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一块奶酪教案板书

更新时间:2023-09-03 06:31:15 人在看 0条评论

一块奶酪教案板书

2023年9月3日发(作者:我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作文700字(通用5篇))

杨振宁与妻子翁帆是否生孩-

一块奶酪教案板书

这是一块奶酪教案板书,是优秀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块奶酪教案板书第1篇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语,掌握“处”“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蚂蚁体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蚂蚁们的优秀品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吃过奶酪吗?好吃吗?

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一块奶酪”。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出示ppt朗读课文的指导方法,按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事。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受,读出感情。

(一)默读课文,思考:

1、蚂蚁队长的禁令是什么?在文中画出。

2、蚂蚁队长想吃奶酪吗?结合文中句子说一说。

3、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二)小组交流讨论,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一只蚂蚁。

(三)全班交流,根据交流,出示ppt句子,边交流边读句子体会,师随交流板书:

蚂蚁们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他们的心真齐啊!

蚂蚁队长严格遵守纪律,不违反禁令,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体会。

五、课外拓展,说一说。

结合课文的学习,联系生活中曾经遇到的这样有诱惑力的事,当时怎么做的?学习后觉得应该怎么做?今后在生活中面对诱惑该怎么做?

六、小组分角朗读课文,体会蚂蚁队长的品质。

七、小组内演一演这个故事。

注意指导学生表演时的动作、神态,把蚂蚁们的心理活动演出来。

八、知识拓展。

出示ppt: 奶酪(cheese),又名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类似酸牛奶,比酸奶浓度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更丰富。

板书设计:

一块奶酪

蚂蚁们:自律,有毅力,心齐

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一块奶酪教案板书第2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宣、处、诱”等12个生字,理解“争先恐后、七上八下”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体会他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质。

突破重难点:

重点:准确感受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突破方法: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前后一共四次给蚂蚁们下达命令,从中感受他下命令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并抓住最能反映内心活动的词语“七上八下、生气、犹豫”等,深入体会其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难点:懂得具有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质的重要意义。

突破方法: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前后的不同态度与其他蚂蚁的反应进行比较,感受蚂蚁们因为蚂蚁队长首先做到遵守纪律、严于律己才激发更多的敬重之情;另一方面,还要借助其他关于遵守纪律的小故事进行补充感知,进一步树立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主观意识。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提纲挈领法,结合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教师要抓住课文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这根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品读感悟,实现对故事内容及主旨的准确感知;质疑导学法,借助教师精心提炼的问题作为学生探究交流学习的突破口,引导他们深入到故事中,感受故事所蕴含的深刻主旨,从蚂蚁队长的身上受到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学法:自主探究与交流延伸相结合学习法,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感知故事内容,并通过与同学、老师交流,不断深化对故事内涵的体会,再将从课文中获得的感悟延伸到生活中,实现认知的内化;想象体验法,感悟蚂蚁们面对诱惑时的表现,学生需要将自己假想成故事角,从而深入到蚂蚁们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毅力和纪律性的可贵。

师生齐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关于纪律的名言警句。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搜集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小故事。

课时巧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一:

一、谜语激趣,引入学习

1、课件出示谜语:“忙碌小兵丁,工事勤又精。力气何其大,合作又热忱。(打—昆虫)“引导学生边读边根据谜面的提示,试着猜出谜底。

2、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谜底(补充出示“蚂蚁”),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对谜语的理解,简单说说蚂蚁都具有怎样的精神。教师归纳(勤劳、团结),同时引入:今天我们学习的这则童话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勤劳、团结的小蚂蚁。孩子们,你们想了解故事的内容吗?那就赶快打开课本,翻到第11课吧。

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指导读准“奶酪”(“奶”的声母是鼻音,“酪”的声母是边音)。

【设计意图】利用谜语创设趣味导入情境,不仅遵循了孩子的认知心理,也能够让他们在初步感知蚂蚁特点的基础上自然引出了要学习的童话故事。

导入二:

一、话题交流,引出课题

1、板书“奶酪”一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词语,教师适时提醒他们读准字音(“奶”的声母是鼻音,“酪”的声母是边音),同时出示一组奶酪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图感受(特别想吃、感觉非常诱人……)。教师适时激趣:不光你们想吃,小蚂蚁们见到奶酪也会馋得流口水呢。孩子们,小蚂蚁们面对这样美味的奶酪,他们会有怎样有趣的反应呢?接下来让我们到童话故事中去一探究竟吧!

