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广告中的生物学知识

更新时间:2023-07-18 11:49:16 人在看 0条评论

广告中的生物学知识

警惕产品广告中的伪科学 有机食品并不完美
  2009年03月02日08:59  广州日报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相信宣传含“纯天然”成分的产品广告。但是事实上,这些产品未必就比含人工成分的产品好。近日英国一项研究表明,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广告通常充斥着可疑的科学论断。
研究发现,如今市场上大量标榜“纯天然”的产品并不一定就比含人工成分的产品好
单击此处浏览更多图片
本报综合报道 如今,大量广告商都在利用科学信息来让其产品更具说服力,而且懂得运用心理学及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来影响消费者。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对广告进行科学和伪科学的鉴别发现:生活中的产品广告充斥着大量伪科学信息。这些滥用科学的现象包括若干种形式,如没有根据的论断、误导人的统计数据以及滥用科学术语等。
通过“虚假联系”说谎
参与研究的英国剑桥大学研究者珍妮·莫洛伊说:“这些广告不是在直接说谎,而是通过虚假联系间接说谎。”
莫洛伊两周前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递交了她的研究论文。
一款著名的“晚间修复”面霜称可以防止紫外线辐射,改善肌肤。美国标准协会指这种说法
具有“误导性”。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夜间防紫外线是没有用处的,因为晚上我们待在室内,而太阳在地球的另一边。
有消脂瘦身霜广告称能够让你两周内变得身材优美。美国标准协会认定广告许诺的作用超过了研究证明的结果。然而制造商辩解道,他们认为消费者并不希望产品能够影响到皮下的脂肪组织。
化学成分不可避免
一家知名园林公司宣称它的有机堆肥“100%不含化学成分”。美国科学促进会对此未予追究,说口语中对“化学”的理解是指“人造”化学品。2008年10月,英国皇家化学会宣布:要拿100万英镑奖励第一个能够研制出完全不含化学成分产品的人。该学会指出,在这份可疑的堆肥广告最后,列举了所包括的无化学品的成分组成: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长里德对此评价说:“事实上,我们吃的、喝的、玩的等生活所需的东西,每一样都是由化学物质组成的,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有机食品并不完美
一些有关产品广告的个人经验也启发了莫洛伊对广告中科学信息的研究。
“大量标榜纯天然的广告让人感到厌烦。”她举例说,一则含有水果香味的饮料宣称其添加的是所谓“纯天然”香料,按照这种说法,饮料里实际所含的和蓖麻蛋白都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我可不希望喝有这种‘味道’的饮料。”莫洛伊说。
另外,有机食品往往被视为更健康,但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并非那样完美。比如,有机牛奶所含维E比普通牛奶高50%,但是它的维A含量却要低15%。
有些低脂食品含糖高
如今在市场上能见到不少低脂替代食品,怕发胖的女性尤其热衷于购买。然而,研究发现,这些食品往往含有更多糖分,以至于制成品的卡路里含量比原始产品还要高。
另一些产品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市场上常有以“益生菌”为卖点的酸乳酪制品广告。一项研究发现,酸乳酪制品里的益生菌并没有像广告宣传的那样吃到肚子里就能增多。
其实际效果更多取决于食用者的个人身体状况。莫洛伊指出,对于大多数健康人而言,这些益生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有用,而对于那些患上相关疾病的人倒可能更有效。
据报道,公众对科学信息和广告均拥有较高信任度。英国政府2005年一项民调显示,70%的人称他们相信一名科学家说的话。而在2007年,尼尔森媒体研究公司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发现,50%以上的人相信以任何形式发布在传统媒体上的广告。
莫洛伊对此表示,不断揭发产品中貌似科学实则虚假的宣传信息,同时提高消费者的科学素养,也并不能完全保证他们就会改变其购买行为。
潘婷与雅诗兰黛广告遭警告 宝洁回应中国销量高
 
