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 ...

更新时间:2023-10-31 11:17:25 人在看 0条评论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 ...

2023年10月31日发(作者:续写狐假虎威作文(通用26篇))

青云志3九月十六日上映-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某校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

B.0~2s内,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C.2s~5s内,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5s~7s内,小车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C.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tt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越小,表示物体运动越快

ss3.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st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用( )

A.在0 ~

t1时间内,两车速度vA

>

vB B.在30s ~ 40s内,两车速度vA

>

vB

C.在t2

~

t3时间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东运动

D.在t2

~

t3时间内,以地面为参照物,A车向西运动

4.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到碗的底部,然后向后退到恰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如图所示,再让同学向碗里缓缓倒水,直到恰好再次看到完整的硬币,图乙中反映再次看到硬币的光路是( )

A. B. C. D.

5.在使用下列设备中,其中使用到紫外线的是( )

①冬天家里洗澡时,采用浴霸取暖;

②家用消毒柜或卤菜店用灭菌灯;

③验钞机发光的灯能检验纸币的真伪;

④夜视仪进行侦察的原理;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是

A. B. C. D.

7.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主要是由于( )

A.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

C.冷库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

B.冻肉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所致

D.冷库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

8.边长之比为2∶1的两个立方体铜块,其质量之比为:( )

A.2∶1 B.1∶2 C.8∶1 D.1∶8

9.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乙运动的时间是甲的3倍,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 )

A.3∶5 B.2∶3 C.1∶3 D.3∶2

1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 A.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

B.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C.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

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

11.以下现象与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折”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A.湖面倒影

B.水滴成像

C.树下光斑

) D.如影随形

12.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C.乙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二、填空题

B.甲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D.乙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13.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______cm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g/cm3,等于______kg/m3。

14.许多场所都装有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某种透镜,利用这种透镜可用来矫正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若以行走的人为参照物,该摄像镜头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5.人造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6.如图甲所示,秒表的示数为________s,图乙一元硬币的直径为_____cm。

三、实验题

17.(8分)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

(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cm,sBC=15 cm,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3)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______;

(4)小球在AD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D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D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__v2(选填“>”、“<”或“=

”)。

18.(8分)如图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是一个长木板,木板表面铺有材质相同的砂纸,但1号砂纸和2号砂纸的粗细程度不同,物体B是一个长方体木块,物体C是一个钩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B,应使木块B沿水平桌面做______直线运动。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是否有关时,图中的实验是通过______两图的操作过程来实现这一目的的;分析甲、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3)利用上述器材也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请简述实验步骤______。

C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19.(8分)某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从90°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C

温度/°0

90.0

1.0

94.2

2.0

3.0

98.4

4.0

98.8

5.0

99.0

6.0

99.0

7.0

99.0

8.0

99.0

9.0

99.0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图甲中,读取温度计示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A/B/C);

(2)t=2.0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是______°C;

(3)沸腾时,继续加热,水______(吸收/不吸收)热量,水温______(保持不变/继续升高);

(4)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水的沸点为______°C;

(5)实验时,老师让同学们在烧杯上盖上硬纸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所示,要将一束太阳光AO反射到室内的B点,请正确地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γ。(保留作图痕迹)

(________)

21.(8分)如图所示,渔民看到水中S'处有一条鱼,为了叉到鱼,有经验的他们不是对准S'去叉,而是对准位置更深的S叉去,因为S才是鱼真实的位置,而S'是鱼的像的位置。请你在图中画出一条由S发出,经过水面后射入人眼的光线。

五、计算题

22.(10分)小明同学回到家后,将书包扔到了书桌上。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包,所受的重力为34N,与桌面总的接触面积为0.04m2,求: (1)书包的质量;

(2)书包对桌面的压强。

23.(12分)小明同学捡到一块含有雨花石的冰,他先用天平称出含有雨花石的冰块总质量为430g,后用细线将冰块系好,浸没在底面积为50cm2的大量筒里的水中,水面升高了6cm,待冰完全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0.4cm,请你帮他计算出雨花石的密度。(已知:ρ冰=0.9×103kg/m3,ρ水=1.0×103kg/m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解答:A.

小车在0∼5s内通过的路程是s1=2m,时间t1=5s,所以根据速度的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为0.4m/s.故A错误;B. 0∼2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图象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所以此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

在2s∼5s,小车通过的距离为零,说明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故C错误;D.

在5s∼7s内通过的路程是4m所用时间是2s,所以根据公式可知该时间段小车的速度2m/s,此时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此时小车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2、D

【详解】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都是位置的改变,都属于机械运动,故A错误;

B.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无关,故B错误;

C.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C错误;

D.根据速度公式v故选D。

3、B

【详解】A.由题图可知,在0~30s,A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sA

= 600m;在0~70s,B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sB

= 700m,则A、B的速度分别是

st1t可知,,越小说明v越大,物体运动越快,故D正确。

svstvAsA600m20m/s

tA30ssB840m12m/s

tB70svB

小众惊艳的座右铭英文-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2-1226075-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10-31 11:17:25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