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湖北八省联考语文试卷
2023年1月17日发(作者: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通用9篇))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
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要将这些思考
引向深入:就需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
把握问题,对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后果,可从近期、
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
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这在发达国家的制
造业中表现较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开始这么做。从经济效益
看,工业人工智能成本的下降使“取代”变得有利可图。“汽
车的出现没让马车夫找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经验,这次并非
如此:大批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社会就有可
能发生动荡。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史
蒂芬·霍金、比尔·盖茨等人曾呼吁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
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导致比原子弹更
可怕的武器出现。因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
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
高效的杀人武器,亦非人类之福。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易理解。《黑客帝
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人工智能
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人士常用“人工智能还很初级”之类的说
法宽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老虎还小”不能成为养
虎的理由。因此,我们对这一威胁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人工
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
反叛的假定之上,而是恰恰相反。阿西莫夫提出的一个很少有
人注意重要观点是,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都终将灭亡。他
给出的理由之一“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社会,因极度单调无
趣,终究会变得孱弱、衰颓、没落而奄奄一息”这个看法很有
见地。这里排除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可能,假定未来人工智能
可承担人们所希望的“任何工作”,人类就会变成整天混吃等
死的寄生虫了。如果真是这样,用不了多久,人类的机能和智
力都将迅速退化,我们的人生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是更可怕的
威胁。(摘编自江晓原《科技创新应树立底线思维以人工智能
发展为例》)
材料二:人类智能不过是文明的成果,源于社会与历史的心智
积淀,而文学正是这种智能优势所在的一部分。文学之所以区
别于一般娱乐(比如下棋和转魔方),就在于文学长于传导价
值观。好作家之所以区别于一般“文匠”,就在于前者总能突
破常规俗见,创造性地发现真善美,守护人间的情与义。而技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术主义者恰恰在这里严重缺弦。他们一直梦想着要把感情、性
格、伦理、文化以及其他人类表现都数据化,收编为形式逻辑,
从而让机器的生物性与人格性更强,使其创造力大增最终全面
超越人类。但他们忘了,人类智能千万年来早已演变得非同寻
常——其中一部分颇有几分古怪,倒像是“缺点”。比如,人
必有健忘,但电脑没法健忘;人经常糊涂,但电脑没法糊涂;
人可以不讲理,但电脑没法不讲理,即不能非逻辑、非程式、
非确定性地工作。这样一来,即便机器人有了遗传算法(GA)、
人工神经网络(ANN)等仿生大招,即便进一步的仿生探索不
会一无所获,然而,人的契悟、直觉、意会、灵感、下意识、
跳跃性思维,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把各
种矛盾信息不由分说一锅煮的能力,有时候竟让2+2=8或者
2+2=0甚至重量+温度一色彩的特殊能力(几乎接近无厘头),
如此等等,都有“大智若愚”之效,只能让机器人迷糊。在生
活中,一段话到底是不是“高级黑”;一番慷慨到底是不是
“装圣母”;一种高声大气是否透出了怯弱;一种节衣缩食是
否透出了高贵;(高考语文公众号)同是一种忍让自宽,到底
是阿Q的“精神胜利”,还是庄子的等物齐观;同是一种笔下
的胡乱涂抹,到底是艺术先锋的创造,还是画鬼容易画人难的
胡来……这些问题也许连某个少年都难不住,明眼人更是一望
便知。这一类人类常有的心领神会,显示出人类具有超强的处
理价值观的能力,其实不过是依托全身心互联与同步的神经响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应,依托人类经验的隐秘蕴积,选择了一个几无来由和依据的
正确,有时甚至是看似并不靠谱的正确这样做很平常,就像对
