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试卷(中考)
2023年8月30日发(作者:学雷锋精神手抄报简单漂亮)
苏轼的千古绝句-
【知识梳理】 (4)影响:
1.战争以后,中国从 社会逐渐变成 社会。战争是 开端。
2.第二次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条约,共割占 平方公里领土。
1、战争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年__________领导的__________。
3.1860年10月, 联军闯入 ,大肆抢劫,放火烧毁了这座皇家园林。
3、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________社会逐步沦为________社会,战争是中国4.1875年,清政府任命 督办新疆军务。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________的开端。
5.黄海大战中, 指挥军舰撞击敌人。 战役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6.1895年4月, 与日本首相 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
4、火烧圆明园发生在________(事件)期间,罪魁祸首是________和________。第二次鸦
号
考
线
名
姓
订
装
级
班
校
学
程度。
一、中英战争
(1)根本原因:
(2)导火线:1839年 领导的 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主要经过: 6月,英国挑起战争。 年8月,英舰开抵 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 。
(4)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
②赔款——
③通商——
④协税——
(5)影响:
二、第二次战争(1)根本原因:
(2)参战国家: 联军为主凶, 两国为帮凶。
(3)主要经过: 年10月 发动, 年, 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 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 平方公里。
(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三、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背景:
2)经过: 年,日本占领朝鲜,侵略中国,在黄海战役中, 英勇抗敌,以身殉国,1895年初,日军攻占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同年4月, 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 ,战争结束。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
②赔款:
③开放通商口岸:
④设厂:
(4)影响:
(5)失败的主要原因: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起因:从1898年起,义和团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威胁到列强在华利益。
2)经过: 年由 率八国联军入侵,攻占天津,随后攻陷.... ,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 。
(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经济—
②政治—
③外交—
④军事—
片战争前后,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共割占了我国________平方公里的土地。
6、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与日本海军在________展开激战,战斗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_________。1895年,中日签订《___________》,内容有:清政府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_______两;允许日本在中国_______;增辟________等。《马关条约》的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________程度。
7、1900年6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海军司令__________率领,进犯北京,在________被义和团包围。8月中旬,侵略军攻占__________,1901,清政府被迫签订《________》,内容有:清政府赔偿白银________两,以________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________活动;拆毁________,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________到________铁路沿线要地;划定________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________居住。影响:(1)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__________。(2)清政府完全成为________的工具。(3)中国完全沦为__________社会。
8、两次洗劫北京: 战争、 战争。
9、镇压中国人民反抗:1851-1864年 、1900年
10、农民阶级的反抗: 、 。
11、最能体现英国侵略中国目的的条款是 。
12、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条约》,最多的国家是 。
13、外国对我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入变为资本输入是在《 条约》签订后。
14、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款是 。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框中)。
1.我们要再现林则徐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场景,最好选择( )
A.虎门销烟 B.黄海海战 C.收复新疆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尼布楚条约》 B.《望厦条约》 C.《南京条约》 D.《黄埔条约》
3.“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这番豪言壮语出自黄海大战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
A.郑成功 B.邓世昌 C.戚继光 D.关天培
4.1843年的某一天,在英国伦敦造币厂门前停着长长的一队马车,每辆车上都载着写有“大清”字样的木箱,里面装满了银元。与这些银元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上海开始融入世界是在( )
A.《南京条约》后 B.《北京条约》后 C.《马关条约》后 D.《辛丑条约》后
6.造成清政府在两次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清政府的武器装备落后 B.清政府制度腐败
C.当时中国社会经济落后 D.清政府临战时战和不定
7.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1 8.“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有关的是( )
A.战争 B.第二次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
A.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关天培抗英 D.林则徐虎门销烟
10.《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一条是( )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增辟通商口岸
11.《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是
A.赔款4.5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 )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2.在下列的侵华战争中,攻进了北京城并大肆抢劫的战争是①战争②第二次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3、清朝时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是在( )
A、战争后 B、第二次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4、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开始于 (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题号前写“A”,在错误的题号前写“B”)。
13.领导虎门销烟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 )
14.1842年的《南京条约》中,开放广州、厦门、深圳、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
15.中日《马关条约》是近代中国赔款最多的条约。 ( )
16.《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17.第二次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 )
三、材料解析题。
18.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
⑴材料一、二、三中的内容分别在哪次战争中签订的? 又分别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⑵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国大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联军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
材料二:残垣断壁
⑴材料一中的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哪两个国家?
⑵材料二中所描述的强盗的暴行是什么事情?
20.近代以来,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抗击。在抗击外敌的战场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如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被载入了史册,并将永远激励后人.启迪后人。
在近代史上抗击外敌的事件中,中国军队往往付出重大代价,却大多以失败告终,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四次侵华战争的比较
战争名称、时间
爆发原因 结果 签订条约 战争影响
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战争
1840-1842
《 条约》
封建社会逐步沦为
社会。是 的开端(P.5)
战争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
《 条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场
中
约》 化
国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为了实现征服
战
1894
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败
《 条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约》 程度(P.17)
清政府完全成为 统 战争 《辛丑条约》 治中国的工具。完全沦为
社会。
二、三个主要条约内容的比较
条约名称 割地 赔款 通商口岸 其它(特点)
《南京条约》
中国与英国
协定关税
《马关条约》 二亿两白银 增辟通商口岸
《辛丑条约》 无 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