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防汛安全常识
2022年12月15日发(作者:感恩妈妈的作文(精选15篇))
防汛知识手册
Documentserial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防汛知识手册
1、什么是汛期
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融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
期。根据我省洪水规律,汛期确定为每年4月1日—9月30日,其中,4
月1日—6月30日为主汛期,也称前汛期。
2、什么是防汛
防汛是指汛期运用防洪系统的各种措施,守护防洪工程,控制调度洪水,保
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包括汛前准备、汛期防御、汛后总结等。汛前准备
包括:培训防汛人员;检查防洪工程设施,消除隐患;制定度汛方案;备足防汛
物料;建立健全警报系统。汛期防御工作包括:及时了解气象状况,预报水情,
必要时下达警报;巡查和守护防洪工程,运用防洪系统各项措施,依据水情和工
程状况以及防汛调度计划,控制调度洪水,遇有险情立即抢护;当发生超标准洪
水时,请示上级同意后采取紧急措施(如分洪、撤离分洪区居民等)以减小损
失。汛后对防洪工程及防汛工作进行检查,总结经验教训;抢修加固工程。
3、防汛工作方针
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4、行政首长负责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
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5、紧急防汛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五条规定:当江河、
湖泊的水情接近保证水位或安全流量,水库水位接近设计洪水位,或防洪
工程设施发生重大险情时,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可以宣布
进入紧急防汛期。
在紧急防汛期,防汛指挥机构根据防汛抗洪的需要,有权在其管辖范
围内调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人力,决定采取取土占地、砍伐林
木、清除阻水障碍物和其他必要的紧急措施;必要时,公安、交通等有关
部门按照防汛指挥机构的决定,依法实施陆地和水面交通管制。
6、个人与防汛的关系《中华人民
共和国防洪法》第六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
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
7、河道特征水位
水位:指江、湖、水库的水面比固定基面高多少的数值,通常反映河水上
涨或下降的标志。
(1)起涨水位:一次洪水过程中,涨水前最低的水位。
(2)洪峰水位:一次洪水过程中出现的最高水位值。
(3)警戒水位:指江河漫滩行洪,堤防可能发生险情,需要开始加强防守
的水位。
(4)保证水位:指保证堤防及其附属工程安全挡水的上限水位。
8、水库特征水位与库容
水库工程为完成不同任务不同时期和各种水文情况下,需控制达到或允许消
落的各种库水位称为水库特征水位。相应于水库特征水位以下或两特征水位之间
的水库容积称为水库特征库容。《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设计规范》中,规定水
库特征水位主要有:正常蓄水位、死水位、防洪限制水位、防洪高水位、设计洪
水位、校核洪水位等;主要特征库容有:兴利库容(调节库容)、死库容、重叠
库容、防洪库容、调洪库容、总库容等。
(1)正常蓄水位与兴利库容: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兴利要求在
开始供水时应蓄到的水位,称正常蓄水位,又称正常高水位、兴利水位,或设计
蓄水位。它决定水库的规模、效益和调节方式,是水库最重要的一项特征水位。
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兴利库容,即调节库容。用以调节径
流,提供水库的供水量。
(2)死水位与死库容: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
称死水位,又称设计低水位。死水位以下的库容称为死库容,也叫垫底库容。死
库容的水量除遇到特殊的情况外(如特大干旱年),它不直接用于调节径流。
(3)防洪限制水位与重叠库容: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也
是水库在汛期防洪运用时的起调水位,称防洪限制水位。防洪限制水位的拟定,
关系到防洪和兴利的结合问题,要兼顾两方面的需要。如汛期内不同时段的洪水
特征有明显差别时,可考虑分期采用不同的防洪限制水位。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
