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冯太后想饿死孝文帝

更新时间:2023-02-03 23:49:32 人在看 0条评论

冯太后想饿死孝文帝

我的梦MP3下载-


2023年2月3日发(作者:有创意的成语广告词)

2013年第6期

总第247期

AII《互黪

THE SILK ROAD 历史研究I;8I

论北魏冯太后

韩树伟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青海西宁810o08)

[摘要】北魏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是一位有才干的女政治家。她在第二次临朝期间对北魏国内的政治、经济和风俗习惯

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严惩污吏、实行均田制和三长制、改革户调制等,成为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也为以后的改革奠定

了基础.大大推动了拓跋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关键词]北魏冯太后;孝文帝;政治改革;拓跋鲜卑族

[中圈分类号】K23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6-0066-03

北魏为拓跋琏于公元386年建立,是继十六国后出现

在我国北方由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鲜卑族建立的一个与南

方政权相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然而,问鼎中原的少数民族

政权要巩固其统治,要想赢得中原汉族的认同,就面临着一

个封建化的过程。为完成这一转变,北魏的几代明智君主都

不固守本民族旧习。重视与汉族知识分子的合作,吸取汉族

先进文化,学习封建的统治思想与理论,建立有效的政治经

济制度。孝文帝(拓跋宏)的改革,将其封建化进程推向了高

潮。国力达到了鼎盛,更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于拓跋鲜卑这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变化封建化改革

