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2021年10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真题附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03 06:09:38 人在看 0条评论

2021年10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真题附答案

2023年11月3日发(作者:初中阅读题及答案两篇)

万水千山词语接龙-

绝密★启用前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代码马03708)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2.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林则徐

C.薛福成

B.郑观应

D.魏源

3.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A要不要废科举,兴学堂

C要不要实行共和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D.要不要实行平均地权

4.1905年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B.兴中会

D.国民党

5.20世纪初,邹容发表的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著作是

A.《猛回头》

C.《革命军》

B.《警世钟》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第1页(共4页) 7.1913年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的斗争是

A.“二次革命”

c.护法战争

B.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C.中共三大

B.共二大

D.中共四大

9.1925年全国范围大革命风暴兴起的标志是

A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B.一二·九运动

D.五卅运动

10.1930年1月,提出中国革命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著作是

A.《反对本本主义》

C.《井冈山的斗争》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中国的红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1.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B.洛川会议

D.古田会议

12.1945年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中签署的文件是

A.《国内和平协定》 B.《和平建国纲领》

D.《对时局的意见》 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13.1946年6月,国民党当局制造的镇压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请愿团的惨案是

A.济南惨案

C.下关惨案

B.校场口惨案

D.五二〇惨案

14.1947年,被国民党当局宣布为“非法团体”而被迫解散的中国民主党派是

A.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C.中国致公党

B.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D.中国民主同盟

15.194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是

A.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B.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6.为新华社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是

A.《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C.《将革命进行到底》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7.1967年,老一辈革命家与中央小组错误做法进行的抗争被诬称为

A.“一月风暴”

C.“反攻倒算”

B.“二月逆流”

D.“右倾翻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第2页(共4页) 18.1967年,新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第一颗试验成功

C.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19.我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开始的时间是

A.1976年10月

C.1979年3月

B.1978年5月

D.1981年6月

B.第一颗试验成功

20.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起点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B中共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21.1987年,中共十三大比较系统地阐述了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

22.199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为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作出的战略举措是

A.建立厦门经济特区

B.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C.开发、开放长江三角洲

23.中共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的奋斗目标是

A.基本实现现代化

B.实现“四个现代化”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4.中国自2010年已经成为

A.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C.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B.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25.中国特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的标志是

A、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C.中共十七大的召开开

B.六大的召开

D.中共十八大的召开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 30 分。

26.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

27.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及其主要阵地。

28.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影响较大的中间党派。

29.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及其围绕的基本方针。

30. 中共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的判断。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 试述洋务运动的兴起及其指导思想和主要目的。

32. 试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占领区建立的殖民政权。

33. 试述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一、选择题

1. A

6. D

11. C

16. C

21. A

二、简答题

26. 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战争后,外国资本在广州,上海等地经营近代工商业,其中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19世纪60年代以后,在洋务企业中,又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70年代以后,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产业工人队伍又一次得以扩充。

27. 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

28. ①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②梁漱溟为首的乡村建设派③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④曾琦、李璜、左舜生为负责人的中国青年党(又称醒狮派、国家主义派);⑤张君劢、张东荪、罗隆基为代表的中国国家社会党(又称再造派)。

29. 先后在1956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系统地阐述了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30.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

大会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三、论述题

31.(1)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2)恭亲王奕诉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冯桂芬对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

2.D

7.A

12.C

17.B

22.D

3.B

8.B

13.C

18.B

23.C

4.A

9.D

14.D

19.B

24.B

5.C

10.B

15.A

20.A

25.D 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目的首先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同时,也是为了加强海防、边防,抵御外国侵略。

32.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残暴的军事殖民统治。在台湾设立总督府:1932年,扶持溥仪,建立伪“满洲国”:1940年,在日本的操纵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33.(1)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2)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3)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4)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5)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

dream大结局-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2-1272169-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11-03 06:09:38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