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致橡树词
2023年1月18日发(作者:描写场景的作文5篇)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
席慕蓉的诗席慕容
的诗及其风格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写文章之前,我在我的生活周围与
网络上进行了一个调查,调查对象从16
岁到50岁。席慕蓉的诗我的问题很简单,
问道:“您喜欢席慕容吗?为什么?”16岁
的少男少女回答:“很喜欢,就好像写出
了我的心事。”25岁到50岁的回答有两
种,一种:“从读书时代起就喜欢,一直
到现在,休闲时还有不断拿出来读的习
惯,就仿佛在重温我们的过去,重新回
到了少年情怀。”另一种:“受到过席慕
容的影响,现在仍然喜欢,但是不像过
去那样喜欢了,特别是自己开始写诗以
后。”
三种回答反映了不同读者群对席慕
容诗歌的不同感受,其共同点却集结于
席慕容诗歌的普遍的社会影响力。甚至
对于某些写诗的人而言,尤其70年以后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
出生的女性诗写者,她们对诗歌发生兴
趣、从模仿到自觉的书写,都是因了席
慕容的启蒙。汇集于《女子诗报》的西
叶(重庆)、慧子(湖南)、柏水(福建)、兰
雪(湖南)等即此中典型代表。
谈及席慕容诗歌的热力,网络上流
行这样一句话:“1989年,那时年轻人有
两件大事:背英语、背席慕容的诗。”这
曾令少数一些诗写者嫉妒并恶意诋毁,
其实大可不必。“席慕容热”显示了诗歌
优丽雅致而通俗平白的特征与魅力,其
内容与形式恰好供给了时代的需求与大
众的接受能力。说到俗白,古有白居易
为先贤。白氏可以经久而为经典之一种,
席氏为什么就不呢?邓丽君可以被奉为
经典,而同样席卷海内外汉语大地的席
慕容为什么就不呢?
从1981年的《七里香》开始,席慕
容的诗居然一版再版,成为畅销诗人,
成为一代读者的精神爱侣。这在诗歌史
上十分罕见。这一种诗的艺术形式及其
存在价值颇值得我们客观地进行思考和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3
总结。西叶说:“有些诗歌适合大家读,
有些诗歌适合诗人们自己超越。”这是中
肯的。我们既要肯定诗歌艺术创新、先
锋的价值,同时也要重视诗歌面向普通
大众写作的意义。
席慕容从13岁开始写诗,24岁左右
在欧洲留学时开始大量写诗。她写诗却
不具有面向大众的先在意识,而是面向
自我的,个人的,收到了真实感人的效
果。她的诗有三大主题:爱情、生命和
乡愁。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爱情诗历
来受到少年、青年的欢迎;有关人生、生
命的思索与态度,也正是少年、青年所
最欲感知与关注的;而乡愁——不论从狭
义(怀乡:故乡、故土)还是广义(念旧:
童年、友人、宗族)的角度进行观照,也
都带着民众的普泛性。
艺术的普遍的内容引起普遍的注意
和喜爱并且成为流行,是因为它具备自
己自足的独特的艺术性,具备诗的能够
被大众所辨识、欣赏的普遍元素。读席
慕容的诗,可以感受到以下四个方面的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4
鲜明特色。
一、至善纯情,恬静从容
二、通俗浅白,中国韵致
席慕容的诗完全没有艰涩聱牙的文
句,用语浅白却清新淡雅,这比较贴近
一般读者的审美品质。由于精熟古诗词,
诗人还善于取读者所熟悉的古典意象入
诗,使诗歌具有浓郁的中国韵致。《莲的
心事》、《缘起》、《乡愁》等,就像岁月
馈赠的一杯杯清香习习、淡涩而回甘的
中国茶一样,令人品了还品,饮了又饮。
台湾现代诗的代表中,洛夫的诗歌
具古典之美,余光中沉郁,郑愁予属于
天才写作。与台湾现代诗潮的“世界性”、
“超越性”和“纯粹性”以及所造成的某些
晦涩难懂相比较,席慕容的诗却更具普
适的人间情怀。这种“人间情怀”堪称“世
俗情怀”,既是对现代人精神茫然的现实
关怀,也是对大众审美品质的贴近关照。
不论诗人本身是否具有这样的写作意
识,但事实的结果已经如斯造就。尽管
诗人创作时是个人化的,却反映出了整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5
个时代的平均诗歌水准,因此能够获得
广泛的认同。
而同时,作为诗歌艺术品之一种而
又获得畅销,诗人却仍然保持了为诗的
本色,在写法、取意上既接近于70年代
末台湾现代诗的重写古典题材或衍化古
诗意象的探索,又颇能体现新世代对现
实的关注精神,当然,这属于一种宏观
关照。诗人是在个性抒写、现实普照与
艺术镂刻之间、无意中获得了巨大的成
功。对此,席慕容曾经在xx年的上海书
展会上谦虚地说:“我写书是为了我自
己,我是自己的第一个读者,我觉得写
诗是我生命里面最自由的,不受人干扰
的……从1981年到xx年,从我第一本
诗集出版到现在(xx年——作者引)23年
了。如果非要问面对畅销的感觉,我只
能说这是我的幸运。”
三、诗中有画,琅琅上口
席慕容首先是个优秀的画家,因此
她的诗,每每透出一股画意。她融合中
西绘画的技巧,以敏感细腻之笔,表达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6
了对永恒爱情的渴盼与追忆,对美好青
春的悠悠冥想和对易逝岁月的无奈与感
伤。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中
有很多诗画之笔,《山月——旧作之一》
可谓代表之一。
在山中午夜松林象海浪
月光替松林剪影
你笑着说这不是松
管它是什么深远的黑透明的蓝
一点点淡青一片片银白
还有那幽幽的绿映照着映照着
林中的你在你的林中
诗人运用色彩、色调、明暗、光线
