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乙肝当病-第六章
2023年10月31日发(作者:国庆节国庆趣事作文15篇)
小金鱼的资料和介绍-
第六章 怎样预防乙型肝炎
目前乙肝的预防主要是通过注射乙肝疫苗或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乙肝疫苗是主动免疫,主动免疫的特点是具有记忆,所以在注射乙肝疫苗后产生抗体,即使抗体滴度下降或消失,并非久代表一定失去了保护,再次感染到病毒或注射疫苗,免疫系统会迅速的作出反应,清除病毒,并出现保护性抗体。所以,也有国外专家认为:乙肝疫苗三针保护一生。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被动免疫,人体被动的接受外源性抗体,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献血员中筛选出来的,其血浆含有滴度较高的乙肝表面抗体,经过浓缩工艺,最后制成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作为被动免疫的特点,其有效保护作用持续的时间短,长久持续的保护还是要靠乙肝疫苗,但是能有效的清除血清中游离的病毒,避免感染。其具体应用于:
1、阻断母婴传播:母亲是携带者,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之内(越早越好,最好在6小时以内)肌肉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间隔1月再注射一支,然后联合应用乙肝疫苗,对婴儿的保护率可达97%以上,但是母亲的DNA较高,即病毒载量较高的情况下,有效率会随之下降。
2、预防特殊情况下的乙肝病毒感染:乙肝易感者在某种场合意外地遇到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时,可以单独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例如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等在给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作、护理或取血检验过程中,不慎手指被针尖刺破,或被手术刀割伤,病人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就可以通过皮肤创伤进入上述人员的体内。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12小时之内)给受感染人员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支,1个月后再重复注射一次,可起到预防感染的效果。
应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很多医院和患者盲目滥用HBIG的情况,不排除高价推销的企图,HBIG只能清除血清中游离的病毒,而不能对肝脏的病毒起到作用,CCCDNA的存在,能保持病毒的持续复制,所以HBIG对乙肝患者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反而滥用HBIG,会造成病毒变异或免疫复合物的损伤,现在鉴于很多医院在阻断母婴传播的过程中,给孕妇大量的使用HBIG,以期减少宫内感染的比例,据最新的专家共识,认为这样做,有弊无利,阻断的效果也有待观察。
一。 什幺叫乙型肝炎?
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肝炎简称为乙型肝炎,又称乙肝,通过血液传播,是一种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感染上乙肝病毒的人都有可能患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病。本病在我国谷广泛流行,人感染率高,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
二。 乙型肝炎主要有哪些传染源?
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有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三。 乙型肝炎有那些主要的传播途径?
主要的传播有以下三种:
1. 母婴转播: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2. 性接触传播:夫妻中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性乱和嫖娼最易传播。
3. 经血传播:输血及血制品,使用没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或针头,以及拔牙,穿耳,纹身,共享牙刷或剃须刀都可能造成乙肝传播。
四。 乙型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感觉疲乏无力,头晕,肝区(右上腹)不适,稳痛或压痛,肝肿大,厌食,恶心,腹胀,慢性乙肝患者可伴有痣,肝掌。化验检查肝功能异常,即血清谷丙转氨霉(ALT又称SGPT)升高。此些是肝功能异常的重要标志。
五。什幺是乙肝“两对半”,它有哪些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是由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原(HBcAg)及e抗原(HBeAg)组成。每一种抗原都有相应的抗体,即抗──HBs(表面抗体),抗──HBe(e抗体),抗──HBc(核心抗体)。医院通常只检查五项,即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这五项称为乙肝“两对半”。
