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手工漂亮的瓶子教案
2023年10月31日发(作者:好听的空间留言句子大全)
三层别墅外观实景图-
大班手工漂亮的瓶子教案
1、大班手工漂亮的瓶子教案
【设计意图】
孩子进入大班以后,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人,让他们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尤其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环保中的废物利用,让孩子在了解环保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关爱社会的责任,并将这种责任的培养作为大班教育的目标。通过和孩子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没用的瓶子,让孩子在动眼、思考、动手的过程中,表现出对探索和创造的渴望。装饰瓶也有装饰价值。用它们来装饰教室,不仅让孩子们时时刻刻都感到快乐,还能处处体验到创意美的存在。
【活动目标】
1.会用揉、捏、印的技巧来装饰玻璃瓶。
2.体验废旧物资的再利用和艺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2.橡皮泥3.装饰好的瓶子
【活动过程】
一、展示瓶子:各种各样的瓶子
1.老师在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好多这样用过的瓶子,我想用这些瓶子装饰我们的活动室,孩子们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怎样让这些瓶子变成装饰品呢?
2.幼儿讨论,讨论出用橡皮泥装饰玻璃瓶子。
第二,展示老师用橡皮泥装饰的瓶子。
1.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经验观察和探索装饰的方法。
2.老师总结孩子探索的方法,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根据幼儿实际操作水平,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搓、揉、揉、印等技巧。
三、幼儿动手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2.启发孩子装饰的东西是新的,和别人的不一样。
四、作品赏析
1、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2.让孩子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请作者介绍。
2、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创意瓶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进入大班后,更多方面是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人,让他们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尤其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环保中废物的利用,让孩子在了解环保的过程中,也体会着一种关心社会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心的培养作为大班教育目标。结合这两方面,我选择了这个题材,通过与孩子们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无用的瓶子,并加以设计装饰来美化环境,这就是我设计的意图。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图案装饰瓶子。 2.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各种花纹,会利用各种装饰材料对瓶子进行装饰,体验创造带来的无穷乐趣。
3.引导孩子知道废弃的瓶子可以回收,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
4.引导孩子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孩子大胆创新的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对瓶子进行绘画和装饰,想象力丰富,有一定的创造力。
2.用各种形状的瓶子设计装饰品。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废弃的瓶子洗干净晒干。
2. 各颜料,毛线,碎布,卡纸,即时贴,皱纹纸,印花,毛笔,剪刀,双面胶,纸篓,擦手毛巾,录音机,音乐磁带。
3. 场景布置
美术创作室:张贴各种瓶子的创意作品,摆设各种瓶子制作的装饰品及玩具。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1.带孩子去艺术工作室参观,欣赏各种作品。(播放轻音乐) 2.老师向幼儿介绍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瓶子。(展示老师带来的各种瓶子)
二、引导构思,联想组合
1. 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对瓶子的形状进行想象造型构思。
2.孩子们谈论装饰作品所需的各种材料。
三、提要求
1. 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或别人。
2.我们有些瓶子是玻璃做的,很容易碎。不要敲门或摔倒。
3.不要用油漆弄脏自己或别人的衣服。
4.废纸和废品应该扔进纸箱,以保持环境清洁。
四、幼儿操作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或帮助。(播放音乐)
五、展示幼儿作品
1.请幼儿介绍作品名称和使用材料。
2. 拓展活动内容: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旧瓶子以外,还有很多废旧物品也可以收集起来做成许多好玩有趣的东西,那么小朋友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废旧材料制作环保玩具。
六、结束
让孩子带上自己的作品与身边的老师分享,带到班上让其他孩子欣赏。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大班的美术活动《创意瓶子》。瓶子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十分常见,十分熟悉的,所有幼儿兴趣较浓,在活动中都体验到了对瓶子进行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本次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原则:
(一)活动性原则
首先,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材料:各种废旧瓶子及手工制作必备的辅助材料和充分的活动时间,激发幼儿的兴趣;其次,在活动中,充分放手,让幼儿自由创作,探索设计瓶子,让幼儿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制作出不同的瓶子;再次,及时肯定幼儿的创作,不断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手段。
(二)相互渗透的原则
新《纲要》中指出:“在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中,各领域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
在本次活动中就渗透了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内容。如:让幼儿大胆动手,发展小肌肉的灵活性,渗透了健康领域的内容;让幼儿用语言交流,如有什么材料,你想用什么材料来装饰瓶子?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让幼儿装饰制作不同的瓶子,体现了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搜集各种瓶子等废旧材料,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这是科学方面的知识。
另外,运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孩子先观察讨论,突破重点难点,再进行交流,循序渐进,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发展。 总之,本次活动力求在贯彻新《纲要》精神上有所创新,尤其是在艺术教育领域方面有所突破。首先,教材来源于幼儿,活动的实施过程立足于幼儿的需求以及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其次是整个活动环境非常宽松,让幼儿在看、说、做中,自由充分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第三是音美结合,力求发挥艺术手段的综合作用。
3、大班艺术活动漂亮的瓶子娃娃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纲要》中要求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每一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分享他们创造的乐趣。美术活动《漂亮的瓶子娃娃》正好符合这个要求。幼儿将已有的一些平面装饰技能运用到立体装饰上,通过对各种形状不同的瓶子的联想,对装饰材料的组合运用,进行想象与创造。另外,通过与孩子们一起收集生活中无用的瓶子,加以设计装饰来美化环境,让孩子在废物利用过程中,体会着关心社会的责任。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材料的组合,设计富有创意的立体装饰瓶。
2.通过剪切粘贴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激发孩子的创造意识。
3.体验与同行合作的快乐。
4.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重点:对瓶子造型特征的感受,对瓶子装饰美化方法的了解。
难点:如何做一个有特的装饰瓶。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颜、质地的瓶子。
2.装饰用的材料:
(1)广告纸、报纸、挂历纸、彩卡纸、皱纹纸等(2)各类布块3工具(剪刀、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明星,她要来我们班选一套最漂亮的衣服,今天孩子们就当一名小小的设计师,设计最漂亮的衣服给她,好么?