等绘画手法将诗意图景化,远近相宜,
古雅清淡,富有中国水墨的意境。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是古代王维的经典,
亦属于70年代台湾“新世代”的创作倾向
之一。但席慕容似乎并没有把自己归为
哪个世代、哪个流派的倾向,她是与世
无争的,她的诗仿佛就是为自己写的,
以手写心,因此真诚感人。
席慕容的诗还兼具中国古典诗歌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7
“音乐性”的优秀传统,读来时而如慢板
的音乐,时而如清澈的山泉,舒缓深情,
富有韵味,也琅琅上口。这同样加强了
艺术的感染力。
四、女性写作,婉约缠绵
前不久,在陈仲义和谢春池老师主
持的“鼓浪屿诗歌节”上,曾有一个环节
专门进行了“女性与诗歌”的讨论。其中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安琪(福建)的“中
性写作”,刘亚丽(陕西)的“女性写作”,
马莉(广东)的“及物写诗”等;当时我也发
表了一点个人的写作体会,可归纳为“无
性写作”,即写作时并不存在性别的先在
意识。诗歌反映了写作即时的情态、感
觉、情感等,所以同一个诗人一生中的
不同作品,既有小情绪的反映,也有比
较广阔的表现。文明进程至今,女诗人
与男诗人的写作,首先应定位为人的写
作,不要还有性别的界限。
席慕容的诗,意境恬美清幽,情感
质朴纯净,语言亲切柔美,犹如现代李
清照,颇得婉约缠绵的精髓。她的柔媚、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8
痴迷与伤感的言辞风格,是深深地打上
了男权文化语境的烙印的;但她诗中所体
现的对爱的态度、追求、理解,却充分
体现着一个接受西方文明的现代女性的
独立精神。与此同时,大陆的舒婷第一
个因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写出了《致橡
树》等杰出的作品。两者艺术倾向不一,
而意识相近,影响力也不相上下,在女
性诗歌中颇具代表性以及两岸同胞的地
区差异性。
席慕容的散文既获益于她从小多思
善感的生命智慧,又得益于她的诗。像
《有一首歌》等集子,以诗笔为文,温
馨怜悯,题材也多元。《我的家在高原》、
《席慕容和她的内蒙古》等,抒写了一
个脱离了族群的孤独灵魂的迷失、忧郁、
寻觅和回归,对于渐渐迷离于自己文化
传统的人们来说,这是个警醒,也拓展
了诗人观察世界的深度、宽度和厚度。
席慕容是个纯粹的艺术家,诗、画、
文一体,而且均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在
诗的创作上,席慕容不仅善于汲取中国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9
古典的营养,遵循以情为中心的表现原
则,采用中国古代诗歌的技法,追求诗
的意境美;而且还受到50—60年代台湾
现代诗的一点影响。因此,她的诗可以
说是“既俗且雅”,既契合大众,又高于
大众;既高于大众,又能被大众接受和喜
爱;从而打开了大众通向诗歌的殿堂之
门。
席慕容诗的内容及其艺术形式直接
指向了它的存在价值——广泛的影响力
及其所产生的引导、启蒙作用。作为一
件精致优美的艺术品,它使得诗歌为普
通人所认识、接受;有的年轻人甚至因为
由衷的喜爱而投身于写作,从而有机会
进一步认识诗歌,并因为艺术创造恒新、
永不满足的内在规律而走向探索和创新
之途。从普通的阅读型读者而为创造型
的准读者,为迷茫的现代人提供安慰的
精神粮食,又为新诗的后继有人、不断
进取吸纳更多的、一代又一代的人力资
源,这是席慕容为诗歌的存在和永生所
做的最大的贡献!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0
席慕容的诗及其风格
席慕容(1943-),著名诗人、散文家、
画家,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出
版的诗集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
《时光九篇》、《边缘光影》、《迷途诗册》、
《我折叠着我的爱》等。下面我们为大
家带来席慕容:《美的导师》,仅供参考,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席慕容:《美的导师》
孩子们的幼年,是一片宽阔的原野,
你可以在上面任意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
草,你也可以在原野上放一把野火,透
过这团野火,孩子的世界会变得更多彩,
更有生命力。孩子是你的,虽然他往后
的岁月要靠他自己,但是,在这最初的
几年,在他依偎在你身旁的这几年,他
完全要靠你。靠你供给他所有的经验、
所有的知识、所有的有关美的记忆。
让我们来做他的“美的导师”。
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
我们先从最容易,最直接的做起。就是:
多带他们接近大自然。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1
观察儿童画,我们可以发现,越年
幼的孩子,对自然界的向往越大。他们
作画的题材虽然以小我为中心,但是,
每一张图上,总不会忘记加上一个太阳
公公、一座山或者一朵小花。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创作的泉源,孩
子们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幼年时一切
的记忆都会深深地留在心中。一天、两
天,一年、两年,表面上也许看不出来
