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各年级课外阅读要求及阅读书目
2023年9月9日发(作者:背影优秀教案(精选5篇))
国产轿车销量排名-
小学阶段课外阅读要求与阅读的书目(供参考)
一、阅读目标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应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2.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会浏览、略读、精读等读书方法。
4.能利用多种渠道扩展自己的阅读量,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学会摘记和写读书心得。
6.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7.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古诗和简短的文言文,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8.学会选择课外阅读书籍、报刊,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9.能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具有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0.在课外阅读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
二、阅读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一个保底量的要求:一到二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三到四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五到六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课标只给出了古诗背诵推荐篇目,没有给出具体的课外阅读书目或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语文教师要根据本地、本校、本班级学生的实际阅读状况,向学生推荐一些可读书目。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的选定,应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低年级,主要阅读短小的童话、寓言、儿歌童谣,兼顾科学小故事、小知识等,一般为绘本、拼音读物;中年级,主要阅读长篇的童话、寓言、儿童小说、科幻作品、民间故事、浅显的历史读物、科普读物等;高年级,主要阅读现代、当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经典名著、历史、地理、天文等书籍。
小学语文各学段推荐书目如下:
第一学段 一至二年级(低年级)
中国部分(15本)
1.《小猪唏哩呼噜》(小布头丛书) 孙幼军著 2.《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 周 锐著
3.《小老虎历险记》 汤素兰著 4.《亲爱的笨笨猪》 杨红樱著
5.《吃黑夜的大象》 白 冰著 6.《小巴掌童话百篇》 张秋生著
7.《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 梅子涵著 8.《泡泡儿去旅行》(小布老虎丛书) 薛 涛著
9.《三毛流浪记》 张乐平著 10.《小脚丫图画书系列》 张美妮编
11.《八点猴和狐狸皮裤》 张彦平著 12.《365 夜儿歌》 许海琼编
13.《人参娃娃》 高 玮、陈婷婷著 14.《弟子规》 李毓秀著
15.《三字经》 王应麟著
外国部分(15本)
16.《爱心企鹅》(绘本) [德]克里斯蒂安·贝尔格著
17.《逃家小兔》(绘本) [美]玛格丽特·怀兹·布朗著
18.《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 [加拿大]菲比·吉尔曼著
19.《我会把你治好的》(绘本) [德]雅诺什著
20.《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 [英]山姆·麦克布雷尼著
21.《安徒生童话》 [丹麦]安徒生著
22.《格林童话》 [德]雅科布·格林、威廉·格林著 23.《伊索寓言》 [古希腊]伊索著
24.《爱丽丝漫游奇境》 [英]刘易斯·卡罗尔著 25.《列那狐传奇故事》 [法]季诺著
26.《大战火星人》 [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著 27.《小人国大人国》 [英]江奈生·斯威夫特著
28.《洋葱头历险记》 [意大利]贾尼·罗大里著 29.《鹅妈妈的故事》 [法]贝洛著
30.《木偶奇遇记》 [意大利]科洛迪著
低年级古诗背诵(12首)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
1.江南(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
3.春晓(春眠不觉晓) 孟浩然
5.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7.悯农(春种一粒粟) 李 绅
2.咏鹅(鹅鹅鹅) 骆宾王
4.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杜 甫
6.悯农(锄禾日当午) 李 绅
8.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李 白
9.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王之涣 10.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白居易
11.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贾 岛 12.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孟 郊
第二学段 三至四年级(中年级)
中国部分(20本)
1.《皮皮鲁传》《鲁西西传》 郑渊洁著 2.《乌丢丢的奇遇》
3.《怪老头儿》 孙幼军著 4.《大林和小林》
5.《高士其科普童话》 高士其著 6.《管家琪幽默童话系列》
7.《中国古今寓言》 穆 劼著 8.《金波儿童诗选》
9.《草房子》 曹文轩著 10.《男生贾里》《女生贾梅》
