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联系试题
2023年8月30日发(作者:关于公公的作文400字(精选39篇))
孝庄为什么不阻止鞭尸-
第一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选
1、战争前夕,影响近代中国的最主要的政治因素是( )
A清朝晚期政治腐败 B 封建制度已经衰落 C 军备废弛 防御力差 D 占和方针举棋不定
2、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 )
A 腐朽没落的清朝统治B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C 科学技术落后 D 闭关锁国
3、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其主要特征是( )
A 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 以家族为单位的集体经济 C 以机器为生产工具的工厂经济
D 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商业资本主义经济
4、清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是在( )
A 乾隆朝后期 B 康熙朝后期 C 雍正朝后期 D 道光朝中期
5、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之治 D 康雍乾盛世
6、下列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不占主导地位的是( )
A 君权 B 父权 C 夫权 D 子权
7、‘康雍乾盛世’指的是清朝的哪三朝? ( )
A 顺治,康熙,乾隆 B 康熙,雍正,乾隆 C 康熙,乾隆,嘉庆 D 康熙,乾隆,道光
8、1887年,葡萄牙胁迫清政府签订的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的条约是( )
A 《中葡友好通商条约》 B 《五口通商条约》 C 《望厦条约》 D 《黄埔条约》
9、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江宁条约》 B 《望厦条约》 C 《黄埔条约》 D 《虎门条约》
10、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 政治控制 B 军事侵略 C 经济掠夺 D 文化渗透
11、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割去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堪分西北界约记》 B 《改订伊梨条约》 C 《北京条约》 D《瑷珲条约》
12、规定中国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归英属香港界内’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辛丑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南京条约》
13、日本在甲午战争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 )
A 《天津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4、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 封建社会B 资本主义社会 C 半殖民地半封建 D 殖民地社会
15、第一次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黄埔条约》 C 《虎门条约》 D 《望厦条约》
16、1860年与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的不包括( )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俄国
17、1840年至1856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包括( )
A 《江宁条约》 B 《望厦条约》 C 《黄埔条约》 D 《瑷珲条约》
18、19世纪五六十年代,沙皇俄国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条约侵吞我国领土144多万平方公里,这些条约不包括( )
A 《瑷珲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堪分西北界约记》 D 《改订伊犁条约》
19、近代中国向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天津条约》
20、近代中国,曾统治台湾半个世纪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葡萄牙 C 俄国 D 日本
21、第二次战争中,从中国攒取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获利最大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日本
22、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辛丑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南京条约》
23、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
A 日本侵略军 B 俄国侵略军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24、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陆路商x是( )
A 伊犁和碦什噶儿 B 淡水和琼州 C 汉口和九江 D 镇江和南京
25、将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具体税率,用中英协定方式固定下来的是( )
A 《虎门条约》 B 《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 C 《望厦条约》 D 《黄埔条约》
26、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
A 广州、厦门、福州、南京、上海 B 广州、汉口、福州、南京、上海
C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D 广州、汉口、福州、宁波、上海
27、在中国近代史上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28、列强在华设立的第一家银行是( )
A 英国东方银行 B 英国汇丰银行 C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 D 俄国俄华银行
29、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城市不包括( )
A 天津 B 汉口 C 九江 D 南京
30、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
A 《中国丛报》 B 《北华捷报》 C 《字林西报》 D 《万国公报》
31、帝国主义在中国办报纸、杂社,翻译、出版各种书刊的根本目的是( )
A 宣传自然、科学的思想,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B 帮助中国建立民主政治制度
C 宣扬‘种族优劣论’,攻击污蔑中华民族的愚昧落后 D 为帝国主义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
3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掠夺资源 B 开辟市场 C 开拓疆土 D 强迫中国成为其附属国
33、中国近代史以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C 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D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34、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 )