2、补充板书,指导学生齐读课题,再次强调读准“奶酪”的读音。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直接由关键词语创设话题交流情境,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也让他们瞬间产生了认同心理,进而渴望了解蚂蚁们面对奶酪时的反应。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边听边试着简单交流自己对故事都有哪些了解。教师及时肯定他们对故事的初步感知,同时引导他们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同时想一想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

2、指名分自然段轮读课文,教师适时进行部分字词的朗读提醒,重点范读指导生字:“诱”读“yòu”,不要读成了“秀”的音节;“舔”读第三声,同时引导他们借助动作理解词义;“禁”的韵母是前鼻音,且在文中读第四声;“稍”是一个多音字,在“稍息”一词中读第四声,教师同时用肢体动作引导学生明确词义。

3、指名学生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课文讲了由“一块奶酪”所引发的故事(重点讲清楚故事的经过、结果),并予以归纳(主要讲述了一只蚂蚁队长带领蚂蚁们在搬运一块奶酪时,面对美味的诱惑,他选择了遵守既定的禁令,从而赢得了其他蚂蚁的敬重的事),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对故事的了解,说说故事中的“禁令”究竟是什么,又是谁定下的。

4、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第1—3自然段,到“禁令”的具体内容,同时体会蚂蚁队长宣布“禁令”时能够做到一视同仁,正因为如此,所有蚂蚁才能够争先恐后地参加到搬运粮食的活动中来(随文理解“争先恐后”:文中指蚂蚁们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自主读课,初步扫清了文章认读障碍,也整体感知了故事的主要内容,更感知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三、探究交流,感知人物

1、引导学生出文中描写蚂蚁搬运奶酪的内容所在段落(4—13),同时认真朗读课文第4—13自然段,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奶酪?蚂蚁们面对奶酪时又是怎样反应的? 2、学生交流对奶酪的了解。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第5、11两个自然段感知奶酪“味道香”,同时引导他们从蚂蚁队长以及蚂蚁们对奶酪的反应“多诱人啊、淌口水、趁机舔一下、趁机吃掉它”以及“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渣子”等词句,体会奶酪对他们充满了诱惑,他们每只蚂蚁心里都想偷着吃奶酪。

3、质疑:孩子们,读了这个故事,你们喜欢文中的这位蚂蚁队长吗?简要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喜欢,因为他虽然想吃奶酪,但是因为遵守纪律放弃了,还让一只年龄最小的蚂蚁吃了奶酪渣)。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同时引入:那么,这位蚂蚁队长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能够坚持做到遵守纪律呢?孩子们,再认真读一读故事,相信你们会对他有更多的了解。

4、引导学生再读故事第4—13自然段,看看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前后心情都有什么不同变化,出最能反映其心理活动的词语,想一想自己从中都体会到了什么,简单写出自己的理解。

(1)学生读画、思考,同时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生:蚂蚁队长一开始特别想偷吃掉在地上的奶酪渣子,但又害怕犯禁令,所以心里十分矛盾。

师:你从哪个地方体会到他的矛盾心理的?

生:我从课文第6自然段对蚂蚁队长想法的描写中体会到的。

生:我还从第6自然段中“七上八下”这个词语看出他已经拿不定主意了。

教师板书(七上八下),引导学生随文理解词语(形容心里慌乱不安),并进行同类词语的拓展(忐忑不安)。同时想象自己面对奶酪时的反应,更好地体会蚂蚁队长的感受。

师:再一,看看蚂蚁队长的心理接下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引导学生继续交流表现蚂蚁队长心理变化的词语,教师适时归纳板书(生气犹豫坚定),同时引导他们随文理解词语(犹豫:心里拿不定主意),引导他们想象蚂蚁队长的心理活动,并朗读几次“下令”的话,读出语气所发生的微妙变化。

(3)引导学生说说,面对这样的蚂蚁队长,自己会产生怎样的感受?(敬佩)同时引导他们再读课文第13自然段,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蚂蚁们对于蚂蚁队长的敬佩之情,更加团结)。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蚂蚁队长对于奶酪的态度变化直接影响着其他蚂蚁的态度,因而明了作为“领袖”人物对于团队战斗力的影响意义。 5、讨论交流:你觉得文中的蚂蚁队长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带头遵守纪律……)教师归纳补充板书:遵守纪律、严于律己。

6、深化巩固: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故事,然后再选择1—2组班内展示,师生评价,重点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抓主线”法,让学生重点抓住蚂蚁队长的心理及情感的前后变化进行品读感悟,不仅准确感知了人物,还深化了对文旨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1、延伸拓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对于“遵守纪律、严于律己”重要意义的理解(也可以说说不遵守纪律、不严于律己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课件适时出示关于“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名言警句(A、不要过分地醉心于放任自由,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克雷洛夫B、在危险关头,要拯救大家的生命,所有的人就得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恩格斯),学生齐读句子。

2、可爱的蚂蚁队长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有懂得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人,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也才能够成为一名真正有魅力的领袖!

板书设计:

一块奶酪

七上八下→生气→犹豫→坚定

遵守纪律、严于律己

一块奶酪教案板书第3篇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处、稍”。

2 .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感受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习蚂蚁队长坚守原则的品质和领导才能。

教学重、难点:

1.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感受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习蚂蚁队长坚守原则的品质和领导才能。 教学准备:

蚂蚁搬食物的视频,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视频:画面中描述的是一个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奶酪,这块奶酪非常大,比蚂蚁大20倍,于是小蚂蚁召唤同伴过来一起搬 奶酪,几十 只蚂蚁都过来了,它们用自己的方式搬起奶酪,准备运回住所……

2.视频播放完 后,师提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3.学生各抒己见。

4.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蚂蚁搬奶酪的童话故事 ——《一块奶酪》。学生齐读课题,师板书。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小 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 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以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 学随机评价。

5.在初步感知全文 的基础上,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队长带领小蚂蚁搬奶酪的故事。)

三、品读感悟

(一)学习 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说一说这一部分讲了什么。 这一部分是事情的起因。讲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搬运粮食,并定下规矩,蚂蚁们很积极地投入到搬 运中。

2.蚂蚁队长集合的时候,定了什么规矩?

