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城市如何重拾制造业竞争优势——来自淄博、株洲和绵阳的探索...
2023年11月3日发(作者:梅花魂教学设计)
dota美杜莎技能-
■中国经贸导刊老工业城市如何重拾制造业竞争优势—来自淄博、株洲和绵阳的探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地所课题组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保持制造业占国民经
济比重基本稳定,是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水平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保
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全国布局建设了 120个以制造
业或资源开发与加工为主导的老丁业城市,为我国
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做出了重
要历史性贡献。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
境,加快重构老工业城市制造业竞争优势,支撑实体
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变得愈发迫切。笔
者以制造业转型升级较为成功的老工业城市为切人
点,结合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差异性
特征,选择山东省淄博市、湖南省株洲市、四川省绵阳市三个城市作为典型研究对象,深人剖析制造业
转型升级的推进路径,总结提炼主要经验和做法,以
期为其他老工业城市以制造业为本寻求优势重塑、
实现转型发展提供借鉴。_、推进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的路径淄博、株洲和绵阳三市都是典型的老工业城市,拥
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
因资源枯竭、传统产业衰退,开启了转型发展之路。纵
观它们的转型历程能够发现,推进制造业竞争优势重
塑的路径,可以概括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创新驱
动能力、打造转型支撑平台、破除体制机制束缚、扩大
开放合作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做法C即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不放水”,住宅土地拍卖避免“面
粉贵过面包”;合理管控中介和媒介两个主体,即禁止
房屋中介和媒体炒作房价普涨预期,打击“现在是刚需
最好上车机会”等标题党,推动房价预期回归理性。(二)搞好住房需求侧管理是关键与住房供给相比,住房需求是快变量。因此,短期
实现一线热点城市住房供需再平衡,必须加强住房需
求侧管理要严查购房资金来源,防止经营贷、消费贷
等资金违规进人楼市,消除资金面的躁动因子。要创新
调控方式,探索先“快速进两步”,用适度过头的政策抑
制过热需求,避免出现边调控边上涨的被动局面;然后
“慢慢退一步”,防范调控过度衍生房价“高位跳水”风
险。要搞好差异化调控,深圳须“严”调,上海须“紧”调,
北京须“预”调,通过动态调整限购等政策,坚决把过热的住房需求压下去。要合理调整人口与产业规模,确保
与土地空间容量相匹配。(三)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核心实现一线热点城市住房市场供需长期均衡,需加
快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住房“总量够住、
结构匹配”。增量上要拓源,加快住宅规划用地上市节
奏;适度提高住宅与非住宅用地比例;支持深圳与东
莞、惠州一体化发展,破解深圳土地储备不足难题。存
量上要挖潜,城市更新宜改则改、宜拆则拆,不搞“一刀
切”;有条件支持闲置商办改住房;支持深圳等城市试
点开征房产税,研究开征空置税,倒逼更多投资性房产
进人市场,争取为刚需提供更多房源。♦(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68
2021迂5月上中国经贸导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战略联盟,培育壮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专
经过长期的粗放式发展,老工业城市产业重化、结
精特新”企业,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四是创新生态
构固化持续演进,普遍存在产业链短、价值链低、装备
打造方面,株洲市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加大
水平落后等问题,是制造业做大做强的主要障碍。为破
对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绵阳市重点加大对企业
解这些问题,三地从改造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着
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的研
手,开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积极构建现代产
制和应用支持力度。业体系。淄博市采取“改旧铸新”思路,对化工、机械、建
(三) 聚焦转型载体打造,强化园区平台支撑材、冶金、纺织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聚焦新
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是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主战
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等“四强”高新技术
场。三地聚焦转型载体打造,积极优化重大生产力布
产业实施“铸链工程”,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推进。株洲市
局,推动园区集约化发展。淄博市围绕统筹“全市一盘
主要采取“去旧育新”思路,加快化解煤炭、钢铁过剩产
棋”产业布局,对淄博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昌湖省级旅
能,引导烟花爆竹产业改造提质,围绕打造中国动力
游度假区、淄博新区、齐鲁化工区“一区四园”,以及主
谷,培育壮大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3大动
