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23年9月8日发(作者:2020高考加油的句子)
梅西射门集锦-
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基础题 (共14题;共119分)
1. (2分)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嗔怪(chēn) 麝香(shè) 蹒跚(shān) 嗔怪(chēn)
B . 哺乳(pǔ) 羞怯(qiè) 驯养(xùn) 小凫(fú)
C . 匍匐(pū) 障碍(ài) 余晖(huī) 虐待(nüè)
D . 鹦鹉(yīnɡ) 俯冲(fǔ) 模样(mó) 禁锢(gù)
【考点】
2. (2分) 下列各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枕。
B .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C . 听到这儿,我开始啄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
D .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燥则不能治性。
【考点】
3. (2分) (2019七下·凤翔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 , 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B .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 . 向老师提问题,还有什么不好意思呢?中学生就该不耻下问 , 好学上进。
D . 当我们赶到比赛场时,我们队已输得不亦乐乎。
【考点】
4. (2分) (2017九上·南开期末)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随着粤剧表演及精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B . 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C .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 . 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考点】
第 1 页 共 14 页 5. (2分) (2017七下·萍乡期末)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有光,有催生的能力 ②啊!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
③它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 ④这是睿智的微笑
⑤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A . ④①⑤②③
B . ④②⑤③①
C . ②①③⑤④
D . ③①④②⑤
【考点】
6. (2分)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文章通过都德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 . 《草》这篇散文以“草”为线索,描述了红军误食毒草,周恩来副不顾个人安危尝毒草,并作出决策引导红军正确对待困难的故事,表现了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品质。
C . 《我的母亲》深情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表达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D . 《美丽的西双版纳》按“分——总”结构展开描绘,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考点】
7. (2分) (2017七上·腾冲期末)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荷塘月》《背影》《骆驼祥子》等。
B . 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
C . 冰心,原名谢婉莹,她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D . 《世说新语》是魏晋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
【考点】
8. (16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第 2 页 共 14 页 吕蒙传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①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②。蒙年十五六,窃③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④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⑤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注释】①汝南富陂:今属安徽阜阳。②山越:少数民族政权。③窃:偷偷地。④恚:生气、愤怒。⑤脱误:假如、侥幸。
(1) 对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窃/随当击贼。
B . 窃随/当击贼。
C . 窃随当/击贼。
D . 窃随当击/贼。
(2)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顾( ) ②归( )
(3) 用自己的话说说吕蒙对母亲说了些什么才免遭母亲的惩罚。
(4) 结合选文,说说吕蒙少年时是一个怎样的人。
【考点】
9. (6分) (2017七·莒南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半瓶水”的浪费,身边屡见不鲜,一瓶矿泉水花不了多少钱,不喝完似乎用不着斤斤计较,但在全国范围一算,浪费就极为惊人。据统计,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城市约三分之二缺水,约四分之一严重缺水。一方面是水资源缺乏,一方面则是“半瓶水”浪费严重,这暴露出节水方面的短板。
(1) 篮球赛结束后,看到小明把喝剩的半瓶矿泉水放在球场边准备离开,你会对他说什么?
