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买基金亏死了
2023年1月19日发(作者:进入大学后的感悟)
2022年专项基金年末自查报告
根据《xx省财政厅关于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
(川财监〔20xx〕97号)文件要求,我中心立即安排部署,落实专人负
责,对新农合基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认真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
下:
一、基本情况
(一)参合情况
20xx年,我县新农合覆盖率达100%,参合农业人口总数达202223人,
参合率97.17%。
(二)本年度基金到位情况
今年基金筹集总额为2818.63万元,其中,农民自筹402.65万元,
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为2415.98万元。20xx年结余基金567.06万元(含风
险基金148.17万元)。截止20xx年10月底,县财政新农合补助基金到
位376.48万元,中央财政下拨新农合基金1208万元,省、市新农合补助
基金到位831.5万元,基金到位率100%。
二、基金使用
(一)家庭账户资金使用
20xx年,我县门诊家庭账户资金累计总额为713.56万元,截止12
月26日,全县参合农民门诊补偿共57149人次,门诊补偿182.1万元,
占年度门诊家庭帐户基金的25.5%。
(二)统筹基金补偿情况
20xx年,我县统筹资金总额为2540.59万元,截止12月31日,全
县参合农民住院补偿共计19531人次,2208.04万元;其中,县外医疗机
构住院4564人次,占住院总补偿人次的23.37%,补偿金额961.92万元,
占补偿总金额的42.50%;县级医疗机构补偿3776人次,占总人次的
19.33%,补偿671.6万元,占总金额的29.6%;乡镇卫生院补偿11191人
次,占人次的57.30%,补偿574.52万元,占总金额的25.9%;政策范围
内补偿比为60.28%。
本年度共有389人报销新农合慢性病门诊,统筹基金支出24.06万元;
住院正常分娩407人,补偿17.36万元。
三、加强基金管理,保障基金安全
(一)从管理体制上健全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制度
一是设立新农基金财务管理科,严格坚持新农合“收支两条线”全部
基金支出均采取转账支付,做到管账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管账;二是设立
稽查科,定期核查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基金支出情况、医疗服务行为,保障
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三是建立并不断完善新农合基金管理制度,制定并
报请县财政局出台《青川县新农合基金管理办法》、《青川县新农合基金
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进一步严格了基金的.使用和划拨流程,
确保基金安全、公平、合理运用。
(二)从补偿方案测算上确保基金有效使用
20xx年,国家对农民群众医疗补助进一步提高,我中心根据上级卫
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科学测算,因地制宜,制定并报请县
政府出台《青川县新农合第六套补偿方案》,提高报销比例及封顶金额,
降低起付线,有效提高农民受益度:乡镇卫生院起付线80元,补偿比例
为75%;县级医疗机构起付线为300元,补偿比例为65%;市级定点医疗
机构起付线为600元,补偿比例为45%;省级定点医疗机构起付线700元,
补偿比例为35%;区外其它医疗机构起付线为800元,补偿比例为25%。
并将重大慢性非住院性疾病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补偿。从全年补偿情况
看,农民受益与20xx年相比进一步提高,基金使用率达90%以上。
(三)从有效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中确保基金安全
四、存在的问题
1、部分医疗机构客观存在放宽住院指针、大处方、滥用抗生素等不
规范服务行为。对新农合基金安全造成负面影响,我中心工作人员少,编
制不够,新农合基金监督管理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
2、近年来因自然灾害频繁,部分新农合基金支出凭证因灾损毁。
3、基金管理使用模式缺乏创新,基金使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4、缺乏新农合基金管理培训专项经费,新农合基层管理人员重视程
度与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5、部分乡镇新农合工作宣传不够深入,卫生院由于工作人员匮乏,
加之灾后重建任务繁重,导致管理较差,住院病人管理不规范,存在登记
不及时,病历建立滞后等现象,医疗费用报销工作滞后,导致新农合门诊
与统筹基金沉淀过多。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建议上级主管部门进一步夯实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力量。
2、加大新农合基金管理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基层经办人员对新农
合基金管理的重视程度与业务能力。
3、进一步加大对县内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与惩处
力度,控制次均住院费用,提高实际补偿比,保障新农合基金安全。
5、全面推开门诊统筹工作,减少新农合基金结余率,进一步提高群
众受益率。
6、结合医改政策的逐步落实,进一步提高住院实际补偿比,提高群
众受益率。
一、基本情况
