也不把个人的财富看成是负担,曾因
为多看了几眼豪车上新闻,却依然选择普通的车子下试验田。“如果
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这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
一样,深埋在后人心间,令人从中汲取力量,传承使命。种子优良了,
水稻才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两个梦依然任重道远,但有“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相伴,将激励更
多的人为科技兴国而战,未来可期。
篇二:
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
因病去世。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袁隆平先生将自
第3页共8页
己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杂交水稻研究事业,取得了全世界公认的研究
成果,赢得了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赞誉和敬仰。
袁隆平先生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应在悲痛中缅怀,在缅怀中激发
奋斗的力量,在科学事业上勇闯新路、勇攀高峰,在服务人民、造福
人类的行动中砥砺前行、永不停歇。
创新是任何一项科学研究的制胜法宝,是任何一项伟大研究成果
的核心动力。无论是刚刚涉足杂交水稻研究领域,还是持续60年的
研究工作,袁隆平先生所坚持的就在创新中探寻新的方法与路径,在
创新中找到新的方向,收获新的希望。在“无性杂交可以改良品种,
创造新品种”的传统论断垄断着科学界时,他敢于质疑米丘林、李森
科的“无性杂交”学说,沿着当时被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
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历经无数次失望与失败,以《水稻的雄性不
孕性》一文,直击杂交水稻理论探索及实践研究禁区,在该项科学研
究的“无人区”找到了一条杂交水稻研究的创新之路,成功选育了世
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其后的杂交水稻二
号、三号成果,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海水稻试种
成功,中国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的盐碱地,每年可增产粮食500亿
公斤,多养活约2亿中国人。正如袁隆平先生所言:作为一名科技工
作者,要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要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也不能
害怕冷嘲热讽,害怕标新立异。袁隆平先生正是以这样的创新素养,
才在世界杂交水稻研究中成为当之无愧的行动先驱者,成为“杂交水
稻之父”。
第4页共8页
科学之路是一条崎岖的曲折的山路,只有埋头苦干、不畏艰辛才
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研究杂交水稻,广袤的农村大地就是袁隆平
先生的研究室,无论白天黑夜,不管春夏秋冬,都是袁隆平先生的研
究时间。人们经常看到袁隆平先生挽起裤腿到稻田中间寻找可供杂交
研究的“特殊”水稻,在炎炎烈日下观察新型水稻的长势、分析实验
品种的优劣。即使到了八十多岁的高龄,袁隆平先生的双脚一刻也没
离开他深爱的泥土,没有享受片刻的清闲。为了方便在田埂上行进,
年近八旬的袁隆平依然驾驶着摩托车在田埂上行驶。在袁隆平一生的
科学研究中,如果说是创新的勇气和超人的智慧凝聚成了他伟大的研
究成果,那他毕生扎根农村,与泥土为伴的科学精神,就是他留给后
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只有淡泊名利的科研工作者才能坚守枯燥的研究人生,才可能将
毕生的心血献给他深爱的人民。因为其卓越的研究成果,袁隆平先生
获得了无数至高的荣誉。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
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可
是,在袁隆平先生心里,尽管十分珍惜珍视这些荣誉,但他始终将自
己当作一名普普通通的科研工作者,他最喜爱的一个称呼是“农学
家”。正是这样一位“农学家”,以他大功至伟的研究成果,被农民
兄弟尊称为“米菩萨”。这样一个“特殊”称呼的背后,凝结着袁隆
平先生一生从不停歇的追寻足迹,也是他谦逊品格的最好诠释。
第5页共8页
千古流芳人敬仰,精神谱写万年春。伟大的人民科学家、“共和
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先生一路走好,人民会永远怀念您!
篇三:
我了解到袁隆平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
家、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
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五十多年如一日,全心
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
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
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袁隆平同志
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以农
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不断造福人类.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
团结协作、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还是杰出的无党派代表人士,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
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力,为统一战线
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对于这位伟大的、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创造了无限财富的袁隆
平院士,有人评价他的身价何只千亿,可他每月的收入连工资加补贴
也只有几千元.依其贡献,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
他乐呵呵地说:“要生活和生产,钱是重要的,但钱的来路一定要正.
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
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所以,我穿衣服朴素大
方,这是一个原则.穿那么好干什么,表面光.穿得好,也不见得你的地
第6页共8页
位就高.”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钱观,朴实直白,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有人评价他说:
“袁隆平院士头顶蓝天,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造福世界人民.
他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服务人类
社会;胸怀祖国,心忧天下,造福世界人民,…….”作为科学家,袁隆
平院士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
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
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身处教育战线
的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作为奋战在水利战线的一员,我发自内心地赞扬袁隆平院士,我
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努力地学习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操,在自己
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为自己的信仰,脚踏实地,造福人民.我们要学
习袁隆平院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金钱观.我们除
了要宣传他的科研成果,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志气外,更应该让
大家都来学习并发扬光大他做人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
首先,要学习袁隆平院士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
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
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
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党员,身处教学
科研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院系学校及国家、民族的奋斗目
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结合起来,
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
第7页共8页
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立身本职,从教学做精、科研做强、专业
做大着眼一步一个脚印.
其次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
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
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
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
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
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
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并弘
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甘于奉献,振兴高等教育事业,积极投身社会
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再次要学习袁隆平院士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
神.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
从全局着想,所以每次课题的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合作攻
关.20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无保
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得后
续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实现.从这点上,我想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金
融教研室主任更应该需具备这种精神,团结同志,倾听大家的呼声,充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要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雨
后送伞”,去做一名合格的服务员,围绕专业和院系全局决策,统一认
识,理顺关系,全力以赴把及教学科研培养工作办成、办好、办到位.
第8页共8页
努力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以树科大高知形象.
最后还要学习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
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
人类的宏大报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
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