11.《淘气包马小跳系列》 杨红樱著 12.《男生熊小雄和女生蒙小萌》13.《我要做好孩子》 黄蓓佳著 14.《西游记》
15.《科幻故事大世界-天外来客》 金 涛著
16.《中国民间故事》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7.《中外名人故事》 光明日报出版社
18.《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 叶永烈著
19.《十万个为什么》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中华上下五千年》 宁夏少年儿童出版社
外国部分(20本)
21.《克雷洛夫寓言》 [俄罗斯]克雷洛夫著
22.《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德]于尔克·舒比格著
23.《时代广场的蟋蟀》 [美]乔治·塞尔登著
24.《水孩子》 [英]查尔斯·金斯利著
25.《小鹿班比》 [奥地利]费利克斯·萨尔登著
26.《长袜子皮皮》 [瑞典]阿斯特里德·林格伦著
27.《魔法师的帽子》 [芬兰]托芙·杨松著
28.《吹牛大王历险记》 [德]埃·拉斯伯、戈·毕尔格著
29.《丛林故事》 [英]吉卜林著
30.《一千零一夜全集》(全6册)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31.《一百条裙子》 [美]埃莉诺·埃斯特斯著
32.《两个小洛特》 [德]埃里希·凯斯特纳著
33.《浪漫鼠德佩罗》 [美]凯特·迪卡米洛著
34.《蓝熊船长的13条半命》 [德]·莫尔斯著
35.《神秘的头盔》等(冒险小虎队系列) [奥地利]托马斯· 布热齐纳著
36.《凡尔纳选集》(精选集) [法]儒尔·凡尔纳著
37.《长腿叔叔》 [美]简·韦伯斯特著
38.《北风的背后》(雅典娜童书小经典) [英]乔治·麦克唐纳著
金 波著
张天冀著
管家琪著
金 波著
秦文君著
孙卫卫著
吴承恩著
39.《椋鸠十动物小说全集》 [日]椋鸠十著
40.《亲爱的汉修先生》 [美]贝芙莉·克莱瑞著
中年级古诗背诵篇目(28首)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
1.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贺知章
2.所见(牧童骑黄牛) 袁 枚
3.鹿柴(空山不见人) 王 维
4.风(解落三秋叶) 李 峤
5.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 李 白
6.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 范仲淹
7.忆江南(江南好) 白居易
8.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 胡令能
9.池上(小娃撑小艇) 白居易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王 维
11.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李 白
1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杜 牧
13.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李 白
14.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 轼
15.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杨万里
16.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杜 牧
17.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 甫
18.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李 白
19.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叶绍翁
20.绝句(迟日江山丽) 杜 甫
21.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卢 纶
22.江雪(千山鸟飞绝) 柳宗元
23.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王安石
24.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李 白
25.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 刘禹锡
26.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范成大
27.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范成大
28.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郑 燮
第三学段 五至六年级中国部分(20本)
1.《稻草人》 叶圣陶著
2.《蓝鲸的眼睛》 赵冰波著
3.《蓝调江南》 金曾豪著
4.《骑扁马的扁人》(诗歌) 王立春著
5.《寄小读者》 冰 心著
6.《三国演义》 罗贯中著
7.《水浒传》 施耐庵著
8.《论语》 孔 子著
9.《少女的红发卡》 程 玮著
10.《青铜葵花》 曹文轩著
11.《女儿的故事》 梅子涵著
(高年级) 12.《第三军团》 张之路著
13.《今天我是升旗手》 黄蓓佳著
14.《芝麻开门》 祁 智著
15.《漂亮老师和坏小子》 杨红樱著
16.《e班e女孩》 张 弘著
17.《呼兰河传》 萧 红著
18.《中国出了个》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
《生命的密码》 谈家桢著 《七彩的分光》 王大珩著
《灵性的王国》 张香桐著 《悠长的岁月》 贾兰坡著
《神奇的符号》 苏步青著 《与鸟儿一起飞翔》 郑作新著
《无尽的追问》 王淦昌著
20.《少年全球通》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外国部分(20本)
21.《骑鹅旅行记》 [瑞典]拉格洛芙著
22.《夏洛的网》 [美]EB·怀特著
23.《希腊神话》 [德]施瓦布著
24.《小王子》 [法]圣埃克苏佩里著
25.《王子与贫儿》 [美]马克·吐温著
26.《苦儿流浪记》 [法]埃克多·马洛著
27.《窗边的小豆豆》 [日]黑柳彻子著
28.《汤姆·索亚历险记》 [美]马克·吐温著
29.《鲁滨逊飘流记》 [英]丹尼尔·笛福著
30.《格列佛游记》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著
