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乌合之众是社会心理学

更新时间:2023-01-21 05:22:29 人在看 0条评论

乌合之众是社会心理学


2023年1月21日发(作者:四年级语文乡下人家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600字_初中读后感

《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

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的名著,初次出版

于1895年。该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诸种特

点及其成因。全书分为三卷(群体心理、群体的意

见与信念、不一样群体的分类及?特点),依次分

析了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

想象力,群体的意见,群体领袖等,深入透视了

社会服从和过度服从、趣味单一、群众的反叛、

大众文化、受别人支配的自我、群众户外、人的

自我异化、官僚化过程、以及无意识在社会行为

中的作用。

这部著作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十分广泛而深远

的影响。弗洛伊德曾评价说:勒庞的这本书是当

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群众心态。

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评价说:在社会心理学领

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的《乌

合之众》莫属。社会学家墨顿评价?:勒庞这本书

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

读的文献。与任何学术著作一样,该书也有其局

限性,如作者因群体的非理性性质和表现而对它

持鄙视和恐惧的态度。他说:个人在群体影响下,

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礼貌方式突然消失,原

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的突然爆发。但同

时他又认为群体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因而是世

界潮流的引领者。但这种内在矛盾并未减损其思

想学术价值,而是为之后者开启了更深入研究的

空间。这部著作对于我们这天认识和研究各种政

治、经济、文化现象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

启发好处。

乌合之众读后感1500字_初中读后感

其实在读这本书前,我对于马克思关于历史

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句话是比较相信的。也许我

这种相信恰恰是如乌合之众中所说的那种身处于

无知的群众中的一种无理性的被绑架的相信。因

为从历史的大趋势来讲,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确实

是在向着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方向发展,这不正好

说明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么?

但是事实是我们在历史上几乎看不到人民群

众对历史的方向有什么明确的利己性倾向。群体

可以在某一个时段将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政府扶植

上台,同时又可能因为一些根本无法确定的谣言

立刻将这个政府踢下台去。而在历史上起着决定

性的把握历史方向的关键因素并非群众的意见,

而是那些能够引导群众力量的个人或至少一小群

保持头脑冷静和清醒的人。

也不一定保持清醒,有的时候这些领导者本

身也并不清醒,他们可能耽于自己美好的政治信

条或宗教信仰之中。但关键的是,需要这么一个

核心似的英雄将这一切的信条、理念、信仰化为

一种不可量化的情绪,才能使之最终被群体所接

受。

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勒

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规律,这种精

神统一性的倾向,造成了一些重要后果,如教条

主义、偏执、人多势众不可战胜的感觉,以及责

任意识的放弃。用他的话说:群体只知道简单而

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

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

对真理或绝对谬论。

由于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群体并不认为

真理,尤其是社会真理,是只能在讨论中成长的,

它总是倾向于把十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口号式的

简单观念。在群情激奋的气氛中的个人,又会清

楚地感到自己人多势众,因此,他们总是倾向于

给自己的理想和偏执赋予十分专横的性质。个人

可以接受矛盾,进行讨论,群体是绝对不会这样

做的。在公众集会上,演说者哪怕做出最轻微的

反驳,立刻就会招来怒吼和粗野的叫骂。

社会中大多数处于中下层地位的群众,大多

地位卑微,心理狭窄脆弱,对超出自身生活经验

的一般问题不甚了解,不辨真伪,希望听从权威

的意见,在群体的灵魂中占上风的,并不是对自

由的要求,而是当奴才的欲望,因此群体易受暗

示和轻信,他们崇尚威势,迷信权威人物,这也

给领袖以利用的机会。书中勒庞解释说领袖更有

可能是个实干家而非思想家,他们并没有头脑敏

锐深谋远虑的天赋,他们也不可能如此,因为这

种品质会让人犹疑不决(这点我没看懂?)(每个时

代的群体杰出领袖,尤其是革命时期的领袖,大

多才疏学浅,他们往往勇气超过才智。才智过多

甚至会给领袖带来障碍,但正是这些才智有限的

人给世界带来最大影响。)。但领袖们会借助断言

法、重复法和传染法的手段,用观念和信念来影

响群体的头脑,这些作用有些是缓慢的,然而一

旦生效,却有持久的效果,由此得到民众接受的

每一种观念,最终总会以其强大的力量在社会的

最上层扎根,不管获胜意见的荒谬性是多么显而

易见。回想历史,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希特勒法西

斯主义当时为什么得到德国人民普遍拥戴的原因

了。希特勒也曾在《我的奋斗》中写道:群体爱戴

的是统治者,而不是恳求者,他们更容易被一个

不宽容对手的学说折服,而不大容易满足于慷慨

大方的高贵自由,他们对用这种自由能做些什么

茫然不解,甚至很容易感到被遗弃了。他们既不

会意识到对他们施以精神恐吓的冒失无礼,也不

会意识到他们的人身自由已被粗暴剥夺,因为他

们绝不会弄清这种学说的真实意义。

在勒庞看来,群体的产品不管性质如何,与

孤立的个人的产品相比,总是品质低劣的。在现

实意义下,我们应警惕自身,认识自己,保持自

己的人格,做一个清醒的自由人,尤其是在群体

更要凸显。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7-127582-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1-21 05:22:29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