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赞美建筑线条之美

更新时间:2023-02-14 06:42:13 人在看 0条评论

赞美建筑线条之美

铁路职工先进事迹-


2023年2月14日发(作者:背对背拥抱的歌词)

.

.

中国古代建筑之美

谢耀华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

对象。中国古代建筑自新石器时代萌芽,商周时初步成型,秦汉至南北朝基本定型,隋唐至

南宋成熟兴盛,元明持续发展至清代渐趋衰落,其发展过程历时数千年,其间的汉、唐、明

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三个高峰。

一、古代建筑类型;

中国古代建筑种类繁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建筑为满足人们各种不

同的需求而产生,并不断地发展完善。依据不同类型的建筑所具有的不同性质,可将其分为

以下几种类型(出示图片):宫殿、宗教建筑、陵墓、园林、住宅、桥梁等。

宫殿、

宗教建筑、

陵墓、

园林、

民居、

桥梁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之美:

(一)独特的木框架结构体系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它的基本做法是以立柱和横梁组成

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

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榫卯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四根柱子

组成“间”,柱子之间填筑门窗和围护墙壁,“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

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

的灵活性。

在大型木构架建筑的屋顶和屋身的过渡部分,还有一种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重要构

件,称为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

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

(二)独特的群体组合形式

1、中国古建筑以“间”为单位,再以这种单体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

各种形式的组群。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

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

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

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

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

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

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2、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

.

.

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

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

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出示图片)。

这种这种庭院式的布局既满足了安全与向阳防风寒的生活需要,也符合中国古代社会

宗法和礼教的制度。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

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中国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有它独特的艺术魅

力。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而中国的古建筑,却象一幅中国画长卷,

必须一段段的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北京的故宫就是最杰出的一个范例,人们从

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

景色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

(三)、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收了中国绘画、雕刻、工艺

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在建筑物的局部和构件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中国古代建筑对于装修、装饰特为讲究,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

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装饰与建筑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建筑的

一个重要特征。

1、台基

台基和台阶本是房屋的基座和进屋的踏步,但给以雕饰,配以栏杆,就显得格外庄严

与雄伟。

一称基座。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

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大致有四种。

1、普通台基

约高一尺,常用于小式建筑。

2、较高级台基

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

3、更高级台基

即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相传位于世界中心,系宇宙

间最高的山。中国古建筑采用须弥座表示建筑的级别。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

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

4、最高级台基

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宏伟高大,常用于最高级建筑,如故

宫三大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即耸立在最高级台基上。

2、开间

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称“面阔”。

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字,所以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

为单数;而且开间越多,等级越高。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开间为十一间。

3、门窗、隔扇

是分隔室内外空间的间隔物,但是装饰性特别强。

门窗以其各种形象、花纹、色彩增强了建筑物立面的艺术效果。内檐装修是用以划分

房屋内部空间的装置,常用隔扇门、板壁、多宝格、书橱等,它们可以使室内空间产生既分

.

.

隔又连通的效果。

皇宫的门钉是纵横各九,亲王住宅的门钉是纵横各七,三品以下官员住宅

门钉只能是纵横各五

4、屋顶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诗经》里就有“作

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在诗中歌颂舒展如翼的屋顶。我国古代匠师充分

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

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

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使更加增强了屋顶的艺术形象特点,

使之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标志特征之一。

A、屋顶的形式:

我国古代建筑中最突出的部位,我国古代工匠设计了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

顶、攒尖顶等多种屋顶形式和重檐屋顶结构,并利用各种屋顶形式的组合,创造出了丰富

多彩的建筑式样,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级别最高。(图片太和)

B、琉璃瓦、雕饰:图片在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屋脊雕饰

5、天花

即室内的顶棚,是室内上空的一种装饰。

A、「海墁天花」一般民居房屋制作较为简单,多用木条制成网架,钉在梁上,再糊纸,

的天花。

B、「井口天花」重要建筑物如殿堂,则用木支条在梁架间搭制方格网,格内装木板,绘

以彩画的天花。

C、藻井天花是比井口天花更具有装饰性的一种屋顶内部装饰,它结构复杂,下方上圆,

由三层木架交构组成一个向上隆起如井状的天花板,多用于殿堂、佛坛的上方正中,交木如

井,绘有藻纹,故称藻井。

6、色彩

色彩是构成建筑形式美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红、黄、绿是我国古建筑的主色调。从中华

民族传统的审美观点来看,红色表示喜庆、欢乐;黄色表示辉煌、富贵、庄重;绿色是生命

色,它使人精神愉快和精力旺盛,给人一种生机勃发的感觉。从我国封建统治者的审美观点

来讲,帝王的建筑是黄色琉璃瓦,王侯的建筑用绿色琉璃瓦,老百姓只能用灰色瓦盖房。我

国宫殿的建筑一般都是“红墙黄瓦”(黄琉璃瓦),显得金碧辉煌,以显示皇权的威严、皇宫

的豪华富贵。

彩绘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一项装饰艺术。它原是用

之于梁、柱、门、窗等木构件之上用以防腐、防蠹的油漆,后来逐渐发展演化而为彩画。古

代在建筑物上施用彩画,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庶民房舍不准绘彩画,就是在紫禁城内,不同

性质的建筑物绘制彩画也有严格的区分。

①、彩绘的等级:

A、和玺彩画属最高的一级,内容以龙为主题,施用于外朝、内廷的主要殿堂,格调

华贵。

B、旋子彩画是图案化彩画,画面布局素雅灵活,富于变化,常用于次要宫殿及配殿、

门庑等建筑上。

C、再一种是苏式彩画,以山水、人物、草虫、花卉为内容,多用于园苑中的亭台楼阁

.

.

之上。

②、(出示图片欣赏彩绘的应用)色彩应用技巧

A、根据角度、位置用色:在宫廷建筑中,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经常可以照到阳光

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

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

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

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

B、注重色彩与环境协调: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再加上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

下面并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它的色彩效果是无比动人的。当然

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

严酷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鲜明的色彩就为建筑物带来活泼和生趣。

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

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

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

三、总结: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劳动人民用血汗铸就了辉煌的建筑

文明。中国的传统建筑在东方这片神秘的大地上,以其规划严整的布局、天人合一的时空理

念、重生知礼的观世精神而迥异于西方。

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建筑艺术的一切构成因素,如尺

度、节奏、构图、形式、性格、风格等,都是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和理

解,

法国雕刻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在生活中是

随处可见的,尤其是我国传统的建筑艺术所表现出的灵动的、虚实的、流动的、序列的空间

之美。对建筑空间之美的了解是全方位的,这不仅要建筑师全身心地投入和对文化、社会的

深刻理解,还需要有对娴熟设计技巧的运用。我们期待中国出现更多具有魅力、体现民族文

化的现代新建筑。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6-145892-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2-14 06:42:13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