XX年筹集就业专项资金1716万,其中中央转移支付资金1152万,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386万,上年结转178万元。今年已支出资金1676.16
万,其中职业介绍补贴4.14万元,职业培训补贴14.2万元,创业培训补
贴68.12万元,社保补贴496.06万元,小额担保贷的款基金及担保费
225万元,岗位补贴446.67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23.59万元,扶持
公共就业服务368.83万元,就业困难人员培训期间生活费2.17万元,充
分就业社区奖励0.8万元,其他支出25.19万元。截止到目前滚存结余
39.84万元。
二、主要工作特点及效果
1、加强领导,强化就业专项资金管理
秭归县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政府换届的同时,及时调整了就业工
作领导小组成员,县委政府领导多次调研就业创业工作,每年召开一次就
业创业工作县长办公会议,研究制定当年的就业创业工作,促进就业和全
民创业。自XX年以来,为了强化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更好地做好就业服
务工作,将县就业办的日常管理工作归属到人社局机关直接管理,与县就
业局的职能分立,主要履行综合、协调、监督、管理职能,县就业局具体
经办就业服务相关业务。县就业办从资金计划、管理、流程等方面实行监
督,县财政局从资金的.流向及使用实行监管,从而实现了就业局申报、
就业办审批、财政局复审的监管机制,强化了就业专项资金的管理。
2、完善制度,规范就业专项资金程序
近几年来,秭归县在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关于就业专项资金管理的政
策规定基础上,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办法,规范了就业专项资金的程
序。一是每年初制定了就业专项资金收支计划,规定了补贴范围,确定了
补贴规模,由人社局和财政局共同向县政府请示,经批准后执行,没有超
越权限、违反规定、违反程序决定、干预或插手就业专项资金分配的现象。
二是强化项目管理,制定了相关办法,XX年出台《秭归县就业困难人员
认定和帮扶暂行办法》(秭人社[XX]1号),对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和帮
扶政策作了相应规定;出台《秭归县开发公益性岗位实施方案》(秭政办
发[XX]110号)和《秭归县公益性岗位及补贴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秭人
社发[XX]19号),规范了公益性岗位开发和补贴的申报程序:出台了
《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的款工作的通知》
(秭政办发[XX]80号),强化了小额担保贷的款的管理工作。三是建立
了就业专项资金审批公示制度。几年来,秭归县坚持就业专项资金按程序
申报审批,在政府和财政与编制网上进行两次公示,保证了就业专项资金
使用的公开性。
3、检查督办,保障就业专项资金安全
保障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安全是人社部门的职责,秭归县认真履行职
责,强化资金管理,定期不定期开展检查督办,起到较好的效果。一是认
真开展了公益性岗位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清理清查工作,对XX年
以来的32个单位开发的820个岗位进行了全面清理,对个别单位申报公
益性岗位补贴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整改。二是开展了扶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建设的专项检查。严格按照《xx省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鄂财社规
[XX]19号)第十八条的规定对扶持公共就业服务资金坚持专款专用的原
则,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标准和程序使用,没有用于基本建设、租赁、
交通工具购置和部门或单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差旅费、会议费等支出。
三是把检查督办贯穿于各个项目申报审批之中。在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等
活动中,严格按照《xx省就业培训管理暂行办法》(鄂人社发〔XX〕69
号)的规定认真履行检查职能,杜绝了弄虚作假、欺诈、骗取、套取或协
助他人骗取、套取就业补贴资金的行为。在扶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项
目中,严格按照县政府招标投标的要求,实行政府采购。在确定就业培训
定点机构时,按照省人社厅、财政厅的统一规定严格条件,秭归县只确定
了县就业培训中心和县职教中心两家公办职业培训机构,保障了定点培训
机构的质量标准。
按照十处发〔20xx〕42号文件精神要求,为切实做好就业专项资金
管理使用情况自查工作,我社区及时组织具体经办人员全面、系统、深入
地学习文件内容,深刻领会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
切实把握工作要求和纪律要求。同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特别是结合文
件列举的警示教育材料,举一反三,汲取教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明确就业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
目前,我社区涉及就业专项资金项目包括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灵活就业
社保补贴两类。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灵活就业社保补贴自查情况