31.《哈利·波特》系列 [英]J·K·罗琳著
32.《爱的教育》 [意大利]亚米契斯著
33.《蓝的海豚岛》 [美]斯·奥台尔著
34.《福尔摩斯探案集》 [英]柯南·道尔著
35.《做个快乐少年人》 [澳大利亚]安德鲁·马修斯著
36.《昆虫记》 [法]法布尔著
37.《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海伦·凯勒著
38.《外国历史故事》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39.《莎士比亚戏剧故事》 [英]查尔斯· 兰姆、玛丽·兰姆著
40.《世界上下五千年》 宁夏少年儿童出版社
高年级古诗背诵篇目(30首)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
1.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 高 鼎 2.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3.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 4.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李白 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7.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高 适 8.乐游原(向晚意不适)
9.蜂(不论平地与山尖) 罗 隐 10.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11.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杜 牧 12.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
13.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张志和 14.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15.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 王安石 16.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
1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苏 轼
18.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苏 轼
19.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
苏 轼
王昌龄
王之涣
李商隐
王 翰
杜 甫
张 继
王安石
20.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陆 游
2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 陆 游
2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杨万里
23.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 朱 熹 24.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 林 升
25.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 翁 卷 26.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王 维
27.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 王 冕 28.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于 谦
29.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李清照 30.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龚自珍
(0210)《古代散文》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甲骨卜辞、 和《易经》中的卦、爻辞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萌芽。
2.深于比兴、 ,是先秦散文的突出特点。
3.《 》长于描写外交辞令。
4.《国语》的突出特点是长于 。
5.“兼爱”、“非攻”是 思想的核心。
6.先秦诸子中, 善养“浩然之气”。
7.先秦诸子中, 提出了“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的观点。
8.荀子的《 》是我国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
9.《鵩鸟赋》是 的赋。
10.枚乘的《 》标志着散体赋的正式形成。
11.“破釜沉舟”出自《 》。
12.对偶、辞藻、用典和声律是 的主要特征。
13. 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14.“文以气为主”、“诗赋欲丽”是 提出的著名观点。
15.《大人先生传》的作者是 。
16.嵇康的代表作是《 》。
17.西晋作家中, “善为哀诔之文”。
18.《归去来兮辞》可以说是 辞仕归隐的宣言书。
19.《别赋》、《恨赋》的作者是 。
20.孔稚圭的《 》以山灵的口吻,讽刺了“身居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假隐士。
21.唐代古文运动发生在 时期,是一次提倡散文、
的文体改革运动。
22.苏轼称 “文起八代之衰”。
23.《论佛骨表》是 的论说文。
24.由于唐代 的大量创作,寓言才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25.鲁迅称晚唐 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26. 在韩愈“不平则鸣”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观点。
27.欧阳修的《 》用21个“也”字置于句尾,既增加了文章
的抒情气氛,又增强了文章的咏叹情调。
28.既平易自然又委婉曲折,是 散文的风格。
