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十大作家及简介
2022年12月16日发(作者:校园交通安全应急预案(通用5篇))
近代知名作家近代知名作家近代知名作家近代知名作家朱自清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
—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
学者、民主战士。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
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
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
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名家论佩弦郁达夫《中国新文
学大系散文二集·导引》: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叶圣陶《朱佩弦先生》:谈
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
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朱德
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
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朱自清散文感情的真挚更是有口皆碑。他
的《背影》、《给亡妇》等,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
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揉造作,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朱光潜朱光潜(1897~1986),中国
美学家。笔名孟实、盟石。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
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朱光潜
的《我与文学及其它》、《诗论》等著作都是在对比中西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来探讨中国诗歌
的特点的。茅盾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茅盾、玄珠、方璧、止敬、
蒲牢、形天等,都是他常用的笔名。主要作品《子夜》出版于1933年,震动了中国文坛,
瞿秋白把这一年称为“子夜年”,可见它的影响之大。茅盾以《子夜》这部长篇杰作的创作,
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蚀》描绘了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
识青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动态。《林家铺子》以林老板经营的小店铺的兴衰沉浮为中心,多
方面地描写了林老板与整个社会的联系,阐释了林家小店铺的破产是整个工商业共同的前途
的重要思想。《春蚕》通过农民老通宝一家人蚕花丰收,而生活却更加困苦的事实,明明白
白地告诉人们:农民真正的出路,需在丰收之外去寻找。如同《子夜》一样、《林家铺子》
和《春蚕》也是很有代表性的社会剖析小说。它们长期地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是供青少年
学习的范文。《林家铺子》和《子夜》还被拍成电影,在中国广大城乡引起强烈反响。茅盾
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
展而设立的,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鲁
迅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
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从此成为世人最崇敬的笔名。鲁迅
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1936年
10月19日,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
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他
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
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
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
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除了
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之外,鲁迅还塑造了一些刚刚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狂人”诅咒人
吃人的现象,希望人人都能成为“不吃人的人”,成为“真的人”,周围的人就把他当成疯子,
必欲除之而后快(《狂人日记》);夏瑜为社会而牺牲,茶客们说他“疯了”,华老栓则用他
的血来治自己儿子的病(《药》);魏连殳关心中国社会,社会却来迫害他,到他不再关心中
国社会时,周围的人却来巴结他(《孤独者》)。《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伤逝》中的子君
和涓生,都曾为社会,为自己,追求过,奋斗过,但在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经历的都是悲
剧的命运。鲁迅对社会上的两类人是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的,那就是那些权势者和伪君子。
《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
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肥皂》中的四铭、《高老
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
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鲁迅名言鲁迅旧体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
牛。(鲁迅·自嘲)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度尽劫波
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鲁迅名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
是有的。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袁鹰袁鹰(1924-)
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原名田复春,参加工作以后改名田钟洛。茨威格斯蒂
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泰戈尔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
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
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诗集:《暮歌》、《晨歌》、《心中的向往》、
《两亩地》、《金帆船》、《缤纷集》、《故事诗集》、《素芭》、《摩诃摩耶》、《最活着,还是死了?》
