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生活背景简介
德运和雀巢脱脂哪个好-
2023年2月14日发(作者:开工典礼致辞范文(通用6篇))
爱国诗人陆游的个人事迹
1爱国诗人陆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诗你一定很熟悉吧?这是我们语
文书上的《古诗
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里的诗句
。你可知道这首诗的作者——陆游的生平?现在我来介绍一下。陆游是我国南宋诗
人,生于公元1125年,是浙江绍兴人。他不仅聪明而且非常勤奋,在他12岁的时候就
可以写诗文了,在28岁时,赴临安考试,陆游考第一,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同时参加了考
试,秦埙考第二,考得没有陆游好。秦桧知道此事很不高兴,竟要降罪主考官,还利用
手中的权力将陆游除名了。秦桧是谁?他就杀死岳飞的大奸臣、大坏蛋。可怜的陆游直
到秦桧死后才出来做官。
陆游的一生非常坎坷。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战火纷飞。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
金国,经常攻打中原。当时的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被迫向南迁移,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之
中。少年时代的陆游就不得不随着家人逃难,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他从小受到父亲爱
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的品格。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
注意学习兵书。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
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然而直到40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
了自己多年的愿望。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将士的
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
境界。
然而,那个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只想偏安一隅、苟且偷生,把精忠报国的大元帅
岳飞都杀了,又怎么会让你陆游去上阵杀敌呢?——陆游被罢官了。他后来又当官、罢
官,一直被当权的投降派压制排挤,壮志难酬。
闲赋在家时的陆游一边关心国事,一边教育子女,他将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陆游
有七子一女。我们书中的那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他陪他的第七个儿子陆子聿读书时
写的。陆游告诫儿子: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固然重要,但还不够的。想做出一番成绩,
一定要亲身实践。
85岁的陆游抑郁而终。在临终前他写下了一首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
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这首诗中我们能看出陆游那至死
不渝的爱国情怀,死了都还想着收复失地。
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多首,这些诗中很多是写抗击侵略者的。他是我国着名的
爱国诗人。
同学们,你们记住他了吗?
2陆游的爱国故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代杰出的诗人,也是诗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今集存诗九
千三百余首。陆游生活在北宋后期至南宋前期,当时战争不断,百姓苦难深重,江山
支离破碎,陆游的诗歌充分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回荡着爱国忧民的激情,包
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他的诗毫无保留地体现了自己的肝胆肺腑。年轻时因触犯秦桧被黜之后,仍保持
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情,并一如既往;壮年之后坐卧所思仍是抗战立功、洗雪国耻。
这些在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都表现的很明显。即使是到了八十二岁的高龄,诗人的爱国
热情依然没有一丝衰竭,直至临终时,还写下来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表露出
念念不忘祖国统一的一片丹心。
陆游满怀对理想的执着和追求,而现实社会却使他的理想难以实现。于是诗人便
通过发挥充沛的想象,或运用独特奇妙的夸张,淋漓尽致的表达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雄
心壮志。陆游的诗中,还有不少篇章韵致翩翩,风采流溢,恰似画轴,有如乐曲,描绘
了祖国山河的美好,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
他的诗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艺术上也很有成就,陆游早年曾从江西派诗人曾几
学诗,后来,陆游否定了这个阶段的成果,改学屈原、陶渊明
、李白
、杜甫
、岑参等人,他们的人格和诗格使陆游叹服不已、推崇备至,他以其创作实践,剔
除了江西派留下的积弊。南宋后期诗人刘克庄评价陆游“近岁诗人,杂博者堆队仗,空
疏者窘材料,出奇者费搜索,缚律者少变化。惟放翁记问足以贯通,力量足以驱使,才思
足以发越,气魄足以陵暴。南渡而后,故当为一大宗。”
陆游的诗歌创作,植根于现实生活,基本特征表现为现实主义,同时许多诗中又
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陆游语言造诣很高,风格简练自然,一方面由于内容的扎实,
感情的充沛,诗人本无须专意于字句的雕琢,另一方面为了把主旨表达的清晰通畅,
使作品富有感染力,诗人也很重视在语言的锤炼上精益求精,追求新意,读起来亲切感
人。陆游的诗个体兼备,古诗豪健,律诗精工,绝句小诗,情趣盎然;他七绝被人誉为
“诗之正声”;而七律则被推崇为“诗家之能事毕,而七律之能事亦毕。”他的诗不仅
在当时,也给后世的诗坛以深刻的影响。梁启超在《读陆放翁诗》中写道“诗界千年靡靡
风,兵魂销尽国魂空。诗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更是把陆游的诗用来鼓
舞民族的斗志。
3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
南宋时期,金朝不断地攻打、侵占我国的领土,昏庸无能的南宋皇帝不断的向南
迁移,人们纷纷逃出家门到外地去避难,陆游就是过着“儿时万死避胡兵”的生活渐渐
长大的。
陆游受到父亲的影响,从小就有忧国忧民的思想,为了报国、救国,他非常好学,
决心要读万卷书,他尤其喜爱兵书,他不愿做一个纸上谈兵的书生,他的梦想是长大以后
成为一个“上马能击贼”的战士。
可是南宋时期是一个“报国无门,爱国有罪”的朝代,是奸臣秦桧和投降派掌握
政权的时期,它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总是跟金兵求和。陆游为了实现自己的抗金
志愿,几次三番被贬官,陆游觉得很郁闷,就呆在家里写诗,他一生写了九千三百多首诗
歌,其中许多诗都抒发了自己抗金杀敌、战死沙场、为国立功的心情。
陆游八十五岁的时候,生了一场重病,他知道自己的病很难治好了,但它对抗金
的事业仍然念念不忘,握着儿子的手说:“如果大军收复了失地,统一中原的那一
天,我们家里举行祭祀,你们一定不要忘了把胜利的消息告诉我啊!”说完他振奋起
精神,写下了著名的诗篇《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
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伟大的诗人陆游就是怀着这种悲愤的心情离开人世的,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如果
南宋的时候,人人都能像陆游一样,金国怎么敢不断向宋朝发动进攻?人人都像陆游一
样,宋朝又怎么会灭亡在蒙古族的铁蹄下呢?
我想我们虽然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是不是更应该
学习陆游一生热爱祖国,读书破万卷的精神,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把我们的祖国
建设的更加强大,让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富强。
4陆游的爱国故事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
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
(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
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
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
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
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
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
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
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
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
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
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
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
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
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
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
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
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
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
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
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
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
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5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宋朝时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30岁那年,陆游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
到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了名。认为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
仍然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与国建功立业。34岁时陆游终于当上了一个较大的官
职,但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陆游45岁那年,过上了军旅生活。他竭尽全力收复祖国失地,并多次亲临前线深
深地感受到了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因此,在这期间,他写下了不少爱国
诗篇。只因南宋皇帝屈服投降,陆游的愿望又被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一位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收复北方大好
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十分虚弱了。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光彩,嘴里不停
喘着粗气。可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他的眼前,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
《示儿》这首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翁。”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读完了这篇文章,我不禁热泪盈眶。陆
游弥留之际,还是对祖国念念不忘,他那强烈的爱国之情真是让人钦佩呀!陆游虽然去
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被后人广为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励着千万人的斗志。
从古至今,有多少爱国诗人呀,像文天祥
,他写过的《过零丁洋》这首诗中,最后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成了千古佳句。陆游的《秋夜将晓出黎门迎凉有感》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
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干师又一年。”“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
来。”也都让人拍手叫绝,而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更是脍
炙人口,他们都有着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心,作为新一代的华夏儿女,怎能不爱自己的祖
国呢?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祖国的明天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