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断齑画粥意思

更新时间:2023-01-18 03:13:40 人在看 0条评论

断齑画粥意思


2023年1月18日发(作者:活动实施方案(精选12篇))

范仲淹划粥断齑的故事

北宋名臣范仲淹幼时家贫,日食三餐不继,不得已将米煮成薄粥,

待凝结后划成四块,早晚各食其二,留下“断齑划粥”的故事。下面

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划粥断齑的故事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

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

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

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

“我有数,不少。”

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

一道用饭。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

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

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仲淹很过意

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

为了读书方便,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己

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

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

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

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

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

餐,这便是“划粥”。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

中。坡坡岭岭,沟沟坎坎,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

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

菜。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

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

餐的菜便成了。

这就是“断齑”,齑ji,切成碎末的韭菜、葱蒜等。划粥断齑,既

简约又清淡,省时、省力、省钱,可谓范仲淹的创造!醴泉寺读书三年,

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

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

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人物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

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

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

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

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

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

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

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

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

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

正公文集》传世。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7-118868-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1-18 03:13:40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