(2) 学校针对“半瓶水”的浪费现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照示例,再为这一活动设计三个方案。
示例:组织“半瓶水”浪费现象调查活动
【考点】
10. (6分) (2019八下·简阳期中)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②青青子衿,________。(《子衿》)
③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
第 3 页 共 14 页 (2) 请在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或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中,任选一首,先写出题目,再默写出颔颈联。
【考点】
11. (7分) (2019·宁强模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说说“齐鲁青未了”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2) 本诗中“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考点】
12. (20分) (2020·唐山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剑所从来
肖岩
①要了解剑这种兵器,就要先从它的名字说起。汉代《释名》记载:“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就是说,“剑”就是“检”,是在非常状况下使用的一种兵器,什么是“非常状况”呢?这主要是针对车战而言的。我国商周时期的作战方式主要是车战,是以一乘战车和其所属的徒步的士兵为一个基本作战单位。两军对阵时,首先用远射的弓矢,待到战车交错格斗时所用的兵器就是长柄的戈戟矛钺了,这就是战斗的一般状况。在激烈的战斗中,双方战士难免发生扭打在一起的时候,需要贴身肉搏,这个时候,剑这种短兵器就派上用场了。
②还有一种“非常状况”叫做“致师”。商周时期,两军对垒以后,要先派出一队最勇武的军士去冲击敌阵,以表示战斗的决心和意志,鼓舞士气。这样一种短兵相接的交战,剑的配备使用是必然的。
③从目前的出土文物来看,商周时期剑长一般在20-40厘米之间,都是短剑。直到春秋时期,中原地区仍然以短剑为主,其使用方式也主要是刺击。
④在中原地区还主要依靠战车作战的时候,东南部的吴越地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情况:这里水网纵横,奔驰在北方平原上的巨大而沉重的战车,在那里几乎是没有用武之地的,所以战船和步兵成为了战斗的主力。步兵所需要的是适于近战的锋利而轻便的短兵器,剑正具有这些特点,所以这种兵器在吴越有了很大发展。因此,当时吴越地区铸剑的水平,远远超过中原诸国,春秋时期的吴越简直就是“宝剑之乡”,这里出产的质精物美的青铜剑,极受
第 4 页 共 14 页 中原各国的重视,留下了许多传奇人物和故事。
⑤后来,越国灭掉了吴国,然后自己又被楚国吞掉,吴越精湛的铸剑技术,也就为楚国所掌握,这使得本来已有相当水平的楚国铸剑工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于是,楚国成了铸剑工艺最杰出的地区。
⑥到了战国时期,随着车战的衰落和步兵的兴起,剑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它成为当时步兵的标准装备之一。这样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对剑的长度、锋利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想想看,两军对战,一方手执一米多长的长剑,另一方则是两尺左右的短剑,孰胜孰败不是一目了然吗?我国在春秋时期就有了铁器,但直到秦朝,青铜仍旧是兵器的主要材质。青铜质地较脆易折,如何增加其柔韧,铸造出锋利耐用的长剑,一直是一种极其高难的工艺技术。因此,剑的长短优劣就成为了代表国家实力的一个重要象征。
⑦后来,大约是随着骑兵战斗的日渐重要,武器的劈砍功能逐渐被重视起来,于是,汉代以后,刀渐渐取代了剑,成为了战场上骑兵的主要兵器。虽然剑失去了战场上的地位,但由于其精湛的工艺、华美的造型以及高贵优雅的内涵,剑在古人尤其是古代文人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了,留下了许多神秘的传说、优美的诗文,也成为了近现人武侠小说中最主要的意象。
(1) 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时期
剑的发展
①________ 战国 汉代以后
③________
以短剑为主,适用于特殊情况,在吴越、②________
楚国有很大发展。
(2) 根据原文内容填空:“剑”最初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非常状况下使用的一种短兵器。
(3) 认真阅读第④段,说说铸剑技术为什么在吴越地区得到很大发展?
【考点】
13. (25分) (2019九上·鸡西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下面小题。
小棉袄
妈只生了我一个闺女,她很满足。她常说:“闺女好,闺女是娘的贴身小棉袄。”而我这唯一的小棉袄却并不暖和,长大后越走越远,远到几乎只成了妈心里的一个念想。然而提及我这个唯一的小棉袄,妈还是很满足,总乐呵呵地说:“闺女好,虽不能贴身,但是贴心啊,走得再远里都有娘。”