A 第一次战争后 B 第二次战争后 C 中日甲午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35、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 封建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36、西方教会中一部分人利用传教和传播西方的名义为外国列强侵华制造舆论,较早的外文期刊不包括( )
A 《中国丛报》 B 《北华捷报》(后改名为《字林西报》) C 《万国公报》 D 《时务报》
37、近代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 )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38、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产生在( )
A 洋务企业中 B 外国资本经营的近代工商业中 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 D 私人小作坊中
39、近代中国社会中最革命的阶级是( )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40、1841年战死虎门的广东水师提督是( ) A 陈化成 B 海龄 C 左宝贵 D 关天培
41、中法战争期间,击退法舰保卫台湾的将领是( )
A 林永升 B 关天培 C 刘铭传 D 丁汝昌
42、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 )
A 邓世昌 B 林永升 C 刘步婵 D 左宝贵
43、在1885年,中法战争中,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是( )
A 刘铭传 B冯子材 C 关天培 D 陈化成
44、下列(不)是在甲午战争中以身殉国的是( )
A 关天培B 邓世昌 C 海龄 D陈化成
45、粉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事件是( )
A 三国干涉还辽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46、下列关于《海国图志》的积极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B 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
C 吸纳某些西方政治经济学说 D 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
47、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人是( )
A 林则徐 B 魏源 C 马建忠 D 郑观应
48、下列不属于中国近代人民民族意识觉醒代表作的是( )
A 《海国图志》 B 《四洲志》 C 《救亡决论》 D 《地里大全》
49、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的口号是( )
A “振兴中华” B “物竞天择” C “适者生存” D “救亡”
50、1894年11月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人是( )
A 洪秀全 B 严复 C 孙中山 D 康有为
51、下列属于严复翻译的著作是( )
A 《新学伪经考》 B 《变法通义》 C 《天演论》 D 《人类公里》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简述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是怎样确立的,以及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3、简述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工业革命之后,殖民主义者对外扩张的途径。
4、《五口通商章程》和《望厦条约》是如何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
5、西方列强是如何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
6、简述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三、论述题。
1、试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试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3、试述近代中国的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4、从第一次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夕,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
历年真题:
1、(2017年4单1)1840年战争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2、(2017年10单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 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2016年4单1;2015年4单1)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
A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 太平天国抗击洋队的斗争
C 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4、(2015年10单1;2015年4单2)在19世纪末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日本 C 俄国 D 德国
5、(2017年4单2;2015年10单2;2015年4单4)1843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6、(2016年10单1;2015年4单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社会制度腐败 B 经济技术落后 C 思想文化保守 D 军事装备落后
7、(2016年4单3)1898年,严复翻译出版的《天演论》所宣传的思想是(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振兴中华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8、(2015.10简 26;2015.4简41)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
9、(2016.10论31;2017.4简26;2016.4简26)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10、(2017.10论3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单选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 金田起义 B 永安建制 C 长沙战役 D 南京定都
2、1851年,中国爆发了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达到农民战争最高峰的是( )
A 大泽乡起义 B 辛亥革命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3、《天朝田亩制度》确立的平分土地的原则是( )
A 平均地权 B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C 均贫富、等贵贱 D 免劳逸,不纳粮
4、下列关于太平天国领导人希望通过《天朝田亩制度》的实施来达到理想社会状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B 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C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D 苟富贵,勿相忘
