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贝多芬最出名的三个作品

更新时间:2023-01-27 04:08:49 人在看 0条评论

贝多芬最出名的三个作品


2023年1月27日发(作者:高中生优秀作文800字(精选24篇))

◎艺术研究◎

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中、晚三个时期

代表作品的风格比较

王 希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呜曲均衡地反映了贝多芬整

个音乐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体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漫长的音

乐和精神之旅。本文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中、晚三个不同时

期的作品风格做了详细的描述和对比,从而找出贝多芬钢琴奏

鸣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其价值和魅力。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特点

对于很多外行人来说,谈到钢琴音乐,首先想到的音乐家一

定是贝多芬。这不仅是因为他精湛的艺术手法与骄人的艺术成

就,更因为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贝多芬从青年时代开始创作钢琴奏呜曲直到晚年,他的创

作风格也总是在变化,其中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乐章数

目也是十分自由的,二、三、四乐章的都有(32首奏鸣曲中三乐

章的有14首、四乐章的有12首、二乐章的有6首)。下面按作

品产生年代的先后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以此对贝多芬钢

琴奏鸣曲风格特征进行初步的比较:

l早期(1792—1800年l

社会背景及历史文化的变迁,使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

的境遇、社会地位、思想,以及创作音乐风格也经历了一个从海

顿没有深刻精神内涵的闲适,到莫扎特个人思想情感初步个性

化表达的优美、秀丽和热情,再到贝多芬充满个人主观意志和自

由、平等、博爱理想的崇高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同时,贝多芬

又探索了发展钢琴奏鸣曲的新道路和新形式。在早期奏鸣曲

中,特别是在第8首奏鸣曲《悲怆》中,可以举出许多进行探索的

例子。例如,《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前面,贝多芬加了一段

很大的引子,在展开部的开始及尾声前又出现了这段引子的素

材。《悲怆》各乐章的主题是很相似的:引子的主题和快板部分

的第一乐章是相似的。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和第三乐章(回旋

曲)的第一主题很接近,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和回旋曲的第一主

题也略有相似之处。贝多芬早期的风格特征一方面延续并发展

了海顿、莫扎特的质朴、严谨、富哲理性等古典传统,同时他的旋

律继承海顿式的动机开展的手法,又吸收莫扎特旋律的深情,形

成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另一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

独特个性,节奏上频繁的变换、切分和休止造成的动力性、不平

衡感;和声、调性上不谐和、不稳定范围的扩大;力度上大幅度的

起伏等,构成贝多芬音乐的强烈感染力。

2中期(1800—1815年)

17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所倡导的思想自由、个性发展

思想和反对封建传统、宗教束缚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浸润到贝多

芬的意识中。对真、善、美的呼唤和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和

抗争,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成为贝多芬中期所有音乐作品

的主题。为表达这种主题,贝多芬根深蒂固地置身于现实中。

他谱写的东西,记录着他的良知,凝聚着他的理想,塑造着他的

全部思想历程,是他人格力量的物化。中期是贝多芬创作的旺

盛和关键时期,他努力探索扩展奏鸣曲的表现力和套曲的结构

功能,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d小调(暴风雨)》Op・31No・2,是贝多

芬五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争议最大的一首。无论从它的思想、

・86・

内容,还是从它在贝多芬一生钢琴创作的地位都有各种不同的

说法。在思想性方面,按照罗曼・罗兰的看法:《暴风雨奏鸣

曲》是贝多芬在音乐中直接表达思想的最突出的例证之一。

“这是他,就是他本人!”罗曼・罗兰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时

期贝多芬艺术独具一格地表达了《暴风雨》中的对立性,这是

“无法遏止的急流,粗犷的力量”和“高瞻远瞩思想的统治”之间

的对立。这首奏鸣曲在构思上是美学和伦理学上的胜利,它摆

脱了《月光》音乐发展中达到高峰时感情的动荡不安、心灵的苦

难,它肯定了人民的因素,通过民间曲调与社会的悲欢相融合,

难怪是列宁所喜爱的音乐作品之一。贝多芬的第31号三首钢

琴奏鸣曲在所有钢琴奏鸣曲中是一个转折点,而且在他的整个

音响化哲学体系中也是一个大的转折前的先兆和信号,正是这

先兆和信号,预告了贝多芬的体系中出现了一个英雄的、革命的

浪漫派的时期,向贝多芬心目中的新目标昂首挺进。

3晚期(1815—1825年)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晚期是欧洲大陆最黑暗的时期,各

国君主组成“神圣同盟”残酷镇压人民,坚持资产阶级民主理想

的贝多芬面对这黑暗倒退的现实极为不满,心情沉重、苦闷、彷

徨,创作暂时处于低潮。晚年的贝多芬在不断克服精神危机、耳

疾、经济压力、家庭纠纷等困难的情况下,在他随后的人生旅途

中,他使奏鸣曲的创作形式完全服从他自身的非凡幻想之中,以

坚定的意志和无比的毅力继续投入创作。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

曲的风格表现了他深沉、内省、诚挚、复杂的内心独白,其思想内

容越来越具有深刻的主观意识,表达了他的痛苦与希望、明朗与

阴霾、动摇与坚定等复杂情感,以及从最自由的幻想走向最坚定

的意志。他以抒情内省性取代了以往的英雄性,以抽象性和复

杂性代替了以往作品的标题性。他的奏鸣曲曲式结构已经完全

自由化了,摆脱了一切传统规则。即兴性、心理的探索、深刻的

哲理性,以及浪漫主义的艺术思维等是贝多芬这时期作品的突

出特点。贝多芬最后五首钢琴奏鸣首首是经典,其中最有代表

性的当属1818年创作的《降B大调第二十九(锤子键琴)奏鸣

曲》(O P.106)。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晚期作品的风格特点之一是审慎地挖掘

主题和动机的最大潜力,这也是沉思的成果之一;又一特点是有

意模糊分界线而获得持续性。贝多芬晚期作品的抽象性、普遍

性,表现为对位织体的篇幅和重要性越来越大,这也是他音乐创

作处于巅峰状态的作品风格,这个时期的作品被世人公认为“超

越了从前所有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触及的最高领域翱翔”。

除了形式和风格的改变,除了独立性和独特性,还有一种个性的

表达,即“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彻底解放”。这个时期也被世人称

为贝多芬的思想期。

综上所述,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

的,它所具有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均衡地反映了贝多芬整个音乐

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体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漫长的音乐和精

神之旅,并将一个时期的社会的潇洒和优雅,完美地展示了一种

特定的音乐形式在天才作曲家手中所能达到的高超的技巧和丰

富的变化。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7-146431-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1-27 04:08:49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