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宁波先进制造中心建设的内涵_目标及路径探讨_徐斌

更新时间:2023-11-03 03:34:01 人在看 0条评论

宁波先进制造中心建设的内涵_目标及路径探讨_徐斌

2023年11月3日发(作者:岳飞满江红的全文)

女生节祝福语10个字-

经济Jingji发展研究宁波太平洋造船集团工作人员与外国专家在新建成船舶总控制室内校对各项试航数据(贾 铭 摄)宁波先进制造中心建设的内涵、目标及路径探讨规模性,产出规模在较大区域内对本◆徐 斌劳动生产率达到16万元/人•年。——产业结构。到2015年,基本形成纺织服装、电工电器等优势传统产业,石化、汽车等临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达30%,临港产业产值比重达40%,优势传统产业比重达2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30%左右。销售收入百亿级产业集达到20个,其中千亿级产业集5个左右。省级以上园区(开发区)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以上。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20家,创建200家管理现代化示范企业。——创新能力。到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提高到2.5%,专利授权量超过3000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1600件。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1.5%,各级各类企业技术(工程)中心达到1000家,力争使一批重一、先进制造中心的基本内涵先进制造中心,是指以高技术为先导,核心企业和高附加值产品为支撑,规模经济显著、技术创新能力强、国际化程度高、管理先进的制造中心城市。建设先进制造中心,就是顺应国际制造业发展趋势,突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强化创新链,加快推进产业规模化、高度化、集化和国际化,实现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型。宁波建设先进制造中心,应具备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高集聚性,有较完整的产业链,以核心、龙头企业为主,以加工能力强的配套企业为辅,形成功能完备、层次分明、有机链接、上下游配套的生产体系。二是高创新性,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和扩散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国际或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三是高行业有重要影响,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四是高效益性,具备制造成本和效益的比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二、先进制造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根据宁波制造业的实际和发展要求,建设先进制造中心的总体目标是:力争通过5年努力,石化、汽车产业发展迈入全国同行业前列,新一代信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进入全国领先地位,基本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新型临港工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规模效益。到201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36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40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达到1600亿元以上,工业全员N32

ingbo Newsreport点企业在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产业、能源结构趋于合理,生产方式基本实现向低碳型转变。全市大多数高耗能行业的对标考核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的废水和废气排放达标率完成核定下降目标。推动科技金融向纵深推进。(二)以产业集为抓手,提升产业集聚效应。产业集是提升现代制造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市制造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应高度重视产业集的培育与发展,强化产业集聚效应。一是加快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提升。加强对纺织、家电等传统优势块状经济集发展引导,明确主体功能和发展重点,实行“一链一策、一一策”的政策支撑。对产业雷同、涉及不同行政区划的块状经济体要逐步进行整合,鼓励共建共享,提升块状经济集聚发展水平。二是加快特产业基地建设。结合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功能区的整合提升,按照功能定位引导形成一批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聚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研究推进奉化滨海区块、象山滨海区块等新产业集聚平台建设,使之成为推进全市制造业发展新的增长极。三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按照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思路,通过资金资助、信贷补助等推动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实施制造业服务化战略,鼓励制造业企业向研发、物流、营销等高端环节延伸,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发展。(三)以培育企业为抓手,增强产业竞争能力。现代制造业发展提升的轨迹,也是各类企业成熟、集聚、变强变大的过程。我市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企业在规模上的扩大以及效益上的提升。一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快“百亿级企业培育计划”和“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计划”推进,落实制定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健全龙头企业发展机制,鼓励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强化企业的市场地位。对龙头企业的大项目建设,在供地和扶持资金上给予更多优先权。积极支持龙头企业拓展市场空间,延伸服务网络。二是扶持发展成长性中小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注重新兴产业领域内中小企业的培育。促进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成长性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争取进入大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产业链。三是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引导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构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产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广运用国外先进的规范化管理模式,积极推广应用MRP、CRM、ERP等信息化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加快引进职业经理人,完善企业内部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四)以扩大开放为抓手,加快产业国际化步伐。先进制造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开放性的,必须从更加高效配置国内外资源、利用国内外市场的高度,积极融入全球生产体系,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引进来”上,要注重产业承接与提升产业层次相结合,大力引进产业产业链高端环节项目和缺失环节项目,引导国内外资本投资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培训中心。在“走出去”上,要研究制定鼓励我市企业为跨国公司配套的政策,推动企业逐步进入全球营销网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海外建立工业园区、销售网络和融资渠道,开展跨国经营。(五)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是制造业适应绿可持续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必须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重要导向,积极推进节能减排,走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发展道路。要进一步扩大重点用能企业对标考核和按单位产品能耗考核的对象和范围,采用差别电价、水价等市场化手段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在电力、石化、家电等行业发展一批循环型产业。同时,要从制度、环境、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入手,探索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开展排碳权、排污权等交易试点工作,对不同发展区域实行差别化发展目标考核,促进形成低碳、绿制造的发展格局。(作者单位:宁波市委政研室)责任编辑:姚伟杰三、先进制造中心建设的主要路径建设先进制造中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握主攻方向,明确工作重点,着力强化四大抓手。(一)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我市要在国际制造业分工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就必须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战略,力争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产业转型上实现新突破。一是着力强化研发体系。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作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大对联盟的支持力度,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以现有新材料、半导体照明、智能家电等10家联盟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优先支持联盟建设国家和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围绕新兴产业、先进制造领域,积极推动建设新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二是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我市确定的“4+4”产业方向,抓住产业链的核心项目进行集中培植,尽快形成规模优势。建立新兴产业项目推进机制,每年排出一批优质项目,制定专门的新兴产业重点项目目录,重点推进。强化政策导向,重点通过财税减免、资金扶持等措施,引导更多的传统产业资金进入新兴产业领域。三是着力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支持风险投资、产业私募基金等资产管理平台建设,支持科技型中心企业上市融资,2012.11

什么歌中有人海中-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2-1270258-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11-03 03:34:01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