等等诗歌散文: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随想集园丁集采果集黑牛集再次集叶盘集
游思集最后的星期集爱者之贻弃绝尘埃集抒情诗渡口吉莉芭拉深夜小说时代画
卷文苑瑰宝女乞丐河边台阶的诉说破裂移交财产小媳妇一夜活着还是死了胜与败
喀布尔人素芭莫哈玛娅报答编辑判决一个古老的小故事原来如此笔记本非法入内
乌云和太阳赎罪法官姐姐打掉傲气过失拜堂相见难以避免的灾祸女邻居履行诺言
哈尔达尔一家海蒙蒂女隐士一个女人的信诀别之夜陌生女人新郎与新娘偏见艺术
家偷来的财宝最后的奖赏穆斯林的故事沉船柯罗连科柯罗连科,А.П.(Kнто
нПавловичЧехов1860~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家。柯罗连科的小说最为
人熟知的自然是《盲音乐家》,它的篇幅用现在流行的文体分类名词说,是个小长篇。柯罗
连柯为这个小长篇修改和补充多次,时间跨越了12年。他借助这个先天瞎眼的生命揣摩着
人性的生成——不光是那盲孩子的,还是一切与那盲孩子有关的人们的。柯氏在小说中的立
场既客观又主观,他企图冷静地描述所有人的自然心理,却又掩不住热忱地表达着自我战胜、
教育和爱的主题。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经初俄罗斯比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真实姓名:
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SydneyPorter)笔名:欧·亨利()职称:美国著名批判
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生平:他的作品构思
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
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因此,他最出色的短篇小说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
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都可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中。叶
圣陶叶圣陶(1894.10.28~1988.2.16),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原名叶绍钧,
字圣陶,笔名叶圣陶、斯提等。夏衍作家、剧作家。原名乃熙,字端先。郭沫若郭沫若
(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科学家、
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古文字学家、诗人。诗集《女神》、《长春集》、
《星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百花齐放》、《新华颂》、《迎春曲》;历史剧本
《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
《武则天》、《聂莹》;回忆录《洪波曲》,评论集《雄鸡集》;专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
论集》、《郭沫若文集》(38卷)等。孙犁孙犁(1913.4.6-2002.7.11)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全国解放后,孙犁文学创作继续取得长足的进展,成为新中国
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被认为是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郁
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巴金巴金(1904
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
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
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
一位在留学法国时认识的一位巴姓的同学巴恩波(一说是无政府主义创始人巴枯宁),以及这
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所翻译的克鲁泡特金著作。他把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为了他的
笔名。小行星8315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曾于2003年获得《感动中国》。屠格涅夫伊
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世
袭贵族之家,1833年进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
后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文。巴尔扎克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
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
情调的伟大作家,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
文学巨著。他的生活趣事层出不穷,而作品更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在他逝世时,
文学大师雨果曾站在法国巴黎的蒙蒙细雨中,面对成千上万哀悼者慷慨激昂地评价道:“在
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一
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
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刘白羽刘
白羽,现代著名作家,1916年9月28日生,北京通州人。莫泊桑莫泊桑(Maupassant1850~
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
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
大影响。屠格涅夫认为他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托尔斯泰认为他的小
说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鲜明的爱憎”,他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不是按照他所希望
看到的样子而是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来看事物”,因而“就能揭发曝露事物,而且使得人们爱
那值得爱的,恨那值得恨的事物。”左拉:他的作品“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彩绝妙,令
人叹为观止”。恩格斯:“应该向莫泊桑脱帽致敬。”莎士比亚莎士比亚(m
Shakespeare;1564~1616)原名:爱德华·德·维尔(EdwardDeVere)公元1564年4月
23日生于英格兰斯特拉福镇-16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英国著名剧作家、诗
人,主要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麦克白》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麦克白,李尔王,哈姆莱特,奥瑟罗,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
