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感动中国郭小平的感人故事

更新时间:2022-12-16 06:03:06 人在看 0条评论

感动中国郭小平的感人故事


2022年12月16日发(作者:较好听的微信名字(精选500个))

感动中国故事5篇合集

⽣活中处处都藏匿着感动,它并不需要轰轰烈烈,有时⼀个⼩⼩的举动,它源于微笑,蔓延于整个⽣命。下⾯给⼤家带来⼀些关

于感动中国故事5篇合集,供⼤家参考。

感动中国故事5篇合集1

武⽂斌:为救灾活活累死的⼩战⼠死的光荣

男,26岁,济南军区铁军某师炮指连⼠官学员。

⼀个战⼠倒在了抗战救灾的第⼀线,上万民众为他哭别。所有参加吊唁的⼈都与武⽂斌素昧平⽣,他们只听说:⼀位解放

军战⼠在抗震救灾中活活累死了!仅这⼀句话,已经让⼈们泪流满⾯。13万⼦弟兵在抗震救灾中舍⽣忘死的表现,留给⼈们太

多太多的感动……

这个战⼠,就是济南军区铁军某师炮指连⼠官学员武⽂斌。

6⽉17⽇晚,他和战友们冒着⼤⾬将8车50吨重的活动板房建材全部卸载完后,累得瘫倒在泥⽔地上。就在这个夜晚,他

因劳累过度,引起肺部⼤出⾎⽽停⽌了年轻的⽣命。

5⽉13⽇,当部队接到急赴灾区的命令时,武⽂斌被告知后留,⼀向脾⽓温和的他急了眼,坚决要求上前线。

“我们⼀定要多救⼈,才能对得起⾝上的这⾝军装。”武⽂斌对战友们说。在他参与抗震救灾的32个⽇⼦⾥,他总是找活

⼲、抢活⼲,⼲完份内的事,就去帮着其他班排⼲,别⼈拦也拦不住。他⾝上的迷彩服总是湿了⼜⼲,⼲了⼜湿。战友们说,

他的⼼⾥装的全是灾区群众。

颁奖词:⼭崩地裂之时,绿⾊的迷彩撑起了⽣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背景下,他

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牺牲”在今天的语境中已经有些陌⽣,武⽂斌是⼀个英雄主义渐⾏渐远时代下真正的英雄。

任卫新:虽然他只是⼀名⼠官学员,还没有建⽴功勋,这⽚⼟地永远珍存着他的汗渍、体温和灵魂。

感动中国故事5篇合集2

警界保尔孙炎明

孙炎明,男,1962年10⽉出⽣,浙江省东阳市看守所任监管民警。从警28年来,孙炎明同志⽴⾜本职,恪尽职守,教育

挽救了⼀⼤批失⾜⼈员。2004年被查出患脑癌,6年来三次做⼿术,与死神擦肩⽽过。但是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与病

魔抗争,并坚持战⽃在公安基层⼀线。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涂光晋说:耐⼼诚⼼坚守坚持,他⽤⽣命诠释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推选委员任卫新说:职守在⼀个特

殊的世界⾥,却让死囚的⼼灵,重新感受到久违的⼈间温暖,警界保尔,特殊的爱献给了特殊的你。

重犯监室年年平安,⽽⾃⼰的⽣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的冰冷,他⽤微笑诠释着什么是⼯

作,⽤坚强提⽰着什么是⽣活。⼈⽣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我们有更多坦然。

感动中国故事5篇合集3

郭⼩平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郭⼩平颁奖辞:

瘦弱的孩⼦需要关爱,这间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温暖的避难所。你⽤⼗⼆年艰⾟,呵护孩⼦,也融化⼈⼼,郭校长,你是

风⾬中张开⽻翼的强者。

感动中国郭⼩平⼈物事迹:

郭⼩平,2004年,临汾第三⼈民医院院长郭⼩平看到艾滋病区的⼏个孩⼦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起办起

了“爱⼼⼩课堂”,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持下,2006年9⽉1⽇,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2011年学校被列⼊正式国民

教育序列。2014年,彭夫⼈向红丝带学校写信,并在采访中说:“我希望这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们,都能有⼀个美好的未

来。”

感动中国故事5篇合集4

伍淑清

伍淑清,全国⼯商联副主席、⾹港企业家。伍淑清⼀家⼈爱国爱港,改⾰开放之初,伍家⽗⼥北上创业,创办了北京航空

⾷品有限公司。

⾹港回归后,伍淑清致⼒于⾹港和内地的交流合作,建⽴教育基⾦,积极增进⾹港青年对中华历史和⽂化的认识。在往返

内地和⾹港3000余次中,她亲⼒亲为帮扶贫困地区发展教育。

修例风波发⽣以来,她严辞阻⽌乱港分⼦发起的学⽣罢课,成为乱港分⼦的眼中钉、⾁中刺。2019年9⽉,伍淑清现⾝瑞

⼠⽇内⽡联合国⼈权理事会例会,向世界说出真实的⾹港,在这次演讲中伍淑清揭露了⾹港骚乱的真相,指出极端⽰威者举

着“⼈权”⼤旗,破坏公物,使⽤暴⼒对警察及市民造成⾝体伤害。

四⼗年前,你说有件事值得做;四⼗年后,你说有些事必须做!逾古稀⽽不辞,虽千万⼈⽽往。超越港岛的远见,不让须眉

的担当。爱青年,更爱⾹港,是美⼼,更是良⼼。

感动中国故事5篇合集5

钱学森

在他⼼⾥,国为重,家1653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劈荆斩

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的典范。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阎肃,对钱学森⽼⼈这样评价:⼤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胸。惊世两弹冲霄⼀星,尽凝铸中

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期颐回⾸望去,只付默默⼀笑中。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波,在推荐钱学森⽼⼈的时候这样写:辗转回国,钱学森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硬劲;⼒学、喷⽓推

进、航天技术,钱学森展现了⼀位科学家在研究上的⽜劲;东⽅红卫星、神⾈飞船、嫦娥奔⽉,钱学森给中国航天事业打了⾜

够的底劲;今天,这位中国航天之⽗所开拓的事业正阔步向前,冲劲⼗⾜!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章良,在推荐钱学森⽼⼈的时候这样写:他不仅以⾃⼰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类的进

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态度诠释了⼀个科学家的⼈格本质。

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

浙江杭州⼈,1938年在美国获博⼠学位,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

国。1958年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

施⽅案。

1965年,钱学森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和规划,建议把⼈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国家任务。在实施⼈造卫星研制计划中

钱学森在许多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上贡献了智慧。

钱学森对科学技术的重⼤贡献是多⽅⾯的,他以总体、动⼒、制导、⽓动⼒、结构、计算机、质量控制等领域的丰富知

识,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作发挥了巨⼤作⽤,对中国⽕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

越贡献。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8-25893-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2-16 06:03:06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