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辛弃疾菩萨蛮与永遇乐对比

更新时间:2023-02-14 12:45:19 人在看 0条评论

辛弃疾菩萨蛮与永遇乐对比

正宗英系博美-


2023年2月14日发(作者:挂职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2篇))

宋词: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原文译文赏析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宋代: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

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译文】

春风柔和,阳光淡薄,已经是早春的季节了。刚脱掉棉袄,

换上夹层的青衫,我的心情很好。一觉醒来微微有些寒意,鬓上

的梅花妆现时已经乱了。

我日夜思念的故乡在哪里呢?只有在醉梦中才能忘却思乡的

愁苦。香炉是我睡的时候点着的,现在沉水香的烟雾已经散了,

而我的酒气却还未全消。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

日薄:谓早春阳光和煦宜人。

乍著:刚刚穿上。

梅花:此处当指插在鬓角上的春梅。一说指梅花妆。

沉水:即沉水香,也叫沉香,瑞香科植物,为一种熏香料。

【赏析】

“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

柔和,不象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南方早春人们

换著夹衫,欣喜万分。三、四两句接写昼寝醒后。“觉微寒是因为

刚刚”睡起“,仍扣早春。鬓发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冬去春

风闲适恬静,情绪基调是欢欣的。

下片转写思乡,情调突变。“故乡何处是”不仅言故乡邈远难

归,而且还含着“望乡”的动作,也就是说,白天黑夜,作者不

知多少次引颈北向,遥望故乡。“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话,却极

深刻沉痛。借酒浇愁,说明只有醉乡中才能把故乡忘掉,清醒时

则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忘”正好表明不能忘。这里正话反说加

一层转折,把此意表现得更加强烈:正因为思乡之情把作者折磨

得无法忍受,所以只有借醉酒把它暂时忘却,可见它已强烈到何

种程度。而作者之所以会有“忘”的念头和举动,不仅是为了暂

时摆脱思乡之苦,还同回乡几乎无望有关:如果回归有期,那就

存有希望,不会想到把它忘掉;惟其回乡无望,念之徒增痛苦,

才觉得不如忘却。真是不敢想却又不能不想,想忘偏又记起。这

种思想矛盾和精神痛苦,循环往复,不会完结。结尾二句具体描

写上句的“醉”字。“沉水”即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长长一

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醉深说明愁重,愁

重表明思乡之强烈。末句重用“消”字,句调圆转轻灵,而词意

却极沉痛。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词意含蓄隽

永。清照生当宋金对峙之际,她主张抗战,切望收复失地,对故

乡的刻骨怀念,即包含着对占领故乡的金国统治者的愤恨,对因

循苟且、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的谴责,渗透着强烈的爱国

主义感情。

扩展阅读:李清照诗词创作风格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

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

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

《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

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

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

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

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

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

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

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

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

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

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

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

“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

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

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

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

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

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

活,如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

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

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

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

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运用叠词,表达了自

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

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

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

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在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

法,是宋代的重要词论,也成为她词创作的理论依据,著有《漱

玉词》,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屹然为一大宗,人称“婉约

词宗”。沈谦《填词杂说》将李清照与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

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易安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

称“易安体”。“易安体”之称始于宋人。侯寅《眼儿媚》调下题

曰:“效易安体”。辛弃疾《丑奴儿近》调下题曰:“博山道中效易

安体”。词作自成一体,表明已形成鲜明的个性风神。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4-146762-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2-14 12:45:19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