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重叠库容,也叫共用库容。此库容在汛期腾空,作为
防洪库容或调洪库容的一部分。
(4)防洪高水位与防洪库容:水库遇到下游防护对象的设计标准洪水时,
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防洪高水位。只有当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时,才需
确定这一水位。
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防洪库容。它用以控制洪
水,满足水库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要求。
(5)设计洪水位:水库遇到大坝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称设计洪水位。
(6)校核洪水位与调洪库容:水库遇到大坝的校核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
最高水位,称校核洪水位。它是水库在非常运用情况下,允许临时达到的最高洪
水位,是确定大坝顶高及进行大坝安全校核的主要依据。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
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调洪库容。
(7)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称为总库容。它是一项表示水库
工程规模的代表性指标,可作为划分水库等级、确定工程安全标准的重要依据。
9、河道管理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有堤防的河道,其
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
两岸堤防及护堤地。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
设计洪水位确定。
10、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和岸线的利用,有什么要求有哪些禁
止的活动
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和岸线的利用,应当符合行洪、输水的
要求。
禁止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倾倒
垃圾、渣土,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
的活动。
禁止在行洪河道内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和高秆作物。
11、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影响防洪安全行为有哪些
(1)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修建矶头丁坝、围堤、阻水渠道、阻水道
路等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的;
(2)在行洪河道内种植高杆作物和树木(防浪林、护堤林除外)等阻水植
物的;
(3)弃置、堆放沉船、矿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等阻碍行洪的废弃
物的;
(4)在堤防和护堤地上建房、开渠、打井、挖窖、葬坟、开采地下资源、
进行考古发掘以及开展集市贸易活动的;
12、水库大坝管理范围内,影响防洪安全行为有哪些
(1)乱伐林木、陡坡开荒等导致水土流失的;
(2)进行钻探、爆破、采石、取土、采矿、炸鱼以及在坝体滑木、修建码
头等危害大安全坝的。
13、河道采砂有哪些规定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采石、取土、淘金(以下简称采砂)的,应当依法
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批准的地点、范围、时间、采砂量和作业方式开
采,不得损坏桥梁、堤防、护岸、水文测报设施和水下电缆、光缆、水文测流断
面等,不得妨碍航运安全。采砂危及河势稳定、防洪安全时,水行政主管部门应
当按照管理权限责令采砂单位和个人立即停止开采。
14、洪水的种类
(1)暴雨洪水:是由较大强度降雨形成的洪水,简称雨洪。
(2)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暴落的洪水。
(3)融雪洪水:是指在高纬度积雪地区或高山积雪地区,由于积雪融
化而形成的洪水。
(4)冰凌洪水:是指北方江河上在冬季由于冰凌阻塞和河道内蓄冰、
蓄水量的突然释放而形成的洪水。
(5)溃坝洪水:是大坝或其他挡水建筑物发生瞬时溃决,水体突然涌
出,造成下游灾害的洪水。
15、洪水灾害的预防
(1)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建房。