有什么不一样,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
你的苦心和你的努力绝对不会白费。
至于如何培养这种接触呢?我想,从
婴儿能够出户接受日光浴时便可开始
了。当然,假如你相信胎教的话,那么,
你可以开始得更早。假如家居在乡下,
或者近郊,那比较没有问题,但是假如
家居在闹市里,做母亲的就要稍微辛苦
一点了。
……“心穷”!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中
国人很爱贴标语:“现在的儿童,就是将
来的栋梁”。“儿童是民族的幼苗”。每个
成人都会点头称是,并且也深信不疑。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2
但是,却没有人,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到
儿童的心灵的充实。没有灌溉的幼苗会
长得好吗?
席慕容,女,台湾著名诗人,散文
家,画家。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
蒙文意为浩荡大江河。祖籍内蒙古,1943
年生于四川,幼年在香港度过,成长于
台湾。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
欧深造。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
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业画
家,曾多次举办个人艺术展,曾获多项
奖。
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
代表作有《一个开花的树》《七里香》《芊
芊芳草》等。2002年受聘为内蒙古大学
名誉教授。由其作词的《父亲的草原母
亲的河》因其浓厚的思乡之情,让留在
家乡和漂泊在外的蒙古族儿女广为传
唱。
从席慕容的作品里,读者明白了一
个道理:无论是生活里的任何的点点滴
滴,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只要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3
我们用心去发现,去聆听生活,生活会
告诉你,你的生活,你的生命是有多么
的精彩。只要我们用心感受,每一个生
命都是多彩的。如果你觉得你的生活很
枯燥,觉得你的生活千篇一律,没什么
值得记录的,找不到写作的素材,那么,
请你去读一读席慕容的散文集,里面有
琐碎的生活细节,有柴米油盐,有萍水
相逢的行人,有风和日丽,也有阴雨绵
绵。这些,在每个人的生活里都会有,
但是我们把它们视为了责任,在读者眼
里,该是多么的无奈。但是她不是,在
她眼里,它们都是让她的生活充满乐趣
的必要元素,她珍惜这些,所以也乐于
把他们都记下来。
一个学生的调色盒,很普通,和自
己也没什么关系,但是,从它,她却看
到了生命的延续,看到了父母对儿女的
期望,看到了身为教师的责任。
一条每天都走的路,一路的桐花树,
有多少人每天在这里经过,来去匆匆,
有多少人,注意到了它们的成长,有多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4
少人注意到了它们为了那短暂的花期所
做的努力,又有多少人注意到了,这么
美的事物转瞬即逝,又有多少人,在落
花满地的小路上,回头看一眼它们,为
它们的凋谢感到惋惜,甚至掉下一颗泪
珠。
应该很少,我们都是那行色匆匆里
的一份子。但是,席慕容却为它们停下
来了,她和它们一起等待,一起迎接最
最灿烂的生命,和它们一起默默地接受
生命的残酷。
很多很多。这些都是生活,普普通
通的生活,但是却被大多数人忽略了。
人们误以为,生命是枯燥的。其实,人
们都错了,人们失去了观察的心。
张爱玲的悲凉、三毛的自我,虽然
都让读者很沉迷,可能是因为她们的生
活离读者太远了吧,读者这一辈子也不
可能遇到,所以只能从她们的作品里去
感受、去认识。但是席慕容不一样,她
让读者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真实,在这
个不应该悸动的季节,读者的心悸动了。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5
作为一位女画家、诗人,她有许多
关于美术教育的真知灼见。比如从一些
美育的小事着手:
1.让孩子更从容地面对这个美丽世
界。
2.一定要多与小儿散步,多接近大
自然,与孩子一起做个欣赏者。
3.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是作为
父母的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4.第一次给孩子买蜡笔,一定要买
一盒36色的。
5.儿童卧室要用调和的色彩。
6.多培养孩子对色彩的敏锐感觉,
学会大胆地用饱满的色彩表达或表现完
整的内心世界。
7.美术课的真正内容,应是在老师
的指导下,在创作或欣赏的过程中,获
得内心的欢愉和自由的感受。
8.美就是一种真实,自然与宽容的
生活态度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
一个人都可以是美学家。
9.从小培养孩子的美育和品位,以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6
及良好的信仰。
席慕容在《美术教育》一文中,明
确地指出,其实美并不是一幅单纯的画
儿,上美术课也不是只是画画儿这么一
种单调的方法。美术教育的真正目标是
让孩子拥有一颗柔软而敏感的心,透过
这颗心她才能充满自信地走进这个世
界,领略和欣赏生活中种种奇妙有趣和