29.“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是 的主张。
30. 编选了《唐宋八大家文钞》。
6 31.清代骈文中兴,成就最显著的作家是 。
32. 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
33. 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并首倡“义法”说。
二、解释题
1、春秋笔法 2、古文运动 3、气盛言宜 4、四六文
5、冨吴体 6、燕许大手笔 7、简而有法 8、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9、“童心”说 10、义法
三、简答题
1、《春秋》记事的特点。
2、《战国策》的语言特。
3、《冯谖客孟尝君》是怎样刻画冯谖形象的?
4、《论语·侍坐》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5、《孟子》的论辩艺术。
6、《墨子》散文的主要特点。
7、《荀子》一书的比喻有何特点?
8、贾谊、晁错散文比较。
9、建安时期散文的特点。
10、简述南北朝的文风。
11、陆贽骈文的突出特点。
12、古文运动兴起的原因。
13、中唐、北宋古文运动的异同。
14、“唐宋八大家”称谓的由来。
15、王安石散文的主要特点。
16、苏辙的“养气”说。
17、苏轼提倡的“辞达”。
18、归有光散文的特。
四、论述题
1、先秦散文的总体特征。
2、《左传》的艺术特点。
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4、《庄子》的艺术成就。
5、为什么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6、唐代古文运动的成就。
7、韩愈的古文理论。
8、韩愈《张中丞传后叙》的艺术特点。
9、韩愈在散文史上的地位。
7 10、柳宗元对散文发展的贡献。
11、欧阳修散文的风格特。
12、曾巩散文的特点。
13、苏轼的古文主张。
14、苏轼散文的风格特。
15、晚明小品文的特点。
(0210)《古代散文》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填空题
1、铜器铭文 2、深于取象 3、《左传》 4、记言 5、墨子 6、孟子
7、庄子 8、《赋篇》 9、贾谊 10、《七发》 11、《史记·项羽本纪》
12、骈文 13、曹操 14、曹丕 15、阮籍 16、《与山巨源绝交书》
17、潘岳 18、陶渊明 19、江淹 20、《北山移文》
21、贞元、元和 反对骈文 22、韩愈 23、韩愈 24、柳宗元
25、小品文 26、欧阳修 27、《醉翁亭记》 28、欧阳修 29、苏轼
30、茅坤 31、汪中 32、张岱 33、方苞
二、解释题
1、春秋笔法:相传孔子编纂《春秋》时,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寓褒贬之意。这种以一字为褒贬,寓褒贬于叙事之中,含蓄谨严而带有倾向性的文字,人们就称为“春称笔法”。
2、古文运动:指发生在中唐贞元、元和时期和北宋时期,由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领导的一次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的斗争运动,是一次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改革运动。
3、气盛言宜:韩愈继承孟子、曹丕的文气说,把文气和语言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水和浮物的关系:“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韩愈认为气指作家思想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勤学若练、提高艺术水平两方面。韩愈明确指出作家思想道德和学识的好坏,一定要在文章中表现出来,强调作家必须提高道德和学识修养,文章才能气势充沛。
4、四六文:骈文讲究对偶、辞藻、用典、声律,句式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又因李商隐把他的骈文集取名为《樊南四六》,故骈文又称四六文。宋代的骈文叫宋四六。
5、冨吴体:初唐武则天时期,富嘉谟与吴少微,二人友善,好尚相同,文风相似,在当时作者中,自为一体,被称为富吴体,特点是力矫徐庾余风,以经典为本,崇尚典雅。
6、燕许大手笔:开元年间,张说、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张说在玄宗时任中书令,封燕国公。苏颋在武则天时袭封许国公,玄宗时为宰相。朝廷的重要文件大多出于他二人之手,如为天子起草的制、敕,也有代臣起草的表、状,所谓“大手笔”者,即指这类文字。
7、简而有法:欧阳修提出了“简而有法”的主张。“简”是指对题材的取舍剪裁,要意深言简,有高 8 度的概括力;“法”是指艺术技巧,要写得生动形象,于含蓄中寓有褒贬。
8、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所谓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指作家要无拘无束,自由抒写,又要波澜横生,千姿百态。文理要出于自然,姿态要千变万化。
9、“童心”说:李贽认为:“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李贽所谓“童心”、“真心”,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赤子之心和真情实感。李贽大声疾呼,强调“童心”之真,痛斥当时文坛之假,表明他主张发扬个性,抒写真情实感。
10、义法:方苞的古文主张。“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又书货殖传后》)就是说言之有物而文有条理。若结合方苞其他论述作总体的归纳,则“义”主要指文章的意旨、论断与褒贬,“法”主要指文章的布局、章法与文辞。
三、简答题
1、①文辞简略,叙事简若大纲,往往一二短句便记一事,有点类似今天的标题新闻;②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③“简而有法”,用语严谨精确,一字不苟。
2、语言铺张扬厉,辩丽恣肆。《战国策》主要记载纵横捭阖的策士之辞,这些说辞铺张扬厉、辩丽横肆,主要表现为极力铺陈排比,夸张渲染,在散体中包容着大量的骈辞俪句,具有辩丽恣肆,纵横驰骋的特点。
3、《战国策》刻画冯谖形象,欲扬先抑,层层深入,愈转愈奇;还通过孟尝君左右之人对冯谖“笑之”、“恶之”,孟尝君对冯谖“市义”之举“不悦”等描写,来反衬冯谖的奇异性格和不凡见识。