(2)避免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房,特别要注意避免在河道拐弯处河堤
附近洪水顶冲的地方建房。
(3)城镇居民、商场、学校、厂矿企业等要熟悉周围环境,在汛期应
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
(4)靠河、靠山以及低洼区域居住的居民,汛期要有防山洪灾害及暴
雨泥石流的意识,要清楚逃生线路和逃生目的地。当有连续暴雨或大暴雨
时,应注意收听收看气象台天气预报,要时刻观察房屋周围的溪河水位变
化和山体有无异常,特别是晚上,更应十分警觉,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准
备。
(5)接到洪水预报时,应备足食品、衣物、饮用水、生活日用品和必
要的医疗用品,妥善处置家庭贵重物品,也可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好
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
内随身携带。
(6)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
装置以备急需。
(7)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信设备。收集手电、口哨、镜子、打火机、
色彩艳丽的衣服等可作为信号用的物品,做好被救援的准备。
16、遇到洪水险情怎么办
(1)冷静沉着、果断应对。
(2)及时求救。拨打防汛值班电话,说明事发的详细地点、险情程
度、被困人数、联系电话、施救要求等。也可以拨打“110”等其他社会求
助电话,由他们转告防汛部门,以便联合开展救援行动。
17、遭遇洪水时的自救措施
(1)在野外,突遇洪水来不及转移时,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
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爬到高大树上等候营救。
(2)遇到洪水时,不要沿着水流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千万
不要轻易涉水过河,假如非过河不可,尽可能找桥,从桥上通过;假如无
桥,不要选择最狭窄地方通过,要找最宽广的地方通过。过河时,先选好
一个着脚点,用根竹竿或木棍试探前进,在起步前要扶稳竹竿,并沿反水
流方向前进。不要游泳逃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更不可攀爬带电的
电线杆、铁塔。
(3)在室内,洪水到来之前,要关掉煤气阀和电源总开关,以防电线
浸水漏电失火、伤人。时间允许的话,赶紧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放到楼上,
如时间紧急,可把贵重物品放在较高处,如桌子、柜子或架子上,以免水
浸。为防止洪水涌入室内,要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
的所有空隙,如旧地毯、旧毛毯都是理想的堵塞缝隙材料。为阻止洪水涌
入,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如果预计洪水还会上涨,底层窗槛外也要
堆上沙袋。
(4)如果洪水不断上涨,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退时,应在楼上贮备一些
食物及必要的生活用品,如饮用水、炊具、衣物等。尤其是生活在偏僻地
区的人,一旦交通受阻,救援人员难以很快赶到,所以必须准备饮用水、
食物、保暖衣物以及烧开水的用具,还要携带火柴或打火机,必要时用来
生火。
(5)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或者洪水迅速猛涨,应立即爬上屋顶、
楼房高层等暂避。此时,要收集一切可用来发求救信号的物品,如手电
筒、哨子、旗帜、鲜艳的床单、布缎,沾油破布(用以焚烧)等,及时发
出求救信号,争取被营救。另外可用一些绳子或被单,使身体与烟囱等相
连,以免从屋顶滑下。
(6)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
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如床、圆木、箱子、木板、大块的泡沫塑
料等扎成简易筏逃生。如无绳子,可用被单绑扎木筏,婴幼儿还可放在大
盆里涉水。出发之前,一定要先吃些含较多热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糖、甜
糕饼等,并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
(7)被洪水困在山中,要沉着冷静,充满信心,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
救援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所处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8)如已被卷入水中,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