六。乙型肝炎病毒在人中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乙肝病毒感染最严重的国家,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人口的10%至15%左右,如果加上感染过HBV的人可能要超过20%至25%,据统计,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过HBV,每年有100万以上的人死于与乙型肝炎有关的肝硬化或肝癌。在我国HBV携带者约有一亿二千万元人,慢性乙肝患者约有34万人,因乙型肝炎死亡30万人,携带HBV的母亲约有30%可将病毒传染给婴儿,从而使婴儿患上肝炎或成为病毒携带者。
七。正确对待乙型肝炎。
患了乙型肝炎者要树立信心,积极,健康人(肝功能正常)携带HBV者有条件时也要积极,并正确对待乙肝病毒。目前所知,携带HBV的人的HBV有三种趋向:1,积极后转阴即HBsAG,HBeAg,抗-HBc都为阴性;2,自然转阴;3,终身携带。对于健康人携带乙肝病毒者,除了积极外,可以正常上学,工作,结婚。但不宣喝酒和长期作业于有毒有害因素的工作(如三氯乙烯,天那水,白电油等),并要注意保护肝脏功能,定期检查身体。
八。怎样预防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虽然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对慢性乙肝患者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但确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去做,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病毒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 控制传染源:对急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要隔离,对HBsAg,HbeAg,抗-HBc等项阳性者不得献血和从事饮食行业及扥幼工作。
2. 切断传播途径: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不以任何方式,不输入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及其制品,不共享注射器, 剃须刀,牙刷和其它不洁医疗器具等。
3. 保护宜感染人:借种乙肝疫苗(注射3次后,保护性抗体产生率达96 % ),这是最好和最有保障的预防措施,历史和实践证明人类通过借种痘疫苗,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这一烈性的传染病,同样的道理要消灭乙型肝炎病,关键在于人人提高免疫力, 借种乙肝疫苗。
乙肝“两对半”常见模式及其临床意义
模式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1 十 一 一 一 一 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潜伏期后期
2 十 一 十 一 一 急性乙肝早期,传染性强
3 十 一 十 一 十 急慢性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大三阳)
4 十 一 一 一 十 急慢性乙肝
5 十 一 一 十 十 急慢性乙肝,趋向恢复,传染性弱(小三阳)
6 一 一 一 一 十 乙肝病毒隐性携带者,或窗口期,或既往感染乙肝病毒。
7 一 一 一 十 十 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恢复期或感染突变株乙肝病毒
8 一 十 一 一 十 乙肝恢复期,已有免疫力
9 一 十 一 一 一 接种乙肝疫苗后或乙肝感染后康复,已有免疫力
“十”号为阳性,“一”号为阴性
乙肝患者的自我保养
.
1、起居有常,劳逸结合。肝炎病人应特别注意休息,这是由肝脏的生理功能决定的。中医认为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活动量越大,其肝脏的血流量越小,故到达肝脏的营养成分和药物就越少,肝炎恢复就越慢,所以休息对于肝炎病人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说绝对卧床,当症状显着改善后,可适当增加活动量,但以不引起疲劳为原则。中医认为劳累伤气,久卧亦伤气,特别是慢性肝炎患者,在症状相对稳定期,应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起居有常。
2、调畅情感,保持乐观。肝炎患者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正确看待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情,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情感的变化对肝炎患者的病情影响极大。
“怒伤肝”、“思伤脾”,暴怒和忧思过度会导致肝胆和脾胃气机郁滞,功能失常而出现胸胁痞闷、腹胀、嗳气、纳呆、倦怠乏力、大便不调等,诱发或加重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临床症状。肝病患者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
