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美术的辉煌同步精练(人教版必修3)
2023年8月26日发(作者:2021年企业工会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达什么感情-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一、选择题
1.(2011年3月蚌埠市质检12题)著名文艺理论家朱光潜于1925—1933年留学英法,其间给上海开明书店《一般》杂志写稿,他写作可能涉及的话题有( )
①《哈姆雷特》:诗性语言的张扬 ②《人间喜剧》:尽释悲悯情怀
③《格尔尼卡》:无理性现实的折射 ④塞尚:调盘上刮起一股现代风
A.①②④
C.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油画《格尔尼卡》,是立体主义的领导人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格尔尼卡》 ,毕加索作,1937 年,布面油画。作品充分表现了法西斯暴行的残酷和人民受难的痛苦。
2.(2011年3月河南五市联考35题)“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
A.“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
B.“光是画中的主角”
C.“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
D.“我不爱理性的绘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艺术的特点。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文艺发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二十世纪初期,有些画家反对传统模拟自然的手法,他们將自然事物分解为几何切面,把前后左右在画面上交错、重叠,来表现物体的结构,这就是立体派。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3.(2011年3月临沂市一模25题)有位美学家指出:“艺术的任务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描写。”下列美术作品中,创作风格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关键词“忠实”、“真实”,显然这是现实主义绘画的特点。A项是《马拉之死》,新古典主义美术;B项是《自由引导的人民》,浪漫主义美术;C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现实主义美术;D是《格尔尼卡》,毕加索作品,现代主义美术。 4.(2011年1月辽宁锦州高二期末16题)1876年春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你认为他的画应该属于何种流派( )
A.文人山水画派
C.现代画派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该画派追求“光”与“”。印象主义画家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应从光的角度来体现,但也离不开与彩的结合。他们将“光”与“”作为研究的中心,在画面中造成一种“光”与“”的生动明快效果。
5.(2011年4月河南省统测35题)某大学美术系的学生喜欢揣摩一些历史人物的心理特征而替他们画“自画像”。一位学生选择了诺顿一世。1859年,由于对联邦和加州政府的政治结构极度不满,诺顿宣布自封为“美利坚合众国皇帝”,开始了其21年的“统治”。这位学生应该模仿( )
A.安格尔
C.列宾
【答案】D
【解析】从材料看,该学生通过揣摩一些历史人物的心理特征而替他们画“自画像”,即从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角度画像。这是现代主义美术特征。A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B是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C是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D是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故选D。
6.(2011年3月济宁市质检30题)科技的发展影响着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下列作品大胆借助当时科技新成果来表达画家感受的是( )
B.德拉克洛瓦
D.毕加索
B.印象画派
D.风俗画派 【答案】C
【解析】印象主义画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彩皆产生,于是他们依据光谱七来调配颜。
7.(2011年5月湖州二模21题)与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反映的主题最贴近的历史事件是( )
A.中途岛海战
C.珍珠港事件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格尔尼卡》是以二战反法西斯为背景,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暴行而创作的,用极为夸张的手法,向全世界揭露法西的暴行,答案为B。
8.(2011年3月洛阳市统考35题)德国著名画家弗里德里希(1774—1840)认为:“美术家不仅应当描绘眼前所见之物,而且应描绘心中所见之物”,他迷恋于那些所谓“诗意盎然的景象”,如荒原、古寺、落日、月夜、森林等,这一切构成了他笔下具有象征意味和感情彩的绘画世界。下图为其作品《孤独的树》。结合材料信息及作品风格,可知该作品属于( )
B.南京大屠杀
D.慕尼黑阴谋
A.新古典主义美术
C.印象画派
【答案】B
B.浪漫主义美术
D.现代主义美术
【解析】浪漫主义美术注重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材料中“荒原、古寺、落日、月夜、森林等,这一切构成了他笔下具有象征意味和感情彩的绘画世界。”正体现了这一点。
9.(2011年4月湘潭市二模21题)《绘画与科学》中说:“19世纪后半期,随着物理学中光学知识的系统研究,以及光学和彩学关系的发展,使人们看到了绘画崭新的面孔。”下列绘画作品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
A.大卫——《马拉之死》
C.凡高——《向日葵》
【答案】C
【解析】印象主义画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彩皆产生,于是他们依据光谱七来调配颜。属于印象主义作品的是C。故答案为C。
10.(2011年2月济南市调研19题)“咱们走吧。”“咱们不能。”“为什么不能?”“咱们在等待戈多。”下列美术作品与上述对白作品所反映的艺术表现手法相似的是( )
A.《日出·印象》
C.《鲁昂大教堂》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对白出自《等待戈多》,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与之艺术表现手法相似的是《毕加索自画像》,这幅画体现了现代主义绘画的特。
11.(2011年4月宁波十校联考21题)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 )
①拜伦创作《西风颂》 ②薄伽丘写出《十日谈》
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 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①②③④
C.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故应排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12.(2011年3月烟台市一模16题)“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
B.②③④
D.①②③
B.《干草堆》
D.《毕加索自画像》
B.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D.毕加索——《格尔尼卡》 A.“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
B.“光是画中的主角”
C.“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
D.“眺望远方的原野,草不是绿,而是青”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二十世紀初期,有些画家反对传統模拟自然的手法,他们将自然事物分解为几何切面,把前后左右在画面上交错、重叠,來表现物体的结构,这就是立体派。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13.(2011年4月茂名市二模22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绘画领域兴起,这一流派的画家们主要是由一些青年画家组成,他们借助当时光学研究领域的新成就,探讨如何用光和米描绘外部世界。这个美术流派是( )
A.新古典主义
C.印象画派
【答案】C
【解析】扣住“光和”这个关键词,即可知是印象画派。
14.(2011年4月德州二模13题)“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