会逃生。
18、洪水自救互救小知识
(1)车辆误入较深积水区,如水深超过排气管,应低挡行驶,提高引
擎转速,稳定油门,保持行车速度。
(2)车辆进水熄火后,切勿试图启动发动机,设法将车推到安全地
带,避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3)车辆掉入深水区域,切勿打开窗子或试图打开车门,请努力呼
吸,找好准备逃生的门把手,等待水慢慢涌进车里,在水将要漫到车顶的
时候,深吸一口气,然后屏气打开车门迅速游出。
(4)雨中行人尽量不要赶路,要尽快到地势较高的建筑物中暂时避
雨,不要在涵洞、立交桥低洼区、较高的墙体、树木下避雨。
(5)遇到大雨时,学校要作好应对安排,视情况临时放假或统一将学
生留校避洪,并将情况及时通知学生家长,避免家长在寻找接应学生路上
发生意外。
(6)时刻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不要靠近路沿石行走,避免掉
入缺失井箅的窨井。
(7)避开灯杆、电线杆、变压器、电力线及树木等有可能连电的物
体;经过积水地区时,发现有电线落入水中,必须绕行并及时报告相关部
门。
(8)如果在路上被洪水冲倒,一定不要慌张,尽量屏住呼吸,想办法
抓住地面上的突起物,争取站起来。发现他人被洪水冲倒,要沉着冷静,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设法帮助其从水中站起来。
(9)及时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
19、遭遇洪水围困时如何报警
(1)平时做好宣传训练,使群众了解熟悉报警信号和应对方法。
(2)一旦险情来临或山洪初发,监测责任人或第一发现人,就应采取急骤
鸣锣、放铳、打电话、拉报警器等预先设定的群众知道的信号。
(3)责无旁贷地迅速向下游村组、农户报警,同时向当地政府及防汛部门
报警,以便立即向下游更大范围施放警报、广播通知,组织抢险救援。
20、被洪水围困时怎样求救
在山丘环境下,无论是孤身一人还是聚集人群突遭洪水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
高岗台地或砖混结构的住宅楼时,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救援或等待陡涨陡落的山洪
消退后即可解围。如遭遇洪水围困于低洼处的岸边、干坎或木结构的住房里,情
况危急时,有通信条件的可利用通信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洪水态势和
受困情况,寻求救援;无通信条件时,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
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求得尽早解救;同时要寻找体积
较大的漂浮物等,主动采取自救措施。
21、住宅被淹时如何避险
对那些洪泛区低洼处来不及转移的居民,其住宅易遭洪水淹没或围困。在这
种情况下,首先是安排家人向屋顶转移,并安慰稳定他们的情绪;其次,想方设
法发出呼救信号,尽快与外界取得联系,以便得到及时的救援;再次是利用竹木
等漂浮物,将家人护送至附近的高大建筑物上或较安全的地方。
22、暴雨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有三个:一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二是强盛而持久的上升气流,三是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暴雨往往容易造
成城市渍涝和洪涝灾害,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甚至
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23、降雨雨等级划分
降雨等级现象描述
24小时降雨量(毫
米)
小雨雨能使地面潮湿,不泥泞1—10
中雨雨降到屋顶上有淅淅声,凹地积水10—25
大雨降雨如倾盆,落地四溅,平地积水25—50
暴雨降雨比大雨还猛,能造成山洪暴发50—100
大暴雨
降雨比暴雨还大,或持续时间长,造成
洪涝灾害
100—200
特大暴雨降雨比大暴雨还大,能造成洪涝灾害>200
24、暴雨的日常防护措施是什么
(1)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
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2)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或河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
积水成灾。
(3)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
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4)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