在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办理过程中,我社区严格按照办理程序,认真核
实申报人员基本情况,确保不漏报、不乱报。经过严格的核实,我社区现
在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人员为28人。
二、公益性岗位自查情况
20xx年10月至今我社区共为8人办理公益性岗位补贴。其中20xx
年第4季度申报人数为7人,20xx年12月新增1人,申报人员均属于我
社区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全部符合《xx省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就业
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申报标准和程序。截止目前,我社区所申报公益
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资金上级部门尚未拨付。
除此之外,我社区还及时召开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强化监督。按照上
级工作指示,进一步规范《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对困难人员认定工作
做到及时公示,明确发放的对象范围和对应的扶持政策,严格审核发放。
建立健全各项补贴申请、审批、发放等环节的基础台帐,做好就业政策落
实和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的常规统计,准确及时报送统计报表。
局(公司):
根据市局(公司)的工作部署,财务管理中心严格按照的要求,认真
做好“三重一大”工作,对大额度资金使用情况方面认真开展自查,现报
告如下:
我局(公司)在大额度资金使用方面,能够始终将严格规范放在首位,
严格按照财经纪律和国家局、省局“三重一大”的工作要求,切实保障资
金的规范使用、阳光操作和有效监管。
一、坚持民主集中原则,确保大额度资金使用方向的正确性。对大额
度资金的使用坚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通过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充分发扬民主,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经过与会
人员充分讨论研究后做出决定。大额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
对费用的开支建立了部门提出用款申请、分管领导审核、局领导或者局领
导集体研究审批的逐级审批、分层把关的财经开支制度。
二、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抓好对大额度资金使用的管理。通过建立
健全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结合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宣传促销等方面工作
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企业内部建立重大资金和专项资金使用透明规范的运
作机制,加强对资金管理薄弱环节的整治,切实从源头抓好资金管理,确
保资金安全,防止资金监管漏洞。
三、严格预算管理,强化对大额度资金使用监管力度。我局(公司)
切实树立“有支出必先有预算,超预算必须先经过调整”、“没有预算,
不得开支”的观念,严格执行国家局、省局规定,加强对资本性支出、业
务招待费、广告费、对外捐赠等费用项目和基本建设、购置固定资产等资
本性支出的预算管理力度,预算变动先按照行业规定的投资管理权限履行
审批程序,批准后方可纳入开支。
**县财政局:
为进一步加强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保障各类财政涉农资金安全,
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安排部署,雅灰乡财政所工作人员利用两天时间,对
全乡范围内的各类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认真开展了自查工作,现
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范围
此次自查范围为20**年、20**年、20**年三个年度财政涉农专项资
金的管理使用,重点核查危房改造资金、农业种粮补贴、退耕还林资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农低保和五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一次性临时价格
补贴等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二、存在问题
2、危房改造资金和退耕还林资金也都实行一折通发放,对个别不按
进度的完成的农户,按照县、乡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延迟对该户发放。
3、20**、20**年农低保和五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一次性临时价格补
贴资金年金按照上级要求通过邮政代付点已全部发放到各对象户手中。
4、20**年旱灾农民新型农合筹资补助资金按上级合医款筹资办法,
我乡已将资金上交县合医局。
以上就是我乡开展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的自查情况,对存在
的问题做了及时改正。通过此次自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法律意识,提高
管理水平,建立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有效监督体系,确保财政涉
农专项资金的安全使用。
每个人都该好好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