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

更新时间:2022-12-15 01:06:37 人在看 0条评论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


2022年12月15日发(作者:2021党员谈心谈话的记录内容(精选21篇))

第1页共12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的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的教学计划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的

教学计划

1

一、班级学情分析

我所担任的六年级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高低不

一。

从总体上看,语文水平不平衡,尤其是部分学生阅读和写作

能力比较差,但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

较浓。当然,也存在少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语文自主学习

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

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要求

动脑、动手等思维性较强的

题目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所以应付了事,个别男生作业书写

不够整洁;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

面狭窄;知识运用不够灵活,理解、感悟比较肤浅,语言表达能

力弱,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

写作能力差,作文篇幅短,内容空,读起来干瘪无味;朗读能力

有所提高,有一半左右学生有较强的朗读兴趣,因此新学期中,

要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注

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

第2页共12页

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

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

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

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

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

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

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

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

篇,略读课文11篇。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

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

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

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

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

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

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

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

安排了一次。

第3页共12页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

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

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

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

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会写80个,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

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2)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文段。

(3)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

(完成课文配套课外阅读30篇)。

(4)学习浏览,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根

据需要搜集相关的信息,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5)学习用钢笔和毛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

度。

(6)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

于自己的事。

(7)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

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

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第4页共12页

(8)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2、技能方面

(1)会使用字典、词典进行识字,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

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

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7)会读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8)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

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9)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读后感等习作内容具

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0)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了解自我、阅读报刊、书

籍及采访等途径,小结自己的小学生活和成长足迹,能够写简单

学会活动总结。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

兴趣,让他们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家乡的教育,

第5页共12页

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思想教育;增强环保意识,陶冶爱

美的情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热爱科学、敢于实践

和创新的精神;在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的同时,

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4、学习习惯方面

(1)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和根据需要搜

集、积累信息的习惯。

(2)养成先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3)养成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大胆质疑的

习惯。

(4)养成课外阅读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

万字。读后写读书笔记。

(5)养成如实表达的良好文风。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

记、关于自己的事。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

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

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

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

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2、难点: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会读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在综合性

第6页共12页

学习活动中,通过了解自我、阅读报刊、书籍及采访等途径,小

结自己的小学生活和成长足迹,能够写简单学会活动总结。

五、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

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

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

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

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

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

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

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

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

生的知识。

6、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

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7、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第7页共12页

8、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

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每堂课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

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10、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包括

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品位,培养高素

质的一代新人。

(一)、后进生转化措施

1、树立榜样和典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2、通过有效形式加强对落后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学习方

法的引导、行为习惯的纠正与监督,大力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

自尊心。

3、在学生中开展“一帮一”形式多样互帮互助的活动,增强

同学之间的友谊,相互推动,共同进步。

4、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倾情协助跨过每一道难关,克服

任何困难。

5、在毕业考试的全过程中贯穿信心教育。

6、严格纪律管理。

7、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是任课教师经常的一

项工作,也是差生转化的中心,教师讲清一般的学习方法,特别

是它的作用和意义,并要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前预

第8页共12页

习,认真上课,课后及时复习,反复复习,适当练习。要反复布

置,了解后再采取措施纠正,直到这个学生习性养成。

8、强调学习时间的投入,基础差要追赶上来只有刻苦,只有

艰苦的劳动才有巨大收获。

9、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要教育学生既要

重视课内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课外知识的吸取,课堂内与课堂

外的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学习方法的养成是差生能否转化和学生

学习能否进步的核心。

(二)、优秀生提高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表,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教育,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

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2、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电教(全学期不少于全册教材的

80%),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

效率。

3、加强读写训练,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

和好书交朋友,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

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的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第9页共12页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

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55人,其中学习领悟能力强的,善于独立思考,积

极探索的同学大概有10人,学习自觉性较高,能按时完成老师布

置的作业的有30多人,这部分同学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虽然基础

知识部分通过积累还能够过关,但是阅读能力较差,作文写作能

力一般。另外有5、6位同学,属于学习懒散,领悟能力又较差的

学习后进生。

三、教材分析

1、内容和编排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

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

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

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

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

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

六组“难忘小学生活”。

第10页共12页

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

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2、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二)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

(五)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六)

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四、教学目标及学习方法

1、在语言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

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

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

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

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1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

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碴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

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第11页共12页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

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

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

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

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

点。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

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

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练习从内容、词句、标

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教学重难点

1、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

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全面完成各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表达思想感情

的方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得更有真情实感。

六、教学措施

第12页共12页

1、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

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

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2、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

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杜绝以往简

单的“一刀切”的做法。

3、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

教研成果,并与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好每一堂

课的教案。

4、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

学方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

改变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习效

率。

5、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好所学的新知识。

6、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7、平时注重向别的老师学习,积极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

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以此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7-21153-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2-15 01:06:37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