4、孔子的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子路的直爽鲁莽;冉有、公西华的谦逊谨慎;曾皙的淡泊洒脱;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孟子》文章的突出特点是讲究论辩艺术。他特别注意论辩方法,讲究论辩技巧。善设机巧,引人入彀。
6、《墨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讲究逻辑。另一特点是崇尚质朴,不重文采。
7、《荀子》中的比喻极富特,常用一连串的比喻,层见叠出。如《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类似的取譬设喻,几占全文之半。
8、贾谊和晁错都主张重农抑商、削弱诸侯势力、抗击匈奴侵扰,为文皆疏直激切,尽所欲言。但贾谊颇有迂阔之论,不如晁错之文具体切实,极少空疏之谈。贾谊之文富于文采,有战国纵横之风;晁错之文气势恢宏,明快畅达,论析透辟,冷峻严谨,颇有先秦法家之风。
9、建安时期的散文,突破了传统礼教规范的束缚,扫荡了经学牵强附会烦琐求证的作风,形成了清峻、通脱、骋词、华靡的文风。
10、南北朝时期,文风趋向靡丽,语言更尚骈偶,散文逐渐被骈文取代。特别是南朝,贵绮丽,尚辞采,重骈俪,文坛是骈文的天下;北朝的文章尽管也注重骈偶,而文风却不同,贵质朴,尚征实,求朴野,散体的成就超过南朝。
11、中唐时期,最富盛名的骈文家是陆贽。他的骈体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不用典,不征事,不用华丽 9 的辞藻,完全以自己浅近朴素的语言写出。
12、古文运动的兴起是政治改革的需要,也是文体改革的需要。
13、北宋古文运动和唐代古文运动在提倡古文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也有不同之处:第一是北宋古文运动是和诗歌革新运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第二是唐代古文运动在改革文风方面,主要是反对浮艳纤弱的文风,北宋古文运动除了要求革除浮艳纤弱的文风外,还要反对艰涩怪僻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唐代古文运动的缺陷。
14、最初将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成集刊行的,是明初朱右(一作佑)的《八先生文集》,可惜此书已不传,无法知道他把这八个作家的作品编选成集的初衷。后来唐顺之又有《文编》一书,选录唐宋散文作品,除韩、柳、欧、王、三苏和曾八人以外,它无所取。嘉靖时古文家茅坤在此基础上编选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一名,即由此而来。
15、王安石的散文,政治思想性和学术性较强,行文简洁,笔力劲健,文风刚健峭拔。
16、苏辙论文提倡“养气”说。他继承孟子的“养气”和韩愈的“气盛言宜”的主张,强调养气对文章的重要作用。苏辙所说的“气”,指作者的思想修养、精神状态,表现在作品里就是气势。“气”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靠后天培养的。养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内心修养,二是增加阅历和见识。
17、苏轼强调“辞达”。要使物既“形于心”又“形于手”,作者必须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所以苏轼特别重视“辞达”,要求辞要达意、言能尽意。他在《与王庠书》中说:“孔子曰:‘辞达而已矣。’辞至于达足矣,不可以有加矣。”《答谢民师书》也说:“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苏轼认为作家要对事物了然于心,了然于口与手,意之所至,笔亦随之,把客观事物和人们的微妙心灵准确地、恰如其分地用言辞表达出来。
18、归有光的散文,从内容上看,大多记一些日常生活琐事,并无惊人的事件、曲折的过程,但由于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于细微毫末处寄寓情意,给人的印象就异常深刻。从艺术上看,他善于即事抒情,用朴素简练的文笔剪辑刻划一些日常生活的断片,以寄托情感和理想,纡徐平淡,娓娓而谈,如叙家常,亲切动人,正所谓“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四、论述题
1、先秦散文,特别是战国文章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浓厚的政治彩;其次,发愤著书;再次,文史哲三位一体;最后,“深于比兴”,“深于取象”。
2、①长于叙事;②长于描写战争;③长于描写外交辞令。
3、①塑造了姿态各异的人物形象;②语言铺张扬厉,辩丽恣肆;③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鲜明惊醒而富有启发性。
4、①庄子是一个哲学家,同时又富于诗人气质,因而他常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②《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形象怪谲;③《庄子》散文词汇丰富,而又运用自如,善于对事物进行细致、生动的描绘。
5、首先,在遭遇不平而发愤著书,通过著作鸣不平于天下后世这一点上,司马迁和放逐之后“乃赋《离骚》”的屈原是十分相似的;其次,《史记》能够通过对人物生活经历的具体描绘,栩栩如生地再现出人物的鲜明形象和性格特征。这种具有个性化彩的人物描写,是《史记》的人物传记富于文学特征的又一个原因;再次,《史记》在描写历史人物时,寄寓著作者的褒贬和鲜明的爱憎感情。
10 6、在政治思想方面,排斥了佛老,加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在文学方面,对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进行了革新,确立了一种切合实际,便于表情达意的新散文,缩小了骈文的应用范围,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性散文,并由此促进了其它文学形式如传奇、变文的发展;在影响方面,对宋代的诗新运动、明代的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潮、清代桐城派的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文以载道;不平则鸣;气盛言宜;陈言务去、词必己出;不专一能、怪怪奇奇。