如我这般的好闺女、小棉袄,“远、忙、孩子小…”却都成了冠冕堂皇不能经常回家的理由,很多时候,回家甚至成了“顺路”,这不,我又在离家大半年后借着出差顺路回去看看。
到家的时候,爸正在给妈按摩腰,见我回来,老两口激动得像孩子似的,又是招呼吃、又是招呼喝。
正是初冬,妈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翻身都很费劲,穿裤子、袜子都要爸帮着。电话里能装健康,如今面对面,自是装不了了。
“没事,老毛病了。”妈见我看她,强撑着站起来,眉头却死命地皱了皱,我起上前扶她。“我真的没事,那
第 5 页 共 14 页 天不小心翻身扭了一下,”妈不停地解释着,双手不停地搓着,像做了错事般。
半夜,我起来上厕所,见妈屋里灯亮着,就悄悄走过去。妈正坐在床前做针线,背驼着,戴着老花镜的眼睛努力眯着。见我进来,她赶紧把手里的针线收起来。
“天冷了,给孩子缝件棉袄,你走的时候捎着。”妈没事人一般捶了捶腰说,“本来早就能做好了,我这老腰不争气。”
“妈,什么年代了,谁还穿这种老棉袄。”见妈如此不顾惜身体,我有点没好气。
“里、表三新的,小孩穿着暖和。”妈用手抻了抻正在上领子的棉袄,手指佝偻着,青筋像蚯蚓般趴在上面,顶针卡在中指,明显看出手有些浮肿。
“妈,以后别做了,我们在南方,根本穿不着。”我有些生气。
“谁说穿不着?南方冬天湿冷、没暖气更难受,十层单不如一层棉。”妈赔着笑,“你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妈也没啥用,帮不上你什么忙,让孩子穿得暖和和的,姥姥也放心。”
“妈,你快睡吧,真的别做了,现在哪里还有人穿这个。”说罢,我收起妈手中的活计,随手把灯给关了。
因为第二天要开会,我只在家住了一晚上。走的时候,妈给我拿了个大袋子,里面塞着乡土味很浓的老棉袄。
“妈,我还要去开会,背着这个像难民似的,人家不得笑话死啊。”我执意不肯拿。
“……”妈低着头,抱着我推开来的棉袄,当了三十多年老师的她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
车来了,我急匆匆地走了。
会开好已下午三点多了,我走出宾馆准备去机场回自己南方的小家,却见老爸在宾馆外面的树下蹲着。寒风过处,他的神情有些枯槁,怀里紧抱着早晨那包棉袄,仿佛要从中到热气一般。
“爸,你怎么来了?”
“闺女,知道你在这个宾馆开会,我把孩子的棉袄拿来你捎着。”爸不知在这里等了多久。腿有些站不直,手也在抖。
“让你拿你就拿着吧,你妈有类风湿,手指都不太能打过弯来,腰也不行,很久不敢下床了。”爸顿了顿又说,“现在眼睛也看不清楚了,为了给孩子做件棉袄,忙活了个把月,以后不知还能不能再做了,好看不好看的,你就拿着吧。”
“爸。”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随手把口袋里吃剩的半盒润喉片递给他,“我听你晚上老是咳,润润嗓子吧。”
“还是闺女这个小棉袄贴心。快去赶飞机。我也得回家了,你妈一个人在家不行”爸接过润喉片,轻轻拍了下我的肩,帮我理了下丝巾,转身离开了。
看着爸蹒跚的背影,我抱着妈拼着老命亲手缝的棉袄,泪再也控制不住流了出来。
(1) 按文章内容补充故事情节。
妈妈把“我”当“小棉袄”→________→________→“我”抱着棉袄,泪如雨下
(2) 第二段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3) 文章第九段中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第 6 页 共 14 页 (4)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我”是不是爸妈的贴心小棉袄。
【考点】
14. (25分) (2020九上·揭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忽略”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忽略”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疏忽,不在意;也指忽视。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或事被我们忽略,有些忽略或许应该,有些忽略或许不应该……
请根据上述文字的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以“忽略”为题或自拟一个包含“忽略”这个词的题目;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500字
【考点】
第 7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
一、 基础题 (共14题;共119分)
答案:1-1、
考点:解析:
答案:2-1、
考点:解析:
答案:3-1、
考点:解析:
答案:4-1、
考点:解析:
第 8 页 共 14 页 答案:5-1、
考点:解析:
答案:6-1、
考点:解析:
答案:7-1、
考点:解析:
答案:8-1、
第 9 页 共 14 页 答案:8-2、答案:8-3、答案:8-4、考点:解析:
答案:9-1、答案:9-2、
考点:解析:
答案:10-1、
答案:10-2、
第 10 页 共 14 页 考点:解析:
答案:11-1、答案:11-2、
考点:解析:
答案:12-1、
答案:12-2、答案:12-3、
第 11 页 共 14 页 考点:解析:
答案:13-1、答案:13-2、答案:13-3、
答案:13-4、
考点:解析:
第 12 页 共 14 页 答案:14-1、
第 13 页 共 14 页 考点:解析: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