美丽的现象。美术课的真正内容,其实
应该是如何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孩子通
过创作或欣赏的过程在内心产生欢愉和
自由的感受,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使全
班孩子没有一个是牺牲者。因为,让身
体健康的活着,和心理健康是每个孩子
应有的权利。
读席慕容的散文有一种暖意,仿佛
纸间会真的散发出优雅的栀子花香味,
仿佛有阵阵微风从发间吹过,仿佛暖暖
的阳光正从头顶懒散地斜射下来。读着
席慕容在不同的岁月写下的文字,会有
不同的感觉。她的思想在一点一点地沉
淀,最终被酿成一坛上等的好酒。就在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7
不经意间,酒香淡淡地散发出来,醉倒
了读者的心。
席慕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两
大方面,一是对花卉的描述,二是颜色
的词汇使用。在于“花”的描述上,各种
花都能入文,其中又以荷花与她的关系
最为密切。因为席慕容本身是画家的身
份,在颜色的运用上,自然比较于其他
作家贴切,形成她的一种特色。其意象
有大半是建筑在颜色的使用上,呈现给
读者的文章,不再只是死板平面的文字,
而是一幅幅立体画面。将所要传达的抽
象意念,明确且清晰的意象化,使得读
者在阅读作品时,非常容易进入席慕容
所要表达的情绪之中。
席慕容的蒙古族名为穆伦席连勃。
她是蒙古族王族之后。虽然并没有在内
蒙古草原生长,但她却是在一个传统的
蒙古族家庭中成长的,5岁以前的席慕容
还会讲一口蒙古语。生于重庆的席慕容,
少时由于处在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一
直随父母辗转重庆、上海、南京,最后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8
到了台湾。《古诗十九首》是席慕容接触
到的第一本诗歌读物,里面有许多寄托
乡愁的诗句,如“思乡令人老,岁月忽已
晚”。从此,淡淡的乡愁与思念故乡的情
绪与席慕容结缘。席慕容便在日记上,
通过写诗来平衡内心世界,乡愁成了她
内心世界的一个深深的烙印与情结。作
为一位画家、诗人,席慕容把自己的乡
愁写在了诗里,画在了画上。
在她的许多作品里都包含着对家乡
的思念之情,甚至在作品底色上都能看
到草原大漠的影子。一片沙漠上,一棵
树留下它长长的影子,那是在故乡才能
看到的场景,而席慕容在从未去过家乡
时就画下了这样的油画。
席慕容:《美的导师》
席慕容的故乡是内蒙古,她对于内
蒙有特殊的情感。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
席慕容释放内蒙情结,仅供参考,希望
能够帮到大家。
席慕容释放内蒙情结
1989年的故乡内蒙之行,可以说是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9
席慕容创作生涯上的分水岭,那个写《七
里香》的席慕容,年轻的、孤独的、有
一点忧郁的席慕容,再也回不去了。
席慕容,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
她是一位诗人,80年代,她的诗犹
如一阵清风,飘过浅浅的海峡,在大学
校园里撩动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心弦,影
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
她是一名画家。14岁开始学画,大
学毕业后进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
学院专攻油画,回台湾后,担任新竹师
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多次画展,深
受好评。
如果不是1989年的那一次内蒙之
旅,席慕容的生活应该是平淡安静的。
画画,写诗,教书,做着自己喜欢做的
事。那年,席慕容第一次踏上故乡内蒙
古的草原,心中藏了40多年的乡愁如火
种般一瞬间燃烧起来,一发不可收。从
此,她又多了一个称号---执著的寻根人。
在刚刚闭幕的xx年上海书展上,席
慕容带着她完全不同以往的创作风格和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0
深深的乡愁亮相。
内蒙情结
席慕容说:”在没去内蒙前,我是一
个模模糊糊的蒙古族人。”
席慕容的蒙古族名字全称为穆伦席
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她是蒙古族王
族之后。虽然并没有在内蒙古草原生长,
但她却是在一个传统的蒙古族家庭中成
长的,5岁以前的席慕容还会讲一口蒙古
语。
生于重庆的席慕容,少时由于处在
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一直在颠沛流离,
随父母辗转重庆、上海、南京,最后到
了台湾。”在每一个地方,我都只待一段
时间,所以每到一处,我都是一个外来
者,异乡客。刚把周围环境熟悉了,却
又成了一个转学生。作为一个永远的转
学生,我内心是很孤独的。”
《古诗十九首》是席慕容接触到的
第一本诗歌读物,里面有许多寄托乡愁
的诗句,如”思乡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从那时开始,淡淡的乡愁与思念故乡的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1
情绪便在席慕容的心里埋下了火种,从
此,她便在日记上开始等待,通过写诗
