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自编试题及答案
2023年9月2日发(作者:合伙经营协议书(精选14篇))
19届亚运会吉祥物图案及寓意-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把它选出来并将其字母序号填在下表中的相应位置。)
题号
答案
1.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这位皇帝是
A.秦始皇 B.孝文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2.四位同学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最恰当的应该是
A.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基础
C.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了历史先河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盛况?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4.2008年8月,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假如你是一名小导游向外国游客介绍北京古代建筑,你会选择的内容是
A.赵州桥 B.大雁塔 C.沈阳故宫 D.故宫
5.小明要了解我国明朝手工工场生产的情况,你可以向他推荐的著作是
A.《徐霞客游记》 B.《天工开物》 C.《九章算术》 D.《农政全书》
6.在美国华人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康乾盛世 D.贞观之治
7.小明上网查资料时,输入关键词为“东方医学巨典”,我们能知道他在查
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三国演义》 D.《徐霞客游记》
8.下列搭配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阿保机——契丹 B.赵匡胤——北宋 C.元昊——西夏 D.阿骨打——后金
9. 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史料最有可能反映的是哪一时期商业繁荣的景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商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10.你知道“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表明了两宋时哪个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A.长江流域 B.太湖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1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的
A.广东沿海 B.四川地区 C.中原地区 D.浙江沿海
12.小华来《康雍乾三朝史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的研究》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B.明清的君主专制
C.浅议焚书炕儒 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13.四位同学分别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时期的特点,正确的是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膨胀与经济高度发展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4.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15.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此项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
A.加强了对宗教事业的管理 B.团结了广大宗教人士
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各种图谋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元文类》卷40
请回答:(1)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
(2)材料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
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3)这一制度影响如何?
17.【国家统一篇】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1分)
材料一:
图一:文成公主入藏壁画
材料二:他(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进行有效的统治。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图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唐朝哪一位皇帝时期?这一历史事件对西藏的社会发展和汉藏关系产生哪些影响?
(2)材料二中元朝管辖西藏的中央行政机构的名称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图二和图三分别指清朝对西藏加强管辖的哪一措施?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4)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18.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意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元朝 高明《琵琶记》
材料三:“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明末清初 顾炎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选官制度叫什么?(2分)何时正式诞生?
(2)材料一中“进士科主要考诗赋”现象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始出现的?材料三中顾炎武把“八股之害”和什么历史事件相比较?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这种选官制度?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题号
答案
二、材料分析题
16.答:①行省制度。
②“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
③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用下来。
17.(1)唐太宗时期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2)宣政院;西藏正式归入中国元朝版图
(3)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封其为“达赖喇嘛”封号;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意义:稳定了西藏的政局,密切了西藏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任意两点即可得)。
18.(1)科举制度,隋炀帝
(2)唐玄宗 焚书坑儒
(3)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选拔到官员队伍中,促进教育事业和文学
艺术的发展。后期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
D B D D B B A D D B B D C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