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3年11月3日发(作者:亲切的怀恋作文)
风格即人的例子鲁迅-
哈尔滨理工大学远东学院商学院
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 院 商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指 导 教 师 赵 虹
学 生 姓 名 邓明明
开题报告日期 2011年9月15日
论 文 题 目 当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1 商学院编制
说 明
开题来源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文献综述);
三、 主要研究内容;
四、 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五、 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六、 主要参考文献(应在10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一篇,参考文献中近三年内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且必须有近二年内发表的文献资料)。
开题报告具体要求:
一、开题报告字数应不少于5000字,宋体小四号字,单倍行距。
二、开题报告于2011年9月14日之前上交指导教师,打印版一份、电子版一份。
三、开题报告结束后,所有开题报告上交系主任助理统一保存,并将电子版上交院教学秘书处备案。
四、此表不够填写时,可另加附页。
2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课题名称:当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2、课题来源:自拟
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石,是证券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证券投资者权益的有利保障。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较晚,会计信息披露的历史也才有十余年,本文目的就是要正确理解和认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并研究出可以解决现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
随着我国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深入,证券市场日臻规范,上市公司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行为是企业会计人员收集、整理、加工会计数据并进行检验后,向利益相关者披露会计信息过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会计信息系统最终产品的对外展示,也是一种制度现象,它与证券市场有效运行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一方面,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是证券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对信息披露从质、量及表现形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信息作为会计系统的最终产品,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政府对微观企业的监管决策、对企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评价、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绩效评价等。可见,会计信息披露的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但是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无论从制度建设层面来看,还是从具体执行层面来看,均有不尽完善之处,反映在证券市场上,便是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相关性、可靠性不足,证券市场透明度不够。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会计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从会计的目标出发,分析信息披露的经济学根源,借鉴各国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结合我国实际,多管齐下,对如何完善我国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的状况
我国相关的会计制度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健全,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和缺位,使虚假信息被揭露的可能性变得很小;其次,即使被揭露出来,其受到的处罚的力度也不够大,并不能使违规上市公司感受到切肤之痛。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目前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会计信息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使得者难以受到应有的处罚,即其所付出的代价远远小于因失信而得到的收益。这种成本—效益的不对称性使得上市公司在巨额收益的诱惑下,不惜通过隐藏或歪曲某些会计信息来形成对自己有利的局面。同时这还大大挫伤了诚信者的积极性,可能会放弃原则,纷纷效仿,进而整个社会陷入会计诚信缺失的黑洞,严重影响整个市场的健康运行。
1.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治理 上市公司是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源头,因此是我们治理的重点。要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治理力度。除了要对公司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进行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外,还要进行股权结构调整。主要是指通过改
3 制重组,引入新股东,分散大股东股权来抑制公司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加强不同持股者之间的制衡关系,约束大股东行为。使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在监管公司的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促进真实会计信息的披露。2010年,由高明华教授领导的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分类指数研究团队隆重推出《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报告2010》。报告系统构建了一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体系,并利用公开数据计算出1582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指数。报告全面描述了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深刻揭示了中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为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2.建立完善的会计准则
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体系包括了会计准则、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会计信息披露信用评价制度、审计制度及其他相关法规,其中的核心便是会计准则。准则规定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是我们进行会计监督的主要手段。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对上市公司会汁信息披露的规定并不完善,有必要构建一套准确、系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准则体系,为上市公司披露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提供技术保证。中国证监会会计部完成的《2009年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报告》,加强整体会计处理更加规范,使财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
3.强化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