5、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领导农民起义的地点是( )
A 金田村 B 永安 C 安庆 D 武昌
6、1853年3月,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建都__,后改称天京。( )
A 金田 B 武昌 C 安庆 D 南京
7、标志太平天国由盛到衰转折的事件是( )
A 北伐失利 B 天京事变 C 安庆失守 D 天京被围
8、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为挽救天平天国而提拔的年轻将领主要是陈玉成和( )
A 李秀成 B 石达开 C 洪仁轩 D 杨秀清
9、1861年,清政府公然宣布___,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在一起镇压太平天国。( )
A “借师助剿” B “师夷长技” C 交通外援 D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0、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 A 奕䜣 B 冯桂芬 C 曾国藩 D 李鸿章
11、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人物是( )
A 曾国藩 B 奕䜣i C 李鸿章 D 张之洞
12、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以‘自强’、‘求富’为目标,主张仿造西方的武器和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这些官员被称( )
A 地主阶级改革派 B 洋务派 C 维新派 D 顽固派
13、洋务派创办的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的性质是( )
A 资本主义性质 B 封建主义性质 C 半封建性质 D 半殖民地性质
14、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的目的不包括( )
A 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B 加强海防、边防 C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 抵御外国侵略
15、下列属于洋务派举办的最重要的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是( )
A 轮船招商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金陵机械局 D 马尾船政局
16、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马尾船政局 C 天津机械局 D 湖北炮局
17、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资金有多种形式,其中多数采取的方式是( )
A 官办 B 官督商办 C 官商合作 D 商都官办
18、1862年奏请创办京师同文馆的是( )
A 曾国藩 B 李鸿章 C 奕䜣 D 张之洞
19、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维新时期 C 清末‘新政’时期 D 辛亥革命时期
20、戊戌维新运动发生在( )
A 战争后 B 中法战争后 C 中日甲午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1、下列不属于早期维新思想家的代表人物的是( )
A 郑观应 B 严复 C马建忠 D 冯桂芬
22、戊戌维新运动时,向光绪皇帝进呈《日本变政考》一书的人物是( )
A 梁启超 B 谭嗣同 C 康有为 D 严复
23、康有为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理论著作是( )
A 《新学伪经考》 B 《变法通义》 C 《救亡决论》 D 《仁学》
24、支持‘百日维新’的清朝皇帝是( )
A 乾隆 B 咸丰 C 道光 D 光绪
25、1898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
A 李鸿章 B 左宗棠 C 张之洞 D 刘坤一
26、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提出的中国理想政治方案是( )
A 君主立宪 B 民主共和 C 人民民主 D 宪民民主
27、严复将英国人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前两篇翻译为( )
A 《天演论》 B 《穆勒名学》 C 《原富》 D 《法意》
28、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上谕,史称( )
A 公车上出 B 自强求富 C 戊戌 D 百日维新
29、在戊戌中被杀害的戊戌六君子为首的是( )
A 谭嗣同 B 刘光第 C 康光仁 D 杨深秀
30、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运动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维新运动 C 国会请愿运动 D 保路运动
二、简答题。 1、《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及其意义是什么?
2、简述洋务派兴办的影响较大的军用工业。
3、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简述维新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5、简述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它的实质是什么?
6、简述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创办的影响较大的学会、报纸及学堂。
7、19世纪末,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
三、论述题。
1、试述《资政新篇》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2、试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历年真题
1、(2015.4单5)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
A 1851年 B 1853年 C 1856年 D 1864年
2、(2015.10单3;2015.4单6)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彩改革方案的人是( )
A 洪秀全 B 杨秀清 C 洪仁玕 D 石达开
3、(2015.10单4;2015.4单7)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京师同文馆 C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D 外务部
4、(2015.10单5)到19世纪90年代,洋务派建成的新式海军中的主力是( )
A 北洋水师 B 广东水师 C 南洋水师 D福建水师
5、(2017.4单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
A 同文馆 B 广方言馆 C 译书局 D 译书馆
6、(2016.4单4)戊戌维新时期,谭嗣同撰写的宣传变法主张的 著作是( )
A 《新学伪经考》 B 《变法通义》 C 《仁学》 D 《日本变政考》
7、(2016.10单3)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
A 《新学伪经考》 B 《仁学》 C 《人类公里》 D 《变法通义》
8、(2017.10单3;2015.10单6)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
A 《国闻报》 B 《时务报》 C 《强学报》 D 《万国公报》
9、(2016.10单4;2015.10单7)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
A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 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C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D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10、(2016.4简27;2016.10单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颁布的两个重要纲领及其特点。