窨井、地坑等。
25、什么是除涝标准
除涝标准是指遇上多少年一遇暴雨,多少日雨量,在多少天内排除。
它是设计排水系统的主要依据。
26、为什么短时暴雨容易造成城市内涝和山洪等灾害
造成城市内涝和山洪等灾害的降水天气,除了与总降水量的大小有关
外,还与降水的强度有密切的关系。同样是30毫米的降水,如果均匀的分
布在24小时内降落到地面,城市的排水系统可以从容不迫的应对,土壤也
可以缓慢的吸收水分,不会造成明显的灾害。但如果30毫米的降水集中在
短时间内降落到地面,就会形成短时暴雨,极易造成城市内涝,在山区还
有造成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危险。
27、什么是城市内涝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
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排水系统的排
水能力不足。二是地势原因。三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及
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都有可能形成积水,导致城市内涝。
28、城市内涝时行人避险指南
(1)如强降水仍在持续,应尽量不再赶路,尽快到地势较高的建筑物
中暂时避雨,不要在涵洞、立交桥低洼区、较高的墙体树木下避雨。
(2)避开灯杆、电线杆、变压器及附近的树木等有可能连电的物体。
(3)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不要靠近路沿石行走。
(4)骑自行车注意观察缓慢骑行,遇见情况早下车,尽量避开有积水
的路面。
(5)乘坐电车注意车辆进站后,开启车门前切勿与车身发生接触。发
现车辆漏电,原地不动,等驾驶员断电后有序下车,下车时应双脚同时落
地。
29、行车时遇到暴雨如何应对
(1)暴雨中行车,能见度下降,地面湿滑,应打开汽车小灯,握好方
向盘,小心驾驶,注意行人,低速行驶,慎用制动。因轮胎附着系数低,
制动距离会更长,极易出事。
(2)遇特大暴雨时,千万不要冒险行驶,应选择较高的安全地带停
车。
(3)不熟悉的路况,不了解积水深度,不要轻易地让汽车涉水;如不
小心车子进水熄火后,千万不能再进行启动,否则发动机将“报销”。
(4)如遇有暴雨时出车,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先将空气滤清器拆
下或将进气软管抬高,或将排气管用橡胶软管接高。使汽车的进、排气口
尽量远离水面,减少发动机进水的可能性。
(5)行车时,尽量躲避对方来车行驶时所拥起的水浪,必要时可停车
让对方汽车先通过。
(6)当水淹没高度达到车轮半径时,应尽量避免让汽车涉水。无法避
免时,采用挂低档、少加油、慢而匀速行驶的方法通过。
30、行车避险指南
(1)无法判断积水深浅时,不要心存侥幸贸然进入。
(2)车辆误入水深超过排气管积水区,应低档行驶,提高引擎转速,
稳定油门,保持行车速度,过水后,要留意制动性能是否有效。
(3)车辆进水熄火后,切勿试图启动发动机,应设法将车推到安全地
带。
(4)停车避险的时候,不要打开车内空调。
31、雨天积水漫过车轴不宜行驶
雨天行车时速不要超过40公里。如果车辆开始打滑,不要猛踩制动或
猛打方向。安全做法是将脚从油门踏板上抬起,直至车速变缓并重新获得
路感。遇到积水路面,漫过车轴就不宜继续行驶。入水后要用较慢的速度
匀速前进,在水中不要停车。车辆行驶出漫水路面后不能马上高速行驶,
确认刹车有效后方可正常行驶。
32、车内溺水自救
平时,车内要准备一只能随时砸破车窗自救的东西:如锤子、大号铁
钳子、锁车用的钢锁等。雨天主动绕开积水低洼路段,不要试图单独穿越
被洪水淹没的公路。如果车辆在水中熄火,应立即弃车逃生。在车辆遇水
之后,不要待在车内等待救援。车辆遇到大水后,车门很难被推开,而一
些使用电动锁的车辆,电动锁遇水可能会失灵,无法开启车窗,错过逃生
时机。在车辆遇水,市民敲开车窗逃离时,若不会游泳,可设法爬到车顶
等待救援,尽量不要涉水开车。
33、室内避险指南
(1)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
堆砌土坎。
(2)家住平房的居民应在雨季来临之前检查房屋,维修房顶。
(3)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34、水中触电
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折断,要远离,不可触摸或接近;
若遇到断裂的电线搭在地上的积水中,而你不得不通过积水时,可依靠单
脚跳过积水。救援水中触电人员时,应提前让电力部门关闭电源,若救援
时已经雨停,可用绝缘体将触电者与积水分开。
35、厂房倒塌
狂风暴雨来临时,应尽快避开危险建筑。现在很多厂房建设都采取钢
架结构,如遭遇狂风暴雨的冲击,很容易倒塌,一些土坯房也经不起水
浸。在危险来临之前,市民应及时撤离危险建筑物,尽快寻找位置较高的
安全地段,等待救援。
36、什么是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是指由山洪暴发而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包括溪河洪水泛滥、泥石
