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期末较长古诗文名句
2023年8月22日发(作者:关于国庆节的古诗锦集)
迷途知返反是什么意思-
初三上期末较长古诗文名句
一、《木兰诗》
1.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写了木兰的叹息忧愁、心事重重,创设悬念。
2.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马不停蹄,离家越远,思乡愈切,儿女情怀。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行军迅速,军情紧急,英姿飒爽的英雄形象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北方军营的寒冷,军营生活的艰苦,木兰的坚韧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对偶,战争的惨烈,木兰的英勇
6.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名利,眷念家园生活,思念父母
7.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天然的女儿情态,归家的喜悦
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用比喻的手法,隐喻木兰女扮男装未被发现的奥秘,妙趣横生。
二、《陋室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旨句(观点句),强调了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品德
2.苔痕上阶绿,草入帘青:环境清幽,没有世俗的应酬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不俗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生活高雅,安贫乐道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远离官场,高洁傲岸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自比,主人有名而受敬仰
三、《曹刿论战》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的具体表现
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重视观察敌情
4.彼竭我盈,故克之:战争胜利的原因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追击敌人的最佳时机
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老弱无力,无可奈何,为悲惨遭遇埋下伏笔
2.俄顷风定云墨,秋天漠漠向昏黑:渲染阴沉黑暗的环境,烘托诗人黯淡愁惨的心境。
3.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比喻,写出来秋雨连绵细密,渲染悲惨的遭遇。
4.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屋漏夜长,国困家破,风雨飘摇中挣扎,急盼雨停天亮的迫切悲苦。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直抒胸臆,渴望天下读书人能得到关怀照顾的宽广胸怀。
6.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急切希望实现愿望,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甘于牺牲的高尚情怀。
五、《湖心亭看雪》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从听觉的角度写出大雪后万籁无声,湖山封冻,同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有异曲同工之妙。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雪光水气,混檬不分,天地之间、远近高低白茫茫浑然难辨。
3.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卓然不的雅情雅致。
六、《马说》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全文观点,强调伯乐的重要性。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千里马碰不上伯乐的悲惨结局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刻画伯乐不懂千里马的具体表现
4.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嘲讽食马者不懂千里马。
七、《诫子书》
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告诫人们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就必须要注重道德修养,不追求名利,保持宁静的心态,集中精力去做事。
1
3.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强调苦学、立志与成才的关系。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
初三上期末文化常识——节日
一、春节
1.时间:农历新年,正月初一
2.别称:俗称“年节”,又称为“新年、大年、新岁”等。
3.常见的活动:扫尘、守岁、贴春联、贴窗花福字年画,燃爆竹,吃年糕饺子
4.文化内涵:祭祀祖神,除旧布新,祈求丰年,亲人团聚,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5.相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二、元宵节
1.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2.别称:上元节,元夕,灯节
3.常见的活动: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耍龙灯、划旱船、舞狮子,踩高跷
4.文化内涵:“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强调“普天同庆”,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5.相关诗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三、清明节
1.时间: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
2.别称:踏青节
3.常见的活动:扫墓、踏青、植树、插柳、放风筝、荡秋千
4.文化内涵: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
5.相关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四、端午节
1.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2.别称:端阳节,重五(午)节,龙舟节,屈原日
3.常见的活动:划龙舟,挂艾草菖蒲,吃粽子,雄黄酒画额头
4.文化内涵:纪念屈原,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爱生命健康,强民爱国。
5.相关诗句: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五、中秋节
1.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2.别称:八月节,月节,团圆节
3.常见的活动: 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
4.文化内涵:祈盼丰收,表达喜悦幸福;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
5.相关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六、重阳节
1.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2.别称:重九
3.常见的活动:登高,赏秋,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辞青
4.文化内涵:登高赏秋,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5.相关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初三上期末文学常识
篇目
活板
曹刿论战
作者
沈括
朝代国籍
北宋
作者介绍、代表作、作品风格等