11、(2017.10简26)《资政新篇》中关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
12、(2016.10简26;2017.10单2;2016.4单2;2015.4单8)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
13、(20015.4简42)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弱点和局限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4、(2017.4论3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辛亥革命
一、单选
1、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于( )
A 1904年 B 1905年 C 1906年 D 1908年
2、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警世钟》的是( )
A 章炳麟 B 邹容 C 陈天华 D 孙中山
3、20世纪初,继兴中会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陆续成立。其中,华兴会的会长是( ) A 蔡元培 B 章太炎 C 黄兴 D 孙中山
4、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等人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是在( )
A 香港 B 广州 C 东京 D 檀香山
5、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 )
A 兴中会的成立 B 广州起义 C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D三民主义的提出
6、1905年11月,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文章是( )
A 《猛回头》 B 《革命军》 C 《警世钟》 D 《民报》发刊词
7、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
A 《民报》 B 《苏报》 C 《民国日报》 D 《新民丛报》
8、兴中会的革命纲领不包括( )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国 C 创立合众政府 D 恢复中华
9、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过程中,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知识分子不包括( )
A 章炳麟 B 邹容 C 陈天华 D 康有为
10、下列组织中不是由孙中山组建的是( )
A 光复会 B 中国同盟会 C 兴中会 D 中华革命党
11、1905年8月,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纲领不包括(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C 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2、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__为舆论阵地展开了论战。( )
A 《国闻报》 B 《新民丛报》 C 《万国公报》 D 《大公报》
13、1911年,标志辛亥革命达到高潮的起义是( )
A 惠州起义 B 河口起义 C 广州起义 D 武昌起义
14、清末保路运动是( )
A 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运动的利益 B 保护道路不受破坏的运动
C 各省立宪派自始至终倡导武装保路 D 直接导致了清政府的覆灭
15、标志中国延续两千余年封建帝制覆灭的历史事件是( )
A 武昌起义爆发 B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 清帝退位 D 皇族内阁解散
16、1911年10月,湖北新军中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起义。这两个团体是共进会和( )
A 兴中会 B 文学社 C 华兴会 D 光复会
17、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
A 戊戌维新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护国运动 D 国民革命
18、辛亥革命的性质是( )
A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 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C 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D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 19、袁世凯建立的北洋军阀政权代表的是( )
A 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B 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C 民族资本家和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D 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
20、1915年5月,袁世凯为取得日本对他复辟帝制的支持,基本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条约是( )
A 西原借款 B ‘二十一条’ C 善后大借款 D 铁路借款
21、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成果后,于1914年5月炮制了( )
A 《戒严法》 B 《中华民国约法》 C 《钦定宪法大纲》 D 《暂行新刑律》
22、袁世凯复辟帝制,举行登基大典是在( )
A 1915年 B 1916年 C 1917年 D 1918年
23、1917年6月,___率军北上,拥清废帝薄仪复辟。( )
A 康有为 B 冯国璋 C段祺瑞 D 张勋
24、1913年6月,袁世凯向全国发布___,实行尊孔复古。( )
A《通令尊崇孔圣文》 B《通令尊孔读经文》 C《通令祭祀孔圣文》 D《通令尊定国教文》
25、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1913年7月,在江西湖口通电讨袁的是( )
A 李烈钧 B 黄兴 C 蔡锷 D 孙中山
26、‘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逃亡日本。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 )
A 中国国民党 B 国民党 C 中华革命党 D 中国同盟会
27、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 )
A 中华革命党 B 革命党 C 中国国民党 D 中华国民党
28、1915年12月25日,____在云南宣布独立,护国战争爆发。( )
A 唐继饶 B 陆荣廷 C 蔡锷 D 黄兴
二、简单题。
1、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2、简述晚清政府实行‘新政’的背景。
3、简述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意义。
4、简述革命派对中国民主革命认识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
5、1911年保路风潮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6、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其意义。
7、袁世凯窃取政权后,在政治上是怎样实行军阀官僚的专职统治的?