城区南部区域等5个园区产业布局进行了调整,引导
力产业。绵阳市则把先进制造业摆在优先发展位置,确
省级经济开发区重点围绕1一2个主导产业培育优势
立了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
产业集,提升产业集约集聚水平,园区经济集聚度提
造、食品饮料六大重点产业,以及新型显示、智慧家庭、
高到72.8%。株洲市探索建立了政府引导、业主开发、
新型功能材料、5G、北斗卫星应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
政企共建、项目先行等园区开发建设模式,不断加强园
汽车六大创新产业,开启了优化产业结构、迈向高质量
区配套保障,加快园区数字化、智慧化改造,持续开展
发展的征程。“项目攻坚年”活动,强化项目支撑。绵阳市通过整合优
(二)加强协同创新导向,培育创新驱动引擎势资源,加大全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平台建设
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创新驱动能力弱,是老工业城
力度,改善各园区的创新创业和投资环境,增强园区对
市产业竞争能力衰退的重要原因。为推动经济发展由
工业项目的承载能力和吸引力。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三地主要从创新平台建设、
(四)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人才引进、主体培育和打造创新生态四个维度持续发
围绕制约老工业城市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力。一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淄博市全面推进院士工作
节,三地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破解阻碍产业转型升
站、企业技术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为实现“海
级发展的关键一招,激发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与活力。
外孵化、市内加速”开辟了新通道;株洲市充分利用国
一是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淄博市制定了较完善
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平台“先行先试”的政策优
的国资国企改革制度框架,稳步推进存量国有资产
势,依托“中国动力谷”核心区打造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整合重组,引导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更
绵阳市构筑了以国家级企业创新平台为龙头、省级创
多投向基础设施、新兴产业领域。二是着力深化财税
新平台为骨干、市级创新平台为支撑的三级企业创新
金融体制改革。淄博市设立了产业引导基金,成立了
平台体系。二是人才引进方面,淄博市实施了“淄博英
市政府投融资管理中心、齐鲁股权交易中心,为全省
才计划”和“人才金政37条”,引进专家学者和产业领
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股权转让和上市培育等服务;绵
军人才;株洲市围绕主要产业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集
阳市设立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聚计划。三是创新主体培育方面,淄博市每年安排专项
调整小微企业贷款投向、多元化贷款担保方式、创新
资金支持创新创业,发展具有高成长潜力的孵化企业
开拓业务品种。三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淄博市
或科技型小微企业;株洲市建立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出台市级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大胆为企业2021年5月上69尸^■中国经贸导刊“站台”等关心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株洲市在湖
南省率先开设智能自助服务大厅,实现了企业开办
“1天领照”,社会投资项目开工前行政审批30个工
作曰完成;绵阳市健全项B推进“一把手”责任制,发
放重点企业“服务绿卡”,开通行政审批“绿通道”,
上线企业开办协同服务平台。(五)扩大区域开放合作,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有益的外部助力。三地积极
探索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和协同发展的有效机制,以全
面开放合作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株洲市积极推动湖南
中部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内部合作,加强株潭娄=市
产业“链式合作”;主动融人长株潭城市发展战略,加
强与长沙和湘潭产业合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
强与江西萍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产业协作,
重点推进以醴陵一湘东共建产业园区,交通、信息、文
旅等领域协作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
业协作,重点支持中车在株企业走出去。绵阳市积极推
进“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循环。积
极承接成都市产业转移,着力开展产学研创新合作,充
分利用成都市人才、技术资源丰富等优势,开展人才培
养、技术交流、双创协同等活动,推进县域共建合作项
目和示范园区;加强与德阳市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
食品饮料等优势领域合作,与广元市聚焦电子信息、食
品饮料、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合作,与阿坝州
共同筹建绵阳一阿坝飞地工业园区。二、推动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的成效通过不断加强传统产业技改力度,积极培育壮大