2.幼儿相互讨论(1)怎样用纸设计更漂亮的衣服?
(2)你想设计一件怎样的衣服?
老师:我这里有一张穿着漂亮衣服的小星星的照片。大家一起欣赏吧。
二、集中活动:
1.展示瓶子的图片,引导孩子观察和讨论。
师:这些瓶子的衣服漂亮吗?哪里最漂亮?
2.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归纳小结。
这些瓶子,有的将材料在瓶子的外面进行整体包裹;有的将材料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粘贴在瓶子的表面;有的在瓶子里面装上彩斑斓的东西;有的综合运用这些方法,都让这些瓶子变美了。
三、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对瓶子的形状进行想象造型构思。
师:你想用哪些材料,给你的瓶子穿一件什么样式的衣服?变成什么呢?
2、提出要求:
(1)五官要贴在合适的位置。
(2)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
(3)服装要新颖要有特点和别人不一样。
3.孩子动手制作,老师指导(1)鼓励孩子做一个小设计师,(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可以协助孩子一起完成)(2)拓展孩子的思路,创造性地设计礼服、旗袍、时装。
(3)幼儿展示自己设计的服装。
四、结束活动:
1.组织孩子们互相介绍和分享他们装饰好的瓶子娃娃。
2.组织幼儿与自己的奶瓶娃娃合影。
3.教师总结:小朋友们的奇思妙想和灵巧的小手,把这些普普通通的废旧瓶子变得风格各异,各具特,让我们把这些作品集中起来开一个"多姿多彩瓶子展览会"吧。
教学反思:
儿童美术是一种需要手、眼、脑共同运用的操作活动,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图像,然后利用一定的美术媒介表现出来。
4、大班手工活动漂亮的瓶子教案
【设计意图】
孩子进入大班以后,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人,让他们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尤其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环保中的废物利用,让孩子在了解环保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关爱社会的责任,并将这种责任的培养作为大班教育的目标。通过和孩子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没用的瓶子,让孩子在动眼、思考、动手的过程中,表现出对探索和创造的渴望。装饰瓶也有装饰价值。用它们来装饰教室,不仅让孩子们时时刻刻都感到快乐,还能处处体验到创意美的存在。
【活动目标】
1.会用揉、捏、印的技巧来装饰玻璃瓶。
2.体验废旧物资的再利用和艺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2.橡皮泥3.装饰好的瓶子
【活动过程】
一、展示瓶子:各种各样的瓶子
1.老师在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好多这样用过的瓶子,我想用这些瓶子装饰我们的活动室,孩子们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怎样让这些瓶子变成装饰品呢?
2.孩子们讨论讨论如何用橡皮泥装饰玻璃瓶。 第二,展示老师用橡皮泥装饰的瓶子。
1.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经验观察和探索装饰的方法。
2.老师总结孩子探索的方法,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根据幼儿实际操作水平,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搓、揉、揉、印等技巧。
三、幼儿动手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2.启发幼儿装饰的有新意和别人的不一样。
四、作品赏析
1.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行。
2、请幼儿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请作者介绍。
5、大班手工课瓶子响叮当教案
一、活动目标
1.感知装有不同物品的摇摆瓶子会发出不同声音的效果。
2、尝试用撕、画、贴等方法装饰瓶子。
3.制作各种瓶子乐器,演奏简单的音乐。
二、活动准备
1.用豆子、石头和沙子自制的乐器。
2.收集各种饮料瓶(塑料)。
3.几种豆子、石头、沙子和工具。 4、即时贴条、形状若干。
5.一段音乐,一根指挥棒和一个头饰。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游戏:猜猜瓶子里面有什么?
老师摇晃着装满不同物品的瓶子,让孩子们猜瓶子里装的是什么。问题:
A、为什么我的瓶子会"唱歌"?(幼儿自由讨论)
B、你们想不想要一个和老师一样的会唱歌的瓶子呢?
(二)基本部分
1.孩子们制作瓶子乐器。(老师先示范)
A、将豆子、沙子、石头放入瓶子中。(不能装太多的物品、小心不要弄如到口鼻眼中、盖子需拧紧。)
B、把即时贴条状装饰,并贴上眼睛、嘴巴。(大拇指和食指慢慢的撕、圆形当眼睛、嘴巴。)
2.感知瓶子发出的声音,并与常用乐器进行比较和匹配。
提问:你觉得的乐器发出的是什么乐器的声音?(请个别幼儿说)
(三)结束部分
1、用自制的乐器演奏乐曲。
指导语:我们可以用这些乐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演奏吧!(分成三组)
A、教师讲解示范。
B、(放音乐)幼儿自己为曲子伴奏一次或两次。
2、结束语:今天我们用饮料瓶制作了乐器,小朋友,你们想想看,在我们生活当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制作乐器呢?(纸箱、牛奶瓶、铁盒)真棒!那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用我们刚刚说的那些废旧材料做做看,听听发出来的声音是不是一样的,好吗?好了,现在我们去给小班的弟弟妹妹演奏一曲吧!
*课前准备
1、熟悉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2、打击乐器的经验。
3、场地设置。