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当今世界的环境状况

更新时间:2022-12-28 12:48:38 人在看 0条评论

当今世界的环境状况


2022年12月28日发(作者:关于刘易阳的经典语录)

1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及应对措施

摘要: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全球性出发,阐述了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

问题和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指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并

提出了一些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发展生态经济、制定更多的国际性的环保

公约、开发环保技术和促进环境保护产业、加强环保教育。

关键词:环境问题协调发展艰巨任务

Intoday'sworldthecrisisofenvironmentandmeasures

Informationmanagement07DuNing

Abstract:Fromtheangleoftheseriousnessandglobalizationofenvironmental

issues,thecurrentmainenvironmentalissuesandtheircharacteristicstheworld

facingwereelaborated,thenecessityofharmoniousdevelopmentofeconomicand

environmentwasindicated1Andsomesolutionstoprotectglobalecological

environmentweremade,suchasdevelopingecologicaleconomy,settingupmore

internationalconventionsofenvironmentprotection,researchinganddeveloping

environmentprotectiontechnologies,stimulatingenvironmentprotectionindustry,

andreinforcingeducationforenvironmentprotection.

Keywords:environmentalissuesharmoniousdevelopmentchallengingtask

正文: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是指影响人类正常生活并降低其生存质量的重大有害问

题。从时间上看,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跨世纪的特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产生

于上个世纪,在本世纪仍不会完全消除;从范围上看,其具有普遍性和跨国性;

从程度上看,其具有严重性;表现在现实和潜在影响大、强度大、作用时间长的

特点[1]。

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和作

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要素之问相互形

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的组合。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最主要的前提,同时

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的基本条件。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

展,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丰富了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然而,也使自

然环境遭到了难以承受的干扰和冲击,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危机。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世界各国政府第一次共同讨论当代环境问

题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的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

类环境、造福全球人民、造福后代而共同努力。之后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商讨了《京都议定书》,到目前

为止已有192个国家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不

少措施和对策来防治污染和解决环境问题,虽然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全

球环境仍在继续恶化。

2

1、目前全球面临的环境危机

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改造利用环

境的能力极大增强,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文明。与此同时,也使人类与环境的

关系急剧恶化,导致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1.1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化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体来看是

上升趋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

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

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

2

等多种温室气体。

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

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

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2]。

1.2臭氧层破坏

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km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

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

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

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

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

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已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

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已经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

空甚至减少了35%[2]。臭氧层被破坏的具体危害有:(1)威胁生态系统的安全;

(2)损害人体健康;(3)破坏水生生态系统;(4)危害人类生存环境;(5)影响全球

及区域气候变化等[3]。

1.3资源危机

淡水资源危机——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IVEP)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

报告,全球河流、湖泊及地面的淡水资源正在减少。在欧洲已限制水的利用,人

均用水量已有所减少。而在亚洲,因为人口快速增长,人均占有河流水量将减半,

不远的将来,甚至将少于今天的欧洲。我国地表水年均径流总量约为217亿立方

米,相当于全球陆地径流总量的515%,居世界第5位,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却

很贫乏,只有世界人均值在1/4[4]。水资源缺乏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水质恶化。

由于大量污水排入水体,使地面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重金属、营养物等含量

增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污水基本上不经处理即排入水体,严重破坏了受纳水

体的水质,致使一些水体无力再承担其供水任务。

3

耕地资源危机——全世界现有耕地137万km2,约占世界土地面积的10.5%,

由于工农业生产及城市的发展等种种因素,使得耕地遭到严重破坏[5]。目前世

界严重退化的耕地约为30万km2,大约9万km2的耕地已被完全毁灭,不能

再恢复利用。人口的增长正对耕地资源施加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使得人均耕地数

量在逐渐减少,这一影响直接的后果是造成粮食短缺。

森林资源危机——森林资源的急剧减少,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生态问题,

给全球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目前,全球拥有森林面积1310万Km2,森林覆

盖率约30%左右,其中仅206万km2为郁闭林。近年来,世界上的森林正以每年

18~20万km2的数量在减少。在森林的破坏中,热带雨林的乱砍滥伐尤其令人

不安。

1.4海洋污染和过度开发

海洋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们的稳定性。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

工业的发展,海洋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使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并有扩展到全球规模的趋势。

