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道题附全部答案
2023年8月27日发(作者:夫子庙灯会作文600字(精选9篇))
郑州师范学院建校时间-
2017年国学知识竞赛试题200道题附全部答案
1、《庄子》一书在道教典籍中被称为什么?(《南华真经》或《南华经》)
2、《中庸》传说是谁创作的?(孔子的孙子子思)
3、“四书”是由谁编订的?(朱熹)
4、《春秋》“三传”指的是哪三部书?(《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5、按图索骥中的“骥”本意指的是什么?(马)
6、《史记》的创作主旨用司马迁的原话来说是什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7、战国思想家荀子是哪个学派的集大成者?(儒家)
8、古代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称为什么?(东道主)
9、《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清朝)
10、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记载,例如东晋诗人谢灵运发明的“谢公屐”,它在当时的用途是什么?(登山的鞋)
11、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大学》《庄子》《孟子》《庄子》几本书中应选择哪一本?(《庄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孟子)
13、《红楼梦》中“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是谁的判词?(惜春)
14、律诗与绝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句数不同,律诗8句、绝句4句。)
15、话本是我国古代的短篇白话小说,是说话艺人讲说故事的底本。话本产生于什么朝代?(南宋)
16、宋代词坛上有两大流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这两大流派指的是两个词派?(豪放派和婉约派)
17、重阳节,又叫重九,赏菊佳节,指农历哪一天?(农历九月九日)
18、“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谁?(苏洵、苏轼、苏辙)
19、孔子被后人奉为“至圣”,而被奉为“亚圣”的是谁?(孟子)
20、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哪个历史故事?(苏武牧羊)
21、三纲五常的“三纲”指什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2、“三十而立”的“立”是立什么?(这里的“立”应该指的是“立德、立言、立身。)
23、《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战国中期邹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名轲,字是什么?(子舆)
24、“焚书坑儒”是哪一个皇帝所为?(秦始皇)
25、被列为儒家经典之首的经典著作的是哪一部?(《易经》)
26、儒家《五经》之中《周易》是什么性质的书?(占卜之书)
27、《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代称《尚书》。“尚”指什么?(上古之书)
28、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是哪部著作?(《尚书》)
29、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是《诗经》,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多少篇?(三百零五篇)
30、《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的内容是什么?(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31、鞭炮和爆竹哪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爆竹)
32、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分别指什么?(《诗经》、《尚书》) 33、《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哪位历史学家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司马迁)
34、《史记》内容记载自传说中的黄帝以来至汉武帝时期以来的历史,共分成哪五个主题?(《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
35、我国古代最早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人是谁?(董仲舒)
36、《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是谁?(纪晓岚)
37、《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孙武)
38、《周易》是儒道释中哪家的经典之一?(儒家)
39、《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下一句是什么?(“弟于长,宜先知”)
40、“五经”这个名称形成于哪个时代?(汉武帝时代)
41、被称为“书圣”的古代书法家是谁?(王羲之)
42、被国内外人士誉为“中国三大国粹”的是什么?(京剧 国画 中医)
43、《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由谁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司马光主编 )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屈原)
45、中国哲学三圣是哪三位?(老子 孔子 墨子)
46、“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二十岁)
47、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被称为什么?(孔林)
48、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什么?(锣)
49、“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是宝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指的是什么?(酒窝)
50、梨园用来指代戏曲界,那么“杏林”指代的是什么?(医学界)
5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荀子)
52、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什么?(时不再来)
53、被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谁?(王维)
54、孔子年轻时曾经担任过哪两种卑微的工作?(委吏:管理仓库;乘田:管理畜牧)
55、我国有一个古建筑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196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个古建筑是什么?(孔庙)
5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月亮)
57、《水浒传》里“宋江”的绰号是什么?(及时雨)
58、被称为我国“瓷都”的是指哪一城市?(景德镇)
5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酒)
60、我们通常将男女新婚之夜说成“春宵一刻值千金”,其实这句诗是劝人们珍惜光阴努力学习的。这句诗出自谁的笔下?(苏轼)
61、中国古代哲学中,有“阴阳八卦”的理论,这一理论出自哪部经典?(《周易》)
6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哪部作品?(《孟子》)
6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的作品?(李清照的作品)
64、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什么?(令正)
65、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什么?(“成吉思汗”)
66、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天人合一)
