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母亲节向你推荐一篇与母亲有关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3-08-19 10:33:50 人在看 0条评论

母亲节向你推荐一篇与母亲有关的故事

2023年8月19日发(作者:卑微的爱散文600字)

周末见闻的作文400字-

母亲节向你推荐一篇与母亲有关的故事

2010-5-8

编者按:

5月9日是母亲节,我们特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篇与母亲有关的故事。 汪志先生的《百年小方桌》,通过一个小方桌,讲述了他母亲与母

亲的母亲的一些故事。当年不少看过这篇文章的人,连夜打电话给

汪先生述说自己的感受。汪志最近对他的弟兄们说:“对我们这一

人影响最大的,要算是外婆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她,

就没有我们今天这个大家庭。”弟兄们非常赞同他的话。汪志弟兄

从小跟随外婆,实际外婆家就是他们的家。外婆不识字,连名字也

没有,因为娘家姓杨、嫁到了刘家,所以人们一直都叫她刘杨氏,

直到解放,才取名叫杨光荣。她一生勤劳、与人为善,在解放前夕

那些最困难的日子里,是她用做手工和汪志先生母亲—一个村小教

书匠的微薄收入,支撑着一个大家庭。就是这两个普通的中国女姓,

在生活线上挣扎;与命运进行拼搏,求得了一大家人的生存。而当

儿孙们长大成人的时候,她们却稍稍地远去了。她们都是伟大的母

亲,是了不起的东方女性!

百年小方桌

我的住房几次变化,家具也多次改朝换代,唯有这张小方桌一直却摆在客厅里。

据说小方桌是外祖父、外祖母结婚时做的,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那时我们住在外婆家,小方桌就伴随着我成长、长大。

我们家在四川省绵竹县大南街一个叫六分会巷的地方,解放前这里属于姓张的大地主,所以叫张家龙门子,我就出生在张家龙门子后门接近小南街的那排木楼里,排行老二。

听说母亲生下我就缺奶,我是被外婆一口一口地嚼饭喂大的。当我能自己吃东西的时候,就被一个人安排在这个小方桌上,从此小方桌就成了我吃饭,玩耍和学习的地方。

我有生以来第一件难忘的事,就发生在这小方桌旁。那时舅父靠自己打工在川大读书,家庭贫困,外婆常带着我在小方桌上帮人做手工活以助度日。一天中午,外婆去做午饭,我正在小方桌上玩,突然她大叫道:“二娃子,你过来!”我吃了一惊,外婆是很疼我的,这样喊我定是出了大事,我忙跑了过去.原来放在我们睡那间屋木箱里的钱不翼而飞,这可是全家唯一的一点点救命钱啊!我坚持说自己没有拿,外婆急昏了,“叭!叭!”狠狠地打了我两耳光,接着又拿鸡毛扫痛打了我一顿……直到后来发现窗户被人弄开,钱是被人偷了,我的冤案才得以澄清。

就在这个小方桌上,外婆曾经抽着叶子烟,一次又一次地给我讲“精忠报国”以及绵竹那些关于杨锐、诸葛瞻父子的故事……我在绵竹中学上初中时,还在小方桌上帮作乡村教师的妈妈为学生改作业。

1962年我在绵阳南山中学高中毕业后回到绵竹,不管是作教师或者是修筑绵竹汉旺那高燕公路的测工,我的业余时间都是在这小方桌上进行学习和探索,我对“科学小说”问题的提出和研究也是从这里正式开始的。

1964年我被送往四川财政学校干训班学习企业管理,这不久,小方桌旁又发生了一件件令我难忘而心酸的事。三弟十二、三岁的时候,就提出要“上山下乡”,要去“广阔天地大显身手”这可把外婆气坏了,那时先是“三年自然灾害”,紧接着又是那场“浩劫”,我们家的经济困难,于是矛盾重重,外婆和母亲同住一个屋,可各开各的伙,小方桌这时摆在外婆的床前,成为她处理起居事务和活动的主要地方。有一天,三弟又向外婆提出他要“上山下乡”,而且态度十分坚决。外婆猛拍小方桌对我说:“二娃子,拿绳子把他给我捆起来!”外婆确实把三弟捆了起来,而且打了他……可这一切都未能改变他的选择,我学习结束分到绵阳专区财政局,立即被派往广元参加“社教”,那年冬天我在广元突然收到三弟来信,说他已经“上山下乡”到了绵竹一个大山区,要常常冒着风雪去几十里路外挑煤炭,有时没有挑到煤,就只有吃生食……

母亲和外婆虽然产生过一些矛盾,但她们几十年一直相依为命。后来母亲得了重病卧床不起,我们决定送她去川医,走那天,就在这小方桌旁,满头银发的外婆把她自己省下的一杯牛奶递到母亲面前:“大女子……您就吃了吧,不吃可不行呀……”母亲骨瘦如材,只向外婆摇了摇头,她说话已经很吃力。我第一次看见外婆掉下了眼泪,这也成了她们母女俩的最后绝别……

四弟从小与外婆形影不离,一次外婆得了重病,多次让四弟写信叫舅父回家,她认为自己是不行了,希望能见舅父,舅父那时刚被“解放”出来回到绵阳那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岗位上,未能及时回家看望自己的母亲,外婆感到有些失望,一个晚上就在这小方桌旁,她向自己举起了明幌幌的一把大剪刀……年幼的四弟吓坏了,他卜通一声跪到外婆面前,双手抱着外婆那紧握剪刀的手放声痛哭,苦苦相求:“婆婆、婆婆,您不能这样呀,您死了我怎么活……”那时四弟也才只有十一、二岁,外婆主要由他照顾,外婆最放心不下的也就是他……以后就在他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中心某所工作时,外婆去世了,我们和乡亲一道,还在这小方桌上为外婆举行了一个小小的追悼会。

随着时间的流失,老人们一个一个地离我们而去,我把小方桌从绵竹老家搬来了绵阳,以后一直摆在客厅里。我和妻子结婚时用它接待客人,我不仅在小方桌上写过很多工作上的文件和材料,还在小方桌上进行过科学小说、广播系统工程、生物无线电的一些研究,完成了《论科学小说》、《无名岛上》、《沼气的制取和利用》等书稿,仇春霖、刘兴诗、朱宝贺、张劲等一些专家学者和作家、编辑、记者到我家作客时,我都是在这小方桌上接待他们。我还和绵阳市科学小说研究会的同志们多次在这小方桌上研究工作,进行科普和学术方面的讨论。

四弟在亚洲最大的风洞工作时,参加过很多卫星、导弹、飞船的风洞试验,立过功,还获得过国防科工委的科研成果奖,就是在这小方桌上,他给我讲述了他看见钱学森的情景,他说钱学森到他们室后,专门和青年科技人员一一握手。四弟的话,使我感到了这位大科学家的平易近人,于是我在小方桌上就科学小说探索和科普等问题给钱学森写了第一封信,开始了我与这位科学泰斗的交往……我还在这小方桌上给冰心、秦牧、秦兆阳、温济泽、叶永烈等回过信和写信求教,和妻子利用业余时间在这小方桌上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学业。

儿子出生后,小方桌成了他的专利,后来他又一直在这小方桌上完成

食品安全论文3000字-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2-485333-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8-19 10:33:50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