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会活动方案
2022年12月15日发(作者: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5篇))
第1页共11页
经典诗歌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3篇
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1
一、活动宗旨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载体,以学校为辐射源,试
图通过诵读、学习古代及现当代优秀诗文,试图在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
掀起诵读经典的热潮,让师生们在诵读中亲近,在热爱中弘扬,在弘扬中整合
创新,掌握、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地宣传和
贯彻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进一步地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
江苏省《实施办法》,扩大语言文字工作社会知晓度。
二、组织单位
1.主办单位:盐城市教育局、盐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承办单位:盐城市少年宫、盐城市网上家长学校总校
三、活动对象
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
1.全市中小学学生;2.全市中小学教师
四、活动形式
1.各县(市、区)在认真宣传、发动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活动,在
各县(市、区)初赛的基础上各县(市、区)推荐3个节目(其中学生2个,教师1
个,每个节目约3分钟)到市里参加比赛。
2.活动形式分为两个单元进行,一是学生单元,二是教师单元。
3.活动内容:古代及现当代的经典诗文,适于朗诵。
4.本次活动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指导奖、优秀组织奖等,并由市
语委颁发相关证书。
五、活动时间及其他
1.报名时间:9月15日;
2.参赛时间:9月20日;
第2页共11页
3.参赛地点:市少年宫
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2
指导思想:
传统的文化经典博大精深,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精粹,它凝聚了古代圣贤
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犹如一杯香茗,一瓶醇酒,芳香而醉人。千百年来,
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为了让孩子们走近经典,感受经典,弘扬传统文
化,陶冶性情,根据校德育室制订的《登瀛小学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我班开展“我与经典同行——古诗文诵读比赛”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活动的开展,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
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然后浩浩荡荡地走向世界。
2、探索开展传统经典诵读和丰富学生人文底蕴,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
3、诵读中华优秀古诗文对提高儿童智力,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
古诗文的兴趣,把古诗文诵读活动融入生活,拓宽学习的渠道。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古诗文,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培
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欣赏古诗文的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积
极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活动的具体措施:
我利用自己是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优势,每天要求学生不少30分钟的诵读
时间(学校要求是20分钟),在7:40——8:00的早读时间,我示范领读,语
文课前3分钟再温习早读内容,让学生背诵或看书吟诵,回家后10分钟,要求
和家长同读或为家长表演进行汇报背诵。这样做,遵循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相结合的原则,提高了诵读的效率。
为了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学校发放了《告家长书》,让全校每个家长对
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深远意义及有关活动方案做到心中有数,在这基础
上,我还利用一年级家长会及家长们接送孩子我们天天接触的机会,与家长沟
通,使他们茅塞顿开,领会了学校的用意,转变了不理解不合作的态度,纷纷
第3页共11页
表示看好并支持这样的活动。现在我班98%的家长都能负责好这回家10分钟,
使我班的诵读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一、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在教室显眼、学生看得到、摸得着
地方补充装饰古诗文的内容。每天定时间朗诵,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通过
系列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1.每一个月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教室的画廊出一期诗文专刊。
2.在教室内张贴、悬挂师生的诗文书法作品。
3.充分利用好黑板报,让教室的墙壁动起来,开辟“古诗乐园”、“今日
格言”、“精彩段落”、“八方采风”等栏目。
4.营造班级、家庭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优化背诵的文化环境。鼓励学生
家长为孩子订阅报刊、购买图书,建立小书柜。
二、精心筛选,编制古诗文背诵篇目39首。
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
三、因地制宜,丰富多样的诵读形式。
1、集中指导。班级的文化墙上方留有“每周诗角”和“成语沙龙”两块园
地,每两三天由书法比较好的同学书写一首古诗,作为每天的必背篇目,教师
在课堂上进行字音、韵律及抑扬顿挫的背诵指导。
2、分散训练,每周、每天老师都要布置相应的古诗文背诵作业,学生利用
课后的时间,进行背诵。
3、注重活动渗透。
(1)唱古诗请学校音乐老师为古诗谱曲,真正把诗变成歌,更易背诵。
(2)对古诗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检测古诗的背诵情况。
(3)诵古诗齐声背诵,声势浩大,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宏大和壮
美,油然产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4)演古诗将古诗中一些优秀的篇目加以创新,配上音乐、画面、情境、
舞蹈、,以表演、演唱、朗诵的形式把古诗的内容全方位的展示出来,让学生
领略古诗的意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达到熏陶学生的目的。
(5)赛古诗班内定期举行古诗擂台赛。
第4页共11页
4、拓展古诗诵读的外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学
生的古典诗文的独特理解。
5、加强指导,领会诵读方法。
(1)寓背诵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动中读背。
把诵读与传统的跳橡皮筋、跳绳等课间游戏结合起来,让那些古奥的诗句
伴随着跳动的轻快身影,像儿歌一样从孩子的嘴里脱口而出。
(2)创设背诵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
音乐走进课堂,用音乐烘托情感,为学生配乐诵读;要用动态的画面展示诗文中