莉奥佩屈拉(埃及艳后),科利奥兰纳斯,特洛埃围城记,雅典的泰门等。喜剧:错中错,
终成眷属,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一报还一报,暴风雨,驯悍记,第十二夜,
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们,爱的徒劳,维洛那二绅士,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辛白林,
冬天的故事等。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约翰王,里查二世,
里查三世。十四行诗:爱人的怨诉,鲁克丽丝失贞记,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热情的朝圣者,
凤凰和斑鸠等。4月23日,对于世界文学领域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日子,因为塞万提斯、
威廉·莎士比亚和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都在1616年的这一天去世。此外,4月23日
也是另一些著名作家出生或去世的日子,如莫里斯·德律恩、拉克斯内斯、佛拉吉米尔·纳
博科夫、约瑟·普拉和曼努埃尔·梅希亚巴列霍。很自然地,199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大会选择这一天,向全世界的书籍和作者表示敬意;鼓励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
去发现阅读的快乐,并再度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无以替代的贡献的人表
示尊敬。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
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高尔斯华绥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是英国小说家、剧作
家,生于伦敦,曾在牛津大学读法律,后放弃律师工作从事文学创作。高尔斯华绥的重要
作品有:长篇小说三部曲《福尔赛世家》(由《有产业的人》1906、《骑虎》1920和《出租》
1821组成)、三部曲《现代喜剧》(由《白猿》1926、《银匙》1926和《天鹅之歌》1928组
成)、三部曲《尾声》(《女侍》1931、《开花的荒野》1932和《河那边》1933组成),以及
剧本《银匣》(1936)、《斗争》(1909)、《群众》(1914)和《逃跑》(1926)等。显克微支
亨利克·显克微支(ewica,1846-1916),波兰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发表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灯塔看守人》即是其中之一。曹禺曹禺(1910-1996),祖
籍湖北潜江,1910年9月24日出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
贝儿”的绰号。“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他的姓氏“万”的繁
体字万为一个“草字头”和“禺”字,草字头与“曹”谐音,故“曹禺”即“万”)。臧克
家中国现当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臧克家,笔名少全、何嘉,1905年10月8
日出生于山东诸城。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诗人,文史学者。
闻一多本名家骅(huá),字友三,亦字友山,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著名诗人、学者、爱
国民主战士。郭小川郭小川(一九一九——一九七六),原名郭恩大,出生在河北省丰宁
县凤山镇(原属热河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裴多菲(1823—1849)匈牙利诗人,资产
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提起这首
百多年来在全世界广为传诵的诗篇,人们便会想起它的作者——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秦牧
秦牧,原名林阿书,又名林派光、林觉夫、林顽石,(1919.8——1992.10),男,祖籍澄海东
里樟林。我国著名文学大师。左拉左拉(Zola,Emile;1840~1902)法国作家。自然主义
文学流派的领袖。契诃夫契诃夫(诃读hē),А.П.(АнтонПавловичЧ
ехов1860~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家。茹志鹃茹志鹃(1925——1998)曾用笔名阿
如、初旭。狄更斯狄更斯(1812~1870)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作品中,早期的《巴
纳贝·拉吉》和后期的《双城记》是历史小说。《巴纳贝·拉吉》以18世纪末英国清教徒反
对天主教统治的高登暴动为背景;《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两部小说同样具有明显
的讽喻性和警戒性,旨在说明不合理的制度和统治必定导致人民奋起反抗,而奋起的群众(狄
更斯称之为“暴民”)犹如洪水猛兽,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形成巨大的非理性破坏力量。两
部小说无疑都代表了狄更斯的改良主义立场和悲观主义历史观,而《双城记》中以牺牲自己
生命换取自己所爱女子的幸福的西德尼卡尔登,是狄更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也是他的小
说中反复颂扬的高尚情操的终曲。从这两部小说栩栩如生的描述、扣人心弦的情节,可以发
现历史小说家司各特的明显影响。尤其是《双城记》,笔墨精雅深奥、结构简练完美、悬念
重重设置以及对人生哲理和人物潜意识活动方面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历来被认为是狄更斯的
最佳小说之一。狄更斯主要作品列表《雾都孤儿》(OliverTwist)——1837年-1839
年《双城记》(ATaleofTwoCities)——1859年海明威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伦-凯勒海伦·凯
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
次猩红热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籍着她的导师安妮·沙利文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
始和其他人沟通。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1882年,
在她一岁多的时候,因为发高烧,脑部受到伤害,从此以后,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
后来,连话也说不出来了。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长大。七岁那一年,家里为她请了一位家庭
教师,也就是影响海伦一生的沙利文老师。沙利文在小时候眼睛也差点失明,了解失去光明
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导下,海伦用手触摸学会手语,摸点字卡学会了读书,后来用手摸别
人的嘴唇,终于学会说话了。【相关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我黑
暗中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