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2023年8月30日发(作者:工作表现评语(精选90句))
马云斯坦福演讲视频-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B为了打击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C为了割占香港岛 D为了挽回被销毁的损失
2、中国近代史以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目的 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变化
3、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
4、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军事较量是( )
A.雅克萨之战 B.中英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5、对“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这句话理解的依据是战争导致
A.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 B.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
6、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的目的是( )
A打开中国的市场 B.增进中英友好往来 C.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帮助中国发展经济
7、《南京条约》对中国最大的危害是( ) A 被迫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B. 向英国大量赔款 C.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D中国同英国商定关税
8、清政府在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朝军备落后 B.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 C.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D.清政府的军事组织不力
9、马克思称第二次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 B 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 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D 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10、第二次战争是战争的继续,主要原因是( )
A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B 战争的结果相同 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 战争的影响相同
11.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是在
A. 金田起义后 B. 自称天王后C.永安建制后 D.定都天京后
12、.两次战争本质上的相似点是( )
A都是从英国入侵广东沿海地区开始的 B 都曾威胁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C清政府都是先抵抗后妥协求和 D都是为了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获得侵略权益
13、清政府在两次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的武器装备落后 B.清政府制度腐败C.当时中国社会经济落后 D.清政府临战时战和不定
1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则材料都
A.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15、"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所以保卫京师."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强调西北塞防重要 B、强调东南海防重要C、主张放弃塞防 D、中国西北边疆形势严峻
16、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这突出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综合国力的强弱是决定战争结局的根本
C.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 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17、《马关条约》中最为严重地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是( )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放长沙、重庆、等为商埠 D开辟内河新航线
1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9、《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规定( )
A赔款4.5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20、在下面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哪次攻进了北京城,并大肆抢劫( )
①战争②第二次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1、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右图(圆明园)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战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22.“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马尾海战 B.丰岛海战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23.“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4. 通过学习,请你判断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 )
①都规定了割地 ②都有赔款 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 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5、“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
A.战争后 B.第二次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6、你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三个不平等条约中,都能看到的内容是( )
A.割地 B.开设工厂 C.开放通商口岸 D.赔款
27、“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什么?(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
C.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
28、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16.请你观察右图中的人物,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图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是谁吗?
(2)他们各自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你认为作者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状况?(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9、某电视台准备制作历史纪录片《1901年底的北京城》,片中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圆明园已成残垣断壁 B.清政府在筹备大量赔款
C.驻扎有外国军队 D.东交民巷居住许多北京居民
30、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①战争②第二次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⑤林则徐虎门禁烟⑥义和团运动
A. ①②④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④⑤⑥
答案:1~5___________;6~10__________;11~15___________;16~20____________;
21~25_____________;26~30____________。
二、填空:
1、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在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是__________
甲午中日战争时,在黄海海战中英勇牺牲的爱国的将领是________。
2、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_______;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_
3、1860年,____________火烧圆明园。第二次战争期间,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 ________平方公里的土地。
4、我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____________》。
5、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__________,同中国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_________;参与了两次战争的西方列强是__________。
6、19世纪60―70年代,虎视眈眈地想争夺新疆制造新疆危机的两个国家是______和_______ .
7、主张放弃西北边塞,强调东南海防重要的是清朝大臣是________;强调“海防”与“塞防”并重的大臣是__________。______年,收复了处________的整个新疆地区;________年新疆设立行省。
8、签订《马关条约》的是清朝大臣_________和日本首相__________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时,英国海军司令是_____________。
9、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导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____________;日军在_______制造了大屠杀。
10、《南京条约》割_______给英国;《马关条约》割____________给日本。
三、读图与简答:
(3)他们身上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 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谁?“果园的主人”指谁?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
(3)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3、 简述从1840年至1901年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