3、饮食有节,注重忌宜。肝病饮食以保护受损肝脏为目的:古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是指饮食过饱或暴饮暴食可以导致疾病。肝病患者消化功能本来就虚弱,如果饮食没有节制,可进一步加重疾病。因此饮食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定时进餐,使胃肠的功能协调正常。二要饮食定量,每餐不宜过饱。要多食富含蛋白的食物,主要有蛋类、奶类、瘦肉以及各种豆制品等,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注意休息,适当增加活动量;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机体内部调节功能加强,自身的免疫力逐步增强,对缓解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积极的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的原则:强调三分药治,七分调理。精神要愉快,生活有规律,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反对过度营养引起肥胖,除出现黄疸或转氨酶显着上升时要卧床休息外,一般症状不多、转氨酶轻度升高时应适当活动,注意动静结合。用药切忌过多过杂,切勿有病乱投医滥用药,换药不宜太勤。选用抗病毒药、调整免疫药、活血化瘀药、抗纤维化和促进肝细胞再生药物时,一定要有医生指导。配合选用适宜于自己的调理方法,让身体逐步增加抵抗力,最后战而胜之。
平常可以服用一些中药来提高抗体。比如:
增强巨噬细胞功能:白花蛇舌草、女贞子、金银花、鸡血藤、叶下珠,葫芦瓢等。
增强B细胞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菟丝子、肉苁蓉,九香虫,黄精、仙茅等。
增强T细胞功能: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灵芝、肉苁蓉等。
清除免疫复合物:生地、大黄、桃仁、红花、女贞子生牡蛎,石耳等。
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功能穿破石,龙胆草、鸡血藤、桃仁、红花、郁金、葛根等。
抗乙肝病毒中药:乌蛇,壁虎,半枝莲,水牛角,蟾蜍等。
饮食上没有特别的禁忌,要以清淡为主,忌饮酒,少食辛辣油腻之品。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因人而宜,如有气虚乏力者多食大枣,莲子,桂圆等;血虚头晕易用百合,芹菜,木耳等;阴虚口干便秘多吃核桃仁,首乌,蜜等。多食水果。
中医该病以活血排毒,清肝保肝,增强抗体为主。一般3-4个月为一疗程,服药前和服药后检查一下HBV_DNA结果做为对比。以便验证结果。
李景白教授中医乙肝病毒的中药基本方:
健康病毒携带者(无任何症状)可煎服以下处方。一般3个疗程左右,(一个疗程两到三个月)。
黄芪30克,乌蛇20克,壁虎炮制研末3克(吞服),枸杞15克,水牛角15克,炙干蟾15克,土蜂蜜20克,甘草6克。每天一剂,水煎二次服,饭后温服。
健康病毒携带者免疫力差,肝功正常,无明显症状。
乌蛇20克,炙干蟾15克,枸杞15克,黄芪30克,阿胶10克,水牛角15克,土蜂蜜20克。灵芝15克、甘草6克。水煎二次服,饭后温服。
以上处方只要坚持服用,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乙肝自我诊断
自我诊断主要的有以下10个方面:
1.突然感到神疲力乏、精神倦怠、两膝酸软等。
2.右季肋部有稳痛、胀痛剌痛或灼热感。
3.巩膜、皮肤小便发黄,小便呈浓茶。
4. 两眼巩膜发黄。
5.手掌表面及大、小鱼际部分和指端掌面的皮肤充血性发红。
6.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
7.在耳廓相应的肝点区有一结节状隆起,轻压此点疼痛明显。
8.面晦暗无光泽。
9.下肢明显水肿,甚至全身浮肿,小便短小。
10.严重患者口中常有一种类似烂苹果的气味。
乙肝患者的常见症状
一旦感染乙肝最突出的症状是疲倦乏力和不思饮食。常见症状是肋下胀痛或不适,恶心,厌油腻,不适饮食,食后胀满或有黄疸,口干,大便或干或溏,小便黄,或有低烧,头昏耳鸣,面萎黄无华等。如果是肝硬化,除有肝炎的临床表现之外,还有腹水,复辟血管突出,周身水肿,尿少,肝掌,蜘蛛痣,严重者还可能大出血。
(1) 急性乙型肝炎:一般潜伏期为60天左右,起病比较隐匿,前驱期症状大多不明显,通常没有发热,一般症状如乏力、厌食、尿加深、腹胀、腹泻或便秘、肝脏肿大压痛等与普通肝炎相同。通常无黄疸,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或ALT)和谷草转氨酶(GOT或AST)上升较为缓慢。病程较甲型肝炎为长,一般至少需要三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2) 慢性乙型肝炎:最常见的症状是疲乏,与劳累程度不一致,或休息后也不恢复。但各人对疲乏的敏感性不同,关注程度也不同。疲乏是最不特异的症状,可出现在各种生理和病理情况,只能提请注意,难以就此作出判断。食欲减退是教科书中描写最多的肝病典型症状,其实在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并不普遍,程度也多轻微。许多病人甚至还能耐受宴会应酬,但已不如病前贪吃。肝区钝痛却很常见,尤其在顾虑较多的病人。忧心忡忡,夜不成寐,抚肝怵然,疼痛不已。疼痛与炎症活动并不一致,虽不影响正常生活,却很难缓解。上述症状常在检出HBsAg后出现,也只是在检出HBsAg后才能赋予特定的意义。有较多病人自诉尿黄。尿黄可有不同情况:并非发病,只是饮水不足,或病人过度关注;亚临床黄疽,虽无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可有轻度增高;无黄疸的较重慢性肝炎或已有肝硬化的病人可能由于尿胆原增高;较重的慢性肝炎出现黄疸。
