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金蝉脱壳比喻什么?

更新时间:2022-12-28 11:52:22 人在看 0条评论

金蝉脱壳比喻什么?


2022年12月28日发(作者:端午节作文500字(通用5篇))

1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施教时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7.金蝉脱壳

共几课时2

新授

第几课时1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金蝉脱壳的起因,初步感知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教学

资源

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的本意是: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此

计用于军事,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的战略目标的谋略。

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决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稳

定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战略目标,己方常常可用巧妙分兵转移的机会出

击另一部分敌人。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终于在第六次北伐时,积

劳成疾,在五丈原病死于军中。为了不使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诸葛亮在

临终前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姜维遵照诸葛亮的吩咐,在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对

外严密封锁消息。他带着灵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马懿派部队跟踪追击蜀军。姜维命

工匠仿诸葛亮模样,雕了一个木人,羽扇纶巾,稳坐车中。并派杨仪率领部分人马大

张旗鼓,向魏军发动进攻。魏军远望蜀军,军容整齐,旗鼓大张,又见诸葛亮稳坐车

中,指挥若定,不知蜀军又耍什么花招,不敢轻举妄动。司马懿一向知道诸葛亮“诡

计多端”,又怀疑此次退兵乃是诱敌之计,于是命令部队后撤,观察蜀军动向。姜维

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安全转移,撤回汉中。等司马懿

得知诸葛亮已死,再进兵追击,为时已晚。

预习

设计

1.认真听读课文录音带,给文中的“壳”注音,再揣摩一下,在什么情况下读“qi

ào”在什么情况下读“ké”?

2.阅读《练习与测试》P26“读一读”内容,知道“金蝉脱壳”这个成语的意思,

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向大家讲述。

3.画出本文的生字词及成语,试着理解它们的意思。把《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

写一个。完成《补充习题》第一、二题。

4.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知道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

1.在成语中读qiào,在课文其他

句子中读ké。

2.预设:读“qiào”时表示坚硬

的外皮。两者都是指外皮。

3.“金蝉脱壳”的比喻义:比喻

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

现。

4.讲故事“金蝉脱壳”。

第一板块:导入揭题→

1.板书“金蝉脱壳”,正音。

昨天预习时听清课文录音带中“壳”的读

音吗?【预习作业1】

2.有没有谁查过字典,对于“壳”这个字

的两个读音该如何区分?

3.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

你的理解。【预习作业2】

4.在三十六计中也有“金蝉脱壳”,谁知

道这个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揭示题旨,导入新课

1.师:炎热的夏天

里,喜欢趴在树上,

“知——了——”

“知——了——”地

高喊“热死了——”

热死了——”的是那

一种昆虫?

生:知了。

师:知了是它的小名

2

5.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6分钟)

●预习作业2:

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指名读。

2.理解词语意思:

3.齐读词语。

4.学生展示,组内批阅。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

课文。

2.小组朗读展示。

3.在教师指导下练读。

4.自由练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2分钟)

预设:作者揭开了金蝉脱壳的秘

密的经过,介绍了金蝉脱壳之前、

脱壳之时、脱壳之后的种种变化,

表现了作者的高兴之情和喜爱之

意。

【学程单1】

①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金蝉脱

壳的过程的?

②再读课文,看看文章可以分几

段?每段讲了什么?课文可以分

几个段落,每段都讲了些什么?

③学习时间:5分钟

1.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展示。

预设:

第一段(1-2):写“我”听了叔

叔们的介绍,决心揭开金蝉脱壳

的秘密。

第二段(3-6):详写“我“对金

蝉脱壳的揭秘情形,描写了金蝉

脱壳的奇特动人情景。

第三段(7):写金蝉脱壳后五彩

缤纷,准备开始新的生活。

5.今天我们一起和作者观赏大自然中的

“金蝉脱壳”。一起来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2:

1.出示词语:

柿子搜索颜色花椒籽配合

协调趴恢复枝丫抽搐树干

金蝉脱壳夜幕降临枝繁叶茂

聚精会神依依不舍五彩缤纷

2.导学

①指名朗读词语。

②理解词语意思:抽搐协调搜索(换词)

指名一名学生展示交流《补充习题》第一、

二题。→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在小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

文。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

2.学生展示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

事?

2.理清课文层次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

的?文章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

【出示学程单】

3.导学: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金蝉脱壳的过

程的?

(2)文章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

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理清了

文章的脉络再读课文,一定有更多收获。

儿,它的学名叫——

蝉。今天我们就学习

一篇跟蝉有关的文

章。

2.师板书:金蝉脱

指名读课题

师:“金蝉脱壳”在

成语中文读,读

“qiao”(第四声);

其余是口语色彩的

语音,读“ke”(第

二声),如“脱壳”。

3.师:听说过“金

蝉脱壳”这个词吗?

你了解这个词的意

思吗?

