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地区间最低工资标准差距与劳动力流动

更新时间:2023-08-24 00:28:42 人在看 0条评论

地区间最低工资标准差距与劳动力流动

2023年8月24日发(作者: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注释翻译)

萧敬腾疯粉事件-

人力资源劳 动 保 障 世 界地区间最低工资标准差距与劳动力流动叶鸿芮( 吉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摘 要】1994年我国正式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全国各地区根据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直至2004年11月西藏地区颁布了其最低工资标准,我国全部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已完成了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实施。然而由于我国区域广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各个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时间和幅度并没有一定的规范,各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全国各地区间最低工资标准差距的不断调整且不断扩大,使得劳动力流动呈现出空前的规模,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从低最低工资标准(中西部地区)向高最低工资标准(东南沿海地区)。本文通过对地区间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为我国政府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提供拙见。【关键词】最低工资;劳动力;区域流动一、绪论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是综合考虑了当地居民年生活费用、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水平以及失业率等因素为依据。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以及收入水平有较大差别,不同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差异也会较大。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众多企业效益降低、劳动力市场需求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造成了劳动力薪酬降低、失业等问题。然而最低工资标准对于劳动力的基础薪酬以及失业保险率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全国各地区间最低工资标准的差距促使劳动力跨省际的区域流动,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由低最低工资标准地区(中西部地区)向高最低工资标准地区(东南沿海地方)流入。二、理论基础自19世纪最低工资制度出现以来,一直受到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关于最低工资的研究文献不计其数。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施了最低工资制度,但它是否会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仍有争议。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其低端劳动力市场,工人的谈判能力较弱,这就要求政府实施最低工资制度。最低工资可以是一个经济概念,也可以是一个法律概念。文章中所提及的最低工资是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这是一个法律概念,也是政府为了保护劳动者权益而实施的劳动保障制度。最低工资起源于19世纪末端,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萌芽,1994年,我国正式开始实施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调整工资分配、保障劳动者特别是低收入人取得劳动报酬的重要手段,这是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制定了劳动者5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最低报酬。三、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为了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而在地区、产业、部门、就业状况、企业甚至是工作岗位之间的转换。劳动力流动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被称作为劳动力迁徙。地区之间的经济利益差异主要是工资差异,成为了劳动力迁徙的首要因素。从1994年至今,几十年来我国最低工资标准从最初的缓慢调整,到如今每隔2-3年不断调整,且调整幅度逐年增大。根据人社部近两年提供的数据来看,最低工资上调频率和幅度较“十二五”时期有所放缓。有关部门提出,各地要统筹处理好维护劳动者报酬权益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关系,通过建立最低工资评估机制,科学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幅度和调整频率。业内专家认为,全国各地区应结合实际情况,遵循不给企业太大负担的原则,同时确保职工基本生活水平稳定提高,做好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工作。(一)低收入人低收入人是人们对收入不高人的统称,但其实在中低收入和高收入的划分上,国际上及我国均没有法律确定的标准,税法上也从来没有确定过高收入的标准。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统称为低收入户,这类人可向当地政府申请低收入保险(低保金)。城市企业失业、下岗职工受教育程度不高、劳动技能差、年龄过大,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体。由于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不同,对于低收入人而言大部分从事依靠出卖劳动力为主的工作,所需脑力技能少,在全国各地都有适合的工作。而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不同直接与低收入人所赚取的薪酬挂钩,对于低收入人而言在最低工资标准高的地区务工所获得的报酬更高,这便促使了大量体力劳动者往沿海地区流动。以上海、深圳、广州为主的城市吸纳了大

投资自己才是-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2-581968-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8-24 00:28:42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