8、最大的特是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前半部分侧重议论,针对污蔑许远的谬论进行驳斥,在驳斥中补叙许远的事迹。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重记叙南霁云的动人事迹,并补叙了张巡、许远的一些轶事。前者之议论为后者叙事之“纲领”,后者之叙事是为前者之议论提供事实佐证。其次是人物形象刻画得鲜明突生动,光彩照人。再次,本文气势充沛,激情饱满,无论叙事抒情,作者的主观感情彩均极为浓厚,饱含其对英雄的信任与景仰。
9、韩愈领导了中唐的古文运动,提出了一整套古文理论主张,解决了以前散文家没有解决或没有解决好的问题。韩愈为中唐古文运动组织了一支人数众多的队伍,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古文作家,使中唐的古文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韩愈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有意识地以散体取代骈体,给统治文坛数百年的骈文以致命的打击,为恢复先秦两汉散文的优良传统作出了贡献。
韩愈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散文,形成一种规范性的文体,具有雄健奔放、波澜壮阔的风格特征,对扫荡六朝以来的柔靡文风起了摧枯拉朽的作用。
韩愈是继司马迁之后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散文理论和典范作品,以至他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集前人之大成,而又给予后世巨大的影响。
10、①柳宗元同韩愈一起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提倡古文,打垮了骈文的统治地位,使散文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②柳宗元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各体散文都有很大的成就。柳宗元的传记文,大量为平凡百姓立传,突破了史传传统,具有重大意义;柳宗元大量创作寓言,第一次把寓言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富有文学意味和斗争性的文体,使它彻底摆脱了对其他文体的依附地位;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成就最大,代表了我国古代山水文学的最高成就。
11、欧阳修散文总的风格特是既平易自然又委婉曲折,即使在强烈抒情时亦如此。平易自然是宋代散文的共性,委婉曲折则是欧阳修散文的个性。所以欧阳修散文别具一种回旋跌宕的韵味,形成了感慨唱叹、委婉曲折,从容自得的所谓“六一风神”。
12、曾巩擅长为古书作序,如《〈战国策〉目录序》、《<列女传>目录序》等;曾巩的散文善于叙事,长于说理而短于抒情;曾巩赞成欧阳修“简而有法”的主张,注重语言的言简意深、概括凝练,形成了曾文典雅洁净的语言特;曾巩的文风柔婉纡徐、平和庄重。
13、在文道观上,苏轼坚持文道统一,但他更重文,重视文章的文学性;在语言上,苏轼强调“辞达”。要使物既“形于心”又“形于手”,作者必须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所以苏轼特别重视“辞达”,要求辞要达意、言能尽意;在文章风格上,苏轼崇尚自然,反对雕琢。
14、苏轼的散文具有雄健奔放、挥洒自如的风格。正如他自己所说:“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他的论说文,引证史实,指斥时弊,写得明晰透辟,气势磅礴,雄辩滔滔。其他文章写得自由随便,自然流畅,随手拈来,信笔挥洒,言简意明,饶多意趣。真 11 所谓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15、晚明小品文不是代圣人立言,不是宣传传统意识的“平正”的大块文章,也不是应世干禄而苦用心机的大著作,与“高文典册”、“肉食大言”的庙堂文学不同。而是不讲“性理”,不受形式拘束,以性灵为主要选择,不肯言他人之所言,而言其所不敢言,运用自然清新甚至口头语言,抒写自我感受之作。上至宇宙之大,下至蚊蚋之微,无所不写;游山玩水,吟风弄月;说理言情,往来小简,信手拈来,有则多写便长,无则少写便短,随心所欲,自由活泼,隽永有味,富于个性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甲骨卜辞、 铜器铭文 和《易经》中的卦、爻辞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萌芽。
2.《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史,也是中国第一部已成篇章、初步成型的古代散文集。
3.《左传》是采用鲁国历史纪年而传周、晋、宋、齐、楚、郑等国之事的著作。
4. 辛弃疾的散文主要是奏议,尤其是《十论》、《九议》最有名。
5.秦朝有成就的散文家惟李斯一人,而且体现他的散文成就的是他的说理文《谏逐客书》。
6.西汉后期的散文,首先值得重视的是桓宽的《盐铁论》。
7.最能代表陈子昂复古革新理论的是他的《修竹篇序》。
8.柳宗元的散文成就是多方面的,比如山水游记、寓言小品、文学传记等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在写法上也独具特。
9.《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在秦国为相时召集门客集体撰写的。
10.“韩柳欧苏”为唐宋散文宗匠,其中苏轼后出,但成就更为突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春秋至战国初的思想学术界,大体是儒家、道家、墨家的天下。下列那部著作不是这三大学派的代表著作( )。
A.《论语》 B.《老子》 C.《墨子》 D.《战国策》
2.( )标志着论说文已经摆脱语录体形式,开始进入专题性论说文阶段。
A.《论语》 B.《老子》 C.《墨子》 D.《庄子》
3.中国古代散文的振兴并再次形成高潮是在( )。
A.汉代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清朝
4.( )是我国的第一部断代史,史学价值很高,对后代正史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A.《艺文志》 B.《文心雕龙》 C.《汉书》 D.《史记》
5.被鲁迅先生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 )
A.陆机 B.潘岳 C.曹操 D.陶渊明
6.下列作品中不能代表北朝散文的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
