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原文及赏析(15篇)
2022年12月21日发(作者:赏月中秋节作文(精选6篇))
岳飞的《满江红》原⽂注释与赏析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功名尘与⼟,⼋千⾥路云和⽉。莫等闲⽩了少年头,空
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缺。壮志饥餐胡虏⾁,笑谈渴饮匈奴⾎。待从头收拾旧⼭河,朝天
阙。
【注释】:凭:倚靠。处:时候。三⼗:指年龄。尘与⼟:谓征战中奔波劳累。⼋千:⾔征途之漫长。云和⽉:披星戴
⽉,谓夜以断⽇地⾏军战⽃。靖康耻:靖康是宋钦宗年号。靖康元年(1126),⾦后攻破汴京,掳徽钦⼆帝北去。贺兰⼭:
在今宁夏回族⾃治区。缺:⼭⼝。朝天阕:朝见皇帝,天阕,皇帝的宫殿。
【赏析】:此词感情慷慨悲凉,⾳调激越⾼亢,充满爱国激情。词中表现出作者对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和对敌寇的刻⾻仇
恨。陈廷焯盛赞此词⽈:“何等⽓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焉。‘莫等闲’⼆语,当为千古箴铭。”
扩展阅读:岳飞的主要作品
诗⽂
岳珂《⾦佗稡编·鄂王家集》收录的岳飞诗⽂有律诗《题翠岩寺》《寄浮图慧海》,词《⼩重⼭·昨夜寒蛩不住鸣》,题记
《五岳祠盟记》《⼴德军⾦沙寺壁题记》《东松寺题记》《永州祁阳县⼤营驿题记》。宋·赵与时《宾退录》还收有岳飞绝句
《题青泥市寺壁》。《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在南宋晚期的《藏⼀话腴》、《鹤林⽟露》中都有记载,此词从明代开始被⼴
泛传诵。此外流传下来的岳飞还有《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池州翠微亭》《过张溪赠张完》《题雩都华严寺》《宝⼑歌书
赠吴将军南⾏》《题骤马冈》《题鄱阳龙居寺》等。
书法
岳飞虽出⾝⾏伍,但⾃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教育,勤奋好学,⽂武双全。书法以⾏、草为主,畅快淋漓,龙腾虎跃,⽓
韵⽣动,章法严谨,意态精密,纤浓符中,刚劲不柔,⾃有⼀种淳正之⽓,颇含⽂⾂⽓质。传世书迹有《书谢朓诗》《前后出
师表》《吊古战场⽂》等。
扩展阅读:岳母刺字
岳母刺字的故事,宋⼈笔记和野史均⽆记载,包括岳飞之孙岳珂所著《⾦佗稡编》也没有记录。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始见
于元⼈所修的《宋史》本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铸,有‘尽忠报国’四⼤字,深⼊肤理。”有⼀种说法是,因为“刺
字为兵”的制度仍在执⾏,所以岳飞从军时在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四字明志。
明代表现岳飞故事的⼩说、戏剧如《精忠记》、《武穆精忠传》、《精忠旗传奇》等都有岳飞背上刺字的描写,刺字版本
不⼀,流传最⼴的则是“精忠报国”。有学者认为,此时的“精忠报国”四字是混淆了宋⾼宗御赐“精忠岳飞”四字⽽产⽣。
始修于明代的《唐门岳⽒宗谱》说“尽忠报国”四字是姚⽒于靖康初年为岳飞所刺,但《宗谱》晚出,此事的真实性仍有待
考证。“岳母刺字”的演义故事则最早见于清抄本《如是观传奇》与杭州钱彩评《精忠说岳》,《说岳》中的岳母刺字故事影响
⼴泛,⼀直流传⾄今,成为⼀段脍炙⼈⼝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