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力而为的意思
2023年1月20日发(作者:网络女名(精选500个))
中考满分作文解析:尽力而为就好
尽力而为就好
“什么?你给我报了3000米长跑?”我惊讶地问道,“嗯,我认为你是很有潜力
的。”同桌不以为然地说道。
就算我有一百个不愿意也没用,只能每天硬着头皮去训练。每天早上操场上都会传来
教练雷鸣般的喊声:“后面的跟住啊,是不是早上没吃饭啊!”我跟在队伍后面,腿已经
快不听使唤了,终于,我停下了脚步。这时,教练跑了过来,“咋了,难受啊?当时你班
同学给你报名,我以为你有多厉害呢,也不过如此,你明天不用来了!”我怏怏不乐地回
到了班。
下课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说道:“怎么了,听体育老师说你不想参加长跑了?”
我回答道:“嗯。”老师说:“你是胜利欲太强,怕发挥不好给班级丢脸吧?”我点了点
头。这时,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微笑着对我说:“老师认为你是很有实力的,为什么不
去尝试呢?”看着老师充满期待的眼神,我用力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我又一次加入了训练的队伍,每天早出晚归,挥汗如雨,运动场上留下了我
拼搏的足迹。
终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将要上场的我摩拳擦掌,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这时,
老师走了过来,拍拍我的后背说:“别紧张,尽力而为就好。”
比赛开始了,不一会儿我就利用自己腿长的优势落下他们很远,我处于的位置。但我
也同时犯下一个错误,我在前面用力过多,所以到最后有些力不从心了。我的速度越来越
慢,不经意间已有三个人超过了我,这时,我听见了全班同学为我加油呐喊的声音,顿时
感觉浑身又充满了力量,我咬着牙奋力奔跑,最后,我超过了一个人,取得了本次比赛的
第三名。
比赛结束了,领完奖的我蹲在操场上哭了起来,这时,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向我走来,
老师说:“取得这个名次已经很好了,记住,不能永远第一,只要尽力而为就好!”听了
老师的话我笑了,老师和同学们都笑了。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我们可以通过努力缩小差距,但不要为难自己,凡事只要尽
力而为就好,问题是,你尽力了吗?
【解析】材料作文,仔细阅读材料。三则材料都强调了“为”,也就是说对待任何事
情都要身体力行、要有所行动,这样才能走向成功,被社会所认可和尊重,过这样的生活
才不算虚度人生。任何一项事业都要靠实践去完成,成功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如果不能
脚踏实地去走,永远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中,那只会一事无成。以此为立意,构思写作即可。
可以记叙,叙述一件“尽力而为”的事,做后写出感悟。可以议论,确定的观点,运用举
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等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时要善于在原材料中提炼立意,分析材料是关键,须鞭辟入里,
要为立意、行文作铺垫。写成记叙文,要善于用事件及人物的言行来彰显人物的个性,突
出人物的精神品质。也要善于旁征博引经典的诗文、歌词名句或名言警句来帮助抒发感情。
写议论文,注意恰当处理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延伸阅读:其他优秀作文两篇
镌刻在作业本上的约定
小学三年级时,教语文的林老师成了我们的班主任。
林老师批作业有个習惯:时常在作业后面写下一长串评语,以此鼓励我们努力向上。
有一回,我的作业字迹潦草,林老师这样批注:“此次作业写得很认真!但是与上回相比,
稍微下降了那么一点点,要努力哟!”
对于林老师这次不温不火的批评,我满心温暖,发誓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谁知,父亲
看后,眉头一皱,大笔一挥,竟在老师的批语后面续写了一句评语:“稍微下降了那么一
点点,意味着退后了十万八千里,小问题暴露出大毛病,若不尽快改正,后果堪忧!”
次日,林老师将作业本发下来,我迫不及待地翻阅,只见林老师在父亲的评语后面回
复:“有一种‘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令郎表面上后退,实则进步,假以时日,必将
取得优异成绩,且拭目以待。”
面对林老师的批语,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我觉得林老师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勇气,
她在用另一种方式鼓励我。
然而,父亲并不服气,继续在我的作业本上与林老师展开论战,他如此写道:“愚以
为,为人师者,应严字当头,直陈缺陷,该批则批,决不姑息迁就平日之小错,方能获取
学业之大成。如若不然,将误人子弟也。”
看着父亲的“神回复”,我吓了一跳。当时虽年幼,却也知道父亲这段话并不是什么
“好词好句”,而是暗含讥讽。这样的批语,怎么能让老师看呢?