来平衡内心世界,乡愁成了席慕容内心
世界的一个深深的烙印与情结。
草原、故乡对于她来说一直是一种
期待与守候。随着岁月的流逝,血液里
沉淀了越来越厚重的故乡情结和渗入生
命的蒙古族血统。作为一位画家、诗人,
席慕容把自己的乡愁写在了诗里,画在
了画上。
在她的许多作品里都包含着对家乡
的思念之情,甚至在作品底色上都能看
到草原大漠的影子。一片沙漠上,一棵
树留下它长长的影子,那是在故乡才能
看到的场景,而席慕容在从未去过家乡
时就画下了这样的油画。难怪一位旅居
台湾的蒙古族老人看了她的画,用不流
利的汉语说:”这好像是我的老家。”听
了这话,席慕容哭了,她能感受到那种
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迟来的旁听生
”这十几年对我而言是一堂必修课,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2
我很幸运能上这样的课,在故乡这个课
堂里,我既没有学籍,也没有课本,我
的身份只是个迟来的旁听生。我既没有
生在内蒙古草原,如今也不会自己的母
语,但十几年下来,我还算一个用功的
旁听生。”席慕容这样评价着自己。
1989年8月22日,对于席慕容来说,
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46年的等待,
在这一天变为现实。1989年两岸解禁,
年逾不惑的席慕容在第一时间收拾行
装,归心似箭,飞赴内蒙古。
在踏足内蒙古草原的那一刻,席慕
容感受到一种获得新生般的震撼,获得
自由与解放的超脱。行车在天边的草原,
倾听着西拉木伦河缓缓流过,翻过了大
兴安岭,兴安盟科尔沁草原就在那里。
在这片热土上,祖先曾流血流汗,
开荒牧马;这里冬季冰封万里,夏季春暖
花开,深深地吸一口气,感受这草原的
气息---席慕容的内心被这一切激荡着,”
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认为这是
自己用46年的等待换来的,我将我46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3
年的积蓄释放出来,我觉得我心里存在
一个草原”。
1989年的故乡之行,可以说是席慕
容创作生涯上的分水岭,那个写《七里
香》的席慕容,年轻的、孤独的、有一
点忧郁的席慕容,再也回不去了。回到
台湾,她独自在淡水山坡的工作室里闭
门创作,三天两夜写出一篇五六千字的
散文。写作时她还会常常哭泣。这种生
活整整过了一年。一年中,她推迟了所
有的画展,取消所有其他的计划,专注
写她前往内蒙古的感受。
《席慕容和她的内蒙古》最近由上
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定价200元。在上
海书展的新书签售会上,一袭黄衫、笑
眯眯的席慕容看到读者对着这本昂贵的
新书爱不释手,却又不忍下手的尴尬情
状,颇有些无奈。”这本书以照片为主,
而且印数较少,成本太高导致定价较高。
真的很抱歉。慢慢来吧,虽然现在有一
些小读者买不起我的书,但是我希望等
以后他们可以买得起的时候我的书还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4
在。席慕蓉的诗”
《席慕容和她的内蒙古》书中大部
分照片都是席慕容自己拍的,她所用的
相机是丈夫刘海北精挑细选的,尽管她
对摄影一窍不通,连镜头上的数字、光
圈到底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但就是凭
着对故乡的痴迷与眷恋,她把内蒙古草
原的点点滴滴都收进了眼中。
文化传播者
在长期的旅途中她找到了草原的真
正内涵,找到了家乡人特有的宽容乐观。
在鄂尔多斯乌审召,她看到一位喇嘛制
作一件佛雕时,她感受到文化的渊源还
没有断层,信仰还在;在赤峰红山,她看
到几百年的敖包四周还留有那一块块饱
经风霜的石头和那三条意蕴深远的边线;
在阿拉善,她看到了300年的神树,有
祖祖辈辈的守树人住在树下护树,一年
又一年。在大兴安岭的草地上,她看到
一个像马蹄子的水滩,当地人说,那是
圣祖成吉思汗骑马经过这个地方时留下
的马蹄印,天长日久,马蹄印下长起了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5
茂密的草,蹄缝间的陷处涌出了泉水。
她感到神话还在,故事还在,就像其他
的内蒙古文化一样一直不离不变。
”万物有灵,众生平等”是席慕容一
再重复的话。”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
化,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他人的文化。
每个人应该尽可能地保存自己族群的文
化特点,不要忘记自己的根。”
席慕容(1943-),著名诗人、散文家、
画家,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出
版的诗集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
《时光九篇》、《边缘光影》、《迷途诗册》、
《我折叠着我的爱》等。新作《席慕容
和她的内蒙古》用优美的文字和亲手拍
摄的照片,记录了席慕容自1989年与”
原乡”邂逅后,17年来追寻游牧文化的历
程。
席慕容释放内蒙情结
【席慕容《时光九篇》推荐理由】
她的诗作曾经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
成长历程;迄今最为严整的席慕蓉诗集;
她的爱憎情仇,并非一人一时一地一族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6
一国所可范围,那是宇宙庞伟的光影下
永恒的母题和眩惑!