三、论述题。
1、试述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历年真题
一、单选。
1、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侵权权益公然在东北进行战争的是( )
A 美国与俄国 B 美国与英国 C 英国与日本 D 日本与俄国
2、198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
A 兴中会B 华兴会 C 光复会 D 岳王会
3、20世纪初,邹容发表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是( )
A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 《革命军》 C 《警世钟》 D 《猛回头》
4近代中国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兴中会 B 中国同盟会 C 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5、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 )
A 孙中山 B 邹容 C 章炳麟 D 陈天华
6、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起义的是( )
A 惠州起义 B河口起义 C 广州起义 D 武昌起义
7、1911年夏,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爆发的民众运动是( )
A 拒俄运动 B 拒法运动 C 立宪运动 D 保路运动
8、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
A 湖北 B 湖南 C 广东 D 四川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 C 《中华民国约法》 D 《中华民国宪法》
10、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
A ‘二次革命’B 护国战争 C 护法战争 D 北伐战争
11、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及革命派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张。
12、1912年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单选。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B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C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D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驺义》
2、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 )
A 胡适 B 鲁迅 C 陈独秀 D 李大钊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
A ‘自强’、‘求富’ B 传播马克思主义 C 救国图存 D 提倡民主和科学
4、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是( )
A 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 B 无产阶级的民主主义
C 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 D 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
5、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运动的新特点是( )
A 商人罢市 B 学生大规模罢课 C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6、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 )
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 辛亥革命的失败 D 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7、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中迫于全国各界的压力而罢免的亲日派官僚的是( )
A 曹汝霖 B 章宗祥 C 陆宗舆 D 段祺瑞
8、1919年,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作了比较确切阐述的文章是( )
A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 《马克思主义》 C 《国家与革命》 D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9、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译者是( )
A 李大钊 B 陈望道 C 陈独秀 D 蔡和森
10、1920年3月,在北京大学成立的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是( )
A 新民学会 B 觉悟社 C 互助社 D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1、成为中国共产党后备力量的组织是( )
A 中华全国总工会B社会主义青年团 C共产主义小组 D 职工运动委员会
12、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界限的论战是( ) A “共和”与“立宪” B “民主与帝制” C “问题与主义” D “救亡与启蒙”
13、下列没有参与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的是( )
A 陈独秀B 陈潭秋 C 李汉俊 D 李达
14、早期共产党组织的成员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的论战不包括( )
A 同胡适围绕“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B 同张东孙、梁启超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C 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D 同资产阶级保皇派的论战
15、下列属于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的纲领内容的是( )
A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B推翻帝国主义压迫
C联合共产国际 D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6、中国二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其中,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是( )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张国寿 D 李达
17、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罢工斗争是( )
A 香港海员罢工 B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 省港工人罢工
18、中共成立后,组织成立的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是( )
A 全国工人总工会B 京汉铁路总工会C 省港罢工委员会 D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19、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 )
A 同中国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 B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 坚持共产党领导权和巩固工农联盟的总方针 D 发动武装起义、开展土地革命的策略方针
20、中共二大提出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从没有采取过的革命方法是( )
A 统一战线方法 B 众路线方法 C 武装斗争方法 D 议会斗争方法
21、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的第一个农民协会是在( )
A 浙江省萧山县 B 广东省海丰县 C 湖南省湘潭县 D 福建省上杭县
22、第一次工人运动由高潮转向低潮的事件是( )
A 长辛店工人罢工 B 五州惨案C 上海工人罢工 D 二七惨案
23、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的较量是( )
A 香港海员罢工 B 省港大罢工 C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24、下列没有领导新式农会和农民运动的是( )
A 彭湃 B C 沈定一 D 王尽美
25、中国共产党确定第一次公共合作和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会以是( )
A 中共三大 B 中共四大 C 中共五大 D 中共六大
26、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 )
A 中共杭州西湖会议的召开 B 中共三大的召开
C 《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的发表 D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7、下列不属于国民党一大确立的政策的是( )
A 连俄 B 连共 C 扶助农工 D 平均地权
28、皇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是( )
A 蒋介石 B 廖仲恺 C 周恩来 D 李大钊
29、1924年11月,孙中山应冯玉祥邀请北上,并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召开( )
A 国民会议 B 国民参政会 C 各界民众代表大会 D 国民善后会议
30、1924年,中国工人运动由低潮转向高潮的信号是( )
A 广州沙面工人罢工 B 青岛纱厂工人罢工 C 香港海员罢工 D 上海码头工人罢工
3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 中共四大
32、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对大革命高潮的形成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的是( ) A 省港大罢工 B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 五州运动 D 香港海员大罢工
33、北伐战争正式开始于( )
A 1925年7月 B 1925年8月 C 1926年5月 D 1926年7月
34、下列没有在国民党开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中主持过工作的共产党人是( )
A B 澎湃 C 刘少奇 D 阮啸仙
35、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众的( )
A 中山舰事件 B 整理党务案 C 四一二 D 七一五
36、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众的( )
A 中山舰事件 B 整理党务案事件 C 四一二事变 D 七一五事变
二、简答题。
1、简述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2、简述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
3、简述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传播的主要表现。
4、简述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物类型。