犹豫良久,我还是鼓起勇气把作业本交给了林老师。林老师居然不恼,而是笑呵呵地
继续回复……就这样,父亲和林老师以我的作业本为阵地,展开了一轮接一轮的辩论,竟
然持续了一个多月。在那段日子里,我一有时间便翻阅那个作业本,默念着父亲和林老师
的篇篇辩词。时日一久,竟有了不一样的收获,在学习态度、方法以及为人处事方面,都
有了很大改观。
多年以后,我已记不清那场辩论的最终结果,那个充满父亲和林老师教育思想和观点
的作业本,亦在走南闯北的奔波中散佚。然而,自那场长久的辩论结束之后,父亲对我的
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我有了错误不再狂风暴雨式地批评,而是宽严相济,循循善诱。可
以据此推测,父亲败给了林老师。但是父亲一直不承认他的“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我上了大学后才知道一个“密约”:父亲和林老师是大学同学,他们
之间有一个“约定”,不能让孩子过早知道大人之间的“关系”,否则的话,孩子会因为
这层“关系”而产生一种虚妄的优越感,于成长极为不利。
这些年来,我时常想起父亲和林老师的“密约”,以及他们在我的作业本上的“神回
复”。我知道,他们在不动声色中向我灌输着为人处事的道理,犹如春风化雨,为我注入
了努力学习的力量,点缀着我的童年、我的人生。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写作半命题作文的能力。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关键
是要拟一个恰当、新颖的题目。一般地说,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填的内容往往是写作的中心
内容。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或明确了写作的中心。在拟题时,
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
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没有什么两样了。半命题“镌刻在_____的约定”有丰
富的延展性,是个大而化之的题目。可以写实,亲情、友情皆可。也可以务虚,心灵之约,
侧重于痛并快乐着的自我成长,收获爱与责任和勇气等等。“约定”是承诺、信用、坚守
的意思;补题也较简单,如心底的、小树上的、夏天的、花架下等。文章应写成以记事的
记叙文。选材时要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选取真实典型的素材。立意要积极向上。行文
中要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清楚“我”和谁之间的“约定”,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
要运用细节描写,突出文章主题。语言要生动流畅,表达出真情实感。
(2)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
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
不可偏题。这是一道组合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中“说‘不知道’”体现了一种态度、一种
品质、一种精神、一种胸怀……”立意角度:要敢于说“不知道”。“不知道”这三个字
普普通通,大家都会写、会念,可是到了真该要说它的时候,有些人往往就不敢说了。原
因是什么呢?是怕给人留下“笨”的坏印象,也有可能是怕被别人笑话。
但是这很多个“不知道”日积月累,往往就成了我们前进的障碍。举个例子,孔子是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不但博学多才,而且非常诚实谦虚。有一次当两
个孩子请教孔子“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时,孔子实事求是地说
“不知道”。两个孩子非常惊讶,说:“先生这么一个大人物,怎么会不知道呢?”
孔子说“我确实不知道。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诚实的态度。”
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有不知道的问题,并且能承认自己不知道,更何况我们。其实在
学习上、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碰到很多“不知道”的事情,“不知道”其实并不可怕,也
不必害羞,可怕的是明明不知道,却要不懂装懂,甚至闹出笑话,这才是让人脸红。我们
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敢于说“不知道”。这样审题后
考生就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这篇作文。注意要自拟题目,还要注意选材和构思
的新颖。
你微笑的样子,真美
你笑起来,春风十里,总不如你。
——题记
天气冷极了,随意地哈一口气,都有白茫茫的雾气。
宿舍里只有我和你。
“咳咳……”我的身体一向不好,碰上这样寒冷的天气,真可谓“雪上加霜”。你的
目光落在我身上,眼神中有毫不掩饰的担忧和心疼。我别过脸去。你知道这样会伤了我敏
感的自尊心,于是忙装作不在意地转过身子,在柜子里翻找着什么。柜子里,衣服,水果
与两瓶牛奶整整齐齐地摆在一起。
陆陆续续有人回来了,不一会儿,宿舍里便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在自己的床上,静静地注视着她们。忽然,你轻轻地坐到我身边,紧接着一瓶伊利
牌香草味牛奶被放到我手里。蓝白色的圆筒瓶子,小巧玲珑的,很可爱。我有些惊诧地抬
起头,只见你有些局促,有些期待地望着我,手指不住地绞着衣角,看起来像只小兔子。
我下意识的回头望了望其他宿舍成员,他们继续说笑着,几个人望了望我,又慌慌张张地
转过头去。我犹豫了一下,对上你的眼眸--那是怎样清澈明亮的一双眼眸!一定是有人在
里面洒满了星星,才会如此美丽。
我缓缓旋开盖子,将瓶口凑到嘴边,啜饮了一口。香醇的牛奶犹如丝绸一般柔滑,迅
速地滑过我的舌尖,形成一条绸带,迅速将我的味蕾包裹起来。浓郁的香草味在舌尖爆裂
开来,使人齿间生津,唇齿留香。我不禁又小啜了几口,忽然间便觉出一种温暖与幸福来。
抬起头,你正小心翼翼的望着我,眼神中满是笑意。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两个可爱的
虎牙。见我有些忍俊不禁,你看起来有些无措,你们都有些无措,只因太怕触痛了我。
“还笑,也不怕风灌进去虎牙着凉。”
你抬头看着我,惊喜的笑了。
我看着你。
你微笑的样子真美,不是吗?
【解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是“你的样子,真美”。这个题目首先要弄清
“你”,指的是什么?可以是自己身边的人——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可以是历史
的人物——屈原、李白、岳飞、董存瑞等;可以是物——一只小猫,一条小狗,一株小草,
一部大书等……“真美”,表达的是欣赏、赞美之情。可以是外表的美,可以是内在的美,
当然选择内在的美来立意文章更为恰当。具体写作时,从自己记忆中搜索那些道德品质美
好的亲朋好友或深有感触的人和那些令人感动的闪光片断,叙写自己的情感体验或感悟,
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作文。体裁上看,这个题目写记叙文或散文相对来说容易些。
【点睛】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是关键,可以说是决定作文成败。补全题目常用方法:①
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补题时,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
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②化大为小。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
小的切入点,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
比较“小”的题目。③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要用上修辞,使文章题目更灵动,更有吸引力,
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