进程,学界以往多侧重于孝文帝,对于冯太后则鲜有论述。

其实在北魏太和年间。各项改革基本上是在冯太后的主持

下进行的,如行均田、三长、俸禄之制等,即使冯太后去世,

孝文帝也是继续沿着她的改革道路进行和创新的,实行了

迁都洛阳、断鲜卑语改说汉语、禁胡服改穿汉服、改复姓为

汉姓以及制定姓族等一系列汉化政策。完成了改革任务。本

文拟就此问题。从北魏冯太后的早期经历、反面形象、改革

几方面作论述,突出她不可抹杀的历史地位,以期更全面地

认识这位在北魏时期对孝文帝改革和鲜卑族封建化起到重

要历史作用的女政治家。

、冯太后的早期经历

冯太后,亦称文明太后,汉族,长乐新都(河北冀县)人,

北魏文成帝拓跋溶的皇后,孝文帝拓跋宏的祖母。其父冯

朗,是魏太武帝时期秦、雍二州刺史,并居西州郡公之爵位,

母王氏乐浪(今朝鲜平壤)人。“后生于长安,有神光之异。朗

坐事诛,后遂入宫。”①父亲冯朗坐事被诛。冯氏因年幼又是

女性,所以按照当时的惯例,没有被杀头,而是被下配入宫,

当了拓跋氏的婢女。由于其姑母是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

的左昭仪,经过姑母给太武帝说情,冯氏于是跟姑母住在了

一起,从而避免了做苦役的营生。在姑母母亲般的悉心照料

下,冯氏熟悉了北魏皇室的礼仪和生活,渐渐积累了丰富的

66 、 墨E ROA羚

人生阅历,练就了复杂的性格。正平二年(452),宫中发生政

变,宗爱立拓跋余为帝,独揽大权,接着连杀两帝,震动朝野,

也给冯氏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使她感受到了宫廷斗争的

残酷无情。不久,13岁的拓跋溶被立为皇帝,即文成帝。高宗

(文成帝)登基不久,年仅11岁的冯氏凭相貌和才华被选为

贵人。做了贵人的冯氏,在宫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太安二年

(456)正月。文成帝拓跋涪要册立皇后。当时后宫中受宠的

妃嫔很多。但根据北魏的定制,这些妃嫔若要成为皇后,首

先必须手铸金人,谁先铸成,谁就是皇后。⑦由于冯氏久居宫

中。深知北魏朝廷的各项典制,所以在这方面早有准备,首

先铸成金人,随即被立为皇后。这一年,冯氏年仅14岁。太

安二年(456)--"月,也就是冯氏被立为皇后的第二个月,李

贵人的儿子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按照道武帝拓跋琏当年

所定的规矩,凡后宫妃子所生之子被立为储君,太子生母都

要赐死,以防母以子贵。 这样,李贵人被赐死,太子拓跋

弘由冯太后躬亲抚养。至此,冯太后由一个下贱的婢女一跃

而成为天下国母,冯氏的命运从此彻底改变。和平六年

(465)五月,26岁的文成帝拓跋涪病逝于平城(今山西大

同)。在焚烧御用器物时,冯太后睹物思情,悲痛万分,投火

殉情,被左右救起。年仅12岁的皇太子拓跋弘即皇帝位,是

为献文帝,冯后被尊为皇太后。是时,太原王、车骑大将军乙

浑趁机谋反,夺取皇位,后被诛杀,冯氏便于公元465年第

一次临朝听政。“太后临朝。自冯氏始也。”④

二、冯太后的反面形象

自从文成帝死后,年轻的冯太后守寡难熬,耐不住寂寞

和冷清,再加上北魏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婚姻关系上仍

然保留着许多原始遗风,男女之间不甚讲究,贞节观念更是

淡薄。由于魏晋时期的风度和魏晋时期女人的风味,冯太后

于是便选来一些美貌的男子做面首。其中一位便是在文成

帝死后她“跳火”咐有救助之缘的李奕.两人渐次有了床第

之欢。对此,献文帝不能容忍,于皇兴四年(470),由李欣列

其隐罪20余条。⑥借机将李奕以及李敷、李显德等兄弟处

死。冯太后得知,史载“太后不得意”, 但是我们可以想见帝

后必定大伤感情。次年(471),献文帝以自己厌倦世务、信仰

佛教、研习黄老之学为由,将帝位传给了太子拓跋宏,是为

孝文帝,而自己18岁就做了太上皇。期间,“帝欲禅位于叔

父京兆王拓跋子推”, 群臣固请,帝乃止”。⑨虽然献文帝在

群臣的反对下被迫改变了禅位于皇叔拓跋子推的主意,但

是可以推知,冯太后的反对恐怕是决定性的,“据《魏・天象

志》云‘上迫于太后。传位于太子”’。 76年,献文帝死,史载

“显祖暴崩,时言太后为之也”。@又“母后之衅几贯盈矣,人

君忘祖考之业,慕匹夫之孝,其如宗祀何?是时,献文不悟,

至六月暴崩,实有鸩毒之祸焉”。@就这样,冯太后为一己之

私,将献文帝害死。

承明元年(476),孝文帝年仅9岁,冯太后被尊为太皇太

后,再次临朝听政,直至公元490年死。冯太后秉权期间,省

决万机,而“高祖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于太

后。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多有

不关高祖者。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0可见,冯太后在临

朝听政时的权力。作为一国之主的孝文帝,不仅没有实权,

而且还时刻处在冯太后的猜忌与压制下。此外,冯太后还宠

幸王毅、李冲。史载“王毅出入帷幄,太后密赐珍玩缯彩,人

莫能知。率常以夜帷车载往,阉官防致,前后巨万,不可胜

数”,@李冲“为文明太后所幸,恩宠日盛,赏赐月至数千万,