A.郦道元的《水经注》 B.杨之《洛阳伽蓝记》
C.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D.阮籍的《大人先生传》
7.传统散文发展和繁荣的辉煌时期是( )
A.先秦 B.唐宋 C.魏晋南北朝 D.元明清
12 8.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是( )
A.张说 B.陈子昂 C.梁肃 D.韩愈
9.( )既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编年体通史,史学价值很高,又是一部具有较大天文学价值的著作。
A.《文心雕龙》 B.《汉书》 C.《史记》 D.《资治通鉴》
10.笔记散文的兴盛在( )。
A.明清 B.南宋 C.先秦 D.隋唐
11.被称作明一代“绝代的散文家”的是( )。
A.张岱 B.徐霞客 C.刘侗 D.王思任
12.清初散文在思想内容上共同的特是主张( )。
A.文以载道 B.经世致用 C.知人论世 D. 传道明心
13.下列不属于“桐城派”作家是( )。
A.方苞 B.姚鼐 C.刘大櫆 D.戴名世
14.中国散文史上第一个山水游记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是( )。
A.韩愈 B.柳宗元 C.王维 D.刘禹锡
15.史传散文,是在 ( )流传之后产生并发展成型的。
A.《左传》 B.《春秋》 C.《战国策》 D.《论语》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唐宋八大家
2、《战国策》
3、老庄
4、正始散文
13 5、古文运动
三、简答题 (每题5分,共15分)
1、从散文发展和成型的视角谈谈《尚书》的几个特征。
2、简述韩愈的古文理论。
3、简述王安石记叙散文的主要特。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 论述柳宗元对散文发展的贡献。
14
2、《史记》作为形象的历史,人物的画廊,为后代散文家和散文创作所借鉴的方面表现在那些方面?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甲骨卜辞、 铜器铭文 和《易经》中的卦、爻辞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萌芽。
2.《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史,也是中国第一部已成篇章、初步成型的古代散文集。
3.《左传》是采用鲁国历史纪年而传周、晋、宋、齐、楚、郑等国之事的著作。
4. 辛弃疾的散文主要是奏议,尤其是《十论》、《九议》最有名。
5.秦朝有成就的散文家惟李斯一人,而且体现他的散文成就的是他的说理文《谏逐客书》。
6.西汉后期的散文,首先值得重视的是桓宽的《盐铁论》。
7.最能代表陈子昂复古革新理论的是他的《修竹篇序》。
8.柳宗元的散文成就是多方面的,比如山水游记、寓言小品、文学传记等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在写法上也独具特。
9.《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在秦国为相时召集门客集体撰写的。
10.“韩柳欧苏”为唐宋散文宗匠,其中苏轼后出,但成就更为突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D 2B 3A 4C 5C 6B 7B 8B 9D 10B 11A 12B 13D 14B 15B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2、《战国策》: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3、老庄:庄子和老子合称老庄,同属道家学派。
4、正始散文:谈玄的论文大量出现,善谈名理成为一大内容。另一内容即是针对司马氏黑暗政治恐怖和虚伪提倡名教进行讽刺和抨击的文章,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与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就是其代表。两篇文章的艺术异同:前者直言指斥,言辞激烈而掷地有声,酣畅淋漓,辞采瑰奇,骈散相间,譬喻警拔,具有震撼人心;后者反言讥讽,嬉笑怒骂尽揶揄之能事。嵇、阮的散文,既继承建安散文重抒情重文采重个性的特点,又有鲜明独特的现实内容,是散文在重艺术特质方向上发展的重要一环。
5、古文运动:指发生在中唐贞元、元和时期和北宋时期,由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领导的一次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的斗争运动,是一次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改革运动。
三、简答题 (每题5分,共15分)
1、 从散文发展和成型的视角谈谈《尚书》的几个特征。
第一,《尚书》与甲骨文、铜器铭文、卦爻辞比较,不再是语句或语段形式,而是成篇的文章。
15 第二,《尚书》标志着中国政论性散文文体的滥觞。
第三,《尚书》是记言的。
2、简述韩愈的古文理论。
文以载道;不平则鸣;气盛言宜;学古创新。
3、简述王安石记叙散文的主要特。
第一, 记叙中多发议论,即使游记、抒情之作,也偏于议论,而且往往以议论见长;
第二, 记叙中的议论,也不同于前人和同辈作家,多即事言理,他往往以政治家的眼光,从事件中抽译出更高一层的这里或发表其独特的见解。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论述柳宗元对散文发展的贡献。
①柳宗元同韩愈一起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提倡古文,打垮了骈文的统治地位,使散文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②柳宗元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各体散文都有很大的成就。柳宗元的传记文,大量为平凡百姓立传,突破了史传传统,具有重大意义;柳宗元大量创作寓言,第一次把寓言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富有文学意味和斗争性的文体,使它彻底摆脱了对其他文体的依附地位;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成就最大,代表了我国古代山水文学的最高成就。
2、《史记》作为形象的历史,人物的画廊,为后代散文家和散文创作所借鉴的方面表现在那些方面?
