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南京老字号-(中华老字号)马祥兴

更新时间:2023-08-16 07:05:33 人在看 0条评论

南京老字号-(中华老字号)马祥兴

2023年8月16日发(作者:备课组长工作总结(精选44篇))

海明威为什么要结四次婚-

南京老字号-(中华老字号)马祥兴

南京现存的年龄最大的饭店,当属马祥兴。马祥兴的创业史 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颇有传奇彩,至今仍在南京民间广为 流传着。

据说在清朝道光年间,河南孟县有个叫马思发的回民,带着 刚满周岁的幼子马盛祥,逃荒来到南京中华门外的花神庙,开了 一爿很小的饭摊子,以卖荒饭为生。因为他姓马,又是回民,所以大家称之为“马回回饭摊子”。十余年后,在马盛祥继承父业、 入主经营时,他将饭摊子迁到雨花台左边的回回营附近,盖了一 间既矮又小的铺面,又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马祥兴,“祥”字 取之于自己的名字,“兴”字是兴旺发达的意思。

辛亥革命后, 中华门外人员嘈杂,市面日趋繁华,马盛祥又将店面迁到米市大 街,添盖了两间店铺和一间灶屋,开始卖熏牛肉、牛肚、牛肉汤 等“牛八样”和一些素菜。由于这里是水陆码头交集之地,整日 人来人往;而中华门的长干桥畔就是菜市,各种肉类、蔬菜新鲜 而便宜;加之店家的服务态度热情周到,礼貌待客,饭菜也清爽 洁净,价廉物美,光临的食客渐渐多了起来,生意大见兴隆。

南京市老字号协会提供图片

就在此时,马祥兴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位大主顾——国民党元 老于右任。于氏出生于西北,喜爱吃清真牛羊肉,一日也慕名微服来到马祥兴。他 一边品尝原汁原味 的牛肉汤,一边与 店家闲话牛肉汤的 制

作及 所用 的 佐 料,食后感到这儿 菜肴的味道确实异 常鲜美。他环顾四周,发现店里没有一块像样的招牌,随即起身回家,乘兴挥毫, 书写了店招和一副对联“百壶美酒人三醉,一塔秋灯迎六朝”, 横批是“饶有风味”,派人送到店里。马盛祥惊喜异常,立即披 红挂彩,点鞭放炮,悬挂起来。这时,马祥兴面对北山门,西临 报恩寺,再加上这副对联,人们还以为它是明代老店呢 ! 因为报 恩寺是明代永乐皇帝为纪念其生母而建造的,永乐皇帝常光顾此 地,店门口又用一口古旧的大铁锅煮牛肉,店堂内的布设亦雅趣 盎然,古古香,似乎印证了马祥兴是明代老店的传言,马祥兴的名声也就更响了。

马祥兴的真正发迹,与“胡先生豆腐”有非同一般的关系。 胡翔东,安徽人,先后在东南、中央、金陵大学任教授,外号“胡 三怪”。人称“三怪”,并不是说他有什么怪异,而是他排行老三。 他执仗正义,抱打不平。辛亥革命前,他见兵痞蹂躏妇女,毅然 拔刀相助,砍杀恶棍,一时传为美谈。他彻夜读书,多独到见解。 学者研究李白、杜甫的多,尊称他们为诗圣、诗仙,他却专门研 究贾岛,尊之为诗佛。这些就是常人眼中的“怪”。 南京市老字号协会提供图片

当年,胡翔东家住中华门外窑湾,与马祥兴很近,与同学胡小石以及他们的 学生经常光顾。马祥兴为适应知识分子的口味,制作上精细,在 豆腐中加入鸡肝、虾仁等,烧得又鲜又嫩,价格低廉,很受欢

迎。 因为胡翔东、胡小石的缘故,顾客便称之为“胡先生豆腐”。收

入不高的教书先生和贫寒的大学生纷纷前来品尝。“胡先生豆腐” 成为马祥兴早期的名菜。

胡翔冬交友甚广,国民党另一元老谭延闿是他的好朋友,谭 是一位美食家,对饮食十分考究,胡氏就邀他来马祥兴吃饭。谭 虽然挑剔,但对店家的菜肴仍十分欣赏。经谭延闿的宣传,国民 党要人如谭婿陈诚、孙科、汪精卫、诸民谊等,便经常出入马祥兴, 成了店里的座上客。马祥兴名声大噪,更加兴旺发达起来。当时 国民党五院八部没有不知道马祥兴的大名的,外交部更是时常在 马祥兴设宴招待外国驻华使节,驻华使节回请时也往往选择这里。 冯玉祥也是这里的老主顾,1933 年他反蒋赴美考察,离开大陆前 的最后一顿饭就是在马祥兴吃的。有“宁夏三马”之称的马福祥、 马步芳、马鸿逵得知首都有家马姓回民开的菜馆,亦常来此赏光。 马祥兴一时应接不暇,于是赶紧建造新舍,专门辟出八个小间, 以接待这些大员。