密致珍宝御物以充其第,外人莫得而知焉”。0冯后为避人

嫌,“每至褒美毅等时,皆引丕等参之,以示无私。又自以过

失,惧人议己,小有疑忌,便见诛戮”。@太和十四年(490),冯

太后崩于太和殿,时年49岁,谥日文成文明太皇太后。

三、冯太后的改革

在历史上,冯太后曾两次临朝,第一次是465-.471年,

第二次是476.-.490年。而在这两次临朝期间,冯太后的改革

主要是在第二次。第二次改革中,冯太后秉权独断,依靠汉

族官僚,革除流弊,整顿吏治,创立新制,为孝文帝的继续改

革奠定了基础。

其一,重用人才,兴办学校,复礼乐,革旧习,禁止鲜卑

族内部通婚,接受汉族封建文化。466年,冯太后提拔中书令

高允、中书侍郎高闾及贾秀共同参与政事。“允历事五帝,出

入三省,五十余年,初无谴咎”,@冯太后对他极为看重。468

年,高允、李诉等上书请求设立学校,冯太后采纳他们的建

议,设置郡学,“置博士、助教各二人,学生六十人”,@尊孔崇

儒,以儒家经典教育青年。延兴二年(472),冯太后诏定祭祀

孑L庙的礼仪制度。延兴三年(473)。又“诏以孔子二十八世孙

鲁郡孔乘为崇圣大夫。给十户以供洒扫”。。488年,冯太后采

纳李彪建议,尊汉制,设立太子太傅,以教育太子,为推进北

魏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培养人才。

其二,实行班禄制,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北魏旧行

断禄之制,官无常俸。为整顿吏治,缓和矛盾,巩固统治,冯

太后听从高阊的主张,于太和八年(484)以孝文帝名义颁布

俸禄制,此制实行之初,一些不法官吏仍然我行我素,“是

秋,遣巡视者巡行天下,纠守宰之不法,坐赃死者四十余

人”。圆连外戚出身的秦、益二州刺史李洪之因为贪赃而

被枷往平城,冯太后召集文武百官,当面追赃定罪,因为

其为皇亲国戚,恩准其在家中自裁。从此,“食禄者蹋踏,

赇谒之路殆绝”。@

其三,修订律令。冯太后当政后,先后多次诏群臣定律

令。太和五年(481)冬,讫“凡八百三十二章,门房之诛十有

六,大辟之罪二百三十五,刑三百七十七,除群行剽劫首谋

门诛,律重者止枭首”。@后来又于太和八年(484)、太和十一

年(487)两次修定律令。冯太后诏“其五族者降止同祖。三族

止--(7,门诛止身”。0

其四,推行均田制。为打击豪右势力,增加国家税收,冯

太后采纳李安世的建议,于太和九年(485)规定:“诸男夫十

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

田三十亩,限四牛……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

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旧同时,遣使循行州郡,均天下

之田,劝课农桑,以农业为富民强国之本。此时孝文帝虽然

已l9岁,但对政事“优游恭己”,固并不参决。

其五,建立三长制。冯太后根据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

年(486)对北魏初年作为地方基层组织的宗主督护制进行

了改革,按照汉族封建统治的什伍里甲组织的形式,重建北

魏的地方基层机构,规定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

一党,邻、里、党各设一长,合谓三长,负责编制户籍,检查户

口,催征赋役,管理生产,维持治安。担任三长的人可以免除

一至二人的官役。因此,三长制得以大力推行。

其六,改革户调制度。北魏前期实行九品混通。九品混

通,虽有其名,流弊却很严重。太和十年(486),冯太后调整

了租调,规定“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以

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奴任耕、婢任绩者,八口当

未娶者四。耕牛二十头,当奴婢八。其麻布之乡,一夫一妇,

布一匹,下至牛,以此为降”。函

其七,宽待工商,释工奴,改善工商业者的待遇。冯太后

执政后,出于加强农业的需要,对手工业者再三采取宽松措

施,先于延兴二年(472)“诏工商杂伎,尽听赴农”。@允许工

商杂伎兼营农业,兼当地主。太和六年(482),诏日“自今户

内有工役者,推上本部丞,已下准次而授。若阶籍元勋,以劳

定国者,不从此制”。@这就打破了北魏建国以来,工商杂伎

不得为官仕进的禁令。

四、冯太后的历史地位

冯太后在北魏两次临朝期间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范

围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习俗等方面,其汉化改革

的程度远胜于北魏以来各朝所为。与历史上的女政治家吕

后、武则天、孝庄后相比,冯太后既有功成名就的一面,也有

为加强权力而不惜用各种手段诛戮戕杀,极力巩固自己地

蓄誊差 l X OA,D 67

2013年第6期

总第247期

-霞’II《皇殇

THE SILK ROAD 历史研究。

酒泉“石漆”与唐以前中国石油的发现和利用

刘丹丹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2o0092)