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链集发展,三地的制造业
已成为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和高质量发展的
“顶梁柱”。淄博和株洲两市于2017年跻身全国首批老
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并在
2017—2019年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年度进展评
估中连续被评为优秀。绵阳市在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
型升级等方面工作成效明显,于2019年受到国务院督
查表彰激励,还被工信部评为西部地区唯一的“2019
年度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州)”。(一) 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制造业竞争优势持续提升,推动三地经济综合实
力不断跃上新台阶。淄博市地区生产总值在“十二五”
时期突破4000亿元大关,“十三五”以来尽管受经济持
续下行压力和“挤水分”影响,整体经济增速在山东省
处于第一方阵。株洲市在2014—2019年GDP年均增
长8.6%,成为全省第5个经济总量跨越3000亿元的
市州,连续5年登上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绵阳市
GDP总量在2017年迈上2000亿元新台阶,是2012年
的1.5倍,2019年GDP总量达到2856.20亿元,“十三
五”以来经济增速始终保持在8%以上,高于全国、全
省平均水平。(二) 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经过持续转型,三地传统产业优
图1 2000—2019年淄博、株洲、绵阳三市经济增长情况
亿元■淄WGDP ■■株洲GDP _绵阳GDP 淄肖GDP增速_鲁~株洲GDP增速一*-绵阳GDP增速势不断增强,新兴产业快速培育,基本
建立了现代产业体系。淄博市优势传
统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传统产业总
产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保持在60%左
右,贡献的地方财政收人超过全市的
50%,吸纳的就业超过全市的40%;新
兴产业蓬勃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
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6%,
“四强”产业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
重达42.4%。株洲市工业结构基本实现
了由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程度高、门70
2021年5月上类单一的结构向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门类多样发展格
局的转变,优势产业集得到壮大。2019年“3+5+2”产
业1加值增长16%,占全市工业比重75%,三大动力
产业增加值增长36.5%,对规模工业贡献率超过60%,
中小航空发动机、先进硬质合金、先进陶瓷成为省级先
进制造业集。绵阳市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态势
良好,六大重点产业实现产值1719.6亿元,占全市工
业比重达67.5%;六大创新产业实现产值445.05亿元,
占全市工业比重达17.5%。(三) 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人推进,三地新旧动能
转换全面起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创新驱动能力
明显增强。淄博市研发投人强度达到2.63%,综合科技
创新水平指数居全省第3位,销售收入超过五十亿元
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10家,超过百亿元的达到
7家,逐步成为区域创新的强力引擎。株洲市研发投人
强度从2016年的1.88%提高到2019年的3%,技术合
同交易额占GDP比重跃居全省第一,每万人发明专利
拥有量是全省平均值的2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达到27%。绵阳市研发投人强度达到
6.61%,居于全国领先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达
80.12%,居全国前列,科技城范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占全市的72%。(四) 绿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三地以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倒逼生产方式绿
转型,通过源头管控和末端治理紧密结合,探索出了
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互促双贏”的转型发展之路。
淄博市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生态建设实现新突
破,2017年单位GDP能耗比2011年下降27.5%;
2019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85天,主要河流断
面COD和氨氮浓度分别改善11.7%、21.7%,提煎完
成消除劣V类水体目标任务,水环境标准达标指数
列全省第5位。株洲市深人开展“蓝天碧水青山净
土”行动,单位GDP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持续降
低,市区空气治理优良天数从2015年的216天增加
到2019年的280天,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居长株潭
地区第一,实现了从“中国十大污染城市”向“全国生中国纟
I产业发展态宜居城市”的华丽蜕变。绵阳市大力推动工业绿、
循环、低碳发展,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10年的
2.56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8年的1吨标准煤/
万元,降幅超过60%。三、推动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的主要经验(一) 重视市场主体培育,激发转型升级动力企业是稳增长和转型升级的主体,重视市场主体