1946 年,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与中共代表周恩来、美国代 表马歇尔组成最高军事三人小组,研究军队整编统编期间,张治 中曾请“马祥兴”的厨师在家治席宴请过周恩来,厨师的精湛技艺给周恩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47 年国民党进行大选时,想当 “国大代表”和“立法委员”的巨贾富官们,都以马祥兴为竞选之所,整日迎来送往,盛宴不绝。而在 1949 年南京解放前夕,国民党的军政要员们又在这里举行了真正意义上的“最后的晚 餐”,席间个个牢骚伴酒,哀叹行将覆亡的命运。

1956 年公私合营后,马祥兴归属 南京市公共饮食公司领导,1958 年,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马祥 兴从偏僻的雨花路迁至市中心闹市区鼓楼广场西北角,这个时期 的马祥兴不仅扩大了企业规模,在经营管理上也上了档次,面积 增加了几倍,能同时开办 50 桌宴席,同时建立完善了一整套与 新型企业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此间,马祥兴先后创制了脍炙人口 的卷筒牛肉、鸡粥鱼翅、鱼肚海参、八宝葫芦鸡、八宝全鸭、芙 蓉鸡片等 10 多种名菜,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南京清真菜谱。1961 年, 马祥兴被评为全市 8 家甲级菜馆之首。

'”中,马祥兴曾先后易名“北京饭店”、“团结饭店”、

“民族饭店”,1978 年恢复原名。

20世纪80 年代,新一代弟子接过老一辈名师的接力捧,在菜肴创新 中苦心诣旨,青出于蓝,一时间,马祥兴盛誉复苏,一大批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工商界知名人士以及美籍华人作家白先勇先生等诸多中外贵宾纷纷到此寻根溯源,慰藉乡思。1986 年,马祥兴被 评为

“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 南京市老字号协会提供

1988 年,马祥兴在市民族事务部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改 造成为高中低档餐厅齐全的菜馆,从此跃上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1989 年,在马祥兴的史册上,铭刻着一段令人称羡的佳话。为扩大海峡两岸的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当时 93 岁的民革 中央屈武赐墨马祥兴,亲笔题写了店名,后被精心制成金匾, 庄重横置于菜馆门楣,邵力子之女邵黎黎曾感叹:“百年老店客 两岸,一统大业系六朝”。

1993 年,市饮食公司再次投资对马祥兴进行大规模改造。在之后的四年中,由于品牌响,名气大,令马祥兴在业内独领风骚, 经营业绩始终位列公司前茅。应当说,在这段时间里,马祥兴迎 来了了一个发展春天。能够在这里举办红白喜事及聚会宴请成为 信奉伊斯兰教市民最引以为荣的事,而远在宁夏、兰州、新疆等 地旅游团队更是慕名而来,尤其令人感动的是,许多港澳台、东 南亚的客人手捧旅游杂志专程寻来这里看一看,坐一坐,尝一尝 那久违的家乡美食,而宗教、外事部门更是把这里作为接待穆斯 林国际友人的首选之地。例如埃及驻华大使、伊朗驻华商务代表、 伊拉克石油代表团、卡塔尔官员以及众多伊斯兰教国家友人都曾 在这里留下美好记忆。

1995 年,马祥兴菜馆划归南京金都饮食服务(集团)总公司。一直到 20 世纪末,这个横亘两个世纪的百年老店在社会各界的精心呵护下,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其盐水鸭、红焖牛肉面、牛肉烧卖、牛肉包、什锦菜包等名品先后荣获“全国清真名牌风味金 奖”、“中华名小吃”等荣誉称号,特别是在 2001 年更是被中 商部授予“中华餐饮名店”称号。

由于市政建设需要,鼓楼地区开始重新规划,马祥兴被列入 拆迁范畴,随时面临被时代终结的危险。为了保护好这块珍稀品 牌,马祥兴走上了漫漫拆迁路,从 1995 年开始,到 2003 年 6 月拆迁结束,历时 8 年。而在此期间,全社会上上下下给予了热情 关注,特别是市政府、市宗教事务局、市商贸局等上级组织的高 度重视和巨大帮助,终使马祥兴枯木逢春。

2006 年 4 月 16 日,由南京古南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两千多 万元、建筑面积为三千余平方米的新马祥兴菜馆建成并对外开 放。新马祥兴离开鼓楼广场,迁到了云南路口,共有五层楼,拥 有八百多个餐位和十七个风格迥异的包间。尖顶、铜拱门、琉璃 灯……新马祥兴菜馆处处透着文化与历史的韵味。大堂两边悬挂 着于右任的墨宝,上联为“百壶美酒人三醉”,下联是“一塔秋 灯迎六朝”。正对大门的墙壁上则是近四米长的“马祥兴铭”。 这段铭文由南京大学教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伍贻业先生 撰写,在全国的饭店中独一无二。三楼大厅一侧布置有“马祥兴 传奇玻璃屏”。七块三米多高的玻璃屏,中部用铜板蚀刻着《马 祥兴传奇》一书的插图,上下配有相关文字。四楼是豪华包间,“马 祥兴历史文化长廊”透露出马祥兴浓厚的文化底蕴。

马祥兴这百年长卷已翻开了崭新一页,伫立在这新的起跑线 上,相信这百年老字号一定能够绵延自己的光荣与梦想,不断续 写流芳百世的精彩华章!

2019年父亲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2-418130-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8-16 07:05:33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