67、陕西省著名的“无字碑”与谁有关?(武则天)
68、“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哪只手在外?(左手)
69、古人的婚礼是在中午还是在傍晚举行?(傍晚) 70、“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张九龄)
71、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山海经》)
72、我国的京剧脸谱彩含义丰富,红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黑一般表示什么?(忠耿正直)
73、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孙思邈)
74、被称为我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的石窟是哪一个石窟?(敦煌莫高窟)
75、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谁的观点不谋而合?(和老子的观点不谋而合)
76、传统节日中的清明节来源于什么?(二十四节气)
77、民间有个习俗:过年时,把“福”字倒贴在门上;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也时有倒写“福”字的舞台背景。我们都知道这是借“福倒了”的谐音,“福到了”以图吉利。这一习俗是从哪一朝代开始的?(明朝)
78、从何时起,《论语》被钦定为科举考试必读教科书?(元代)
79、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国学”这个概念原意是什么?(国立学校)
80、著有《红楼梦新证》的红学泰斗是谁?(周汝昌)
81、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哪个节日有关?(与中秋节有关)
82、佛经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指的是什么?(佛塔)
83、“词苑千载,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词人?(李清照)
84、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哪里?(《弟子规•入则孝》)
8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李商隐)
86、《水经注》的作者是谁?(郦道元)
87、“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什么天气?(天气渐渐转凉)
88、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的“灯火阑珊处”是指什么地方?(灯火昏暗的地方)
89、“词”最盛行是在哪个朝代?(宋)
90、“身在曹营心在汉”说的是谁的故事?(关羽)
91、“三礼”指的是哪三部书?(《仪礼》《礼记》《周礼》)
92、《弟子规》中“入则孝,出则悌”中“悌”是什么意思?(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
93、一般认为,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两汉之际)
94、孔子的思想是在何时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汉朝以后 汉武帝 独尊
95、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陛” 是什么意思?(宫殿的台阶)
96、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哪一部史书?(《史记》)
97、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古代书法作品是什么?(王羲之的《兰亭序》)
98、著名的六朝古都是现在哪座城市?分别是哪六个朝代的国都?(南京。六朝分别是:三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99、“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诗中描述的是哪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描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100、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是哪部?(《孙子兵法》)
101、著名的“变脸”绝活属于哪个剧种?(川剧)
102、唐宋散文八大家分别是谁?(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03、春节为“年”,普天同庆,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年”指的是什么?(一种凶恶的野兽)
104、闻名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是用什么做的?(用泥土雕塑烧制而成的) 105、《楚辞》主要收集了我国古代著名爱国诗人谁的作品?(屈原)
106、战国时代发现了磁石的指极性,制作出了最早的指南工具。被叫做什么?(司南)
107、孔子认为“为仁之本”是什么?(孝悌)
108、《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许多名篇佳句传唱千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下句是什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09、按照古人的礼仪,一般称呼对方的儿子为“令郎”,称自己儿子什么?(犬子)
110、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叫什么?(《说文解字》)
111、我国第一部词典是什么?《尔雅》
112、古代所称“不惑之年”是指四十岁,“古稀之年”是指多少岁?(七十岁)
113、古代刑罚名目繁多,其中将脚砍掉的刑罚叫刖,割去膝盖骨的刑罚叫什么?(膑)
114、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周公被尊称为什么?(元圣)
115、“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西厢记》)
116、“身无彩凤双飞翼”的下一句是什么?(心有灵犀一点通)
117、“文房四宝”是指什么?(笔、墨、纸、砚)
118、十二生肖中哪一个是虚构的 ?(龙)
119、“初唐四杰”指的是哪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20、古代诗人多重“苦吟”,唐代与此有关的“推敲”的典故出自哪位大诗人?(贾岛)
121、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有一本著名的词话作品传世,这部作品是什么?(《人间词话》)
122、我国的六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曾被称为东都,以盛产牡丹出名,孔子曾问礼于此。这说的是哪座城市?(洛阳)
123、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土地之神)
124、为什么好的人被称为“登徒子”?(宋玉曾写赋批登徒子好)
125、“东窗事发”一词最早与谁有关?(秦桧和岳飞)
126、古代人称的“大虫”是指什么动物?(虎)
127、“一丝不挂”最初是什么意思?(外事外物一丝一毫不萦于心)
128、“六十而耳顺”,“耳顺”是什么意思?(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
129、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李广)
130、《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李时珍)
131、孔子是哪国人?(春秋末年鲁国人)
132、科举制开始于隋代,殿试是由武则天首先设立的,第一甲前三名分别叫做什么?(状元、榜眼、探花)
133、中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断代史是哪部作品?(《汉书》)
134、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是什么?(中国的《 金刚经 》)
135、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哪个宗教?(道教)