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属于瞬间事件。但机器人呢,
光是辨识一个“高级黑”的正话反听,可能就会导致全部数据
库瘫痪。(摘编自韩少功《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人机大战”这样的事件所引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
必须拓宽视域,厘清思路,善用底线思维,才能真正抓住问题
的要害。
B.如盲目研发军用人工智能,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有可能在
不远的将来出现,即使处于人类控制之中,对人类也是一种威
胁。
C.阿西莫夫等人所谓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不是机器人的失控
和反叛,而是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最终灭亡。
D.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以及同时处理各
种矛盾信息的能力,都属于人类智能特有的形式逻辑。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局部看,工业人工智能取代工人有利于一些工厂提高经济
效益;但如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可能会危及社会的稳定。
B.《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设想了人工智能反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叛人类的情节,文章以此为例,说明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
C.如加强机器人的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等仿生大招,就可
以让机器像人一样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最终超
越人类。
D.文学中保存了人类的情感和价值观,这是与其他领域相比,
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更难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一群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竟然难以分辨两首写景诗歌中,哪一
首是由诗歌游戏软件所生成的,哪一首是宋代秦观的作品。
B.某网站售价15元的“写作软件”,简直是最廉价的抄袭助
手,已成为时下一些网络作家的另一半”甚至“另一大半”。
C.文学中的那些“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汤显祖语,字里行
间非常微妙,其复杂性非任何一套代码和逻辑可以穷尽。
D.“宫斗”神剧总是王痴、妃狠、暗下药,武侠”神剧总是秘
籍、红颜、先败后胜,人机合作能有效支持这些类型化写作。
1.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5.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
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6~9题。
文本一:国文教员金克木我上小学时白话文刚代替文言文,国
语教科书很浅,没有什么难懂的。五六年级的教师每星期另发
油印的课文,实际上代替了教科书。他的教法很简单,不逐字
逐句讲解认为学生能自己懂的都不讲,只提问,试试懂不懂先
听学生朗读课文,他纠正或提问轮流读,他插在中间讲解难点。
课文读完了,第二天就要背诵。一个个站起来背,他站在旁边
听。背不下去就站着。另一人从头再背。教科书可以不背,油
印课文非背不可。文长,还没轮流完就下课了。文短,背得好,
背完了,一堂课还有时间,他就发挥几句,或短或长,仿佛随
意谈话。一听摇铃,不论讲完话没有,立即下课。他选的文章
极其杂乱,古今文白全有。有些过了六十多年我还记得不是自
夸记忆力好,是因为这些文后来都进入了中学大学的读本。那
时教小学的教员能独自看上这些诗文,选出来并能加上自己的
见解讲课,不是容易的事。现在零星写几段作为闲谈。记得五
年级上的第一篇油印课文是蔡元培的《洪水与猛兽》文很短,
又是白话,大家背完了还有点时间。老师就问:“第一句是‘两
千多年前有个人名叫孟轲。为什么不叫‘孟子’?你们听到过
把孔夫子叫作‘孔丘吗?”那时孔孟是大圣大贤,是谁也不敢
叫出名字的。我在家念的《论语》里的“丘”字都少一笔而且
只能念成“某”字。对孟子轻一点,轲字不避讳了,但也不能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直呼其名。老师的问题谁也答不出。于是他讲,这第一句用一
个“轲”字就是有意的,表示圣贤也是平常人,大家平等。这
就引出了文中的议论。还有一篇也是白话,是《老残游记》的
大明湖一段这篇较长,背书时堂上有许多人站着。他们会高声
唱古书,不会背长篇白话。好在的还是文言多白话少。有一篇
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从他讲课中我第一次听到桐城派、阳
湖派、“不立宗派”的名目。课文背完了,老师说了一句:“希
望你们长大了不要做病梅。”刚说完,铃声响了,他立即宣布
下课。他也教诗词。教了一首七言古体诗,很长,题为《看山
读画楼坐雨得诗》,写雨中山景变化。诗中提到不少山水画名
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名字,我就是从这篇诗知道的。
当然那时我们谁也无福见到古画。教词,他选了两首李后主的,
两首苏东坡的。背完了,他又提出问题,说,“罗衾不耐五更
寒”,“高处不胜寒”,两个“寒”有什么不同?一个怨被薄,
是皇帝。一个说太高,是做官的。为什么一样寒冷有两种说法?
