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分数的简单计算是几年级第几单元

更新时间:2023-01-18 21:56:26 人在看 0条评论

分数的简单计算是几年级第几单元


2023年1月18日发(作者: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片尾曲歌词)

1/4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简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几何直观,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让学生任意说说想到的分数,师随机板书这些分数。

2.根据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里分别包含几个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由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引入新课,不仅进行了有效的复习,而且由

问题引发学生猜测推想,渗透新课所要运用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1.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分西瓜的情境图。

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

(2)从上面的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哥哥吃了西瓜的,弟弟吃了)

(3)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问题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问题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

问题3: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

……

2/4

2.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1)教师有意识地选择第1个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同桌讨论:+等于多少?

(3)操作验证答案。

如果出现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有不同的答案吗?

如果出现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集体验证:

(预设)方法1: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

方法2:是2个,2个加1个是3个,也就是……

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用课件进行示范。

(4)引导辨析:+的结果为什么不是?

【设计意图】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时出现了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停留在直观感知层面,

第二种思路是根据分数的意义从抽象的加法关系进行分析的。显然,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直观

感知的层面是不合理的,这时,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比较,不

要急于在此时的教学中就把学生的思路统一起来,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

进行比较、优化。

2.探究同分母分数减法

(1)观察课件: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

(2)猜一猜:-等于多少?

(3)小组讨论:-等于多少?

(4)汇报算法,思路可能有:

方法1;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2份比1份多1份,也就是;

3/4

方法2:2个减掉1个还剩1个,也就是;

……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计算的过程。

(5)讨论:爸爸吃了,同学们想想,他们一家人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可以用几种不同

的结果表示?(1,)

3.探究1减几分之几

(1)自学第97页例3,把你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

(2)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怎样想的,是把“1”看作多少来减的?

(3)“1”还可以看成分母是几的分数?请写出几个。

(4)巩固练习(指名让学生板演)

1-1-1-

计算并思考,这几道题中的1分别应该看作多少来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1在不同的算式中表示的分数不同,意义亦不同。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第97页“做一做”第1、2、3题。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2题。

【设计意图】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调

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组织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教学反思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

4/4

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

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

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

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

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

较等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

关注!)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7-120062-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1-18 21:56:26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