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新兵入伍动机的调查与思考
2023年8月19日发(作者:温庭筠梦江南赏析)
百花齐放是成语吗-
对大学生新兵入伍动机的调查与思考 本山学院胡琬婷对大学生新兵入伍动机的调查与思考
09级19班 2010-11-25 21:57:00 阅读6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近期,我们通过查,阅档案,座谈了解,个别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对200名大学生新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的感觉到大学生新兵参军热情高,思想基础好,整体素质较高,但在谈到入伍动机时,大多数人都毫不掩饰自己的功利取向,把参军入伍当做实现个人愿望的跳板。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大学生新兵入伍动机主要有四种类型:
一 是谋求建功立业型
问卷显示,12%的大学生新兵从小就有崇拜军人,立志从戎的理想,91.5%想考军校或者提干当军官,78.5%想入党,69%想立功。座谈中许多人谈到,当兵考军校,入党,立功,提干,能更好的改变个人甚至家庭的命运和地位。绍兴文理学院大一新生田章杰说:“我来当兵就是为了考军校,其余都没考虑过”。安徽巢湖学院应届毕业生王振阳说:“为了能当兵,我和谈了3年的女朋友分手了,假如当不了军官就转士官,一定要在部队干出一番事业”。
二 是实现曲线就业型
大学生新兵普遍认为现在社会竞争太激烈,就业压力太大,自己的知识学习和能力不足以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好工作。调查中,有131人入伍前应聘工作碰过壁,毕业后一时不到合适的工作,想通过当兵谋取更过就业资本,其中,有57人退伍后政府安置工作。另外,有79%的人想立功,入党,复员后专升本,考研以及考公务员都有优惠加分等。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生王炜说:“我到部队就是想锻炼两年,回去好安排工作。”
三 是工资待遇吸引型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待业大学生急剧增多,地方薪金持续缩水与军队待遇逐步提高形成了鲜明对比。95%的大学生新兵认为部队条件优越,工资待遇高,安全可靠,在地方上班,不如参军当兵。有45名在读大学生谈到,入伍后学校返还学费或代偿助学贷款,激励还可以领取一笔不菲的优抚金。成都大学心理学专业新生秦华军说:“报名参军可以获得学费补偿或助学贷款偿,这样就不用为了学费发愁了,几万元的费用,对于一个四川资阳农村贫困家庭来说,真是太重了。”
四 是提升能力素质型
座谈中,66.5%是来部队接受锻炼,增长才干,43%希望分配到合适岗位从事对口专业,以提高个人专业技术能力,还有46名是入伍前已经参加工作,当兵主要是增长个人阅历,学习管理经验,磨练意志品质等,以便退伍后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贵州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毕业生付仕胜说:“入伍前我在山东黄金集团从事管理工作,我来当兵就是为了锻炼自己,提高能力素质,2年后回单位能更好地工作”。
分析感到,大学生新兵入伍动机功利化的现象,一方面有利于激发他们的进取意识,增强适应军营生活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对我们做好大学生士兵教育管理,培养使用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搞好教育引导,端正入伍动机。
要针对大学生新兵功利心强,追求个性自由和自我实现,当兵打仗的意识淡薄等实际,深入进行理想信念,历史使命,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并加大随机教育力度,在潜移默化种逐步纯洁入伍动机,尤其是要引导他们牢固树立与仅对特殊使命相适应的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打牢从地方大学生到革命军人转变的思想根基,坚定现身国防的决心意志。当前,重点要围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革新价值观大力强化实践养成,开展“正确确立合理成才目标,让自我设计服从组织需要”教育,组织“入伍为什么,当兵干什么”大讨论,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把个人奋斗目标调整到建工军营,献身国防上来,聚焦到军事斗争准备具体行动上来。
二 是把握特点规律,科学实施培养
大学生新兵入伍动机多样化,体现了他们渴求发展,渴求提高,渴求进步的强烈意愿,要注意跟踪掌握思想动态,即使建立更新《大学生士兵信息库》 《大学生士兵成长进步履历表》等信息载体,为教育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注重量体裁衣施养分,新兵下连时,要尽量根据他们的专业和特长分配岗位,给“人尽其才”提供条件,对于那些表现突出,示范效应好的,可适当安排到骨干岗位。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士兵的后续培养工作,对于那些能力素质提高,思维观念较新,组织能力较强的,要敢于交任务压胆子,让他们在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摔打锤炼,对表现特别优秀的,可选送到院校进行系统培养或作为提干部苗子重点培养。
三 是积极研究探索,创新制度机制。
随着大学生士兵比例不断增加,现有的政策规定与大学生士兵的需求不相适应,我们在加强教育培养同时,应当注重研究创新。建立完善相关机制。针对大学生士兵想考军校或提干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最终能实现愿望的十分有限。对此,建议逐步增加大学生士兵考学和提干的比例,将干部选拔从地方招收国防生向大学生士兵倾斜,使大学生士兵成为军官的主要来源,这样既能保证干部队伍的学历层次,又能有效解决当前很多“跨出校门直接当军官”的基层干部不知兵,不会带兵,官兵脱离等问题,让真正想当将军的好士兵能够当上将军。同时,以及今后深造,就业等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和照顾,更好地为部队吸引保留人才。
四 对大学生士兵教育管理的几点建议
建议一:要用新视野审视大学生士兵。大学生士 上,优先选改大学生士兵为士官,尤其是对本科以上的可以允许跨级选改下士,中士,上士;在军龄计算上,选改士官时可以考虑将学龄作为累加计算;在工资定档上,可以在正常的兵龄等级上适当提高档次,设立学历工资;在退伍安置上,逐步完善深造和就业的退役优待制度,对于报考国家公务员的,建议根据服役年限职别等级,德才表现等,给予相应的加分。
建议四:要用新举措宣传大学生士兵。加强政策宣传,以刚性措施激励更多优秀的莘莘学子报名应征;加强典型宣传,用榜样的力量感召更多的有志大学生携笔从戎;加强常态化宣传,走开军地联动,写作宣传优秀大学生士兵的路子,努力营造“知识报国是责任,献身国防最光荣”的浓厚氛围,形成“部队需要大批一流人才,一流人才在部队大有作为”的鲜明导向。建议总部和国家相关部委设立“优秀大学生士兵建工军营奖”,可每年评选一次。
结束语
大学生,士兵大多经过异地求学,实习和工作,有过集体生活,独立生活,独自处理个人问题的经历,体验过磨练和艰辛,给他们适应部队打下了一定基础。大学生士兵有较好的文化基础,接受能力强,进入情况快,思维敏捷,眼界开阔,知识面宽的,大都是好苗子,可塑性强。大学生士兵是基层的新鲜血液,他们已成为军营的亮丽风景和新生事物,成为引人注目的体和不可忽视的力量。搞好大学生士兵的教育管理和培养使用,是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