136、中国古代四大灵兽是指什么?(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13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和“悱”各是什么意思?(愤:想弄明白而弄不明白。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138、古人把一年分成多少个节气?(24)
139、古人把男子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把女子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什么?(及笄之年)
140、唐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是什么?(道是无晴还有晴)
141、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下句是什么?(不可居无竹)
142、《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古代的哪一部作品?(《诗经》)
14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泰山)
14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哪部作品?(《长歌行》)
145、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哪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146、“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是描写谁的诗句?(诸葛亮)
147、孔子名是什么?字是什么?(丘,仲尼)
148、中国最早的文言志怪小说是什么?(《搜神记》)
149、“业精于勤,荒于嬉”是我国哪位古人提出来的?(韩愈)
150、“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巨鹿之战)
151、我国历史上著名故事《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蔺相如)
152、为什么我们总是说“男左女右”?(古时男尊女卑讲究以左为大以上为大,现在已是一种习惯。)
153、“君子成人之美”出自《论语》,指的是君子当促成他人之好事,请问这句话的后一句是什么?(不成人之恶)
154、中国古代四大美人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代称,她们分别是谁的代称?(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 杨玉环-羞花 貂蝉-闭月 )
155、孔子为什么会“三月不知肉滋味”?(听到一段好乐曲)
156、诗中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衿是古时学子的服装,“衿”指的是衣服上的哪一部分?(衣领)
157、“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的是什么?(学生)
158、“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我们提出修身养德的基本要求,这句话出自谁之口?(诸葛亮)
159、向别人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哪种称呼?(舍弟、舍妹)
160、“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位于现在哪个省?(甘肃)
16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仁者爱人”或“仁”)
162、《论语》中“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试问是哪五者?(恭、宽、信、敏、惠)
163、“匹夫不可夺志也”上一句是什么?(三军可夺帅也)
164、《清明上河图》作于哪个朝代?(宋代)
165、孔子弟子中贤达者有多少位?(七十二)
166、“霸王别姬”的故事最早见于哪部作品中?(史记)
167、“鼎”的最初用途是什么?(烹煮器具)
168、我国是世界上记录哈雷彗星最早的国家,要比西方早数百年。请问:我国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最早见于哪部著作?(《春秋》)
169、陛下是用作对君主的尊称,用作对太子或亲王的尊称是什么?(殿下)
170、在《红楼梦》中香菱受了大观园女诗人们的熏染,一心想学作诗,并拜谁为师?(林黛玉)
171、古谚“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据说这是两个人去世的虚龄。他们是谁?(孔子和孟子)
172、我们常把结了婚的夫妇称为“结发夫妻”,“结发”的意思是什么?(古时结婚时,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173、“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晴雯)
174、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写在哪个书院的门上?(东林书院)
17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哪部著作?(《孟子》)
176、《红楼梦》的别称是什么?(《石头记》)
177、《西厢记》的作者是谁?(王实甫)
17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描写的是哪里的景?(滕王阁)
179、咏花是自古以来文人的一大爱好。请指出诗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咏的是什么花?(菊花)
180、古代读书人常常给自己的书斋取个斋名,如蒲松龄的书斋叫“聊斋”、归有光的书斋叫“项脊轩”。“饮冰室”是谁的书斋名?(梁启超)
18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孟郊)
18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句诗的作者是谁?(杜甫)
183、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词作中的句子。这位词人是谁?(李煜)
184、“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谁?(蔡桓公)
185、“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哪个人物之手?(林黛玉)
186、“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其中“阆苑仙葩”和“美玉无暇”分别指的是《红楼梦》中的哪个人物?(林黛玉和贾宝玉)
18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李白)
18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中“春江潮水连海平”的下一句是什么?(海上明月共潮生)
189、李白《将进酒》诗中“天生我材必有用” 的下一句是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
190、杜甫《登高》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 的下一句是什么?(不尽长江滚滚来)
191、“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住处?(诸葛亮)
192、《弟子规》内容出自哪部作品?(《论语》 学而篇)
193、曹雪芹《红楼梦》题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下两句是什么?(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94、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政治地位)
195、《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是哪三国?(魏、蜀汉、东吴)
196、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较相近的成语是哪个?(豁然开朗)。
197、“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是哪位作家?(蒲松龄)
198、《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诸侯王)
199、成语“白驹过隙”是比喻什么的?(时光飞逝)
200、“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