生汇报交流,师小

结,并出示投影,生

朗读加强记忆。

(“金蝉脱壳”,本指

蝉脱去外壳,露出金

黄的身体;后来指

“三十六计”之金蝉

脱壳

计,急用计策脱逃而

使对方不能及时发

觉。)

4.生齐读课题。师:

读完课题,你们认为

课文会写些什么内

容?让我们读读课

文。

再读词语,你都理解

哪些词语的意思。学

生汇报,师提出重要

词语。

抽搐:肌肉不随意地

收缩的症状,多见于

四肢和颜面。

协调:配合得适当。

依依不舍:形容留

3

第四板块:学习第一段(6分钟)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预设: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

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

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

新装。

3.指名朗读。

4.【学程单一】

①默读1、2自然段,圈出表示

蝉儿脱壳时动作的词,体会这些

动词的妙处。

②自学后与小组交流

③时间:5分钟

5.学生自主学习。

6.学生展示:

“钻”、“爬”、“脱”、“换”正是

“金蝉脱壳”过程的浓缩,这是

多么神奇的过程。其中,“脱旧

衣”、“换新装”把蝉当成人来写,

读来亲切生动。

7.齐读。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1分钟)

第四板块: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哪件事“神奇有趣”?

3.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

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

衣,换上华丽的新装。”【指名朗读。】

4.出示学习单。

5.导学:说说你的理解或体会。

6.齐读第1-2自然段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第1、2、3题。

恋,不忍分离。

作业

设计

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感情。

2.《补充练习》中第一题。

3.《练习与测试》完成第一、三部分。

★★

仔细观察一种动物的活动场景,写下来。

4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施教时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7.金蝉脱壳

共几课时2

新授

第几课时2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

3.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

神。

4.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

重难点

通过过品读课文描写脱壳过程的部分,感受作者准确、精妙的用词方法和生动形象的

比喻手法,并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教学

资源

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芙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预习

设计

1.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

来读一读,完成《补充习题》P22第三题,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2.搜集含有“蝉”的古诗词。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2分钟)

1.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

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

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

装。

2.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

啊!

指名读

3.“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32分钟)

●精读第二段

1.脱壳前(3)→脱壳中(4)

→脱壳后(5)

【学程单一】: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了《金蝉脱壳》

这篇课文,在文中,作者感叹道:“这是多

么神奇有趣的事啊!”“这”指的是什么事

情?

2.除此以外,文中还有个感叹句,你能找

出来吗?

3.找出两个词语来形容这件事。

过渡:小作者非常喜爱蝉,为了解开金蝉

脱壳这个神奇有趣,奇特动人的过程,他

可花了一番功夫!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精读第二段

过渡:大家都很想去了解蝉是怎样脱衣的

吧?让我们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

感受这个过程的神奇所在吧!

1.默读课文第3至6自然段,想想:作者

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2.师: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最有趣的

是哪一部分呢?把相关语句画出来,然后

学习3-6小节

1.默读第3-6小节。

想想:作者是按怎样

的顺序来写的?(脱

壳前→脱壳中→脱

壳后)

2.出示:在金蝉脱壳

的过程中,你认为哪

5

①“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

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

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

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②时间:5分钟

2.学生自主学习。

3.学生展示:

◆脱壳前

1.这句话写出了金蝉脱壳前的

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

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

到树杆上”相对应。

预设:

①我觉得蝉虫脱壳时全身发着

金黄色的亮光,非常漂亮!(因

为蝉虫脱壳通身发着金黄色的

亮光,所以被称为——“金蝉”)

②从“金黄色亮光”,“肥肥的”

这两个词语体会出蝉不仅漂亮,

而且可爱。

③从“紧紧抓住”“停在那里不

动了。”可以想象金蝉脱壳时一

定很用力,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2.齐读第一句。

3.抓住“上下搜索”“轻手轻脚”

“躲在”“聚精会神”这些体会

作者的善于观察。

◆脱壳中

1.背—→头—→脚—→尾

2.全班交流。

①预设一:“立刻”写出了蝉

露背时很快。“抽搐”“裂开”这

些动词把蝉背出壳时情景写得

具体。可以用手作蝉虫演示,让

学生有个形象感知。

“保护甲颜色的变化从极淡的

绿色—深绿色”,我觉得非常神

奇。

给大家说说你的感受。【出示学程单】

3.导学:

◆脱壳前

1.“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

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

了。”

2.我们一齐来边读边想像,让金蝉脱壳前

的情景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3.作者是如何观察这一神奇有趣的情景

的呢?

◆脱壳中

1.此时的作者已经悄悄地跺在树背后,准

备观赏这奇特动人的一幕了。请快默读课

文第四自然段,看看金蝉脱壳的顺序。

出示:“蝉的()露出来了,接着()

钻出来了,而后()出来了,最后是

()脱壳而出。”

2.在这个过程中,你觉得哪里最神奇有

趣、奇特动人呢?