描绘的风光,让学生看图背诵。
(3)多种形式综合背,走出机械背诵的狭窄胡同。
为了调动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可以采用两人赛、小组赛,可以限时
背、师生背、轮换背、接龙背,要让灵活而富有变化的方式激发起学生背诵的
积极性。
1、变换朗读方法:学生喜欢求新求变,新奇的东西总能让他们乐于去尝
试,因此我在诵读的过程中采用了多变的朗读方法,有跟读、齐读、引读、接
龙读、男女生读、小组表演读、配乐朗读,灵活多变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了祖
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2、在活动中读:比如跳长绳、踢键子,可以让学生跳一下,踢一下背一下
句子,语言节奏和活动节奏融合在一起,学生深刻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同时也使诵读经典活动无形中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
3、模仿古人读:在朗读时,让学生模仿古人摇头晃脑、陶醉其中的样子
读,并设表演奖,以增加朗读的乐趣。
4、在故事中读:在三字经中有很多的小故事,比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
等,可让学生们讲述故事后或表演故事情节后,有感情地诵读有关内容,这样
做既帮助学生了解了内容又让他们汲取了里面的精神养料。
5、和图画、情景表演融合起来读:具体做法是给古诗配上相应的图画并朗
诵,或用小品的形式演绎古诗内容,然后诵读古诗。学校专门组织了这样的诵
读比赛活动。但一年级的学生缺乏绘画和自编自演的能力,所以我就组织我班
第5页共11页
学生开展贴画配诗比赛,要求学生搜集和诗有关的图画,再根据自己读到的三
字经中的内容,粘贴成自己喜欢的一幅图,从而掀起了我班的诵读小高潮。
6、用报喜单来激励学生读:这不仅激励了学生的读经兴趣,也加强了与家
长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从而保证前面讲的回家10分钟时间的朗读。
1、班级层面考核。根据学校要求,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练习本,题为
《诵读小档案》,分为“篇目、章节、序号、达标情况”四个栏目,以记录自己
的诵读情况,并在老师指导下由班级考核小组对学生进行测评,方法是完成一
个背诵任务,就奖一颗五角星,背得流畅有感情者再加一颗星,一月评出一个
读经之星。
2、个人评价自测。我班根据学校规定的必读必背内容,开展平时的诵读活
动,而且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组成互帮结对小组,进行自测。
我们五年级同学诵读内容是《论语》、《古诗文》。我要求他们每天利用语文
课前2分钟、课间、午间活动时间以及每周一节校本课程时间,组织学生诵
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回家后,鼓励学生和家长诵读5分钟,
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
增加负担,使优秀诗文诵背和《论语》朗诵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每日课前、午间诵读形成常规,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
师。
2、每周一节校本课程,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
默背。等诗经学习游戏活动。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
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4、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评价卡分别由“教师、家长、小组、自评”四部
分组成,形成评价体系,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5、每月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班长”、“诵读能手”或
“经典诵读小博士”,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对学生每学期的诵读量,我们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检查评估,如
“古诗文”诵读比赛、“我最喜爱的一首诗或词”诵读交流会等等,旨在通过
第6页共11页
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童年和少年是读书的黄金时代,是
日积月累的最佳期,在这个阶段,学校与家长把诵读活动真正关注起来,并为
其创造最佳的环境,实在是一件功在未来的大好事。
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3
一、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
范,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我校
发展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特色已有6年,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积淀。弘扬祖国优
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可
持续发展,是教育的基础工程。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
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
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
精神。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
1、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
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
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
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
丰富想象
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
第7页共11页
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4)每周利用星期一的诵读课进行赏析品诵,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
评点。
(5)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0分钟。
三、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内容:
参考我镇阅读考级书目和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教材选用古诗词
130首,其中收录小学必背古诗70首。
一级:必背古诗20首,校本教材前5首,共计25首。
二级:必背古诗40首,校本教材前10首,共计50首。
三级:必背古诗55首,校本教材前15首,共计70首。
四级:必背古诗前70首,校本教材前20首,共计首。
五级:必背古诗70首,古诗词6首,校本教材前25首,共计101首。
六级:必背古诗70首,古诗词6首,校本教材前30首,共计106首。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诵读要求。
1、各班诵读力求做到: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
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
2.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
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3、推荐使用韵律诵读,并附之以韵律操(我校已编古诗文特色操共八节)。
4.规定在间操后固定做古诗特色操操。
(二)具体做法。
1、红领巾广播开辟诵读专栏。每天早晨7:30,学校准时播放古诗,给学