(3) 重症肝炎:乙肝病毒导致的重症肝炎以亚急性重症肝炎为多见。临床上常见在一段时间的乏力、厌食、恶心等肝炎症状后,突然出严重的出血倾向,如皮下的瘀斑、瘀点、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黑便)、黄疸明显加深,同时伴有神志的改变,如嗜睡、昏迷或狂躁等。
(4)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持续阳性,而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且肝功能正常。。
乙肝患者几大禁忌
禁酗酒
酒(乙醇)在肝脏内转化为乙醛,对肝脏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可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会使病情加速向肝硬化 、甚至肝癌 方向演变。
禁过食
特别是肉和糖类 肉类中过多的蛋白质及糖类食物易转化为脂肪,肝脏是储存脂肪的重要部位,天长日久势必形成脂肪肝,使有病的肝脏负担过重,促使乙肝恶化。
禁过劳
劳累过度消耗大量营养,肝脏的能量供应大幅度减少,会削弱肝脏的抗病力
禁大怒和忧郁
人体是一个精密的系统长时间大怒忧郁就会引起肝气不舒,从而导致肝脏调达功能下降,出现一些不良后果。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本性喜顺达,舒畅,长期郁愤,可以导致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现代研究表明:愤怒会使人呼吸急促,血液内红细胞数剧增,血液比正常情况下凝结加快,心动过速,这样不仅妨碍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更影响肝脏健康。有人统计:易怒的人得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6倍,患肝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乙肝患者务必保持心胸开阔,情绪饱满,乐观向上,这样才能减轻病痛,促进机体免疫机制的增强,最终战胜疾病。
禁忌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多
劳累过度使大量营养和氧气消耗,导致肝脏能量供应大幅度减少,削弱肝脏的抗病力,乙肝病毒就会迅速扩散,破坏肝脏功能直至发生不可逆转的病变。乙肝患者病情平稳时,主张劳逸结合,适当运动,适当休息,掌握好“度数”,活动以不感受到疲乏,恶心,腰痛为准,生活有规律,起居有常,不要轻易打破良好的生活规律;病情波动期,最好卧床休息,静养康复。
禁乱用药物
应用的大部药物都在肝脏内分解、转化、解毒、代谢,乱用“保肝药”必定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另外,各种药物成分错综复杂,药物之间的作用很可能导致肝脏加重
禁巨烈运动
人体大量运动后肌肉会释放出大量的转氨酶,使人体的转氨酶升高。
禁偏食
一些人喜欢吃的东西一直在吃,不喜欢吃的一直不吃,长期下去就会导致人体的某种元素缺乏,尤其是肝炎患者影响更大。
禁接触生化物质
人体的肝脏担负着解毒的功能,一些化学物质会导致一部分不可逆转的伤害。
禁忌恣情纵欲
过度纵欲不仅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引起大脑皮层长期处于兴奋状态,而且耗伤元气,损害肝肾,产生诸如疲倦,腰酸腿软,食欲不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等并发症对于肝功基础本来较差的乙肝患者来说,恣情纵欲也是一个杀手。慢性肝炎病情不稳定时,一定要禁房事;处于病毒携带状态或病情稳定时期的患者,也应该主动控制性生活的频度,一般说来,青年人每周一次,中年人二周一次,中年后期每月一次较为合适,如果房事过后,出现疲乏,腰酸,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停止性生活。
肝病人健康指导
1、积极戒烟、戒酒。烟草中有多种致癌物质;长期饮酒过度,加重肝脏负担,对疾病康复有害。
2、解除患者思想负担,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文娱活动,生活有规律。但在代偿功能减退并发感染的情况下必须绝对卧床休息。
3、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污染的被服衣物,保持环境清洁,通风良好。经常修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造成感染。避免碰撞和挤压水肿部位的皮肤。牙具要定期更换。
4、积极预防褥疮,卧床病人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腹水合并肢体水肿者,应正确掌握记录出人量及测量腹围的方法。
5、饮食调护,特别是术后康复期和化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饮食调护,以利康复。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有水肿者不可食咸肉、泡菜,有肝硬化者禁食硬、热、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