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中国近代史纲要2021版笔记

更新时间:2023-11-03 06:00:16 人在看 0条评论

中国近代史纲要2021版笔记

2023年11月3日发(作者:关于咏雪的古诗文)

韩国旅行作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2021版笔记

1. 近代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关系: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勾结、扶植封建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除了帝国主义割占的地区和直接管理的租界、租借地以外,它们主要是通过中国政府当局和各地的官僚、军阀来统治中国人民。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这时,民族矛盾特别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地位。(如需举例可以举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就是国共放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

而当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主义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盟,而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当国内战争发展到从根本上威胁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时候,帝国主义势力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的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如需举例可以举太平天国的后期,西方列强辅助清政府绞杀太平天国运动)

2.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 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因为新的生产力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相容的。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确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4.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改良派认为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中国只可改良、立宪。革命派认为革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革命就是为了建设。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改良派认为中国国民“国民恶劣”,没有实行民主共和政治的能力,如果实行,非亡国不可。革命派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建设中国不能以国民素质低劣为借口,“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唯一出路,中国国民自有颠覆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

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竭力美化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派指出必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把土地收归国有,以解决民生问题。

5.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意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众。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众。正因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没有被动员起来,这个革命的根基就显得相当单薄。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同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

6. 十月革命怎样推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第一,十月革命发生在其国情与中国相同(封建压迫严重)或近似(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因而对中国先进分子具有特殊吸引力。青年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只此方法较之别的改造方法所含可能的性质为多”。

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特别是1919年苏维埃俄国第一次对华宣言声明放弃沙俄在中国攫取的一切特权,更引起人们很大的震动。

第三,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先进分子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这样,在十月革命后、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

7.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首先,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也进一步成长起来。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左右。这样,五四运动就获得了比以往革命斗争更加广泛的众基础。其次,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受其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最后,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指出,俄罗斯以民众大联合打倒贵族、驱逐富人的事实,使全世界为之震动。

8.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基本原因与历史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是中华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全新高度。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谱写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篇章。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推动全民族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决维护、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第三,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提出并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广泛开展游击战,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9.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人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坚定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意志,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奋斗,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10.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联盟, 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这是基本的、主要的;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先着重党思想建设,党内斗争中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等。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

1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伟大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 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第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第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

第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党领导了对旧有学校教育和文化事业的有步骤的改革,团结和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广大人民众逐渐树立起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意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新型的社会关系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正在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稳步提升,占据优势和主导地位,确保了党和国家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胜利前进。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这个占世界1/4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此后,党面临的根本任务,就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

12. 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第一,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首要条件。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阴谋诡计是成语吗-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2-1272062-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11-03 06:00:16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