我们有必要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政府监管、行业监管和市场监管进行有机结合。第一,要明确政府的监督职能,各部门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财政部与证监会在工作中保持协调一致,加强合作,在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各司其职。财政部主要负责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侧重于规范披露信息的实质内容;证监会负责监管,确认会计信息披露,重点在于规范披露信息的表现形式,即披露什么,如何披露,何时披露等等。第二,健全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汁制度。比如建立注册会计师奖惩制度,实施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轮换制度,提高会计师职业道德和执业水平,强化其独立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行业监督作用。杨桂梅在《论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中强调会计监督对会计信息披露起很重要的作用。
4.严格执法,加大对违规公司的处罚力度
我们要严厉惩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以及与这些上市公司合谋或无法公正履行职责的会计中介机构。第一,完善民事赔偿制度,对提供虚假信息的公司以及参与的个人给予严厉的惩罚,追求其法律责任。第二,构建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当上市公司的行为被揭发后,应该把相关的肇事者驱逐出其所处的行业,给那些没有职业操守、不守诚信的上市公司或个人以严厉的打击。比如,对会计的上市公司进行强制退市,对参与的会计中介机构进行停业整顿,对会计的单位责任人、会计从业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则应该吊销其从业执照,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等。石凌的《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治理对策》强调加强违规惩罚力度对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至关重要。
(二)国外研究的状况
1.美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公平披露制度
4 关于信息披露的要求,在美国最初源于1911年堪萨斯州的《蓝天法》。1929年华尔街证券市场的大阵痛,促使了美国联邦政府1933年的《证券法》和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的颁布,这两部法律成为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最高法律规范,也成了会计准则建设的基本依据。在1933年的《证券法》中,美国首次规定实行财务公开制度,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信息披露制度。美国的Paul B·W·Miller和Paul
R· Bahnson 在《高质量财务报告》一书中指出:产生QFR(高质量财务报告)信息最可能的途径在于提供大量的补充披露信息,以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所有已确认的和未确认的无形资产。
2.加拿大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完全信息披露制度
在加拿大,证券监管机构保留了证券发行否决权,但信息披露制度是用来调控证券发行的主要监管技术,并非惟一的监管技术。完全披露制度与实质性审核制度都是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体现,只是二者对企业上市的影响方式不同,采用实质性审核理论,一方面可以使投资人受到双重保护,而采用完全披露仅受到单层保护。但是,政府干预市场导致市场因缺乏信息的失灵减少;而另一方面则导致直接管制成本增加,以及因管制失灵而引起的市场失灵增加。所以,将两者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则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完全披露制度与实质性审核制度的融合优势。二者的融合具体表现为间接性管制对直接性管制的有效替代,即充分发挥证券交易所、FASB等机构的披露管制权威和他们在管制效率和激励方面的优势,避免代价高昂的直接管制方式。
综上所述,与国外报表中的充分、详尽、谨慎相比,我国上市公司报表中关于无形资产的披露状况不尽如人意:范围过窄、结构不合理、表外披露太少。特别是对某些维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无形资产没有充分揭示和披露,一方面使得报表的相关性减弱,也必然使报表国际通用的程度降低,在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更加广泛地进行联营、兼并及商务交往的活动中,无形资产披露不充分则会导致国内企业处于不利地位。
报表披露出现种种差异的原因,究其根本,在于国内外会计准则中关于无形资产披露的要求不同。我国改进无形资产的计量迫在眉睫。财政部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关于无形资产的部分作出的大幅改动,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
三、主要研究内容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披露不真实 。
2、信息披露不充分。
3、信息披露不及时。
4、信息披露的程序不妥当。
5、预测信息不准确。
(二)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原因分析
1、 法律法规不健全。
5 2、监督管理不到位。
3、惩处力度比较小 。
4、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5、利益驱动 。
(三)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探讨
1、 实施诚信工程。
2、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3、加强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
4、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四、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1、研究方法
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了解国内外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法对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2、进度安排及预期目标
时间安排
2011年8月15日
至2011年9月4日
研究内容
论文选题、收集资料
2011年9月5日
至2011年9月15日
2011年9月16日
至2012年3月22日
2012年3月23日
至2012年5月22日
2012年5月23日
至2012年5月29日
6
上交开题报告、论文开题,
撰写论文初稿
修改论文初稿、论文定稿
论文答辩准备
五、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目前国家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要求比较严格,该行业涉及的范围比较繁琐,因此需要更多的实地考察的经验,对于行业的规则和细节有较多不解之处。
六、主要参考文献
[1]吴广垠:国内公司内部治理中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08(2)
[2]张彩珍:浅谈会计信息披露[J].经济师,2008(5).
[3]岳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5).
[4]陈旭: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J].科技创新导报,2008(11).
[5]孙联:关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若干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
[6]姚敏:对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探讨[J].审计月刊,2008(6).
[7]石凌: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治理对策[J].现代商业,2009(2).
[8]丁海萍:会计信息失真的剖析及其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6).
[9]杨桂梅:略论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9(4).
[10]Paul B·W·Miller和Paul R· Bahnson
" The high quality financial report"
7
哈尔滨理工大学远东学院商学院
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结果
开题报告日期:
学 生 指 导
邓明明 赵虹
2011年9月15日
姓 名 教 师
学 院
论文题目
商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当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对开题报告书面材料的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学科评审小组意见(包括对论文选题、文献综述、实施方案及可行性的评议)
对开题报告的修改意见:
对开题报告的评审结果(在相应栏内划“√”):通过 □ 不通过□
评审小组成员: 组长(签字):
8
年 月 日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