A.“向彩的奥秘进军”
B.“艺术是一种诉说真理的谎言”
C.“光是画中的主角”
D.“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画派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根据材料和所学史实,二十世纪初期,有些画家反对传统模拟自然的手法,他们將自然事物分解为几何切面,把前后左右在画面上交错、重叠,来表现物体的结构,这就是立体派。立体派是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毕加索是最著名的代表人物。B项“艺术是一种诉说真理的谎言”是毕加索的名言,本题选B项。
15.(2011年1月湛江市高三模拟12题)“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
A.“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
B.“光是画中的主角”
C.“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
D.“我不爱理性的绘画”
【答案】A
B.浪漫主义
D.现实主义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文艺发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二十世纪初期,有些画家反对传统模拟自然的手法,他们將自然事物分解为几何切面,把前后左右在画面上交错、重叠,来表现物体的结构,这就是立体派。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16.(2011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25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绘画领域兴起,这一流派的画家们主要是由一些青年画家组成,他们借助当时光学研究领域的新成就,探讨如何用光和来描绘外部世界……。这是哪一美术流派( )
A.新古典主义美术
C.现实主义美术
【答案】D
【解析】分析材料,可了解到材料所说指印象画派的特点,印象派这种对“光”和“”效果的追求,是绘画技法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莫奈是早期的代表,后期的代表有塞尚、高更、凡·高等。
17.(2011年3月江苏四市一模20题)法国作家左拉极力推崇某一美术流派,认为其“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这个美术流派是( )
A.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近现代艺术的发展。印象主义绘画着重于光影的改变、对时间的印象,并以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做为描绘对象符合题干的描述。浪漫主义重感情轻理性,现代主义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精神,现实主义绘画注重对描绘事物的现象。
18.(2011年5月南平市质检21题)下图是毕加索的《葡萄与小提琴》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B.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B.浪漫主义美术
D.印象画派
A.探索绘画的视觉与幻觉之间的关系
B.它体现的是一种几何形体的美和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
C.用几块平面片断在心目中构成一把可感可即的小提琴的实体形象
D.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使其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答案】D
【解析】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彩与线的运用。 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因此,他的画没有一定的形式。
19.(2011年1月佛山市质检11题)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格概况。”这是因为艺术创作( )
A.是时代与环境的产物
C.不允许主观虚构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西方文艺发展主要原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故文艺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特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特征。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20.(2011年5月莆田市质检23题)右图画家所代表的画派认为:“是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 在不同的时间、环境、气候等客观条件下,由于不同光的支配而产生不同的彩”,这一现象说明
B.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A.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绘画风格的变化
B.中西方绘画风格相互借鉴和融合
C.个人主观性情决定了绘画形式的变化
D.画家由注重意境转向注重写实
【答案】A
【解析】右图是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根据所学,19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批青年画家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他们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彩变化。印象派因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据此本题应选A项。
21.(2011年3月台州市调研23题)评论家沃塞尔认为布拉克的作品“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以下作品,风格与之最为相近的是( )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绘画艺术。“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是立体主义画派的表现,布拉克属于立体主义画派化拍代表。《亚威农少女》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AC属于印象派。D项属于批判现实主义。
22.(2011年3月福州市质检21题)对以下三幅中外美术作品(图10~12)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作者:宋朝 法国 西班牙
B.类别:文人画 印象画 立体派
C.艺术特点:“境生象外画中诗” “捕捉光与彩的变幻” “造型写实”
D.评价:体现了中国画的艺术成就 西方古典美术的精华 西方现代艺术的代表作品
【答案】B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识图辨别能力。图10画的是竹,中国文化人经常以竹喻人,是文人画;莫奈是印象画派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是《日出·印象》;毕加索是立体派代表人物。
23.(2011年1月厦门市质检19题)在1908年巴黎秋季沙龙展览会上,面对一些风格新奇独特的作品,艺术家马蒂斯惊叹道:“这不过是些立方体呀!”这些作品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
A.莫奈
C.凡·高
【答案】D
B.巴尔扎克
D.毕加索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绘画艺术。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使马蒂斯的作品是立体主义画派。巴尔扎克属于文学家,排除;莫奈属于印象派画家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凡·高属于印象派画家。因此应选D,1908年,在巴黎秋季沙龙的展览上,当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那些风格新奇独特的作品时,不由得惊叹道:“这不过是一些立方体呀!”同年,评论家沃塞尔在《吉尔布拉斯》杂志上,借马蒂斯的这一说法,对布拉克展于卡思维勒画廊的作品评论说:“布拉克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他首先采用了“立体主义”这个字眼。后来,作为对毕加索和布拉克所创的画风及画派的指称,“立体主义”(Cubism)的名字便约定俗成了。
24.(2011年5月濮阳市二模34题)“他们把颜料倒在画布上,然后用抹布将颜料擦去,最后出售他们的杰作——抹布。”这段话描述的画家风格应该属于哪一种美术流派
A.浪漫主义
C.印象画派
【答案】D
【解析】简单识记。
B.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