流、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及环境资源破坏等。
37、山洪灾害有哪些特点
(1)季节性强,频率高。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特别是主汛期。在我
市全年80%以上的山洪都发生在6—8月份。
(2)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位于暴雨中心区的山丘区,暴雨时极易形成
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灾害。
(3)来势迅猛,成灾快。山丘区因山高坡陡,溪河密集,降雨迅速转化为
径流,且汇流快、流速大,降雨后几个小时即成灾受损,防不胜防。
(4)破坏性强,危害严重。山洪灾害发生时往往伴生滑坡、崩塌、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经常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倒人亡的悲剧发生。
38、山洪灾害有哪些危害
(1)山洪冲毁农田,造成农业大量减产,有时造成连续多年的减产减收。
(2)山洪冲塌房屋,使人们财产遭到严重损失。
(3)山洪造成城镇受淹,各单位的财产损失十分严重。
(4)山洪破坏基础设施,造成交通、电力、通信线路等中断。
(5)超标准的特大山洪灾害往往冲毁渠道、桥梁、涵闸等水利工程,有时
甚至造成大坝、堤防溃决更大的破坏。
39、哪些人群容易受到山洪灾害的威胁
(1)切坡建房不加防护或将房屋建在陡坎或陡坡脚下的居民,最易受到山
洪的威胁。
(2)宅基地选择缺乏防洪意识,在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及
河道拐弯凸岸的居民,最易遭到山洪的威胁。这些地方直接受到山洪的冲刷,不
宜建房。
(3)在溪河桥梁两头空地随意建房居住的人群,因山洪暴发时往往夹带许
多沙石及柴草树木在通过桥梁拱函时容易受阻,导致洪水壅涨,易造成桥梁或桥
头被冲毁,出现对人员与财产的危害。
(4)在山洪易发区内的残坡积层较深的山坡地或山体已开裂的易崩易滑的
山坡地上建房的居民。
(5)暴雨时毫无思想准备,擅自在山洪易发区的高山上或陡峻山坡下活动
和休息的人群。
(6)在山洪暴发、洪水猛涨期间,为了出门方便赶时间,就近随意过河、
过桥、过渡的人群,最易出现危险。所以,山区居民在建房、修路、架桥时必须
遵守自然规律,注意防灾避灾,避开山洪灾害对自身的危害。
40、防御山洪“十要十不要”内容是什么
一要加强防灾避灾心,不要麻痹轻视又大意。
二要远离山洪危险区,不要桥上河边去看水。
三要警惕滑坡泥石流,不要陡坡山崖下避雨。
四要避开河道行洪区,不要下河捞物贪便宜。
五要河谷两侧高处避,不要顺河奔跑方向迷。
六要镇定有序地转移,不要惊慌失措乱撤离。
七要听到预警快转移,不要贪婪财物误时机。
八要服从命令听指挥,不要擅自行动犯纪律。
九要爱护环境与家园,不要毁林滥采开荒地。
十要爱护公共的财物,不要损坏监测预警器。
41、个人应做好哪些山洪发生前的准备工作
(1)平时应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山洪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掌握自救逃生
的本领。
(2)观察、熟悉周围环境,预先选定好紧急情况下躲灾避灾的安全路线和
地点。
(3)多留心注意山洪可能发生的前兆,动员家人做好随时安全转移的思想
准备。
(4)一旦情况危险,及时向主管人员和邻里报警,先将家中老人小孩及贵
重物品转移至安全处。
(5)事前积极参加灾险投保,尽量减少灾害损失,提高灾后恢复能力。
42、如何观察天气征兆躲避山洪灾害
在春夏季节,当观察到下面几种天气征兆时应加强对发生山洪的警惕性。
(1)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困难,一般是低气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
兆,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生。
(2)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雷雨发生。
(3)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
一般午夜或凌晨会有强雷雨发生。
(4)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将来
临的征兆。
(5)看到天边有漏斗状云或龙尾巴云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
雨大风来临的可能。
43、如何躲避泥石流
当得知某区域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将发生泥石流时,则应对该地区采取紧急疏
散和保护措施,人员需强行迁至安全区,要在距离村庄较近的低山坡或位置较高
