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解读李清照诗词如梦令

更新时间:2022-12-21 07:52:56 人在看 0条评论

解读李清照诗词如梦令


2022年12月21日发(作者:最矫情的50个句子)

第1页共7页

如梦令词李清照教案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篇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倾听文字的

声音。

2.理解词意,通过想象、练笔等方式,绘出文字的画面。

3.揣摩感受作者的情趣和心境,品出文字的味道。

4.了解李清照的词风与人生际遇有关,领悟文字的真情。

1.想象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把握这首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查阅一些有关李清照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致

师:教师这里有一副对联: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

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这副对联说的是

谁呢?(李清照)你对李清照还有哪些了解呢?(学生沟通后师补充

介绍)

师: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解读李清照的一首词《如梦令》。(板

书课题,齐读课题)

第2页共7页

二、朗读,倾听文字的声音

1.师:请大家轻轻地读一读这首词,边读边想:和诗相比,

它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句式有长有短,形式活泼,又叫长短句)

2.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看看你又有什么发觉?(有

它独特的节奏美、音韵美)

3.师:古人都是吟诗作赋,吟诵是情感最丰富的表现,假如

你是李清照,会怎样吟这首词呢?(找学生读)

4.师:吟诵的时候要讲究平仄规律。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

为仄声,平声要拖长音,仄声要读得短促,尾音要拖长。(教师范

读)

5.师:我们来合作读,教师读上一句,你们读下一句,让我

们在一唱一和中感受词的格律美吧!

三、悟读,绘出文字的画面

1.师:好词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首词的意思你

读懂了吗?自己先想一想词的大体意思是什么?然后跟同桌说一说

自己的理解,两个人可以相互请教、相互补充。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理解?自己能够读懂一个词、一句话,都

是一种了不得的收获!(学生自由谈)

师:还有不理解的吗?(师生共同解疑)词人和同伴们在溪亭游

乐,可能做过哪些好玩的事情呢?(喝酒闲聊、吟诗作画、弹琴唱

曲、观赏风景、对对子、下棋)

第3页共7页

师:假如把我们刚刚说的话,都写下来,这篇文章长不长啊?

但是你看这首词,它只有多少个字?是的,33个字就勾画出了一

幅水乡日暮醉归图,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咱们

读一读整首词,来体会体会。

2.北宋文学家苏轼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这首词里

藏着好几幅令人流连的画面,你能找出来吗?(学生发言后板书:

溪亭日暮、藕花深处、荷湖争渡、惊飞鸥鹭)

师:请选择一个词语想象成一幅画面,动笔写下来吧。(配乐

写)

师:谁来读一读自己描绘出的画面?(生配乐读,老师相机点

评)

3.师:古代的词不仅可以当做画来观赏,还可以谱成曲来吟

唱。让我们一起来观赏吧!(播放蔡琴独唱,师生跟着浅吟低唱)

四、赏读,品出文字的味道

1.师:学习古诗词还得有另一种本事,就是把整首词读成一

个字,这个字就是词眼,你认为,这首词中哪个字最能表达李清

照的心情?写在黑板上。(醉)李清照为什么醉了呢?(生答)

2.师:李清照是酣醉于酒,沉醉于景,沉醉于情了。一个不

到二十岁的少年作家,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情趣盎然的画面,让

一千年后的我们了解到了在宋代社会,一个少女所享受到的欢乐

的生活时间。让我们带着这份了解,再读这首词。

第4页共7页

五、移读,领悟文字的真情

1.师:李清照的父亲是闻名文学家、学者李格非,她的母亲

也是饱读诗书。在这样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李清照经常投身于大

自然的怀抱,游山玩水,看,一次秋游后,她写下了这首词: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

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

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怨王孙》

师:连眠卧在沙滩的鸥鹭也埋怨词人抛下这无穷好的漂亮风

光,早早归去。多么欢乐的一次郊游啊!谁来欢乐地读一读这首

词?(生读)

2.师:李清照少女时代的生活就是这样充溢了朝气,充溢了

乐趣,充溢了色调。18岁时,她嫁给了金石学家赵明诚,二人相

互切磋诗词文章,研习钟鼎碑石,志趣相投。看,在这首《减字

木兰花》中她写道: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师:把花儿别在发间,让一旁的丈夫比比看,究竟是人美还

是花儿美?这是何等的华蜜!此时李清照会向丈夫讲解并描述自己

曾经的欢乐:常记溪亭日暮(生诵)

3.婚后不久,赵明诚就出远门求学,感情丰富的李清照不忍

离别,找了一块手帕,写下了这样的词句,让丈夫带在身边:

花自飘舞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退,

第5页共7页

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一剪梅》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重阳节的时候,李清照寄给丈夫一首《醉

花阴》,里面有这样的词句: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

比黄花瘦。《醉花阴》

因为思念丈夫,人比黄花都瘦了。假设这时她想起那首如梦

令,她会无限伤感地吟诵道:常记溪亭日暮(生诵)

4.到李清照43岁这一年,金兵大举入侵,当时的宋朝政府懦

弱无能,一味退缩。李清照夫妇只好流亡在外。行至乌江镇,在

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李清照奋笔写下了那首豪迈、激扬的《夏

日绝句》,(生诵: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愿

过江东)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理解诗人曲折抒发的惜春之情

感受李清照言浅意深、含蓄曲折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理解诗人曲折抒发的惜春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李清照言浅意深、含蓄曲折的语言风格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人称千古第一才女,创易安体的李清照

第6页共7页

记忆课下文学常识

2、介绍李清照的生平

南渡前多写悠然生活,韵调美丽

南渡后多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二、理解意涵

1、朗读这首词,说说这首词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场景、对白?

人物:主仆两人

场景:春雨后的屋中

对白:海棠照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结合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联系下文,说说李清照昨夜纵酒的缘由可能是什么?

不忍见花被吹落

3、李清照醒后第一件事是什么?

了解经验风雨后,庭院之中的海棠状况如何

4、既然如此关切,记忆犹新,李清照为什么不自己去看海棠

到底如何了?试表达出她怎样的心理?

很关切,又不敢于、忍心面对

5、从却道的却字,你能品读出诗人怎样的心绪?

她心中早确定晓海棠花的境况

对侍女马虎的不悦

6、知否,知否?怎样朗读才符合诗人当时真实的情感?

第7页共7页

对侍女的马虎的嗔怪

自己的心境无人理解的无奈

7、绿肥红瘦写出了什么?诗人的用字有什么高妙之处?

写出海棠花经验一夜风雨后可能的景象。仅仅四字就形象可

感。

用拟人的手法,更凸显诗人的爱花惜春之情

8、作为一名女子,诗人的惜春其实还有怎样的一层含义?

惜青春时间的短暂易逝

三、朗读与总结

1、理解女诗人惜春之后更为细腻的心绪后,带着这一份理解,

再回过头来看前文,你对李清照之前的回避、躲闪、不忍有了怎

样的相识?

2、在跟深切的理解诗人内心曲折深藏的情感后,再一次朗读

诗歌,在朗读过程中重读并重点感受以下字词:试却道知否,知

否?应是。读出诗人内心困难幽微的情感波澜。

3、归;纳语言风格言浅意深,含蓄曲折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8-44246-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2-21 07:52:56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