5、简述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6、简述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着重进行的工作。
7、简述中共二大规定的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内容及其意义。
8、简述中共三大的内容及意义。
9、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三民主义的新阐释是什么。
三、简述题。
1、怎样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2、试述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历年真题:
1、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率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
陈独秀 李大钊 李达
2、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是( )
陈独秀 李大钊 蔡和森 杨鲍安
3、1920年11月,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建立的第一个产业工会是( )
上海机械工会 上海印刷工会 上海纺织工会 中华全国总工会
3、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
香港海员罢工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省港工人罢工
4、第一次公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5、第一次公共合作建立后,全国范围大革命风暴兴起的标志是( )
护国战争 护法战争 北伐战争 五州运动
6、1926年至1927年,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和战略方针。 7、北伐战争顺利进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8、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9、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及意义。
10、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018年04月份真题:
1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国民革命
11、1921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的第一个农民协会是在
A、湖南省湘潭县 B、广东省海丰县
C、浙江省萧山县 D、福建省上杭县
14、1933 年 11 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和蒋光鼐等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是
A、宁都起义 B、福建事变 C、西安事变 D、二二八起义
15、1946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
A、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 B、大举围攻东北解放区
C、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 D、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
16、1948 年 9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7、1949 年 3 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六大 B、中共六界六中全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是
A、刘少奇 B、 C、 D、周恩来
20、新中国第一次正式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1、在 1979 年 3 月的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提出, 必须坚持
A、“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C、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23、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24、2005 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法律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B、《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C、《国家安全法》 D、《反分裂国家法》
25、中共十八大提出,我国到 2020 年的奋斗目标是
A、实现“四个现代化” B、基本实现现代化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6、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答:第一,洋务运动的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第二,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第三,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27、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三种类型及其代表人物。
答: 1.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了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 五四运动2.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邓中夏、周恩来、、蔡和森、瞿秋白等。
一部分原3.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
28、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和 30 年代前期,中共党内屡次出现“左” 倾错误的主要原因。
答: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但是是共产国际的一个分支,受到共产国际的领导,中国的左倾,是受到苏联当时的影响.
另一方面就是谁也没走过共产主义,所以只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多看看稍微的马列理论,过分的相信这些理论成果,导致了当时决策者作出与当时社会实际不符的理论,致使左倾产生.
其实说句大白话,出现左倾 就是因为当时党内也不知道前途是是什么,对未来的茫然,必然导致他们只能盲从的相信马列经典著作,导致了也实际的不符,产生了左倾.
2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三大经济纲领。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0、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是: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31、1905 年至 1907 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及其意义。
答:答:意义: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1907年《新民丛报》不得不宣告停刊,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经过这场大论战,进一步划清了革命派和改良派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革命派批判了封建文化思想,使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26试论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
(2)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传统的“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都受到很大冲击,商人、商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明显提高, “西学”成为中国求强求富的学问。这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
32、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对中日双方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的分析。
答:在《论持久战》中分析了中日双方相互矛盾着的四个基本特点(即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作出了中国不会灭亡,也不能速胜,只要经过艰苦、持久的抗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的正确结论。
显然,的《论持久战》论述的不是一般的军事问题,而是从全局上驾驭抗日战争发展趋势,融军事和政治于一体的,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战略。
分析中日战争矛盾的总体及其各方面的特殊性
持久战,即通过持久抗战最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这是抗日战争的一般规律,也是抗日战争的基本战略方针。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最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明确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分析中日战争矛盾着的诸因素的相互关系
在具体分析中日战争矛盾着的诸因素的相互关系时,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亡国论和速胜论都不是从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而是孤立地抓住敌我因素的个别部分,使部分离开全体,并以部分代替全体。
分析中日战争在时间上的发展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是抗日战争的一般进程。要了解抗日战争的具体进程,必须对持久战的过程及其阶段进行具体的分析。马克思主义不是算命先生,谁也不能造出一本中日战争的“流年”来。然而,给战争趋势描画一个轮廓,却为战略指导所必需。指出:“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
分析中日战争在空间上的表现
战争形态,或称战争态势,是战争中敌我所处的位置关系。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是中日战争诸多矛盾在地域上表现的特点。
33、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答: 基本原则和方针:
(1)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在基本完成后,及时将“组织起来”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
(2)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3)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4)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5)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应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