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属于哪一类分散系
2022年十大公认最好看的小说-
2023年2月4日发(作者:毕业生实习自我鉴定范文(精选10篇))
专题06分散系
【知识框架】
【基础回顾】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
①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②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
2、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
3
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
Fe(OH)
3
胶体,化学方程式为
【技能方法】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胶体的重要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光通过胶体时所产生的光亮的通路的现象。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是
由于胶体微粒对光线的散射而形成的,溶液无此现象,故可用此法区别溶液和溶
胶。
②布朗运动:胶体粒子所作的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运动。布朗运动是分子运动
的体现。
③电泳现象: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
现象。工业生产中可利用电泳现象来分离提纯物质。
例如:在电泳实验中,Fe(OH)
3
胶体微粒向阴极移动,使阴极附近颜色加深,
呈深红褐色;而As
2
S
3
胶体微粒向阳极移动,使阳极附近颜色加深,呈深金黄色。
④胶体的聚沉:一定条件下,使胶体粒子凝结而产生沉淀。
胶体聚沉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A、加入电解质
B、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另一种胶体
C、加热。如:制皂工业生产中的盐析,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等等。
⑤渗析:依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利用半透膜把溶胶中的离
子、分子与胶粒分离开来的方法。利用渗析可提纯胶体。
2、胶体的应用
①工业除杂、除尘
②土壤的保肥作用
③豆腐的制作原理
④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⑤明矾的净水作用。
【基础达标】
1.用聚光手电筒照射下列分散系,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KOH溶液B.Fe(OH)
3
胶体
C.盐酸D.NaNO
3
溶液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溶液、浊液都不会产生丁达尔现象,所
以答案选B。
考点:考查胶体的性质
2.用特殊的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
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B.悬浊液
C.胶体D.乳浊液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分散
质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
级的超细粉末粒子,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胶体,选C。
考点:考查分散系的分类,胶体的判断。
3.一些城市多次出现雾霾黄色预警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霾主要
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
C.乳浊液D.胶体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雾霾是雾和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
组雾霾天气成的气溶胶系统。霾也称灰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
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非水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故雾
霾属于胶体,本题选择D。
考点:分散系的分类
4.胶体区别浊液和溶液的本质是()
A、丁达尔效应
B、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C、可以透过滤纸
D、能发生聚沉
▼
【答案】B
试题分析:
A、丁达尔效应能区别胶体和溶液,但不是本质区别,不选A;
B、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是区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本质,选B;
C、胶体能透过滤纸,溶液也能透过滤纸,但浊液不能透过滤纸,不
选C;
D、胶体能发生聚沉,但不是本质区别,不选D。
考点:胶体的本质。
5.朱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
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
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大小约为10
-9
m~10
-7
m
B.光是一种胶体
C.雾是一种胶体
D.发生丁达尔效应
▼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雾是胶体,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但本质原因是胶体的分散质直径大小,微粒直径大小1nm---
100nm(1nm=10
-9
m)或10
-9
m---10
-7
m,A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区分胶体、溶液的本质区别。
【能力提升】
1.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B.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C.SiO
2
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其性质稳定,不溶于强酸、强碱
D.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的展现
▼
【答案】C
试题分析:
A、“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A正
确;
B、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正确;
C、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和强碱反应,C错误;
D、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形成的,D正确,答
案选C。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判断
2.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
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
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胶体粒子带电荷,而胶体是电中性的,错误;
B、通电时,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而不是溶质粒子
分别向两极移动,错误;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错误。
考点:胶体的概念
3.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纳米)恢复了
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
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匀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B.分子直径比Na
+
小
C.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
【答案】C
试题分析:
A、“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纳米,因此均匀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
分散系属胶体,A错误;
B、钠离子形成的是溶液,所以分子直径比Na
+
大,B错误;
C、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正
确;D、胶体能透过滤纸,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胶体的性质
4.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
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
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A.胶体的电泳
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胶体的聚沉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血液属于胶体,食盐是电解质,“往伤口撒盐”实质是使胶体发生聚
沉现象,使血液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答案D。
考点:考查胶体的性质。
5.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加热会聚沉
B.产生丁达尔现象
C.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D.分散质颗粒大小在1-100nm之间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所以胶体区别于
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颗粒大小在1-100nm之间,选D。
考点: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终极闯关】
1.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
A.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B.牛油与NaOH溶液共煮,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食盐析出固体
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
D.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污染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取材于生活实际,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人体的血液为血
红蛋白胶体,血液透析即为胶体的渗析;牛油与NaOH溶液共煮发生
皂化反应,加入食盐便发生聚沉;C项是两种离子的双水解反应;D项
运用的是胶体的电泳。
考点: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2.FeCl
3
溶液、Fe(OH)
3
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都呈透明的红褐色
B.分散质颗粒直径相同
C.都比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都不会产生沉淀
D.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FeCl
3
溶液为黄色,错误;
B、FeCl
3
溶液分散质直径小于1nm,Fe(OH)
3
胶体分散质直径
在1nm~100nm范围内,错误;
C、溶液稳定,胶体比较稳定,正确;
D、只有胶体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
3.“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
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
效应④不能透过滤纸⑤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B.②③④
C.②③⑤D.①③④⑥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是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外观
特征均一、稳定,能透过滤纸。C项正确。
考点:胶体的性质
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
-9
m~10-7
m
之间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C.用聚光手电筒照射NACl溶液和Fe(OH)
3
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
3
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
【答案】C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
不同,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
-9
m~10-7
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
A正确;B.胶体的性质之一是丁达尔效应,即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
可发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C.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中不
能,所以用聚光手电筒照射NACl溶液和Fe(OH)
3
胶体时,产生的现
象不同,C错误;(OH)
3
胶体净水的原理是Fe(OH)
3
胶体能够
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目的,D正确;答案选
C。
5.清晨的树林,可以观测到一束的阳光透过树叶,射入林间,这是种现象源自胶体
的()
A.丁达尔效应B.聚沉
C.电泳D.折射
▼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清晨的树林,可以观测到一束的阳光透过树叶,射入林间这是胶体的丁达尔效
应,A对;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使胶体沉淀下来,这种现象是胶体的聚沉,通电时
胶粒往电极两端移动,这种现象是胶体的电泳。
考点:胶体的性质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