他还没发挥完,下课了。有意思的是他选了《史记》的“鸿门
宴”。文较长,教得也较久,还有许多人背不出,站着。老师
说,重念重背。第二天背完有时间了,他又高谈阔论了。他说,
起头先摆出双方兵力。刘邦兵少得多,所以项羽请他吃饭,他
不能不去。不能多带人,只带一文一武:张良、樊哙,这就够
了。司马迁讲完这段历史,最后一句是“立诛杀曹无伤。”这
个“立”字是什么意思?有人回答是“立刻”。又问:为什么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着重“立刻”?自己回答:因为这是和项羽通消息的内奸,非
除不可还要杀得快。项伯对刘邦通消息,又在席上保护刘邦,
也是内奸,为什么项羽不杀他?反而把自己人曹无伤告诉刘
邦,难道想不到刘邦会杀他?从这一个“立”字可以看出司马
迁要指出刘邦有决断。项羽有范增给他看玉玦也决断不下来。
刘邦是聪明人,所以兵少而成功。项羽是糊涂虫,没主意,办
事犹犹疑疑,所以兵多将广也失败。他把自己手下的韩信、陈
平都赶到刘邦一边去了太史公司马迁不仅叙述历史还评论历
史,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字字句句都再三斟酌选用,所以是
头一位大文人,大手笔。看书做文,必须这样用心思。不背不
行,光背也不行这位教师引我进了文字,而我也被文字纠缠了
一辈子。我究竟该感谢他?自己也不知道。
文本二:评曰:这些小品文算不算小说?绝不是从外国介绍进
来的essay,那种散文的标准是法国蒙田和英国培根的议论
短文以及英国兰姆的随笔文章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
统,《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出于稗官,是“九流”之
外的第十流,但仍旧是出于“王官”即中央政府部门,不过气
派不大,所以比作小稗子。《世说新语》也是这一类小说。尽
管里面的大人物有名有姓,但其言行查考起来,还是传闻居多。
若不叫“小说”而叫“世说”,那就既好听又符合《汉书》里
关于稗官小说的说法:“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清末民初所
谓社会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等等的分类多指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长篇,短篇的叫作笔记小说,把唐人宋人的一些短文有点故事
的都算进去,不论所记是真是假。外国到了现代,小说的体裁
也够包罗万象了。所以这里的一些小文收入小说集不能算错。
好在都没有列出姓名,是真是假,也就无须考证了。注:(金
克1912-2000),著名学者。晚年曾写有多篇回忆性短文,集
为“化尘残影”随笔集,并附自评。文本《国文教员》为“化
尘残影”之一,文本二即“化尘残影”自评。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国文教员在教科书之外自编讲义,在课堂上又往往“随意谈
话”,文章重在塑造他潇洒率性的先进知识分子形象。
B.国文教员讲授课文时的“发挥”,不但有他本人对诗文独到
见解,而且含有指点学生读书作文的方法。
C.这篇“闲谈”文章回忆国文教员的课堂言行,清淡中有深
意,其行文体现了国文教员潜移默化的影响。
D.尽管也曾因为文字而经历波折,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作者
始终对引领他走上文字生涯的国文教员心存感念。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蔡元培《洪水与猛兽》一文称孟子为“孟轲”,既表达了“五
四”时期鲜明的反封建精神,更符合白话文的文体需要。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B.《老残游记》中大明湖听说书一段,是精彩的白话小说片段,
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来渲染王小玉说书时激烈紧张的气氛。
C.司马迁的《鸿门宴》写出了刘邦的决断与项羽的糊涂,直接
影响到后世李清照写“生当作人杰”一诗时贬项扬刘的态度。
D.金克木的“化尘残影”,在命名上同鲁迅的“朝花夕拾”有
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隐含了追溯往事的独特意味。
8.作者自评“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结合文本
二,分析作者心目中传统小说的特点。(4分)
9.如欲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
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河东平阳人。票骑将军击
匈奴,道出河东,还,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
郎,(关注高考语文公众号)稍迁诸曹侍中。去病死后,光为
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
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
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上病笃,光涕泣问
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子,君行周公之事。”武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
政事壹决于光。光与左将军上官桀结婚相亲,光长女为桀子安
妻,有女年与帝相配。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仔,数月,
立为皇后。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桀父子既尊盛,而
德长公主。公主近幸河间丁外人。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光不
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又不许。长主大以是怨光。而桀、
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由是与光争权燕王旦自以昭帝
兄,常怀怨望。御史大夫桑弘羊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
是皆与燕王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专权自恣,疑有非
常。候司光出沐日奏之。桀欲从中下其事,桑弘羊当与诸大臣
共执退光。书奏,帝不肯下。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
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谢,上曰:“将军冠。朕知是
书诈也,将军亡罪。”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后桀党与有
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
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
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事发觉,光尽诛桀、安、
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光威震海内。(节选自
《汉书·霍光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
察群臣/唯光任大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侯以赐光/
B.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