第一,《史记》写人物在选材和构思上能抓住主要事件,突出人物性格;
第二,《史记》刻画人物性格多用“互现法”;
第三,《史记》善于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刻画;
第四,《史记》写人,不但写大事,突出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还常常写些小事,写些显示人物性格的典型细节;
第五,《史记》人物写得形象生动,与语言运用的突出成就关系甚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司马迁称《左传》是左丘明所作,故《左传》又称 。
2.范仲淹的 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3.秦朝有成就的散文家惟李斯一人,而且体现他的散文成就的是他的说理文
。
4.贾谊的 是西汉政论文的典范作品,也可以说是后世专题性政论的始祖。
5.《汉书》、《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 。
6.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是 。
7.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化宗,诗、词创作和学术撰著都有杰出成就,而散文创作的成就尤其突出,今存散文有五百余篇 、 、 、 、 、
以及 ,各体皆工。
16 8.鲁迅称晚唐 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9.辛弃疾的散文主要是奏议,尤其是 、 最有名。
10.顾炎武学问渊博,有 之誉,诗和散文均有成就。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战国中叶分别代表儒家、道家的学术性的散文名作是( )
A.《论语》和《老子》 B.《春秋》和《战国策》
C.《墨子》和《左传》 D.《孟子》和《庄子》
2. 笔记散文的兴盛在( )。
A.明清 B.南宋 C.先秦 D.隋唐
3.中国古代散文的振兴并再次形成高潮是在( )。
A.汉代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清朝
4.( )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也是一部拔出流俗的散文名著。
A.《汉书》 B.《史记》 C.《论衡》 D.《文心雕龙》
5.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是( )
A.张说 B.陈子昂 C.梁肃 D.韩愈
6.( )既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编年体通史,史学价值很高,又是一部具有较大天文学价值的著作。
A.《文心雕龙》 B.《汉书》 C.《史记》 D.《资治通鉴》
7.苏洵的( )是为人传诵的言兵的名作。
A.《木假山记》 B.《六国论》 C.《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D.《名二子说》
8.《前赤壁赋》的作者是( )。
A.苏洵 B.苏轼 C.黄庭坚 D.陈师道
9.( )是古代散文集大成的时代,也是突破传统,面对世界,孕育新体散文,向现代散文过度的变革时代。
A.先秦 B.明代 C.清代 D.唐代
10.《项脊轩志》的作者是( )。
A.王慎中 B.宋濂 C.归有光 D.王世贞
11.称得上是一篇“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典型之作的是( )。
A.胡铨的《戊午上高宗封事》 B.李纲的《上高宗十议札》
C.岳飞的《南京上高宗书》 D.陈东的《上高宗第一书》
12.被鲁迅先生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 )
A.陆机 B.潘岳 C.曹操 D.陶渊明
13.下列不属于“桐城派”作家是( )。
A.方苞 B.姚鼐 C.刘大櫆 D.戴名世
14.中国散文史上第一个山水游记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是( )。
A.韩愈 B.柳宗元 C.王维 D.刘禹锡
15.史传散文,是在 ( )流传之后产生并发展成型的。
A.《左传》 B.《春秋》 C.《战国策》 D.《论语》
17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竹林七贤
2、 古文运动
3、 初唐四杰
4、骈文
5、《春秋》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庄子》散文的成就。
2.简述建安时期散文的特点。
18
3.简述《战国策》中的说辞的特点。
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论述韩愈散文的成就
2、从散文的视角,简要评述《左传》的艺术特点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左氏春秋》2、《岳阳楼记》3、《谏逐客书》4、《过秦论》5、《四史》6、《永州八记》
7、政论、史论、书序、记游、墓志、杂文小品
8、小品文9、《十论》、《九议》10、“清学开山”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D 2B 3A 4B 5B 6D 7B 8B 9C 10C 11C 12C 13D 14B 15B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竹林七贤:魏晋间以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为代表的风流名士,因不满暴政,乃逍遥山林,谈玄醉酒,长歌当哭,不与统治者合作,世称“竹林七贤”。
2、古文运动:指发生在中唐贞元、元和时期和北宋时期,由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领导的一次提 19 倡散文、反对骈文的斗争运动,是一次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改革运动。
3、初唐四杰:指初唐时期出现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4、 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特征有四:对偶、用典、声律、辞藻。南朝骈文的成熟发展过程: 刘宋时期可视为其正式形成的时期,此时四特征已具,优秀作者为颜延之、鲍照等;齐梁以后,是骈文的成熟期;此时声律说已发明,骈文更是进入了讲究的阶段, 几乎所有文人都能写骈文。至徐陵、瘐信,达到高峰。此时属对更工,几乎全偶,体式精美,尤其瘐信入北后的《哀江南赋序》,体美情深。
5、《春秋》:指史官修的鲁国史,也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将历史道德化的编年体史书。
三、简答题
1.简述《庄子》散文的成就。
大量运用神话和童话式的寓言;第二,浪漫奇特的想象;第三,新鲜贴切的比喻。
2.简述建安时期散文的特点。
建安时期的散文,突破了传统礼教规范的束缚,扫荡了经学牵强附会烦琐求证的作风,形成了清峻通脱的文风。
3.简述《战国策》中的说辞的特点。
一是寓言说理;二是创造故事以阐发道理;三是揣摩心理活动,以情动人;四是长于铺陈,排比声韵,语言气势宏阔。
四、论述题
1.论述韩愈散文的成就
一、最突出的是气势凌厉;
二、韩愈散文的成就还在于创作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三、韩愈散文的又一巨大成就是突破传统文体模式,敢于创新;
四、韩愈散文的巨大成就也体现在他融注古今,推陈出新,创造了极富个性的许多辞汇和新成语,大大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
2.从散文的视角,简要评述《左传》的艺术特点。
第一,《左传》的第一个突出特是善于叙事,即善于从复杂的历史事件中选取素材,精心剪裁和安排,真实生动地展示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并具有情趣;
第二,《左传》的第二个特就是善于写人。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