[摘要】中国人在先秦时期就发现了石油,至宋代正式命名,其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名称。至唐代,石油已用于照明、润滑

剂、医药、军事等方面。甘肃酒泉地区是我国最早发现、开采与利用石油的地区之一,因而此处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前途光明。

[关键词]石漆;石脂水05油;《梦溪笔谈》;酒泉地区

[中图分类号]K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6—0068-03

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历史可上溯至东汉时期,而

甘肃酒泉则是我国最早发现、开采与利用石油的地区

之一。至唐代,我国石油已经运用于照明、润滑剂、医

药、军事等方面。

石油的发现及得名

在古代文献中。石油有石漆、石脂、硫黄油、雄黄

油、猛火油等名称,①传世文献中“石油”一词最早见于

沈括《梦溪笔谈》。“石油”及其众多名称,大都源自其外

在特性。

位的一面。但是,在当时一个男权主宰的封建社会里,冯太

后能于临朝听政期间实行一系列改革,实属不易。她在北魏

临朝期间所做的一系列改革,对北魏鲜卑族的封建化,以及

对以后孝文帝的改革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冯太后

的开创之功,没有她在太和初期以及临朝期间的各项改革,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石油的国家,先秦典籍《易

经.革卦》记载:“象日,泽中有火。”有人认为,这里的

“火”是自燃的天然气。但也有可能是石油。首先,石油

和天然气有共生性。按照一般说法,天然气分为伴生气

和非伴生气两种。伴随原油共生,与原油同时被采出的

油田气叫伴生气。因此,一些产天然气的地方也产石

油。其次,古文献中描述的石油往往与泉水相杂,而天

然气则往往被描述为“气井”。因此,“泽中有火”不排除

是石油被燃烧的可能。

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在旧势力的重重包围下就难以实现。如

果没有冯太后从小对孝文帝进行严格的儒家教育,那么孝

文帝的改革会不会成为另一种历史,真是难以预料。作为中

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鲜有的成功改革,冯太后起到重大的历

史作用。

[注释]

①《魏书》卷13(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列传》,第328页。

②《魏书》卷13(皇后列传第一》,第321页。

③《魏书》卷13(道武宣穆皇后刘氏列传》,第325页。

④《魏书》卷105之三《天象志》,第1471页。

⑤邓艳珍:《魏晋女人的风味》,《职业圈》,第2007年第24期。

⑥《魏书》卷36(李顺列传》,第508页。

⑦《魏书》卷13(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列传》,第328页。

⑧《魏书》卷19上《景慕十二王上・京兆王子推列传》,第275页。

⑨《魏书》卷19中(it慕十二王中・任城王云列传》,第285页。

⑩樟新林:《冯太后对北魏封建化的历史作用》,《历史教学》,1997

年第7期。

⑥⑩《北史》卷13(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列传》,第239页。

⑩《魏书》卷105之三《天象志》,第1473页。

6 疆 i ◇鑫

⑩《北史》卷13(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列传》,第239页。

⑩《魏书》卷53(李冲列传》,第721页。

⑩《北史》卷13(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列传》,第240页。

⑩《魏书》卷48(高允列传》,第665页。

⑩《魏书》卷6《帝纪・显祖献文帝》,第84页。

⑩《魏书》卷7上《帝纪・高祖孝文帝》,第93页。

∞②《魏书》卷111(刑法志》,第2877页。

@《北史》卷3《高祖孝文帝本纪》,第46页。

④《魏书》卷1lO(食货志》,第1664页。

@《魏书》卷7下《帝纪・高祖孝文帝》,第108页。

③《魏书》卷1lO(食货志》,第1665页。

⑤《北史》卷3《高祖孝文帝本纪》,第42页。

④《魏书》卷7下《帝纪・高祖孝文帝》,第97页。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6-111257-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2-03 23:49:32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