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
朝诸侯以赐光
C.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见亲信/上年老/察
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
侯以赐光
D.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
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
朝诸侯以赐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
A.不讳,字面意义是指不可隐讳,又常常用作对尊长者死亡一
种委婉的代称。
B.结婚,文中指男方女方两家之间结成婚姻关系,现代指男性
与女性结为夫妇。
C.休沐,字面意义是休息沐浴,古代官员每隔一段时间休沐,
也就是请假休息。
D.发觉,文中指败露,现代指发现、觉察,败露也可以理解为
被发现、被觉察。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霍光得到提携,又受武帝重托。他由兄长去病带至长安,仕
途上屡获升迁,直到侍奉皇上:武帝临终,将少子托付给他,
要他行周公辅佐之事。
B.霍光主持大局,得罪一干权贵。他秉公处事,拒绝权臣的无
理请求,因此遭到怨恨,以致后来受到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
皇亲国戚的抱团诬告。
C.霍光遭到陷害,昭帝主持公道。政敌想扳倒他,让人假托替
燕王上书,说霍光专权放纵,或将发生意外之变;昭帝却不予
理会,表示霍光无罪。
D.光挫败政敌,威名天下传扬。昭帝力挺霍光政敌再也不敢发
声,于是转而暗中谋杀霍光,结果弄巧成拙,被一举铲除,霍
光因而威震海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仔,数月,立为皇后。
(2)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
坐之。”
14.文末说到霍光最终一举清除政敌,其政敌最为严重的罪
行是什么?(3分)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
诗,完成15~16题。
幽州新岁作张说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
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环往复,
颇有意趣。
B.诗人慨叹人事无常,不能自主,但面对新春去而复来,还是
感到欣慰。
C.颈联写新年伊始,普天同庆,不论京都边塞,全都洋溢着欢
乐的气氛。
D.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
自己上寿。
16.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
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望岳》一诗用自问自答的手法,交代了泰山地理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位置与苍茫雄奇。这两句诗是
“?”
(2)元代散曲中常可见到互为对偶的三个句子连用,这是一
种艺术表现形式发展。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使用了这种
形式,这三句中的后两句是
“,”。
(3)古代诗人常用“沧海”这一意象展现宽阔胸襟寄托忧思
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唐代诗人李商隐就写过许多这样的诗
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棋类游戏,起源于中国,距离今天已经超过
四千年的历史,被称之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
化遗产之一。围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围棋的棋盘、
棋子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分为四部分,可以视为象
征一年的四个季节;361个交叉点,和农历一年的天数大致相
当;()围棋棋形变化无穷,棋理深奥幽玄,充满对立统一的
辩证思维。围棋的胜负也和其他棋类不同。其他棋类大多是斩
尽杀绝或把帝后抓走才算胜。但围棋中盘胜也是赢,赢半目也
是赢,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另外,围棋黑白交融的棋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形就像一幅迷人的水墨画,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而太极在棋盘的中央,黑白两色棋子代表了阴阳。
B.而太极在棋盘的中央,阴阳是黑白两色棋子。
C.棋盘的中央是太极,黑白两色棋子代表了阴阳。
D.棋盘的中央是太极,阴阳是黑白两色棋子。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孩子身高发育的影响因素中,
父母的遗传占到0%~70%,①,营养、运动、睡眠、
心理以及疾病、环境等因素也会使得孩子身高存在差异。所以,
父母高,②。民间有种说法,“二十三,蹿一
蹿”。这让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身高的增长采取等待态度,实际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十岁以后还能显著长高的现象非常少见,孩子身高迅速增
长的时间段比家长们想象的要早,有的甚至七岁就开始
了。③孩子十八岁时身高已经基本定型,这意味
着,如家长干预过晚,便可能错过孩子身高的快速增长期。研
究表明,补充营养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增高手段,于是一些家长
就一味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其实,光补充营养是不够的,锻
炼身体、保证睡眠也是必不可少的。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
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6分)
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
超过1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
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
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
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
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
功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3700多架战斗机。两年零9个月艰
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朝鲜半
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
着中国人民。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
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要
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