生营造古诗吟诵氛围。每周挑选出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进行诗文朗诵、赏析以及
有关古诗文的趣闻轶事等。
2、充分利用晨读的读书演讲交流时间,采取语文教师辅导、学生汇报交流
等形式解读和欣赏古诗。
第8页共11页
即通过学校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
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忆。
3、利用班级手抄报,把对于古诗作者、背景、读音、朗诵、韵律诵读、古
诗理解、相近古诗赏析、让爱好画画的学生把学到的古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发
挥想象,绘成题诗图等,每小组每周解读一首,对于他们好的作品要给予鼓
励,并定期展示。各班板报专门开辟“古诗文园地”,报道本班活动情况,发
表诵读体会,通报诵读成果等。
4、班级举办诵诗会活动。诵读会分指定内容背诵、接龙赛、抢答、自由发
挥表演等多种形式,并有接力赛、抽卡赛等种类。通过举行这一活动评出班级
十强。各班主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与学生合作、竞争、交
流,多发现典型,树立身边的榜样。每学期期末举办一次全校性古诗文诵读展
示、竞赛评比活动。
5、按照校本教材编排,由教师选择与诗文有联系的音乐,编制韵律操,放
着音乐按节奏让学生朗读古诗文;也可以由学生自己伴奏诵读古诗文;还可以由
师生用现代歌曲的旋律来吟唱古诗文。有一些古诗文通俗易懂,教师把它们改
编成诗文剧让学生表演,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
6、在语文教研组中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学生的记忆规
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不断积累,充分
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
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7、借助于家长的帮助,动员家长为孩子课外诵读经典、学古诗给予支持,
让他们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把记忆中的诗还原生活也就是看到某种景色,
或在某个生活细节,引导孩子说出与之相映的警句、诗句来。这样,孩子在家
长的帮助下会更注重积累,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的警句、诗句内化。
(三)诵读时间
1、利用每周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
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周周背一首古诗: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有余
第9页共11页
力的学生可增加年段背诵以外的古诗文。
3、各班每月抽出一节语文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
班级内举行古诗词吟诵表演。
4、在写字课时间,将当周所吟诵的古诗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
5、在诵读时间上,各班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
接触,学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四、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依照“熟读成诵”的特点,评价之
鼓励性质大于测试性质。采取“每周评价”、“每月评价”、“每学年评
价”、“弹性评价”方式。
1、每周评价:评价的时间是阅读课。以班级为单位由年级负责人组织,
全班或小组齐诵通过。
2、每月评价:评价时间是每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的阅读课。依托全校少先
队大队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3、每学年评价:学校成立考级小组,从优秀的语文教师中产生
采用专项考核的方法给学生定级。每学年一级,共6级。每级设四等,
一等:能优秀地完成本学期的背诵任务,能做到感情充沛、表情自然。
二等:能较好地完成本学期的背诵任务,能比较有感情、适当会加些表
情。
三等:能完成本学期的背诵任务,但有时会遗忘。能读准音有时会带一点
感情。
四等:能完成基本的背诵任务,但很快又会遗忘。有时会读错字音。
各级测评内容:
徐庄镇中心小学阅读考级书目
一级
1.必背古诗篇目(20首)
(1)敕勒歌(2)江南
(3)古朗月行(4)村居
第10页共11页
(5)咏鹅(6)悯农(一)
(7)悯农(二)(8)江上渔者
(9)静夜思(10)登鹳雀楼
(11)春夜喜雨(12)咏柳
(13)赋得古原草送别(14)鹿柴
(15)早发白帝城(16)春晓
(17)忆江南(18)清明
(19)绝句(两个黄鹂杜甫)(20)游子吟
2.校本教材:《三峡谣》、《幼女词》、《题画诗》、《棉花》、《春水》
二级
1.必背古诗篇目(20首)
(1)山行(2)枫桥夜泊(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竹石(5)四时田园杂兴
(6)乐游原(7)蜂(8)塞下曲(9)浪淘沙(九曲黄海万里沙刘禹锡)(10)别董大(11)
江畔独步寻花(12)望天门山
(13)赠汪伦(14)望庐山瀑布(15)送元二使安西(1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
间王之涣)(17)芙蓉楼送辛渐(18)出塞
(19)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20)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2.校本教材:《夜立阶下》、《山雨》、《园果》、《溪边》、《画鸡》
三级
1.必背古诗篇目(15首)
(1)望洞庭(2)风(3)元日(4)江雪(5)江南春(6)池上
(7)小儿垂钓(8)小池(9)寻隐者不遇(10)所见(牧童骑黄牛袁枚)(11)黄
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2)游园不值(1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4)晓出净
慈寺送林子方(15)示儿
2.校本教材:《山行(叶茵)》、《万田道中》、《咏华山》、《画》、《努力》
四级
1.必背古诗篇目(15首)
(1)渔歌子(2)石灰吟(3)墨梅(4)泊船瓜洲(5)书湖阴先生壁(6)饮湖上
第11页共11页
初晴后雨(7)惠崇春江晓景(8)题西林壁(9)夏日绝句(1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
凉有感(11)四时田园杂兴(梅子)(12)春日(13)题临安邸(14)乡村四月(15)已
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
2.校内教材:《少年郎》、《田园乐》、《蝉》、《中秋夜》、《夜宿山寺》
五级
1.必背宋词篇目(6首)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2)《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
疾(3)《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4)《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
(5)《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6)《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2.校本教材:《越女词》、《拜新月》、《听弹琴》、《古别离》、《惊雪》
六级
1.必背宋词篇目(6首)(1)《念奴娇》(洞庭青草)张孝祥(2)《雨霖铃》
(寒蝉凄切)柳永(3)《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4)《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
游(5)《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6)《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2.校本教材:《岭上逢久别者又别》、《秋风引》、《咏白鹭》、《七步诗》、
《渡易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