①出示:蝉虫整个身体„„一会儿变成了

深绿色。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体会颜色变化

很快、很神奇,就像我们前一课学习的变

色龙一样。(指导朗读)

②出示:接着,头钻出来了„„像两颗花

椒籽一样又黑又亮。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③出示:最有趣的是蝉出壳时的情景。„„

整个动作配合的自然协调。

(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将这一过程刻画得

栩栩如生,这和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分不

开的,我们一齐来读读这段话,还可以加

种情景最神奇动人?

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

出来读一读,再与同

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

受。

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出示:

我最难忘的是蝉儿

的情景,因为

①“突然,我发现了

一只肥肥的、通身发

着金黄色亮光的蝉

虫„„停在那里不动

了。”

②按背→头→脚→尾

的顺序,边读边想象

金蝉脱壳的过程,说

说阅读的感受。(抓

住关键词语“抽搐”、

“裂开”、“极淡的

绿色”、“深绿色”、

“慢慢地活动”、“抖

动”、“伸着”、“仰”、

“扑”、“抓”、“抽”

等来体会。)

③翅膀“只有一点点”

—“很快盖住身子”,

颜色“每颤动一次”,

就“由浅而深地变化

一次”。

4.播放金蝉脱壳过程

视频,让学生体会神

奇。

5.指导朗读,读出自

己的感受。

6.背诵4、5小节。

学习第7小节

1.默读这一部分,想

想“我再一次仔细地

看着蝉儿”,看到了

什么?

2.指导朗读。

6

②预设:从“钻“字我感受蝉

的灵活、调皮。

“像„„一样”用了比喻的修

辞手法写出了蝉的可爱。

“透明发亮”“大眼睛”写出了

蝉出壳后的透明发亮,更美了。

③预设:抓住未出壳的蝉尾“抖

动”、“伸着”,已经出壳的上半

身“仰”、“扑”,再用脚“抓”

“抽”,感受其动作配合的自然

协调,领悟神奇动人。

◆脱壳后

翅膀、触角的变化。

身上的颜色由浅而深—深绿色

—棕褐色(颜色的变化让人惊奇

万分,蝉简直就是魔术师,蝉儿

肚子的颤动好像是障眼法,蝉在

它的掩护下不停地交换着颜

色。)

●精读第三段

1.它是那样五彩缤纷,就像雕

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

彩一样。

2.它是那样五彩缤纷,就像雕

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

彩一样。你瞧,头上一双,

触角,背,身

子,翅膀。

3.抓住文章中“过了好一阵

子”、“长久地趴在树上”体会其

中的艰辛。[引导学生明白生命

要绽放美丽,需要付出相应的努

力。]

第三板块:总结全文,学法指导

(5分钟)

1.预设:搜索――发现――聚精

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2.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

上自己的动作,细细体会作者用词的准

确。)

3.小结:这真是奇特动人的情景呀!

◆脱壳后

1.这只蝉已经脱掉了旧衣,换上了华丽的

新装,我们走近去仔细瞧一瞧,它的哪些

部位发生了变化?

2.“奇迹般的变化”体现在哪里?

3.蝉儿就像一位魔术师。齐读进一步感受

“奇迹般的变化”,领悟神奇动人。

4.指导背诵。

●精读第三段

1.此时的蝉是什么样子呢?

2.“五彩缤纷”说明了什么?此时的蝉身

上有多少种色彩?出示蝉的图片。请你来

描述一下。注意一定的顺序。

3.蝉为了迎来这一刻容易吗?你从哪里

感受到的?

4.指导朗读。

5.总结全文: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

么的细致入微呀。正因为这过程奇特动人,

所以脱壳后的蝉在作者眼中与以前不同

了,体会作者欣赏、喜爱的心情。

第三板块:总结全文,学法指导

1.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

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一双慧眼

善于观察)

课文中哪些词语能表现出作者在“观察”?

2.出示苏霍姆林斯基的观察名言。齐读,

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3.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

们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当我们进行观察

时应注意什么?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1.每个夏天,我们经常听到蝉在树的高处

欢快地唱歌,可是金蝉脱壳的情景,我们

却很难看到,今天我们有幸跟随小作者,

透过他真实而富于感情的文字,领略了大

自然给的神奇动人。其实,只要我们用心

用眼善于“观察、观察。再观察。——巴

7

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

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

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

林斯基

3.(1)有顺序

(2)有重点

(3)有感情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1分钟)

甫洛夫”,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情

景,譬如:母鸡下蛋、公鸡啼明、公鸡斗

架、猫捉老鼠、狗儿看家、小羊喝奶、鸬

鹚捕鱼、蜜蜂采蜜、壁虎捕蛾、蜗牛爬

行„„下面就让我们选择一个自己看见过

的,写一个情景片段!要向文中的小作者

学习写法,注意有顺序、有感情、有详略。

2.完成《补充习题》P23第四题。《练习与

测试》剩余习题。

作业

设计

★《练习与测试》中剩下的部分,《补充练习》中剩下的内容。

★★抓住一个重点来描述你家的动物小明星。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8-54097-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2-28 11:52:22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