【席慕容《时光九篇》内容简介】
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蓉的诗,澄明
热烈,真挚动人,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
情调和舒缓的音乐风格。她多写爱情、
人生、乡愁,写得美极,淡雅剔透,抒
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充
满着对人情、爱情、乡情的领悟。
她的诗作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引进大
陆后,风靡一时,曾经深深影响了整整
一代人的成长历程。这次作家出版社特
取得席慕蓉独家授权,并由席慕蓉亲自
审订,集中推出席慕蓉目前所有诗集六
册,即《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
九篇》《迷途诗册》《边缘光影》《我折叠
着我的爱》,这是目前国内最为严整的席
慕蓉诗集。
【席慕容《时光九篇》作者简介】
席慕蓉,女,祖籍内蒙古,出生在
四川,童年在香港度过,成长在台湾。
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后,赴比利时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7
深造。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布
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曾获
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
牌奖,1968年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及
1987年台.湾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
曾在国内外举行十余次个人画展。
出版有诗集、画册、散文集及选本等五
十余种。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油画及
素描专任教授。现为专业画家,并为内
蒙古大学、南开大学、宁夏大学、南通
工学院、呼伦贝尔学院、呼和浩特民族
学院等六校的名誉(或客座)教授。亦是内
蒙古博物院荣誉馆员及鄂温克族、鄂伦
春族的荣誉公民。
诗作被译成多国文字,在蒙古国、
美国及日本都已有单行本出版发行。
【席慕容《时光九篇》精彩书摘】
为了争得那些终必要丢弃的
我付出了
整整的一日啊整整的一生
月圆的晚上
一切的错误都应该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8
被原谅包括
我的难题是挥别之后
如何能永远以一种
冰般冷静又火般热烈的心情
年轻的我在弃船之前
曾含泪写下
“今夜月华如练……”
曾经珍惜护持的面具已碎裂成泥
一切都只因为我依旧深爱着你
面对着岁月摆下的筵席
我们相互微笑殷勤劝酒
......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教学设
计
2.席慕容《长城谣》优秀教案
3.读《席慕容散文》有感
4.席慕容的爱情诗五首
5.席慕容励志诗句
6.席慕容经典诗一棵开花的树
7.详细解读席慕容的乡愁
8.席慕容散文鉴赏《此刻》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9
10.席慕容《盼望》赏析
席慕容《时光九篇》简介
席慕容的诗体现着纯真、宽容、仁
爱的精神内涵。诗人追求绝对的爱、永
恒的爱,在《七里香》、《一棵开花的树》
等众多爱情诗中都体现了这种纯真、痴
情的特点。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浅析席
慕容爱情诗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
到大家。
浅析席慕容爱情诗歌
【摘要】席慕容是台湾著名诗人,
其诗歌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她的爱
情诗大多蒙着一层淡淡感伤,因挥之不
去的感伤而更动人心。诗人对于这种感
伤格调选择原因,以及掩盖在感伤表层
下的深层意蕴,和爱情诗歌总体特点是
本文所要讨论的话题。
【关键词】席慕容;爱情诗;感伤
席慕容崛起于70年代的台湾诗坛,
其诗歌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风靡华文
世界,其作品是一版再版,掀起的“席慕
容热”经久不衰,堪称当代华文文学世界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30
一大奇观。
席慕容的诗歌代表作有《七里香》、
《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等。纵观
席慕容的诗歌:“爱的抒发已成为席慕容
诗歌的第一主题”。情和爱散落在席慕容
诗歌殿堂里的各个角落,在俯拾而望的
情爱故事里,感伤,忧郁,怅惘,充斥
其中,诗人不断地通过设置遗憾性情节,
来渲染夸饰心中一个个破碎了的梦。浪
漫感伤格调构成了席慕容爱情诗歌最大