培育,成长壮大一批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企业,能够
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持久动力。绵阳市采取分类施
策的办法培育企业,为不同类型的企业量身定制了
“三个计划”。一是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的“领航计划”,
推进龙头示范企业做大做强,发挥核心引领作用。二
是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涌泉计划”,探索解决中
小企业前端发展的各种难题,支持小微企业成长为
规模工业企业。三是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登
峰”计划,引导企业准定位,深耕行业,细分市场,
掌握核心技术,以其“专精特新”的优势以及行业领
军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
人”和单项冠军企业。(二)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打造转型升级引擎重大项目投资是稳增长和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抓
好项目落地支持产业发展,是实现转型升级的保障。淄
博市出台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
设的意见,聚焦手续办理、要素保障、项目开工等关键
环节,落实问题、责任、进度“三张清单”制度,对部分重
大项目建立工作推进专班,集成政策措施精准扶持骨
干企业、重大项目和高端产品,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
有力保障=绵阳市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保姆式服
务”,紧紧围绕工业项目、工业投资、技改投资来做文
章。产业链招商方面,按照“补前端、强中端、延后端”的
思路,推动重点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吸引了上
下游企业和项目人驻;保姆式服务方面,建立了 “围绕
一个重大产业项目、安排一位市级牵头领导、明确一个
责任单位、成立一个项目工作专班、制定一套项目推进
工作方案”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有
力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推进。2021年5月上71■中国经贸导刊(三) 强化资金人才招引,集聚外部优质资源资金和人才是产业发展最活跃的要素,更
好的汇聚资金和人才,能够为产业转型发展提
供外部助力。为集聚多方资金,淄博市制定了优
惠政策和奖励政策,吸引世界500强、国内500
强、民营企业1〇〇强、行业“隐形冠军”企业投
资,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重点区域设立驻
外招商联络组,在广东、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
开展专题招商;为汇聚更多人才,实施“人才金
政37条”,启动实施顶尖人才突破、硕博人才储
备、十万大学生集聚、技能人才支撑等13个引
才育才专项计划。株洲市重点围绕“3+5+2”产业
体系开展链条招商,瞄准国内外知名企业,以科
技创新园、工业主题公园、口岸经济区等大项目
为切人点,研究确定招商优惠政策,引进社会资
本。同时,深人推进人才聚集工程,实施高层次
科技人才集聚计划,营造人才创新环境,强化人
才投人保障。(四) 调整政府角定位,做好引导服务工作推动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处理好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握好政府角定位,重点
发挥政府在规则制定方面的作用,利用规则引导
产业发展,突出政府的服务功能,通过搭建平台、
优化营商环境等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为引导产
业绿发展,淄博市制定高于国家和省的节能环
保、质量安全、技术工艺等标准,倒逼能耗较高、
污染偏重行业转型升级。为强化质量品牌效应,
淄博市积极参与“山东标准”体系建设,引导企业
强化质量为先的理念,提升计量、标准、认证和质
量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质量在线检测、在线控制
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注:①“3+5+2”现代产业体系,其中3是指轨道
交通、汽车、航空三大动力产业,5是指新能源、新
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五大新兴产
业,2是指发展陶瓷、服饰两大传统产业。(执笔人:潘彪,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地所)72
2021年5月上针对上海、广州两地的
专题调研发现,为制造企业
我提供数字化服务的工业互联
国网平台当前面临诸多问题障
制碍,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连通
性、协同性有待提升,制造业
造数字化转型的接口标准、技
服术基础和人才支撑存在短板
弱项。应加快培育工业互联
网平台等第三方制造服务业
业务市场主体,支持中小微制造
发以企业数字化转型,组建一批
展工“工业互联网产业开放联
业面互□盟”,制定完善工业互联网的
临联李统一标准,构建复合型应用
子型人才的培养机制,推动工
网文业互联网平台等制造服务业
的平台快速健康发展。主-、上海、广州制造服务
要例业的发展现状和重点制造服务业是指作为投
人要素嵌入产品生产制造环
碍障节和作为产出要素融人产品
及使用过程的各种形式的服务
对的总称。制造服务业是制造
业服务化的产物。一方面制
策造企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
第三方信息服务,推动生产、
研发、设计、销售、企业管理
和供应链协同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
提升生产效率、产品交付能力和产业链协同水平;另
一方面制造企业逐渐把产品内涵从有形的产品扩展
到基于产品的增值服务,从提供产品向提供解决方案
转变,实现价值链的重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集具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