的阶台地上建立临时躲避棚。不要顺着泥石流沟向上游或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
侧山坡跑,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44、滑坡灾害即将发生时,应该怎么办
(1)当身处滑坡体上时,应保持冷静,不要慌乱。应迅速环顾四周,向较
为安全的地方撒离。一般情况下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脱离危险地段。脱离
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向下或向上跑是非常危险的。
(2)虽处于非滑坡区,但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
乡、县等政府机构或单位。
(3)政府部门应立即实施应急措施,迅速组织群众撒离危险区及可能的影
响区,通知下游的人们做好撒离的准备。注意因滑坡可能危害的某些生命线工程
(水库、干线铁路、干线公路、通信设备、干渠等)所引发的次生灾害或第三次
灾害。注意调查滑坡是否有间歇性活动的特点,尽可能确定其再次活动的可能性
和时间。
45、深夜凌晨遭遇山洪时如何迅速脱险
根据深夜凌晨突发山洪、泥石流造成死伤惨重的历史教训,凡是居住在山洪
易发区或冲沟、峡谷、溪岸的居民,每遇连降大暴雨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特
别是晚上,如有异常,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脱离现场,就近选择安全地方落脚,
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做好下一步救援工作。切不可心存侥幸或救捞财物而耽误避
灾时机,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
46、怎样救助被山洪围困的人群
由于山洪汇集快、冲击力强、危险性高,所以必须争分夺秒救助被洪水围困
的群众。任何人接到被围困的人发出的求助信号时:
(1)以最快的方式和速度传递求救信息,报告当地政府和附近群众,并直
接投入解救行动;
(2)当地政府和基层组织接到报警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带领抢险队
伍赶赴现场,充分利用各种救援手段,全力救出被困群众。
(3)行动中,还要不断做好受困人群的情绪稳定工作,防止发生新的意
外,特别要注意防备在解救和转送途中有人重新落水,确保全部人员安全脱险。
(4)仔细做好脱险人员的临时生活安置和医疗救护等保障工作。
47、如何救助被泥石流伤害人员
泥石流对人的伤害主要是泥浆使人窒息。将压埋在泥浆或倒塌建筑物
中的伤员救出后,应立即清除口、鼻、咽喉内的泥土及痰、血等,排除体
内的污水。对昏迷的伤员,应将其平卧,头后仰,将舌头牵出,尽量保持
呼吸道的畅通,如有外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处理,然后转送
急救站。
48、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是抗御山洪灾害的根本目的,集中体现在
发生山洪灾害时要不死人、不伤人:一是及时转移受威胁的下游群众,抢
时间迅速解救被困人员安全脱险;二是当住宅即将被淹时,在抢救程序上
必须保证先人员后财产的原则;三是如遇家中老人不愿离开住宅时应强行
将其转移出去;四是对受伤人员在脱险后应就地实施紧急救护,伤情严重
的应及时转送当地医院治疗。
49、哪些人类活动会加剧山洪灾害
(1)毁林开荒。森林锐减使暴雨后不能蓄水于山,造成水土大量流失,洪
灾发生频率大大增加,灾情加重。
(2)城市化的影响。城市的发展,不透水地面增加,暴雨后地表汇流速度
加快,洪峰流量成倍增长,而很多新增城镇都是向低洼地发展,防洪意识淡薄,
河道淤积严重,洪灾损失严重。
(3)违背自然规律的盲目开发。不顾条件乱采滥挖、弃土弃渣挤占河道,
进一步加大山洪灾害的危害程度。
50、哪些行为是破坏山洪灾害防御的违法行为
(1)在明令禁止的陡坡地、荒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的;毁林开荒,烧
山开荒,在林区乱砍滥伐林木等严重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
(2)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崩塌坡危险区泥石流灾害易发区范围
取土、挖砂或采石的行为。
(3)破坏雨量站、水文测量网点、防汛预警预报系统的行为。
(4)往河流乱倒垃圾、土石、矿渣等废弃物,在河道中违规采砂的行
为。
(5)未经批准擅自在河道中修建违章建筑物,种植高秆作物阻碍行洪
的行为。
(6)破坏、毁坏河岸堤防工程设施,封堵河道,未经上级有权限的机
关批准,擅自改变河水流向的行为。
(7)破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防御工程设施的行为。
(8)破坏山洪灾害易发区水库大坝及其附属设施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