(二)学习第4—12自然段。

1.默读这一部分,回答:在搬运奶酪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意外?

2.当奶酪被拽掉一角后,蚂蚁队长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小蚂蚁们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出相关的句子。

蚂蚁队长:

①心理变化历程:心里七上八下——恼火——犹豫——决定

②行为:盯着奶酪渣子——下令休息——让大家分散开——下令小蚂蚁走到草丛中——下令小蚂蚁们回来——命令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

小蚂蚁:放下奶酪,却不走开——依旧不动,眼睛望着别处,心却牵挂着奶酪渣子

3.思考,蚂蚁队长为什么命令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

4.你认为蚂蚁队长这样的处理方式好吗?

(三)学习第12自然段。

1.齐读第12自然段。

2.思考:为什么大家干活劲头比刚才更足了?

3.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

提 示:蚂蚁队长在诱惑面前,能够坚守原则,并灵活应变,有领导才能,想出方法,让大家干活的 劲头更足了。

四、深入画面,分角表演

1.自由组合,7—8人为一组练习分角表演。

提示:练习的时候,注意认真研究文本,注意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过程 ,演好蚂蚁队长和小蚂蚁的神态表情。

2.请两组同学汇报表演。 3.点评。

五、拓展延伸

1.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呢?想一想,然后说一说吧。

2.回家后把《一块奶酪》这个童话故事讲给父母听。

3.课外搜集有趣的童话 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11 一块奶酪

心里七上八下——恼火——犹豫——决定

一块奶酪教案板书第4篇

教学目标

1.会认“诱、舔”等11个字。

2.根据文中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并练习情感朗读。

3.明白命令的发布者,本身要有很强的纪律性,能挡住诱惑,以身作则,才能使命令更好地施行。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文中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它当时的心理,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并进行情感朗读。

难点:发挥想象,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在二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匈牙利的民间故事《狐狸分奶酪》,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一块奶酪》(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圈出来,遇到难读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根据上下文来猜猜意思。

2.检查预习,指导学生把字音读准。

后鼻音:强;鼻音声母n:恼;多音字:shào稍息(口令);shāo稍微(略微的意思)。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诱、强、稍、豫、跺、执

熟字换偏旁:舔——添 恼——脑

4.出示词语巩固识字:嘀咕、诱人、淌口水、舔一下、毅力、坚强、纪律、拽着、犯罪、禁令、恼火、稍息、嗅嗅、犹豫、跺脚、合拢、聚集、执行

理解词语

嘀咕:小声说,私下里说。 犹豫:拿不定主意。

诱人:吸引人。 嗅嗅:闻。 执行:实施;实行。

三、品读课文,体会心理

1.默读课文,说一说,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从文中出关于蚂蚁队长动作和语言描写的句子,划上横线,体会蚂蚁队长当时的心理,并在旁边作批注,写出你对蚂蚁队长的看法、观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讨论交流。(老师点拨、引导、总结)

蚂蚁队长的语言描写:

a.发布命令(语气坚定、干脆)

“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了嘴,罚扫地三天。”

“照样罚扫地三天。”(“照样”就是照着蚂蚁队长自己发布的命令来做,显示出蚂蚁队长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重读“照样”,读出蚂蚁队长以身作则的决心。)

b.出现诱惑(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 “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偷嘴的禁令。

怎么办呢?(读出犹豫的语气)。

“休息一会儿!”(读出思考的语气)。

“大家分散开,哪里凉快就到哪里休息。”(读出较强的命令的语气)。

“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立—定!原地休息!”(读出强烈的命令的语气)。

c.战胜诱惑(语气坚定)

“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读出战胜诱惑,下定决心的语气)。

“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执行命令!”

蚂蚁队长的动作描写:

a.那块奶酪实在太大了,他左抬抬不起,右搬搬不动,只好叫来七八只小蚂蚁当助手。(重读“太大了”,显示出奶酪大,重读“只好”显示出蚂蚁队长会想办法,有组织能力。)

b.蚂蚁队长叼着奶酪的一角往前拽着,也许是用力过猛,一下就把那个角拽掉了。(“拽”是拉、拖,牵引的意思。重读“拽”体显出蚂蚁队长在用力地运奶酪。)

c.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渣子,味道真香!(从“低下头”、“嗅嗅”显示出奶酪很香,蚂蚁队长很想吃。)

d.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犹豫”是拿不定主意的意思。“一跺脚”显示出蚂蚁队长战胜诱惑,下定决心,不吃奶酪渣。)

4.蚂蚁队长为什么让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四、演读故事,练习巩固

1.师生合作,分角表演。

2.课堂练习:读文中蚂蚁队长的话,读出祈使句命令的语气。

父亲节说什么祝福语-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2-792975-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9-03 06:31:15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