出自《梦溪笔谈》,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其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出自《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名《春秋左氏传》,是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出自《战国策》。《战国策》是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作者原名列御寇。本文出自《列子·汤问》。本文是一篇寓言。作者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选自《陶庵梦忆》。全文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的高雅情趣。
作者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提出“文道合一”的创作理论,作品有《韩昌黎集》。本文选自《杂说》,文体为借物寓意的“说”,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本文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是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作者字孔明。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作者字梦得,被称为“诗豪”,有《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本文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林嗣环 明末清初
明
选自清朝的张潮编选的《虞初新志》。
本文是一篇赠序,告诉人们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本文表达了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亦告诉了人物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被誉为“诗魔”。作品《长恨歌》《琵琶行》。
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思想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作者字希文,谥号文正,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品有《范文正公文集》,《岳阳楼记》
左丘明 春秋
邹忌讽齐王刘向西汉
纳谏 (编)
愚公移山 列子 战国
明末清初 湖心亭看雪 张岱
马说 韩愈 唐
诫子书 诸葛亮 三国
陋室铭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口技
刘禹锡 唐
送东阳马生宋濂
序
河中石兽 纪昀 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代
登飞来峰 王安石 北宋
渔家傲
(塞下秋来范仲淹 北宋
风景异)
3
江城子密州苏轼
出猎
北宋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作品:散文《前赤壁赋》,词《水调歌头》《念奴娇》等,书法《寒食帖》被称为第三行书,《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作品有《西江月》《南乡子》《破阵子》,词集《稼轩长短句》
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作者号东篱,元代著名的戏曲家和散曲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作品有《天净沙》《汉宫秋》。
作者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本文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
作者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作品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李太白集》
作者字务观,号放翁,爱国诗人,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代表作品有《卜算子 咏梅》《书愤》《示儿》。
作者字孟德,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着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建安风骨),代表作品有《短歌行》。
作者是元代豪放派散曲的代表作家之一。
作者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代表作有《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杜工部集》
作者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后世称“杜樊川”。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作品有《樊川文集》《江南春绝句》。
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作品有《滕王阁序》。
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诗鬼”之称。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昌谷集》
南乡子何处辛弃疾 南宋
望神州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南宋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朝
饮酒 陶渊明 东晋
行路难 李白 唐
游山西村
观沧海
山坡羊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春望
望岳
泊秦淮
陆游
曹操
宋
东汉
张养浩 元
杜甫 唐
杜牧 唐
送杜少府之王勃
任蜀川
己亥杂诗
唐
龚自珍 清
唐 雁门太守行 李贺
4
渔家傲天接李清照 宋
云涛
无题
李商隐 唐
夜雨寄北
满江红
木兰诗
秋瑾
近代
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作品有《如梦令》《漱玉词》
字义山,号玉溪(谿)生,作品有《锦瑟》。
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
本文是一首北朝民歌,长篇叙事诗,选自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彩,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作者原名周树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本小说是一部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的小说。作品真实地展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以许云峰、江、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热情讴歌了他们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仰。
红岩是重庆的一处地名——红岩村,曾是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小说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也在这附近。红是革命的颜,岩石又是非常坚硬的物质,小说以“红岩”为题,喻指革命者在狱中坚持斗争,坚韧不拔,就像红的岩石一样
19世纪法国小说家作家及诗人。作品《格兰特和他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通过对主人公鲁滨孙的成功刻画,歌颂资本主义上升时期那种不畏艰难和困苦,充满野心和冒险精神,富有百折不挠,顽强毅力和斗志,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一切、创造一切的自我奋斗和创业精神。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体形象,歌颂了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小说以高俅发迹作为故事的开端,意在表明“乱自上作”,高俅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作者还写了大批的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正是他们狼狈为奸,鱼肉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们不得不5
朝花夕拾 鲁迅 现代
红岩
罗广斌、杨当代
益言
儒海底两万里 勒·凡法国
尔纳
丹尼鲁宾逊漂流尔·笛英国
记
福
水浒 施耐庵 明代
钢铁是怎样苏联
炼成的
挺而走险,奋起反抗,从而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赞美了保尔顽强执着、奋进勇敢、不为命运所屈服、信念坚定、敢于牺牲的精神,告诉奥斯特洛夫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斯基
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