海洋中的污染物质日益增多,如城市生产、生活废水,农药及农业废弃物等,

均使海洋环境失衡,超出它的承受范围。由于大量废弃物排入海洋和过度捕捞,

海洋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世界15个主要捕捞区中有11个区

域的总捕捞量下降,许多靠摄取海产品蛋白质的穷人面临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威胁

[6]。

目前海洋污染种类主要有:(1)石油污染;(2)赤潮;(3)毒物污染;(4)塑料垃

圾等[7]。

1.5矿产和能源危机

当前,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所至。从目前石油、

煤、水利和核能发展的情况来看,要满足这种需求量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新

能源开发利用尚未取得较大突破之前,世界能源供应将日趋紧张。据能源专家预

测,地球上蕴藏的煤炭将在200年后开采完毕,石油在今后30~40年内开采完,

天然气也只维持60年左右。此外,其他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在日益减

少,这些资源终究会被消耗殆尽。

2、应对措施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危机,各种防护及治理措施必须尽快落实,本文以中国

为例,浅谈我们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2.1通过科技进步与监督制度改善大气环境

要改善我国的大气环境就要切实做到:各级政府要对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4

负责,充分认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

重大项目时,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应普遍达到国家二

级标准;发展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减少直接消费煤炭,提高使用

燃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淘汰落后生产工艺,防治工业废气污染,淘

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采用技术起点高的清洁工艺,最大限度地减

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减少末端污染治理所

需的资金投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用技术的推广,从国情出发,尽快开发推广

技术可靠、经济合理、配套设备过关的大气污染防治实用技术;完善环境监督管

理制度;真正实行保护全球大气环境的国际公约。

2.2水环境改善的关键是节流

面对我国水资源紧缺、水质污染的严峻局面,应该思考的问题是:第一,水

资源的JF源与节流。当前中国主要应着眼于节流.主要是如何提高农业、工业、

城市生活用水的利用率,包括重复利用率。政府应该将此类科研项目列为国家重

点。如果这方面能达到目前先进国家的水平,我国水资源情况将大为改善。第二,

对全社会进行水资源危机意识和价值意i};{的宣传和教育。改变无偿或低价用

水的状况,依法治水,加强水资源管理,使保护和合理利用地表水、地下水成为

全民的自觉行动。第三,加强对水污染的监督和执法力度。

2.3正确的宣传务指导才能保护森林和草地资源

保护森林和草原.扼止沙化、荒漠化速度。发展林业科学,大力开展西北地

区防护林的建设,对当地人民进行环境意识教育,抓好山区综合开发治理,帮助

山区人民走上合理了F发道路等,将是治理西北地区的关键。这些工作相互关联,

如果仅着眼于加速建设好防护林.而没有帮助山区林区人民脱贫致富,结果森林

还是不能保护好。虽有法律,但法能治贪难治贫。综合治理西北山区森林、荒漠

地带将是2l世纪的重大任务。

2.4以政策保护耕地资源

在经济发展占主流的今天,我们决不能被经济的一时高速发展蒙蔽了双眼,

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忽视了耕地的重要性。不以

耕地保护为前提的经济发展,是先天不足的发展,是无法长期持续下去的发展,

是可能毁灭人类的发展。任由它发展下去的前景是可预见的:无耕地资源可利用,

人类无粮可食,生存成为人类的头号难题,经济亦没有了发展的可能。这种发展

与其称之为“发展”,不如“自毁”来得贴切,这种“自毁”性的发展是最要不

得的.耕地是我们人类的生存之源,没有了耕地,谈何生存,谈何发展。国家对

这一点也是很重视的,于是上地也开始参于到国家的宏观调控中去。,首先要保

护好当前的耕地,保证登记在册的耕地决不能被随便征占:其次,要改造各种可

改造的土地,使其能得到合理利用,能改造成耕地就更为理想了。

5

2.5控制固体废牦来源,科学处理固体废物

我们所接触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固体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和农业

废弃物。对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有:第一、实行有效的固体废物管理政策,控制

其源头产生量,如逐步改革城市燃料结构(包括民用与工业用),实行净菜进城,

实行干净生产,实行垃圾分类回收等;开展综合利用,把固体废物作为资源和能

源来对待,让垃圾再度回到物质循环圈内,尽量建没一个资源的闭合循环系统。

第二、用各种方法进行固体废物处理,如采用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和热解、湿

式氧化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等。

2.6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地,来保护珍

稀和濒危的动植物物种和生态系统;也需要建立物种基因库.保护珍贵的遗传多

样性;对于那些已经遭受破坏或正在发生衰退的物种,需要投注资金和技术,进

行减轻环境压力和物种恢复的工作。同时.关注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的民众生汁,

帮助他们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增强保护其传统文化的能力,也是保护生物多

样性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沈清缺.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城市规划的应对[J],城市规划汇刊,2001,

15:19-25;

[2]张秀军,全球性环境问题分析[J],科学之友,2006,1:92-93

[3]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112-114

[4]孙儒泳,普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

[5]戴宗智,试论世界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艰巨性[J],中国环境科学,1993,

13(6).

[6]何强,井文涌.环境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74-1991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8-54239-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2-28 12:48:38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