专家表示:十元与千元化妆品的区别也许只在于心理感受
  本报记者赵媛报道 喜爱购买昂贵化妆品的消费者应该听听医生的劝告:1000元的护肤品不一定比10元润肤霜更有效。
  近日,英国广告检测委员会(ASA)对化妆品行业提出了警告,认为这个行业有过分的虚假宣传,两个著名品牌宝洁及雅诗兰黛在这份报告中被点名批评,被认为夸张宣传和误导消费者。记者多方了解到,类似的广告宣传也存在于国内。
  化妆品广告语缺乏科学依据
  据英国媒体报道,雅诗兰黛的著名减肥化妆品紧肤液及宝洁潘婷洗发水由于虚假宣传被警告。专家表示,10元与1000元化妆品的区别也许只在于消费者的心理感受。文中称,宝洁的Pro-V电视广告说:能够让头发十倍坚韧,效果能够持续终身。ASA认为这属于夸大其词。宝洁辩称,所谓伴随终身只是广告的一种夸张的修辞。然而,英国广告认为,这个词完全可以被理解为这种产品对头发修复的效力。
  一位专家表示,洗发水并不能够添加氨基酸。他认为,如果广告里的这个说法成立的话,这将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但是这需要证据,宝洁方面却并不能提供。
  宝洁称,他们的证据表明使用了他们的产品后头发的确强劲了12倍。但是ASA认为这个广告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应该被禁止播出。宝洁则称,禁止播出的建议让人震惊和失望。
  业内人士指出,使用这些夸张宣传的化妆品的消费者应该意识到,有些广告用语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在全球范围内,化妆品行业的产值大概达到150亿英镑,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里面,伪科学的宣传十分普遍。
  遭批评的部分广告语国内也能看见
  记者在国内多个化妆品购物网站上看到,同样的广告语也在国内使用,雅诗兰黛其宣称:有效控制橘皮组织产生,帮助燃烧现有脂肪,促进身体皮肤本身的能量散发。据实验表明:83%的使用者在实验期间发现橘皮组织有效减少;87%的使用者发现皮肤被收紧和提升;78%的使用者发现产品改善了她们的皮肤整体外貌。此次实验数据是雅诗兰黛根据47位用户在四个星期内使用的跟踪报告得出的。
  对于英国的警告,雅诗兰黛辩解称:这只是一种化妆品,它只是改变脂肪的形状,而不是用来降低具体的脂肪。但是英国广告检测委员会却认为,消费者通常的理解就是:这么说就意味着能够减少脂肪,这个广告会误导消费者,因为厂商并不能证明这种产品的确能够减少脂肪。
  宝洁中国公司回应本报
  就潘婷产品涉嫌夸大宣传之事,宝洁公司给本报发来独家回应。据宝洁中国公司负责人介绍,潘婷PRO-V洗发水即潘婷氨基酸维他命原系列洗护产品是去年10月份在中国市场上市的,在中国的销售情况非常好,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国内的潘婷广告与英国潘婷广告的创意不同,并且在播出前已经通过中国广告协会的审核,其“秀发重组,美丽重现”的广告语也没有表达出英国被警告的广告中“效果能够持续终身”的含意。关于洗发水中添加氨基酸的说法,她表示,头发所需的6种氨基酸,潘婷能够提供其中的3种。并且,这个系列产品的广告在2005年3月份已经在中国播放结束。
  英国广告检测委员会(ADVERTISING STANDARD ADMINSTRATION):不属于政府机构,不纳入政府编制,但有一定的执法权,所有广告商、代理商、传媒公司都归其管理。ASA政府财政不拨款,其经费来源由广告商提供。所有广告商都必须向ASA交纳费用,一年交纳一次,这是强制性的规定。费用标准根据广告量确定,广告量越多,交纳的费用越高。
美国如何揭发“张悟本” 访美国反伪医学第一人
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周一妍
2010年06月22日17:58
搜狐微博(0)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
中小
“美国反伪医学第一人”史蒂芬.
  史蒂芬.被《时代》周刊誉为“美国反伪医学第一人”。30 年前他创办了公益组织“国家反健康欺诈委员会”;三十年里,他收集、论证、揭露了超过150 位伪养生专家以及各式各样的养生。近日,接受了《外滩画报》独家专访。针对中国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张悟本事件,表示:“面对那些自称是养生专家的人,中国人需要多一点质疑精神。类似张悟本的伪养生专家其实是很容易辨认的。他们强调‘病都是吃出来的’,这是伪养生专家的共性。” 
  10 年前的春天,一个关于“圣约翰麦芽汁能够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言论被美国医学会证实是一个弥天大谎。一时间,所有人惊诧万分,只有一位名叫史蒂芬.(Stephen Barrett)的美国人坦然处之。他就是揭露圣约翰麦芽汁的人。
  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医学硕士期间,发现医学临床实践与医学推论之间存在一个盲区——医学谬误。上世纪80 年代,他与同伴威廉姆.贾维斯联合创办了公益组织“国家反健康欺诈委员会”。1984 年,因反对营养物品欺诈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颁发的公众服务特别贡献奖。
  30 年间,收集、论证、揭露了超过150 位伪养生专家以及各式各样的养生,
并在2001 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反伪医学第一人”。同年,他又从美国健康教育协会获得健康教育卓越服务奖。还是美国科学与健康委员会科学顾问,超自然现象科学调查委员会的特别会员。
  如今,77 岁的博士是一位全职反伪医学的专家,他的工作室就设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住宅别墅一楼。每天,他都会上网搜索与健康有关的新言论,或研究那些冉冉升起的“养生明星”,然后将他们推崇的食物送检,并在自己创办的庸医揭露网站 quackwatch 上全面揭露各类养生骗术。他有一个百人专家后援团助阵,每当遇到科学难题,他会第一时间求助于他们。
  近日,接受了《外滩画报》独家专访。针对中国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张悟本事件,表示:“面对那些自称是养生专家的人,中国人需要多一点质疑精神。类似张悟本的伪养生专家其实是很容易辨认的,他们强调‘病都是吃出来的’,这也是伪养生专家的共性。”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2-242659-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7-18 11:49:16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