的特色。下面,我想就席慕容爱情诗歌
走上浪漫感伤主义道路的原因,以及通
过这种感伤主义格调所显现出的席慕容
爱情诗歌的深沉意蕴,和其诗歌在意象
的设置和语言运用上的特点进行一番简
要分析。
一、浪漫感伤格调的选择
弗若伊德认为:文学是被压抑的欲
望――无意识本能的满足,文学创作就
是为了实现某些在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欲
望,文学艺术是幼年做过的游戏的继续
和他的替代。十三岁开始在日记中写诗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31
歌的席慕容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幻想,
朦胧中有了对爱和生命的最初感悟。然
而,这种感悟是满含哀愁的,一如她在
《时间草原》序中所言:“恍如有种悲悯
从高处对我们俯视,又恍如重逢那消逝
以久的美好世界,那生命初始的对一切
美好事物似曾相识的乡愁。”从这里,我
们可以看到,在席慕容的心中,愁绪来
自于生命的初始阶段,即使美好如爱,
也必然是忧伤的,真正的情爱是由痛苦
和不幸浇灌而成的罂粟花。可是,现实
却跟席慕容开了一个多么友善的玩笑
啊,她的爱情婚姻生活一帆风顺。正如
她自己在《七里香》后记〈一条河流的
梦〉中说:“在现实生活里,我是一个幸运
的女子,因为有深爱着我的人的支持,
我才能如此恣意地成长,想画就画,想
写就写,做着对一个妇人来说是极为奢
侈的事。我要承认,在今生我已经得到
了我所一直盼望着的那种绝对的爱情,
上苍一切安排都有深意,我愿意按着既
定的轨道走下去,知恩并且感激。”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32
席慕容本身没有苦难的生活经历,
但却有对痛苦的一种初始的体验。而这
体验只是感性的,犹如梦中的海市蜃楼,
上苍没有给她触摸的机会,即使年少时
有过那么一段青涩的恋情,那种无疾而
终的淡淡忧伤,犹如装饰她人生旅程的
带刺玫瑰,痛并快乐着。悲喜交加的一
段经历,更衍化为诗人的人生经验,成
为她日后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
所以在这无法选择的矛盾困惑中,
席慕容从美好的现实中沉静了下来,剥
离生活表层的幸福外衣,开始对人生命
运进行深层探索。所以,以《雨中的了
悟》、《请别哭泣》、《为什么》为代表的
席慕容诗歌大都被一层悲剧性情境所笼
罩,她不断地讴歌痛苦,礼赞离别,表
现出了对亏缺性情境由衷的欣赏。诗人
在一段段感伤性的述说中寻找童年时期
失落的梦,真诚而又热切,读来凄婉迷
离,叫人潸然泪下。
二、深沉的主题意蕴
《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33
九篇》席慕容的爱情诗向我们奏响了一
曲青春的挽歌。在挽歌声中,我们看到
的是一个中年女性对爱对生命的深切体
悟:光阴流逝,红颜老去,有缘无份。
然而,诗人没有沉浸在苦痛中而无力自
拔,面对无奈和不幸,诗人展示给我们
的是一个在宿命意识掩盖下坦然而又坚
强的女性形象。在《回首》中,她唱道“亲
爱的朋友啊难道青鸟必要自焚才能成
为凤凰难道青春必要愚昧爱必得忧
伤”。
在席慕容所构建的一个个凄美的爱
情故事里,抒情女主人公大都经历了一
段彻入心扉的爱情,最终在失却后的缅
怀中升华了对爱的认识,最美的时光不
是相爱,而是别离后的思念,而是思念
中的无怨无悔。对于爱情,诗人不在乎
天长地久,朝夕相处,爱因失去而美好。
这在她的诗歌《盼望》中得到深刻的体
现,“其实,我盼望的也不过就只是那一
瞬,我从没要求过,你给我你的一生。”
对于爱情,甚至是生活,席慕容更在乎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34
的是一种内心感受,真正的爱情必须上
升到精神的高度。爱是超越婚姻,拒绝
物质的,爱是人们真心的付出,而且更
多的只能存在于心中,现实的拥有就不
那么重要了。这也如她在《江河》序中
所说的“你所给我的,我已经收到了,你
给我那就是我的,此生此世我会感激,
我不必去跟别人抢那幅字了……”坦然,
超脱的心境溢于言表。
在短暂的失去与永恒的完美中,诗
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答案,这样就
把对生命和爱的认识上升到一种形而上
的高度。正是这超越感性的理性认识,
也就完成了席慕容作为一名中年女性对
时间,对生命,对爱的成熟的个人
体验。使她的诗歌实现了感性的超
脱,达到了智性的高度。
三、精心的意象营制
在席慕容为我们构筑的诗意世界
里,既有感觉的流露,又有智性的思索,
在感性和智性的交融中,更通过对颇具
象征性的意象的设置,扩充了诗歌的内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35
涵,又丰富了诗歌的美感,达到一种如
古人所言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境
界。对意象的精心营制,是席慕容诗歌
的一大特色。
《文心雕龙神思》篇:“使玄解之宰,
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
斤,此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一直
以来,中国诗学传统就非常重视意象的
设置,把意象的设置作为文学的首术,
甚至把意象运用的好坏作为品评文学作
品优劣高下的标准参物。席慕容继承了
这一优秀的诗学传统,非常重视意象的
选择和设置。她的诗歌常用“莲”作为主
要意象体,通过“莲”这一意蕴深厚的意
象来表达自己对爱的哀婉忧伤和纯洁至
美的深切体念。在《莲的心事》里,她
写道“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莲”。诗人直接
就将自己比作一支盛开的夏莲,一支鲜
艳绽放,又在翘首等待的莲,莲在诗人
的笔下,已经被充分的人格化。诗人借
莲这一意象抒发了自己隐秘的心事。对
爱的渴望,然而囿于传统的束缚,又只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36
能等待,在不忧不惧中,在一种心静如
水的淡定矜持中,等待男人的欣赏,采
摘,然而最终还是错过了。是谁的过错
呢?在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女主人公完
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虽然缺乏一种
大胆主动的精神,但是在她身上我们看
到的却是一个中国传统的女性形象,美
丽、静穆,矜持。借助“莲”这一古典意
象,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
由衷的欣赏和思慕之情。在《缘起》中
的“荷”,《一棵开花的树》中的“树”,特
别是《十里香》中繁复的意象组合,这
些意象的设置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关于情
和爱的无限遐想,具有一种“言外之味,
弦外之音”,更给席慕容凄婉的诗歌殿堂
里抹上一层典雅柔婉的色调。
四、独具的语言特色
诗所以为诗,取决于语言。优秀的
诗人都热衷于对诗歌语言的探求,席慕
容的诗歌取得巨大成就和她对诗歌语言
的独特性探求是分不开的。欣赏批评席
慕容的诗歌,对她的语言特色的探讨是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37
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在语言的使用上,席慕容的爱情诗
歌语言是细腻隽永,平缓单调的。她大
量地从古代诗歌语言当中吸取丰富的养
分。在《生离别》中,她写道;“悲莫悲兮,
生别离”古词汇的使用更使我们感受到
抒情主人公的情之深,悲之重,暗通了
中国古代的怨妇之悲。给诗歌的浪漫感
伤格调更增添一种沧桑之重。读来毫无
不顺之感,迎合了中国传统的诗歌美学
特征。
在传统的选择中,她又摒弃华丽典
雅的用语,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深广的
意义。在《悲歌》中:“今生将不再见你,
只为再见的已不再是你,心中的你已永
不再现,再现的只是些沧桑的日月和流
年。”寥寥几笔,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给我们叙说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故事。男
女主人公由最初的相爱到最后的相离。
以及离别后的心理状况,透过这种心理,
我们又感受到了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能
为力,时间流逝是生命所不能左右的痛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38
苦。诗人在这简单明畅的语言中宣泄了
自己的真情。不管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
都给读者以无限宽广的想象,从而也就
很好地实现了话语容量的最大化。
席慕容还非常注意诗歌语言的纯洁
性,完全拒绝粗俗、丑陋、恶的语汇。
即使是表现感伤,忧郁的情绪,她都会
选择一些清新,干净的语词,如:青春、
年华、梦、山川、浮云等。在语言上对
美的追求,丰富了整个诗境的美感,显
现出唯美主义色彩,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五、结语
席慕容的诗歌为当代华语文学涂上
浓郁一笔,不管是在主题的提炼还是语
言的使用和意象的选择上,都达到了相
当高的造诣。诗人在对爱的感伤体验中
升华了对爱的认识,使我们可以在这欲
望横流的社会重拾对爱的信心和希望,
席慕容的诗歌也成为了一代人的精神慰
藉品,其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不可估
量的。
【参考文献】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39
尉天骄主编.台港文学名家名作鉴
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xx.
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xx.
波德莱尔著.恶之花.郭宏安译.北
京:北京燕山出版社,xx.
浅析席慕容爱情诗歌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